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读后感 > 【《目送》读后感五篇与《看见》读后感五篇合集】 目送读后感800

【《目送》读后感五篇与《看见》读后感五篇合集】 目送读后感800

时间:2021-10-29 12:08:05 浏览量:

《目送》读后感五篇与《看见》读后感五篇合集 《目送》读后感五篇 【篇一】 最初听说《目送》这本书,是关于父母子女的那一段经典论述,而在认真拜读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了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平淡叙述中,人生道理一语道破。

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个《1964》的章节,里面是作者的相距四十多年的小学同学聚会,里面每个人都需要做自我介绍,因为时间久远,经历太多,不经过这个环节,大家是真的都不知道谁是谁了,在小学同学中,有人已经死亡、有人重度忧郁、有人在为温饱挣扎、有人患了癌症,而大部分人都在平淡中度过,有悲伤有幸福,如此一生。

书中的作者给大家有一个灵魂的提问,如果在你十二岁的时候,就知道这些人当中会经历这么多事情,那么人生的走向还会有不同吗?当然,没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也不会有人会这样对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这样说话,在年少时,我们需要的是梦想和激情,所谓的成熟和冷静,则是需要在社会中摸爬滚打之后才能领悟出来的。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求一个结果,所有人都希望有一个所谓完美的结局,不管是电视还是书籍,总会在种种苦难之后告诉大家,一切都会变好,年轻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悲欢离合而哭泣,因为圆满的结局而庆幸,可人到中年,我们却不再相信这些,甚至还会说这只是电视、这只是小说,因为我们心中都明白,生活,远没有这么圆满。

所谓强者,就是在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之后,依旧能够认真的活着,而我们,在看到了这么多的悲欢离合之后,所要坚持的,还是当初的本心。人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总会懵懂、清楚、厌恶、接受直至平淡,所谓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所不变的唯有人心。

终此一生,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唯有看淡,方能长久。

【篇二】 总的说来,我与这本书有着说不尽的缘分。记得高一时一次语文考试,试卷上阅读理解就是取自龙应台的这本《目送》,当时只觉得题目很难,文章很美。高一暑假,随父母去省城办事情,顶着炎炎烈日在新街口逛了一圈,顿觉人累口渴,抬头一见,忽见黑底白字的“大众书局”四个字,里面凉风阵阵,便情不自禁地走进去,记得刚进去的时候,自己是被那么多的书吓了一跳,家乡的书店,大多是售卖教材参考书这类的学习书籍,仅有的不多的小说差不多也是高中必读书目,突然看到这么多书,一时间竟激动不已。连忙跑到书架前,认真地瞧着每一个书名。很清楚的记得,在三毛、张爱玲、饶雪漫几位作家所写的旁边,有几本散落着的绿色封皮的书,走过去一瞧,大写的《目送》二字映入我的眼帘,当时脑海中浮现出那张试卷中的片段。再随便翻开一页看过去,那低吟中的文字更是直叩我的心房,文字之优美如老酒一般沁人心田。随后便缠着父亲将这本书买下,后来高中学业重,这本书便静静躺在我的书橱中。大学时,与一位室友闲聊时突然聊起这本书,忽觉已将这本书忘置脑后,趁着假期,终于使它“重见天日”,在读龙应台,关注的已然不是其行文走字的流畅,更多的,是真正理解到何为“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

以上所说的,尽是我与《目送》的缘分,再谈一下这本书中贯穿全书的“光阴的故事”。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故事集,也可说是一本散文集,它写亲情,也写友情,更多的是亲情,其中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深邃,忧伤,美丽。每一个故事的后面,都有更多的关于人性与时间的思考。人生路上,有父母陪你走过的很多路,也有自己独自一人爬过的高山,翻过的峻岭,越过的潺潺的溪水,但最终,龃龉独行的只有自己一人,从你咿呀学步到最终拄着拐杖走向夕阳,人生路短也很难,很多事情、很多人也是朦朦胧胧,并不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很深的足迹,有时候,朦胧也是一种幸福,该清楚的地方自己铭刻于心最好,正如书中所想表达的那种思想一样,当你年迈的时候,还能自己走到街角买烧饼油条,依然有两三好友提着烧酒来看你,依然有着很多回忆能够让自己足够感动并热泪盈眶。人生其实就是个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幸福的事情有很多很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心境状态,不同的跌宕起伏都会伴随幸福感的涌出,然而,人必须又要学会满足,让人觉得幸福的事情有很多,并不仅仅是金钱或是权力,适当地放稳放平自己的心态,给自己定一些简简单单的小目标,比如说有时候,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然而,我们必须要学会珍惜当下,如书中所说,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是啊,既然都是很有缘分的人,为何不好好珍惜当下,难道再用几辈子的回眸去换取下一次的相遇?很多人很多事,迫使我必须马上更加珍惜与他们相处的日子。不知不觉,自己已然是奔三的年纪了,过去二十多年深深印刻在心上的人或多或少已逐渐行渐远,当我翻开沉重的日记时,不能忘却他们给我带来的每一次的欢乐,我知道,他们都是陪我慢慢长大的人啊。有的人,已经慢慢变老无力再伴我前行,这让我更加清楚:有些事,只能一人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一种寂寞,如独钓寒江雪般无边无际,人只能独自面对,素颜修行。

正如梅艳芳最后在夕阳之歌中所唱:迟迟年月,难耐这一生的变换,如浮云聚散,缠结这沧桑的倦颜,漫长路,骤觉光阴退减,欢欣总短暂未再反。

我们一生都在不断地目送,目送是一场修行,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尊严,我们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仅对他人足够珍惜与容忍,更要让自己值得别人目送。

【篇三】 因为我平时比较喜欢看散文,所以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散文集,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看看这些散文,可以缓解压力,有更多的时间与自己对话,感悟生活。这本书就是龙应台的《目送》。

龙应台可能大家都知道,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出生在台湾,所以叫龙应台。她被誉为是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现任台湾地区文化部部长。早期的作品多针砭时弊,以杂文见长,风格冷静、理智、犀利,前几年风格转为温情细腻,近期的几本书不再有当年锐气逼人的气势,却多了一种让人低徊不已的情怀,开始专注于生活的细腻体会。《目送》一书,体现了她对生命的感悟越来越深,她用一种小清新但不乏温暖和哲思的文字,用自己特有的生命感悟,和读者一起探讨人生的“生死大问”。书的扉页上印着这样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的《背影》,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的确,《目送》牵系三代:往上看,也往下看,看儿子们的青春,回忆自己的年少;
看爹娘的老态,也审视自己即将迈入的老年。

这本书总共收录了68篇散文,分为三部分,各部分之间有所区隔但亦不无交叉,以叙写父母和子女间的亲情为主,兼顾对生死大问的体会,也有动荡世界的关切。我喜欢这本书主要是被两个方面所吸引。

第一,是这本书的内容和主旨。读这本目送,我最大的感触是很容易找到共鸣,很容易被这本书里的文字所感动。写父亲的逝世、母亲的年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对父母,龙应台像对孩子一样照顾和呵护,读来让人动容。她让两个孩子设法逗外公说话,寻找老人感兴趣的话题;
她去医院探视父亲,推着他出来透气;
她与母亲和兄弟一道返乡,按照湘楚风俗安顿父亲的灵魂;
她给曾经爱美的母亲染完指甲又染趾甲;
她陪着失眠的母亲深夜去街头吃东西;
她因为要离开而提前二十四小时开始耐心安慰失忆的母亲……作者选取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情景片段,有些琐碎,却闪耀着爱和亲情的光辉,加上作者善于对这些片段做出最深刻的思索,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使得这些画面别有境界,情感充沛。拿影响最深的一篇来说,与书名同名的《目送》一篇置于书首,写了生命中两件“小事”:儿子十六岁到美国当交换学生,在机场,她看着儿子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海关,背影倏地消失, 没有回头;
多年后,她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时光,她又看着轮椅上被护士推回房的父亲背影。通过这些事,她开始理解个人生命中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弃”,并在文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样的感悟,既有遗憾,又有坚定,乍读上去,不免让人感到有一些落寞,仔细回味,却不得不承认人生的确是这么回事,我们先是目送父母,父母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然后是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一前一后的背影,一前一后的目送,就是人的一生了。作者一语道破的不仅是她个人对生命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与深刻思索,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经历的难于言表的普遍体验。  第二点,朴实但却戳中人心的语言。这篇文章里的大多数体验我们都经历过,但我们缺乏这样动人的文笔和深刻的理性分析,但文笔这种东西真的是靠个人感悟和修养的这篇文章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中别有意味,发人深省.如文中”他们是幼稚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这句表面是叙写儿子从幼稚园毕业要上小学这一过程,实际也蕴含了生命的一个成长过程.生命就是这样,一个终点必联系另一个起点,又如”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这些叙述,表面上写的是儿子渐渐长大后与”我”的疏离,其实也暗含了一个生命的成长。“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
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
幸福就是,冬天的阳光照在你微微仰起的脸上;
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我有两个秘密账户,两本秘密存折。两个账户,都无法得知最终的累积或剩余总数。两个存折之间,有斩钉截铁的反比关系。你在那一本存折所赚取的每一分金钱的累积,都是用这一本存折里的每一寸时间去换来的。而且,惊人的是,金钱和时间的两种币值是不流通、不兑换,不对等的货币,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折里的金钱回头来换取已经支付出去的时间。”字里行间,龙应台把自己对生命和生活的体验融入在朴素的叙述性的语言中,使平常的语言闪现出理性和智慧的光辉。正如她自己所说,:”散文不应戴任何面具,主题,语言和个人心灵美感是散文非常主要的三要素.最好的散文是洗净所有的语言污染,把真正的生活体验融进去.” 【篇四】 龙应台是个奇女子,身为女子,更是孤独的战士。无论是何种社会身份,总是子女和父母。在《目送》的七十八篇散文中,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然而就算我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经儿孙满堂,我也依旧是个孤单的孩子,在心灵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的我,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才敢一直往前。

同样的,我们也目送子女的成长和远离,孩子本就不是我们的财产和附属,自他出生那天起,他就有自己的人生,而我们作为父母就是陪他们走一段路,在陪伴的过程中,给予爱和时间。

然后目送他们自己走,哪怕不舍。

父慈子孝,是平凡,是人生,是最基本的和谐。充满爱的家庭必定彼此间都是体谅、尊重的。

【篇五】 《目送》里的文章包罗万象,龙应台女士用她温婉细腻的笔触将每篇文章刻画地完美。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我们总有不同的感悟,会面对各种各样这个年龄段所要触碰的事情。

当我们老了,我们目送着儿女们的成长、独立,知道有一天离自己远去,而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和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孩子老了的时候,他们也和我们做着同样的事情。这样的行为似乎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也许该说这是一种爱的延续,但很多时候,一个不可否定的事实是,当我们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对孩子的爱总是远远超过对父母的爱,绝大部分的关心投注于孩子,成家以后孩子长大之前,我们便和孩子们在一起,然后看着孩子到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和他的孩子一起,这能不能算是一种目送?年长的人永远目送着年轻的人。父母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一直注视着你,给你丝毫不亚于你给你的孩子一样沉甸甸的爱。不管他们是什么学历,什么职位,过得怎样。他们目送着你,直到生命的终结。

所以,当父母们老了的时候,即使他们不再像从前一样漂亮、聪明、善解人意,变得满身都是老人斑、开始愚钝、行动缓慢笨拙、脾气也开始不好,或许独自出门就会迷失在某个他不知道名字的街角,或许因疾病瘫痪在床吃喝拉撒都要人照顾,或者觉得总是不厌其烦地每天天电话给你,只是因为他们孤单寂寞。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们在自己的小的时候是如何对自己的好,而现在,他们只是又回到了像他们小时候,是个需要你去照顾的老小孩。

《看见》读后感五篇 【篇一】 这本书记录了多年前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比如赶赴新疆地震前线,看到了灾难后无助的老人和让人心疼的孩子;
进入人人惧怕的非典病患住院区了解疫情真实情况等等。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不要因为一样东西死去就神话它”,因为新闻记录的是事实,不是态度和偏见。就像考察干部也要保持公正客观一样,不能只同一类人谈话,不能只听取单方面的意见,确保考察结果的真实。通常,一个人的视野是有限的,能看到、感受到的真实也是有限的,不能就此认为自己看到的那点片面的东西就是真实。一个人常常难以看清事物的全貌,但不能忘记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因此轻易下论断,作评判。

三国时期《人物志》作者刘劭列举了考察人才时容易出现的七种失误:“一曰察誉,有偏颇之缪”,“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三曰度心,有小大之误”,“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考察人才一要考察实际,做全面评价,不能人云亦云,以声誉取人;
二要公正客观,避免个人爱好偏见;
三要考察心胸和志向,能否担当大任;
四要不拘泥于年龄;
五要避免好同恶异,做到无私举才;
六要对富贵者和贫困者一视同仁;
七要不被外在表象迷惑,避免遗漏踏实能干的人。要进行全面的考察,比如谈话时可以同他的领导、他的同事了解情况,也要接触他的管理对象、服务对象,综合各方面意见建议,做到考察真实、评价客观,才能绘出干部的形象,了解干部的真实情况。

【篇二】 《看见》作者柴静,1976年1月1日出生于盛产煤老板的山西临汾,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在湖南广播电视台主持过《新青年》节目。2001年到央视工作,担任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做过十年《新闻调查》记者,2011年起担任《看见》主持人。2014年从央视离职,2015年推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的《穹顶之下》。

2013年出版了带有自传性的作品《看见》,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经陈虻介绍,进入央视,没有学过新闻的新人,经过失败、迷茫、摔打的滋味,成长成为央视受欢迎的女记者和主持人。这本书,也是柴静对自己的一个小总结,是她个人的一个思考。她在经历事件的过程中,能不断地反躬自省,不停的反思和追问,这也是柴静之所以能成为柴静的一个重要原因。

《看见》中的所有事件,没有刻意选择影响国家、世界的重大事件,也没有选择改为写历史的重大人物,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过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在于,让我看到更多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人一出生,就决定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我们看起来很自由,却像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住不在枷锁之中。就是生活在一座围城中,我们被牢牢的锁定在一个叫肉身的东西上,我们的目光所到之处,就是我们监狱的围墙。

把自己形容为井底之蛙一点都不为过,其实我们能看见的东西很少,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可能不会超过一个拇指长度。而柴静的《看见》恰恰让我看见了,许多以前我没有看见的,也没有认真思考的现象和事件。还有一些如非典、华南虎照片、药家鑫事件,当时就存在许许多多的问号,但苦于一个小老百姓,那能知道这么多的事实真相,所以在心中一直存留着一连串的逗号。通过她在新闻第一线的真实记录,可以更真切的了解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社会,就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人和事,知道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发生,解决了我多年的迷团,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所以对柴静报于感谢的感叹号。

而发生的这些人和事,各色各样的人,无论是英雄、罪犯、贩毒、拉皮条、三陪女等,作为这个社会发展的一员,某种意义上也是你和我的故事。无论是汶川地震、征地拆迁、家庭暴力,还是卢安克、药家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看到了一个个人的内心世界,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在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在这过程中认识自己。

为什么喜欢这本书?也恰恰在于真实。我们的媒体宣传、评价制度、或者历史教科书,习惯于非黑即白,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上没有百分百的好人和坏人。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人性中既有好的成分也有坏的成分,如果一定要说好人、坏人,只能说此时此该,他是好人的成分多还是坏人的成分多,这一刻是好人,下一时可能就是坏人。

哪怕是看起来是低贱的人,还是罪犯分子,《看见》给了我一个机会。不管好的,坏的,她都写给我们看了。她观察的实质就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而已。她没有强加评论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她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真相后,自己评论。比如虐猫事件中一系列的人,她们要的并不是同情,只要求得到公正,这个公正就是以她的本来面目去呈现她。

归根结底,柴静在追求真实,她要明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她还要建立真实——真实的从容的自我,不为了煽情而煽情。真相常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也不为了克制而克制。她要将人还原为人,而不是一个概念或某种符号,以最谦卑的心态去了解、理解,去掉装饰,关注细节,看见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那个看不见的纽带。

【篇三】 读完了《看见》,这是一部非常尖锐,非常深刻的著作,来自一个调查记者近十年的经历和感悟。豆瓣评分8.8,它值得这个分数。书中有大量的金句,上面只是摘抄的一个非常小的部分,大部分都精彩而有哲理,不像《后会无期》一样矫揉造作。

这本书的主线是对一个细节的思考:作者在做《双城的创伤》的时候为留守儿童擦了眼泪被摄像师记录了下来并且在电视上播放了,这个举动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关于记者的角色,究竟应该完全客观理性,不带一点情感,还是说应该有感情的渗透才能浸润出一个好的采访作品呢。作者丰富的采访经历使得她对这个问题不断有反复的观点和视角。有时候真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了,很多人看到一个新闻的时候,先感性地判断好人坏人,或者强者弱者,然后对弱者同情对强者愤恨,以此为基础的采访必然是不客观不全面不理性的。

希拉里在耶鲁的毕业演讲中说我们首先要支持真相和逻辑,不仅仅在学术讨论中这样做,而且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践行这个理念。柴静也有强烈的这个理念,一方面追求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全面的真相,一方面用逻辑把整件事穿起来,这不仅是记者要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和可以做的事情。

还有一点感受很深的是归属感,很多人纯粹是因为没有归属感所以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所以选择加入犯罪团体或者作出很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归属感的重要性在于,当我在一个集体中的时候,大家做同样的事情,我会觉得我做的事是对的,从而有一种安心。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信仰,我深以为然。中国人曾经是很有信仰的,人们信仰共产主义,在五六十年代,一首国际歌,一本毛泽东语录就可以把人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像雷锋焦裕禄那样的为了集体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人大有人在,人们在集体中愿意付出,他们是幸福的。宗教也有这样的力量,我觉得倒不一定是对神的信仰,而是每周聚集在一起祈祷或者一起唱歌给人们带来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让人们觉得幸福。(广场舞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恐怕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另外,基督教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特点是神父的制度,人们做了错事可以找到神父忏悔,这种忏悔是一种心理的排解,能大大减少人们发生心理疾病的可能。没有神父的我们,有其他人可以倾诉就还好,否则只能把所有的痛苦压在心里,就像弹簧一样,压得太紧可能会突然暴起,像药家鑫和最近的滴滴顺风车杀人案一样,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一方面是归属感的缺失,一方面是心理咨询制度的严重缺失,造成了现在很多人的心理疾病。出现心理问题最多的集体,一类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另一类是父母性格存在缺陷的情况。总而言之,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所以当自己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的时候不应该急着去做父母。做父母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自己是爽了,可以如果没有给孩子以良好的教育,那么对孩子的伤害是一辈子的。

还有一个感想是原来柴静也有很多缺点,原来她也为自己的缺点而倍感痛苦,比如矫情,比如暴躁,她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卢安克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这里深深震颤了我,那一章叫做“无能的力量”,我们不是完美的人,必然的会有力所不能及的事,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事物自己会发展的,我们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我也觉得自己有很多缺点,比如短视,软弱,也对此感到很痛苦,但是其实没有必要,我会越来越好的。毕竟,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

【篇四】 有人说,读一本书,就是在跟作者对话。

我想,的确是这样的。不过,我读的这本书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人写的——既是记者又是作家。她叫柴静,是一个在读这本书之前并不知晓的央视记者。但我深信,我是在跟作家柴静对话,而不是记者柴静对话——作家不同于记者,作家可以站在自己的世界里没病呻吟,也可以躲在一个角落里跟一群人斗争,所以,我喜欢作家柴静。

我喜欢她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她的文章都是真实的。我曾经在读《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时候,想看看她是否真的前赴第一线去采访,看看文中的那些细节描写是否真实。搜出来的影像已经不清晰了,但仍可看到与她书中的描写是几乎丝毫不差的。因此,我被感动,因为真实,我看见了。

我喜欢她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她好玩。是的,她是七零后,被一个正在上高中一年级的人说“好玩”未免有点太不可思议了,毕竟还是有代沟的!“好玩”的确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层次,但当我读到《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的时候,的确被她和老郝,老范比纯牛奶还纯的友情打动了。她曾经这么说老郝:“她纯洁,心里没有这个“我”字,一滴透明的心,只对事坚持。而我说道理时,往往却是‘应该’如何,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内心倨傲,只有判断,没有对别人的感受。”好像只有她们在一起的时候柴静才不会瞪着大眼坐得笔直翘着二郎腿一副记者样。所以,我也挺感谢这两个人的。另一方面,我觉得自己的朋友也很像柴静朋友对她一样,就像柴静在文中说的那样:“他们对我,像丝绸柔软地包着小拳头,它在意想不到的温柔里,不好意思地笑起来了,生锈的指节在嘎吱声里欲张欲合,还是慢慢地有些松开了。”都说当今社会没有纯洁的友谊,我想很多人看后,又会觉得现实很美好了吧! 最感动我的,是那篇《无能的力量》。其实我读的时候,是觉得卢安克是有点变态的,“心想他为什么要抛弃城市来到这么一个地方呀!”后来才渐渐明白,对,他是奇怪,可他不变态,他单纯的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世界,没有强迫别人做什么。在这一章我做了很多笔记,摘抄了很多话,印象最深的是节目里制片主任的一句话:“这个人不需要为他抒情,他的行为就是他的力量。”卢安克说:“脑子里没有障碍才是自由。”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自由下定义,这个定义的影响要远远小于马克思和一些教材里面的定义,但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脑子里没有障碍,这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呀!最后,卢安克走了,离开了小村庄,离开了中国。我想,这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他终究还是会走,但是,他好像又没有离开我们,就如柴静所说:“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的文章,都是很让人感动的,或者是很具有震撼力的,比如《事实就是如此》,华南虎的事情,在当时谁都有权利去质疑,但谁也没胆量去揭露,直到几年前,真的有人去揭露了,才有人在文章中写下:“一个了解事物原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她在关注,就像她在采访虐猫视频的主人公,在采访同性恋者,采访杀死丈夫的妻子,采访吸毒的人……她在诉说,她说“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她说“将来有一天你爱上一个人,她也爱上你,从她看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的,就是真正的洁白。” 这本书里,有很多让我感动的话语,我都摘下来私自藏着,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话,是陈虻说给柴静的;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或许这句话插在这里略显突兀,就当这是心血来潮的胡言乱语吧。

我不是记者,也不是作家,但我清楚地知道,纵使她已经身在央视,但她还是有不足。有人说,柴静是一个任性的记者。这是我所不关心的,因为我关心的,是一个作家,是作家柴静,至少,我没有从书中读出她的任性。或者说,她的任性,在作家面前,是那么微不足道。

【篇五】 翻看柴静《看见》,全书二十章,看了非典那章再没拿起,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沉重,她用以诉说的语言又那么细腻动情,读完之后就像是张飞吃了个蟑螂,欲咒骂这上苍制造的苦难,又他大爷的早已痛苦之中。

今日看《无能的力量》讲一个外国人在广西山村支教的故事。“不带目的的去生活“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不能做到的,反思8年前,我也在农村支教,但是我根本没有“生活“在那里,即使学生带着我去山沟里放羊,教我怎么用鞭子裹上石头驱赶羊群,我的心仍然在别处。远处有生活目的,近处有每天教学目的,有每天要逼自己做的事。我不能没有目的,不能缺少意义,只能在目的中找寻意义。

反思自己缺点多多,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还好我们有一生的时间去成长。性格决定命运,家庭和自身成长背景决定了性格,性格也许无所谓好坏,一个人在孤岛上生活,裸奔放火骂街拉屎撒尿都无所谓,但是,人无法离群索居,一旦相互取暖,就要变,变得喜欢别人和让别人喜欢。

世俗的苦难也好,宗教的罪恶也罢,我们总有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时候。看一本书,走进别人的故事,感谢作者独特的灵魂,以此恰是尼采所说,直面人生的悲剧,证明人的高贵和伟大。

推荐访问: 读后感 目送 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