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时间:2021-10-17 11:06:51 浏览量:

困境中的精神升华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群众眼里总书记的青年。从习总书记成长经历中不平凡青春岁月的第三人视角,我看到了总书记淳朴、朴实的风范,看到了总书记爱好学习、坚持读书的习惯,看到了总书记治国才能的初现,更看到了总书记精神升华的过程。

下乡不是“阳春白雪”,插队也没有足够后勤保障,每一位知识青年,都得适应农村生活,过生活关,过思想关。总书记连同插队下乡的一批人,亲身体验了农村的艰苦,亲眼见到了中国最贫困、最原始的生活形态。总书记在哪一批知青中年龄最小,知青最长,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在未来十分不明朗的情境下,面对生活上的巨大困境,面对精神上的绝大落差,习总书记给了我们最完美的应对答案:
一、深深扎根现实,融入农村群众 在知青岁月中,总书记没有瞧不起看起来脏兮兮的农村,没有瞧不起没见过“市面”的农民,总书记深深地融入了群众,融入了陕北的黄土沟壑。总书记挑过粪,放过羊,下过地,拉过土,他干活非常卖力饱尝人生酸甜苦辣,也一致深深地记挂着那些艰苦地区的人民群众,总书记一直保持着淳朴、朴实的风范,矢志不渝关心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坚持读书学习,丰富精神世界 总书记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和思考,从《静静地顿河》到《中国通史简编》,从三遍通读《资本论》再到几十里地寻访《浮士德》,习近平视读书如吃饭、饮水,并且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埋头读书,到了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读书到深夜。这是这样,读书、思考,不断地汲取精神的力量,也不断的丰富着总书记的精神世界。

三、树立崇高理想,脚踏实地工作 总书记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崇高理想,正如书中所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近平没有消沉。他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立志改变梁家河的面貌,一待就是七年。在这七年时间内,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总书记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推举为村支部书记,带领梁家河村民垦荒筑坝、通过举办沼气等一系列措施,使梁家河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还讲到,总书记在赵家河时便才华初显,对这个大队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了影响。一位陕北老汉评价总书记,“近平一满(陕北方言,从来,全部的意思)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
他做的,都是我们想做的贴身事。所以,我们都愿意听他讲话。”在这样的环境中,总书记保持了自己的工作精神,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执政秘诀,不形式主义,不官僚主义,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今天,我们反对四风,所追求的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为群众着想做事的工作精神。

这一切,共同促使总书记完成了精神上的升华。

我们每一个人,或许会在工作生活中,遭遇这样那样的困境,面对迷茫和未知的不确定,应该怎样办呢?我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最好的答案。

要保持坦荡胸怀,扎根现实,不自怨自艾,勇于面对,就从脚下做起,从身边做起,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分场合;
要不放弃学习,不放弃读书,总书记下乡带的最宝贵的就是满满一箱子书,还四处去搜书,疯狂阅读,书是迷茫时最好的朋友
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咬定青山不放松,总书记始终怀有“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抱负,到现在一生都在此在奋斗。我们要有崇高理想,自然会坦然面对理想中的小挫折,无论是生活中的困境,还是工作中的难题,都会自然化解,用精神上的升华,赋无穷尽的力量,突破困境。

当前,我们国家面临发展转型中的难题,也面临着为群众美好生活持续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正需要书中所言的一种精神、一种态度和一种勇气。我相信,未来之于现在,正如现在之于过去,“正是因为有一批近平这样的人——未必都是领导干部,可能是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无论是不平凡的人,还是平凡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这个国家,愿意穷尽毕生为她而奋斗。所以,中国才会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快的发展和这么大的进步,而且有这么美好的未来。”

推荐访问: 知青 有感 岁月 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