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优质精品课教案|

时间:2021-10-09 23:41:49 浏览量:

21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词句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讲述《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多读,初步理解文言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词句意思。

3.聆听音乐,感受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之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文言文的简练和深刻。

2.体会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伯牙的琴声,大胆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难点:理解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进而理解整句和文章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伯牙鼓琴 【课时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读准“汤”字在文中的读音。

2.理解“鼓”“志”“巍巍”“汤汤”的意思,不要把“太山”写成“泰山”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分享听音乐的心得。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我们先听点音乐,听完后说说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表达感受) 教师及时评价:知音乐者,**也;会倾听者,**也;懂音乐者,**也。

2.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言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 二、板书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伯牙鼓琴》。

2.解题。

①“伯牙鼓琴”是什么意思呢?(伯牙弹琴,鼓是弹的意思) 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初读文本,读通课文。

1.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课件1: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注意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可以用“/”标记。

②读出情感和文言文的节奏及韵味。

2.出示课件2:课文朗读节奏划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教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学生自读,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四、理解文言文。

1.出示课件3: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出示课件4: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有注释的字词就借助注释来理解,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或者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补充;再者,借助工具书,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 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整篇文言文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正确理解课文。

五、品读“情”——高山流水遇知音。

1.学到这里,你知道伯牙和锺子期是什么关系吗?用一个词来表达。(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知音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2.疑问:他们是怎么成为知音的呢?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音乐) 3.从哪儿看出伯牙和锺子期是知音?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①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怎样赞叹? ②现在请带着赞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③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大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中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5.小组讨论,出示课件5:
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志在清风 ,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志在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乎若    。”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句子: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依依杨柳、萋萋芳草、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灼灼霞光、滚滚波涛、绵绵春雨、隆隆雷声、萧萧竹叶、淙淙流水…… 6.伯牙弹什么锺子期都能懂得、都能明白,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他们真是心灵相通,这就叫——知音。

设计意图:
将“知音”作为课堂的线索,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在头脑中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

六、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把锺子期当作知音? 出示课件6: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

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换了《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都已经昏昏欲睡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 ,艺术竟然遭到如此践踏。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懂得欣赏我琴声的人? 2.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锺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会对子期说什么? 3.“知我者,子期也!”你觉得这时的伯牙与子期还仅仅只是音乐方面的朋友吗? 4.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感悟知音难觅,而这也恰恰是此故事流传百世的原因。

七、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锺子期不幸去世。没有知音,无人理解,伯牙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出示句子)学生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伯牙把琴给摔破了,决定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什么叫终身?(一辈子) 3.师:是的,伯牙悲痛欲绝,他认为再也没有像子期一样的知音了 ,于是来到了锺子期的坟前写下了这首短歌。出示课件7: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师朗诵,全班朗诵。

4.想象一下,假如你来到子期的坟前,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你想说些什么? 5.通过朗读体会伯牙的伤心之情。

师:你能体会到伯牙的伤心吗?按照你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教师评价:①这个伯牙不是真正的伯牙,不够悲伤哦。②有点伯牙的味道了。③有没有真正的伯牙在?④真正的伯牙来了。

设计意图:
感悟伯牙的悲痛心情。

八、回顾全文,品味音乐。

1.这就是千古流传的《伯牙鼓琴》,这就是感人至深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为了纪念他们,后人做了一曲《高山流水》来纪念他们!让我们聆听乐曲,打开书再一次回味这个故事,把它刻在你的心间,让我们试着背一背这篇文章。

2.出示课件8:音频《高山流水》。

3.总结:同学们,“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所以,当你有了知音,一定要“珍惜”!记得珍惜友谊,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要知道世界上最难寻觅而又最易失去的是朋友,是知音。

(师板书“珍惜”,生认真写在书上 )。

设计意图:
总结全文,让学生认识到知音难觅。

九、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9:作业布置。

1.给你最好的朋友讲讲这个故事,如果你有了知音,记得老师说的话:珍惜! 2.背诵课文。

3.搜集表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

设计意图:
在积累中感受友情的美好。

【板书设计】 21 伯 牙 鼓 琴 伯牙———— 知音——— 锺子期 志在高山   珍    巍巍乎若太山 志在流水   惜    汤汤乎若流水 破琴绝弦      死 第二课时 书戴嵩画牛 【课时目标】 1.会写4个生字,读准课文中的注音字。

2.理解注释中字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凭空想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伯牙鼓琴》。

2.今天再来学习另一则文言文(板书:《书戴嵩画牛》),作者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设计意图:
由上节课学习的文言文自然引入对本文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10:课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学生自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 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根据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学习这一篇,自学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出示课件11,师点拨难理解的字词:
好:喜欢。 宝:珍藏 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囊(náng):袋子。此处指画套。

曝:晒。拊(fǔ)掌:拍手。 搐(chù):抽缩。

掉尾:摆动尾巴、摇着尾巴。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婢(bì):女佣人。

3.带领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出示课件12: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件,其中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牛在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是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的。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设计意图:
学生划出朗读节奏,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抓住“笑”引发想象。

在这篇文言文中,牧童笑了,杜处士也笑了,他们的笑各有什么意味? 1.出示课件13,自学提示:
①“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这种笑是怎样的笑?可以大胆的想象,这种笑还可以是怎样的笑?他是一个牧童,有可能坐在牛背上,还有可能不像大人那样顾及形象,他可能有什么动作 ? ②“处士笑而然之”的“笑”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会说什么话呢? 2.学生交流讨论,并表演,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
抓住“笑”让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四、拓展总结。

1.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出示课件14,《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板书设计】 书戴嵩画牛 牧童     处士 拊掌大笑 笑而然之 22 月 光 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8个生字,背诵课文第9 自然段。

2.认识贝多芬,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3.通过文字描绘想象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了解音乐艺术。

过程与方法:
1.充分朗读、讨论,了解贝多芬的创作经过。

2.结合本文,听贝多芬的《月光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贝多芬善良美好、博大高尚的情怀;体会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难点:明白自然环境对贝多芬灵感迸发的作用。

【教学准备】《月光曲》课件 贝多芬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聆听贝多芬的《月光曲》,切身感受音乐魅力。

2.通读全文,熟读注音文字。

3.掌握8生字和12 个词语。

4.通过课文中对兄妹俩和贝多芬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1.上节课,同学们欣赏了古筝曲《高山流水》,这节课,老师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钢琴曲。出示课件1:播放《月光曲》。刚才我们所听的叫《月光曲》,它是世界名曲,作者是世界著名音乐家——德国的贝多芬 2.出示课件2: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4岁开始学习音乐,26岁时听力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与人交谈。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命运》《田园》《欢乐颂》,以及钢琴协奏曲《月光曲》等。

3.《月光曲》的谱成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问:《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月光曲》表现的是怎样的景象?贝多芬为什么创作《月光曲》?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从题目入手,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读初步解决问题。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3: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动人的传说呢? 2.出示课件4:生字、词语。

谱写 钢琴 幽静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断断续续 检查生字词语掌握情况。

请大家从上面的词语中找出形容环境的词语,那就是“幽静”和“清幽”。通过可知“幽”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想想课文中使用“幽静”和“清幽”形容环境的妙处。

3.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
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三、深入品味探讨。

1.出示课件5:自学提示。

①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兄妹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再朗读体会他们的人物形象。

②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曲,又弹了一曲? 2.学生自主交流学习。

3.学生反馈,出示课件6—9:
① 画线的句子是“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这句话流露出盲姑娘内心梦寐以求的愿望,可以听出那份对音乐执着的追求与热爱。

朗读指导:想听贝多芬弹琴,对于盲姑娘来讲,不是愿望,不是希望,而是渴望!下面我们把这位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读出来。

②画出的句子是“……太贵了,……又太穷”,从这句话中看出了哥哥的愧疚。

朗读指导:哥哥因为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实现妹妹的心愿而愧疚,读的时候要把哥哥这份心情读出来。

③画出的句子是“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盲姑娘的善良、体贴和善解人意。

④画的句子是“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就因为这样的感动,贝多芬走进茅屋,为盲姑娘弹了她想听到的那首曲子。弹过之后,与贝多芬素不相识的盲姑娘,为什么仅凭一首曲子就能猜到弹琴的是贝多芬呢? 学生反馈:
盲姑娘有一颗对音乐特别敏感的心;而且因为热爱音乐,对贝多芬来小镇演出的事一定也知道,所以猜测出琴艺如此高超的人是贝多芬,知音难求啊,所以贝多芬才会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设计意图:
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体会兄妹俩的善良、善解人意。

四、课堂小结。

1.是呀!音乐家贝多芬正是被姑娘善良、纯洁、美好的心灵所感动,才毅然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兄妹俩弹奏钢琴。

2.我们能感受到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情贫苦劳动人民的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深情朗读第8、9自然段,感悟联想、想象的妙处。

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3.感受《月光曲》优美的意境,体会贝多芬卓越的才华。

4.通过读重点段,想象画面,体会《月光曲》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贝多芬为什么给兄妹俩弹了一曲又一曲。(贝多芬弹琴是被兄妹俩热爱音乐的真情所感动,在当时清幽的环境中产生了创作《月光曲》的激情和灵感。) 二、想象曲境,读读写写。

(一)出示课件10:自学提示(读课文第8、9自然段)。

①贝多芬在什么样的意境中创作了《月光曲》? ②在第8、9自然段中找出哪些是看到、听到的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际事物产生的联想。分别用“  ”“  ”标在书上,并在旁边标注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感情的变化过程。

(月光曲的旋律)  设计意图:
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学生交流,反馈。

(三)教师点拨。

1.创作月光曲的意境:在风吹烛灭,月光似银纱的情境中。

2.月亮的变化:升起——升高——穿行微云。

3.大海的变化:微波粼粼——汹涌澎湃。

抓住词句:“微波粼粼”“一缕一缕”“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等感受乐曲的变化。

4.朗读指导。

最初月亮升起,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用舒缓的语气读;继而月亮升高,穿过微云,这时用逐渐增强、有曲折的语气读;接着风起浪涌,宁静完全被破坏了,这时用高昂激越的语气读。

可以齐读、指名读,反复练习,把握好语气和感情。必要时教师示范读,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设计意图:
运用多媒体和多种感情来朗读,引导学生与文本、乐曲产生强烈的共鸣。

5.试着背诵第9自然段。

教师引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月亮……。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忽然,海面上……,……。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照着她……。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学生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皮鞋匠听到美妙的琴声展开的联想,看到月光下的妹妹产生的联想,达成背诵的目标。

6.你认为贝多芬是怎样的一个人? 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关心穷苦人,他用音乐为穷苦人造福;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把音乐献给了人民。

设计意图:
进一步感受贝多芬的同情心和高尚情怀。

7.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11: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首曲子。现在请你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在音乐声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请睁开眼睛,把刚才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一会儿交流。

三、总结全文。

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 ,给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给我们带来了今天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让我们热爱音乐艺术吧! 【板书设计】 22 月 光 曲 月亮初升 微波粼粼 平静——轻幽、舒缓 月亮升高 云中穿行 感动——波折 月光照耀 风起浪涌 激动——高昂、激越 (波涛汹涌) 23* 京 剧 趣 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京剧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在小组交流中,感受京剧的趣味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热爱京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难点:对京剧不熟悉,体会起来有些困难。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京剧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出示课件1:播放歌曲《唱脸谱》。

2.师:京剧的脸谱是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其他的还有中医、绘画、书法等。在课前,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了哪些?(学生畅谈) 设计意图:
由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2,学生根据初读提示自读。

2.指名读文,更正学生出错的字词。

3.出示本课容易出错的字词来读。

4.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京剧的“趣”。

1.出示课件3:品读提示。

①课文围绕京剧的“趣”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详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并演一演。

②说说你搜集到的京剧脸谱代表什么。③说说你搜集到的其他有关京剧的资料。

2.学生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出示课件4:
①如,画出的句子是“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学生可以自由表演) ②脸谱的不同颜色,象征人物的不同性格。红色脸谱代表忠义,紫色脸谱代表刚正,蓝色脸谱代表勇猛,黑色脸谱代表耿直,绿色脸谱代表侠肝义胆,白色脸谱代表奸诈、狠毒,黄色脸谱代表残暴,金银二色脸谱,多见于神、佛、鬼怪,金身金面,象征虚幻。

设计意图:
抓住题目中的“趣”字,在课文中找自己感兴趣的句子,通过表演充分感悟京剧的有趣。

③京剧的服饰给人以视觉美感,舞台效果也极具中国传统意蕴,由此可见京剧真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啊。

京剧的化妆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京剧演员化妆用的油彩,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长期使用,脸部皮肤会失去光泽,变得不再那么细腻,你看京剧演员为艺术付出多大的牺牲啊!这是一种敬业精神。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演员付出的代价,更加热爱京剧。

四、课堂小结。

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在台上的精彩表演,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课后大家可以看看京剧,如《穆桂英挂帅》选段, 交流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过程与方法:
搜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书法,乐于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难点:感受古代书法家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关于书法的资料,做好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中国的国粹是什么?(生:国画、书法、中医、武术等) 2.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书法。你们都知道哪些书法家? 现在我们欣赏几位书法家的作品,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1) 3.师:好的书法作品展现了我国的传统书法艺术,我们也要不断发扬光大这一艺术形式。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书法在中国的重要性。

二、审题。

出示课件2:
①你知道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你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 ②你参观过书法作品展览吗?你欣赏过哪些书法作品? ③你学习过书法吗?在这一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④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三、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要求:有条理地表达,可以分点说明;对感兴趣的话题可深入交谈。

2.出示课件3—5,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①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有:王羲之、欧阳询、苏轼、黄庭坚、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怀素等。

②出示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和书法特点。

3.评价哪个小组的表达更为流利、通顺、具体。

设计意图:
学生交流一些常见的书法家,并了解他们字体的特点,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书法,从而自觉去临摹书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下苦功夫练好字,无论写什么作业 ,都要按老师的要求,一笔一画地写;还要有毅力,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更漂亮。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要求:
1.有条理地表达,可以分点说明; 2.对感兴趣的话题可深入交谈。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具体。

2.习作时养成列好提纲再写的习惯,做到心中有数。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过程与方法:
列提纲、过程写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自己的拿手好戏写具体。

难点:列提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2.与同学们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拿手好戏,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明确自己的习作提纲。

4.学习范文,分析范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的拿手好戏是什么?(生:包饺子、唱歌、跳舞、演讲……) 今天就把你的拿手好戏写下来。

设计意图:
把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明确目标。

出示课件1:自读要求。

1.说说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2.习作内容:唱歌、跳舞、画画、玩滑板、骑自行车…… 3.习作要求:①列一个提纲;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习作指导。

出示课件2—5:习作指导。

1.习作可以写哪些内容? ①你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有哪些有趣的事? ②怎样来写你的拿手好戏?哪些内容先写?哪些内容后写? 2.第一段:介绍我的拿手好戏是什么。

第二段:介绍我的拿手好戏是怎样练成的,以及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第三段:分享学习心得。

3.开头:①嘘,认真听,今天,我要教你一招。就教你们骑自行车的技巧吧。

②有的小朋友会跳绳,有的会画画,有的会唱歌……而我会折纸飞机,那让我教你一招吧。

③我的本领不多,可我最拿手的有一项是做手工。

4.结尾:①怎么样?这样一道金黄色的、做法容易又好吃的鸡蛋饼,你也来做一做吧! ②学骑自行车这件事让我知道,任何一件事都应该好好对待,而且“一心不能二用”。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选材,拓展学生的思路。

四、习作范文。

1.出示课件6:习作范文。

我的拿手好戏 人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如,有人会跳舞、有人会拉小提琴 ,而我的拿手好戏是滑冰。提起滑冰我就会想起刚学滑冰时的经历。

“去溜冰啰!”在我的一再央求下,爸爸同意带我去滑冰啦!我兴奋地叫着、跳着。到了溜冰馆,我急切地跳下车,跑到了溜冰馆的出入口,一阵寒气袭来。啊,原来这里有真冰呀,爸爸一刷卡闸门打开,我便跳了进去,迫不及待地叫爸爸快给我租溜冰鞋。穿上溜冰鞋一进冰场,我就给大家来了个“见面礼”——摔了个四脚朝天。好不容易来到冰场一个“人烟稀少”的角落,我左脚一抬,身子一晃,又摔在了冰上!“哎哟,我的屁股呀!”在这里我真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孩子,躺在冰面上,等着别人扶我起来。还好这时爸爸过来了,把我扶了起来。并教我滑冰的动作要领:“两只脚先往外撇,重心要降低、稳住,再蹬右脚、往里收左脚,就能滑起来了。”看着爸爸和其他小朋友在冰场上自由自在地滑着,我既羡慕又有点儿不服气。

我鼓起勇气,心里默念着爸爸教的要领:两脚分开,稳住重心,右脚用力一蹬,接着左脚一收,我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右脚蹬、左脚收,左脚蹬、右脚收……不断重复这个动作,手也自然摆动了起来。爸爸夸我说:“不错,有点样子啦,继续努力。”我高兴地笑了笑,这一笑麻烦大了,失去重心后又摔了个四脚朝天。就这样,我不知摔了多少跤、屁股也不知受了多少罪,但高兴的是我终于学会了滑冰。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溜冰馆闭门谢客的时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溜冰馆,在车上我就跟爸爸说:“下个星期,我还要来。”回到家,虽然全身都很酸痛,特别是屁股,但我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学会了一样本领。

2.(1)范文是如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开头是怎么引入的?结尾写了什么? (2)这篇范文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设计意图:
范文引导,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五、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思路。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六、学生根据提纲开始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 习作内容:包饺子、唱歌、跳舞、演讲…… 习作要求:①列一个提纲;②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对照要求,检查习作。

2.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习作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

3.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4.把拿手好戏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说说这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二、佳作欣赏。

出示课件7:学生佳作。

1.教师读佳作,说说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2.可以是好词佳句、好的开头和结尾、好的构思,等等。

三、修改有问题的习作。

出示课件8:问题习作。

1.学生说说习作的问题在哪里,该如何修改。

2.教师帮助修改。

四、同桌互相修改对方的习作。

同桌交换作文,小声读。

第一遍:勾出写得优美的词句。

第二遍:与同桌讨论文章的问题,并作修改。

五、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在自改、互改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习作要求,在遣词用句上也更有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 文 园 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做课堂笔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2.了解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感悟中国的国粹。

3.能独立阅读说明书,会按照说明书制作小台灯。

4.积累与艺术有关的四字词语。

过程与方法:
自学、交流、汇报、动手操作、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京剧,热爱艺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课堂笔记都记什么。

难点:跟戏曲有关的词语,学生比较陌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已经上六年级了,在上课时应该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帮我们抓住学习重点,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2.读读交流平台,看如何做课堂笔记。

3.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1:
①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②把需要查找资料或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记下来; ③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4.以后同学们就应该准备笔记本,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
了解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养成做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1.出示课件2—8:与戏曲有关的词语的解释。

学生读这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教师帮助正音。

2.同学之间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师点拨难理解的词语。

①跑龙套:原指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龙套”是传统戏曲中成队的随从或兵卒所穿的戏装,因绣有龙纹而得名。

②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一个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另一个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③花架子:传统戏曲舞台上演武将的角色中专门有一个行当叫花架子,是花脸的一种,观众所欣赏的重点之一就是他的功架(也称架式),即看他像不像武将。

除了戏台之外,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花架子,往往指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的东西,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④对台戏:旧时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而同时演出相同剧目的戏。

后多以“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

⑤粉墨登场:粉和墨是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指登上政治舞台,含有讥讽意。

⑥有板有眼:板和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叫眼。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

⑦科班出身:科班是旧时招收儿童,培养成为戏曲演员的教学组织,现也泛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科班出身比喻受过正规教育和训练。

3.小组同学选一两个说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这些戏曲中的词语,进一步了解京剧。

(二)改改说明书。

出示课件9: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1.观察图片,对照“做法”中的几个步骤,说说图中的小台灯哪儿做错了,是哪一步导致的呢?把说明书中错误的步骤找出来。

2.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随即将“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这句话画上红线。

3.为什么出错了呢?对,这和说明写得不够清楚有关系。你能把这部分的文字说明修改得清楚、明白吗? 4.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随即将句子改为“把铅丝的另一端从乒乓球的外面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

设计意图:
改说明书,让学生感悟准确用词的重要性。

三、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10:与艺术有关的四字成语。

1.读读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与艺术有关系。) 2.学生再读,教师正音。

3.学生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师点拨难理解的词语。

①黄钟大吕:黄钟是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是六种阴律的第四律。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②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美的舞蹈。

③行云流水: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④巧夺天工:夺,胜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⑤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4.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5.学生自己再说说词语意思。

6.再读、背诵。

设计意图:
让学生积累关于艺术的成语,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 ①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②把需要查找资料或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记下来 ③把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二)词句段运用 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三)日积月累 与艺术有关的四字成语

推荐访问: 人教版 单元 语文 课教案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