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编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编心得体会|

时间:2021-10-11 08:47:56 浏览量:

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摘编心得体会 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我再次认真研读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论述摘编》,对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高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担当,直面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当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习近平同志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增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增城区分管规划和自然资源的领导,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就抓好自然资源管理,促进增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自然资源管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工作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均衡,通过优化完善自然资源管理机制这个抓手,全面优化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集约资源和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实际工作中,自然资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对象、载体和主要构成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地位。2019年,我们增城按照全市机构改革工作部署,将原国土规划部门调整转变为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并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森林保护和水资源保护等多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职责,把原单向的土地资源管理提升至对自然资源的全面管控,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自然资源管理的突出位置。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创新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制度措施,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作用,科学指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辖区自然资源,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逐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生态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长期以来,无序扩张城市规模、无节制索取自然资源是很多国家、很多地区换取经济增长的常规手段。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更渴望的是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

  过去,能源和生态环境等生产资料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今后我们需要更加珍惜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加科学规划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改革开放40年来,各类空间性规划对促进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类型过多、内容重叠冲突,审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2019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如今,我们需要加快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综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人口分布、经济格局、国土利用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近年来,我们增城以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为目标,积极夯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要求,以三大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开展编制《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规划研究》、划定“三区四线”、划定一级生态管控区、低碳生态规划示范研究、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和林地保护规划研究等系列工作,并依托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规划并落成3平方公里水面的挂绿湖、367公里绿道、257公里生态景观林带、12个森林公园、30多个生态公园、一批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及一批临山、临水、临田基础设施。2018年,自然资源部批复我们增城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试点,探索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道路。我们积极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双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增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并取得初步成果。规划到2035年开发强度为20.44%,仍低于XX市当前25.76%平均水平,生态面积达到973.05平方公里(包括永久基本农田294.4平方公里),占比60.26%,人均生态绿地295平方米(规划人口为330万人),生态用地保有量较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增城在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区域生态保护格局,推进绿色经济循环发展等工作上取得了良好开端。

  目前,XX市已全面开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生态修复等要求,下一步,我们增城进一步坚持和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融入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构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安全格局、新型城镇化格局和农业农村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我们增城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管理高效的现代化城市。

  三、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当前,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成为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近年来,我们增城围绕推动高质量循环发展的要求,从统筹全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不断强化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精准供应土地,有序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我们仍存在部分土地闲置未开发、部分区域产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已供应的产业用地效益还不够高、个别工业园区污染严重等问题,距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们增城还需从多方面加强自然资源管控工作,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实施存量经济的绿色化改造,强化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实现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循环利用,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一是深化实施干部生态保护考核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对占增城土地面积40%的北部地区,不进行经济考核,而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业绩考核;
同时加大对林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的补偿机制,使得农民从生态保护工作中享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形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是要助推产业结构提升,围绕我们增城重点引进的新兴产业及绿色产业项目,坚持用好资源利用差别化政策,保障低能耗、高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用地需求,助推循环产业链的形成;
三是全面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土地开发潜力,继续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使土地利用方式从“增量扩展”向“存量提升”转变,逐步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增量和对耕地的占用;
四是继续助力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创建、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防治,推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作为一个地方重大事项的决策者,对生态环境负有重大责任。作为一名增城区分管规划和自然资源的领导干部,必须牢记使命,以舍我其谁的精神勇挑重担,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推荐访问: 心得体会 摘编 文明建设 生态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