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东北抗联干部学院简介范文(精选3篇)

东北抗联干部学院简介范文(精选3篇)

时间:2021-12-06 16:25:58 浏览量:

学院(英文名:College、Institute或Academy)主要指门类科目较少、专业性强的高等教育机构。学院可以作为独立的学校,同时很多大学也拥有自己下属的二级学院(与系相同)或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设置的独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东北抗联干部学院简介3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东北抗联干部学院简介3篇

第一篇: 东北抗联干部学院简介

干部学院培训心得

  干部学院培训心得  xxxx月xxxx日至xxxx日,我十分有幸参加了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在中国xxxx干部学院举办的党务干部培训班。在此首先要感谢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为党务干部安排了这么一次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十分感谢中国xxxx干部学院所有授课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受益匪浅。一周的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给我留下的震撼、启迪、沉思以及激励却是深刻的。  中国xxxx干部学院把党性教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场教学的实践中,积极开展各种情景式、体验式、访谈式的教学活动,让我们在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过程中,心灵受到洗礼,情感产生震憾,党性得到锻炼。当第一次实实在在踏上xxxx的红色大地,望着满山苍翠,我感受到了来自这片圣土的魅力;当第一次站在一个个庄严肃穆的历史遗址前,聆听着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我体会到了红色历史的伟大。我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被猛然撞击,那是一种折服;我的情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感染,那是一种敬畏。在我心里,xxxx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一种象征、一种震撼、一种吸引、更是一种信仰。  历史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翻过一页又一页,但历史的丰碑却是岁月无法跨越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xxxx斗争的那段峥嵘岁月铸造了一座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这座丰碑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用青春、鲜血和生命奠基而成的。丰碑上携刻着党、人民军队和共和国缔造者的丰功伟绩,携刻着xxxx744位xxxx先烈的英名和3万多无名烈士的英魂,携刻着xxxx人民的无私奉献。这些xxxx英烈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为我们党、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每一个名字、每一段事迹都成为后人永恒的精神支柱,给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伟大的启迪。  在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点听课时,曾志,这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信仰坚定的革命女战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xxxx岁立下誓言,到87岁逝世,70余年来,曾志始终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作为战士,她英勇顽强、身经百战;作为党员,她信仰坚定、对党忠诚,虽经受误解、委屈、不公正处分甚至无端的伤害,但她始终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放弃;作为一位母亲,她也需要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呵护,可她为了革命大义,舍弃小家之爱,眼含热泪把亲身骨肉送人。对自己选择的信仰是那么的至死不渝,对自己走过的路是那么的无怨无悔。正如她的女儿陶斯亮在献给妈妈的小花圈上这样写道:“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树林里一块不规则的小石板上携刻着“魂归井冈红军老战士曾志”。墓如其人,和蔼,俭朴,淡雅,却肃穆。一生追求崇高,却甘于平凡;从轰轰烈烈开始,却以平平淡淡结束。曾志是美丽的,她的美丽不拘于容貌,更在心灵的深处。今天,我们读曾志,让我们惊讶的,不是她坎坷的人生经历,而是她的毫无怨言;让我们羡慕的,不是她拥有信仰,而是坚守信仰;让我们敬佩的,不是她一生的卓越贡献,而是她对得失的淡然。从曾志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人为理想信仰牺牲一切的光辉品质。无数先烈和曾志一样,抛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浴血奋战,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正是为理想而来,为信仰而战。伫立墓前,我深深的三鞠躬,感慨万千。追昔抚今,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和平环境不再需要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随时准备付出鲜血和生命。但是,一个前进的时代,需要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需要积极进取的意志。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多少年,风雨洗尽了xxxx上的斑斑血迹,但给我们后人却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恍惚中,我似乎听到金戈铁马的铿锵,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了血雨腥风的残酷。也许只有亲历xxxx,才会使我们更加透彻地理解“革命”、“奉献”、“无畏”这些词的真正含义;也许只有静心聆听xxxx的英雄事迹,才会让我们跨越历史长河引发更多的沉思与震撼。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那些艰苦卓绝的岁月,仍然矢志不渝、坚守信念?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当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惨烈悲壮的战争,仍然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放之路?这就是xxxx精神,是xxxx的红土地和革命先烈的鲜血所凝炼、铸造的xxxx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先辈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精神食粮。那些血雨腥风的岁月已然成为过去,而xxxx精神却成为了永恒,镌刻在我们心中。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共产党人来说更是具有鼓舞和激励作用。而我们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从xxxx精神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从坚定理想信念、明晰价值取向上,从培养全局观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上,从增强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应对挑战的心态上,从倡导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敢为人先的精神上继承和发扬xxxx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把xxxx精神体现在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  一是常怀敬畏心,在坚定立场中明确方向  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照耀人类前进的灯塔。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发展壮大,莫不与其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关。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头等大事。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会具有政治上的坚定性。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党员干部常怀敬畏审慎之心,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才会有“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才能虚心接受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刻以忠诚之心对待党的事业、以敬畏之心对待群众、以感恩之心对待组织、以平民之心对待自己、以宽厚之心对待同志,不断在思想上补课、在精神上补“钙”。  二是增强责任心,在干事创业中履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并将“敢于担当”作为好干部“五条标准”之一。敢于担当,既是共产党人所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提高执政能力所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增强责任心,才能敢于担当,勇于面对;才能不怕受累,做实自己。有强烈的责任心,就能时刻感受到肩负职责沉甸甸的份量,从而产生自觉行动的内驱力;就能激发努力奋斗的愿望和热情,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能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全力以赴地去完成担负的职责;就能在工作中勇于克服困难,义无反顾地履职尽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是提升服务意识,在竭诚奉献中践行宗旨  奉献是具有多层次要求的统一整体。最高层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一般层面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基本层面则是义务劳动、助人为乐的精神。  奉献,是一种的态度,一种用尽全力、自觉自愿地付出的行为。当前,随着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我们面临着“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这些历史重任,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加强法治思维,准确把握职能内涵,正确处理职能之间关系,科学履职,依法行政,立足本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四是保持清正意识,在严以修身中永葆本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向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值得每一位党员深入地学习与领悟。  严以修身,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共产党员要以党性正其心,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质和道德修养。“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要从小事做起,向榜样学习。要培养“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的优秀品质,能够站在顾大体、识大局的高度正确对待进退,明辨荣辱是非。增强遵纪守法意识,永葆浩然正气,培育高尚的精神追求,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品质。  恰逢盛世,应天时、顺地利、聚人和,让我们高扬为民之帆、稳把务实之舵,永保清廉之本色,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编辑:华华)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C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2.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C ) A.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 D.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C )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_乙__,水的温度是__42_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热胀冷缩__。5.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B ) A.120 ℃ B.100 ℃ C.90 ℃ D.80 ℃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B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7.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D )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 ℃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_固__态、__液__态和__气__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_铁_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_氢气__。11.把①糖、②醋、③白雾、④碗、⑤勺子、⑥味精、⑦水蒸气、⑧二氧化碳、⑨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_⑦⑧__;属于液态的是__②③__;属于固态的是__①④⑤⑥⑨__。(均填序号)12.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_5 ℃__,最低气温是__-2 ℃__,一天的温差为__7 ℃__,平均气温是__1.25 ℃__。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冰的上表面为-10 ℃,下表面是0 ℃ B.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 ℃ C.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0 ℃ D.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 ℃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米,直径10-7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C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D.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热胀冷缩_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_乙_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3℃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38__℃和__38.6_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气体_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0_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_会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_20 ℃_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 ℃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40 ℃__。第四节 地球上的水循1.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  A )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B.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顺序循环进行C.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淡水资源丰富D.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2.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  C ) A.霜、雾、“白气” B.霜、露、“白气” C.露、雾、“白气” D.露、雾、冰3.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__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_。4.有下列物态变化:①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②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③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④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_③_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_①②_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C )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D )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 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C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 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凝华_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液化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 ℃,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_升华_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凝华_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熔化_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__凝华__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_吸__热。15.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_汽化_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_液化_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 ℃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_凝华_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_内侧__(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_。(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干冰升华吸热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水蒸气遇冷液化__形成的17.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 ℃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 ℃~-10 ℃,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__水蒸气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凝华__。(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空气湿润__和__气温在0 ℃以下__。(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 ℃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 汽化和液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D )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给湿头发吹热风2.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C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B.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C.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D.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3.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98_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_吸热__(选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_保持不变__。第3题图题图4.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_液化_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_放__(选填“吸”或“放”)热。5.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雾是水蒸气 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 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B.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C.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D.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春天,早晨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C.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D.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B.图线b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C.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D.到100 ℃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 B.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 C.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 D.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B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第二篇: 东北抗联干部学院简介

(一)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其中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五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以武力直接灭亡中国的方针,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民族战争的形式反对日本侵略者。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前,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斗争主要是在东北地区进行的。“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党立即在全国各地发动抗日救亡运动。九月二十日,中国共产党和日本共产党联合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宣言。二十二日,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出: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加紧组织领导发展群众的反帝运动,特别在东北,更应加紧发动群众,组织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的打击。”
为了加强对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领导,党中央从关内抽调了一批优秀干部和党团员派赴东北抗日斗争第一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罗登贤,“九一八”后直接担任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他就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最早的发动者与领导者。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二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周保中,二路军总指挥李兆麟,政委冯仲云,以及一路军副指挥魏拯民,著名抗日女英雄赵一曼……都是事变前后从关内调到东北,又经满洲省委派到游击区去的。
东北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发动与组织了东北各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并把主要力量用于武装斗争。
事变最初一、二年,东北曾有三十万以上自发抗日的武装参加游击运动。党大力支持和帮助这些武装力量,发动工、农、学生运动响应、配合他们的抗日斗争;动员、组织工农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参加他们的队伍;派党团员去协助他们工作。王德林部在延边起义组织救国军时,中共东满特委事先曾派十几名党员参加鼓动与计划起义。起义后,周保中等赴吉林东部作救国军和自卫军的工作。周保中曾任自卫军和救国军联合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救国军前方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亲自部署和指挥过攻打宁安、敦化诸役,获得了重大胜利。中共满洲省委直接领导对黑龙江省抗日军队的援助工作。杨靖宇等在南满地区指导游击运动,动员群众支援民众自卫军。李兆麟在耿继周部工作。赵尚志在哈东义勇军孙朝阳部当参谋长。其他抗日武装也多有共产党员在其中工作。派到这些部队工作的党团员,除参与组织队伍、指挥作战外,还积极向所在部队领导人提出正确的政治主张及军队建设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各军之间的团结合作也尽了最大努力。
同时,东北党的各级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创建了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主要有“盘石游击队,海龙游击队,东满游击队,绥宁游击队,工农抗日义务队,密山游击队,珠河游击队,汤原游击队,饶河游击队,巴彦游击队,海伦游击队等。这些游击队最初人数不多,但素质颇好,战斗力甚强。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六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信中分析了东北各种抗日武装的性质和前途,认为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是群众性的斗争,包括了四种武装力量。其中,党领导的游击队“是一切游击队伍中最先进最革命最大战斗力的队伍。”它有可能把千百万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胜利的斗争。指示信的中心内容是要求在东北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同时,要保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指示信对团结各阶级、各族人民,联合各种抗日力量都提出了具体办法,对争取伪满士兵和侨居东北的日本工人也予以应有的重视。
“一二六指示信”对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九三三年夏初,东北自发抗日武装被日军击败,其领导人相继退出东北战场,余部溃散。这时,及时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游击队为骨干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族人民踊跃参加游击队;遗散的自发抗日武装余部或纷纷投入游击队,或集合在游击队周围,接受统一指挥。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又向新的高潮发展。从一九三三年起,各地游击队陆续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或反日联合军。
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长征途中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呼吁: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停止内战,抗日救国。宣言号召全国各族同胞,组织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有钱的出钱,有枪的出枪,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有专门技能的贡献专门技能”,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
根据“八一宣言”精神,东北人民革命军、反日联合军、游击队,联合其他抗日武装,统一编成东北抗日联军。一九三六年初,建立了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公推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令,李红光为参谋长。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抗日联军先后组成十一个军,基本队伍四万五千人,另有接受统一指挥的其他抗日部队数万。号称“十大联军十万人”。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党直接掌握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东北抗日联军,分别在华北、华中、华南、东北敌后,广泛深入地发动人民,进行抗日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的大好形势下,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局面。抗联十一个军编为一、二、三路军,进一步加强了统一指挥。一九三八年,抗日联军接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报告,各路军领导认真研读,作出决议,按持久抗战精神部署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由于敌人分割包围和严密封锁,东北抗日联军一度同党中央失去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党组织和抗日联军将领、广大党员,靠自觉的、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努力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东北人民顽强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九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为夺取最后胜利而斗争。东北抗日联军闻风而动,配合苏联红军和冀热辽解放军收复了东北。尔后,和由关内来东北的解放军共同组成东北民主联军(后称第四野战军),又为人民解放战争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总之,十四年中,中国共产党为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政治方向,发动并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救亡运动和武装斗争;按照人民军队的宗旨创建了抗日游击队和抗日联军。在抗日联军中,主要成分是农民和工人;共产党员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多时达到百分之四十到五十;各级指挥员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承担了东北地区的抗日任务,并为人民解放战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组织基础。它是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华民族抗日的先遣队和重要方面军。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比全国抗日战争早六年。“九一八”后,掌握几百万正规军的国民党政府没向东北派出一兵一卒;原驻东北的军队也撤到关内去攻打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十万工农红军大部分在南方诸省,虽力争开赴抗日前线,但因国民党重兵“围剿”,难以如愿。因此,中华民族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东北抗日游击武装的身上。其先遣队作用首先表现在对人民抗日的发动与组织方面。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动员了城乡广大人民,从工人、农民、学生,直至剥削阶级中的爱国者和部分违令抗日的东北军官兵。除先后组织起数十万抗日武装外,还成立了各种反日群众团体。这不但使东北人民走上斗争的道路,而且有利于全国人民的发动。正如朱德所说:“抗日游击队是民众抗日学校,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武装宣传者和组织者。”(朱德《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日初起时,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推迟了侵略者对东北的占领和统治秩序的建立。日本帝国主义原计划两年“平定满洲”,但抗日的枪声粉碎了他们的妄想。他们每占领一地都要花费多于计划的时间,付出意外的伤亡。直到伪满傀儡政权建立五、六年之后,日伪统治势力所能控制的地区仍限于交通要道和城市、重要据点而已。东满的延边、吉林东部、牡丹江,南满的通化,北满的三江、哈东、滨北等地区的广大农村,多属于“共党乐土”。在那里,抗日军民共同建设着“红地盘”(游击根据地),并以“红地盘”为依托,不断向日伪出击。迫使日本侵略者不得不再制定“二年计划”、“三年计划”、“五年计划”“讨伐”这些“治安不良”地带。再次,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先行一步,而且独撑战局六年之久,这就为全国抗战树立了榜样,给全国人民以胜利的信心。它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全国抗战都有参考价值。在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朱德的《抗日游击战争》等指导全国抗战的重要军事论著中,都曾多次引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说明问题。
芦沟桥事变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大举进攻,把东北作为它的重要后方基地。中国全民抗战爆发,关内是主要战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全国抗战的一个方面军,主要任务是配合关内抗战,打击敌兵后方,拖住东北的日伪军,使之不能入关,并同八路军、新四军共同造成对日本侵略军的夹攻之势。一九三八年五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人,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其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毛泽东选集》横排本385页。)
为了配合关内抗战,东北抗日联军比从前更为活跃,积极主动出击,重创日本侵略者。从敌人残缺不全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抗日联军各部队几乎每天都在战斗,所有驻东北日军师团几乎没有一个不曾吃过抗日联军的苦头。其配合作用除表现为大量杀伤日伪军之外,还表现于对日伪军的牵制方面。据统计,日本用于关内的侵略军总人数为:一九三七年五十万,一九三八年六十八万,一九三九年八十六万,一九四○年八十万,一九四一年六十一万,一九四二年五十五万,一九四三年六十万,一九四四年七十三万,一九四五年一百零八万八千五百。(《人民日报》1951年9月3日。)用于东北的日本正规军人数为: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五万,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七年四十万,一九三七年至一九三八年五十万,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七十万,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四年增至百万。(《晋察冀日报》1947年9月20日。)两者不同上下。日军占领东北后,驻军非但不减,反而增加,其原因之一是为了与社会主义苏联为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由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存在和发展。日军用于“讨伐”和“防范”抗日联军的兵力,经常占其驻东北总兵力的半数以上;数十万伪军则全部用来对付抗日联军。一九三八年十月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重点进攻其占领地抗日军民,常以四十万以上兵力“讨伐”抗日联军。此外,抗日联军破坏日伪军工生产,阻碍其交通运输,颠覆、截击其军用车辆,使之被迫停产、停运,也是对关内抗战的一种配合。假如没有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日伪安然统治东北,驻东北日伪军及军用物资顺利向关内调运,势必加重关内人民的灾难和关内抗日军队的负担。东北抗日联军以少于敌军数倍、数十倍的兵力对全国抗战作出如此重大贡献,可谓难能可贵。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华民族抗日的不可缺少的方面军。
(三)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威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生命线”的一把尖刀。
东北,在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全盘计划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日本帝国主义统治集团早就企图侵占东北,从中寻求“富源”。在它的“大陆政策”中,占领东北是吞并中国、征服世界的前提。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热衷于对外扩张的日本统治集团中的许多人,荒谬地鼓吹东北是日本的“生命线”和“国防线”。而且在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的炮火硝烟中,日本帝国主义一步步地把手伸进东北来。
“九一八”后,东北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独占的殖民地。日本侵略集团一方面把东北作为北攻苏联,南下华北,进占全中国的军事基地,将全部正规军的三分之一放在东北。并在东北筹建各种战略性军事工业和工程设施。另一方面,在“日满经济一体化”口号下,完全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掠夺东北农副产品、森林、矿产资源;在东北大规模投资和倾销国内过剩工业品;向东北移民。甚至有把日本首都迁到长春(当时改名新京)之议。可见,在日本侵略集团眼里,东北如心脏一般重要了。
在这样一个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如火如荼地展开,为时长达十四年,范围之大,遍及东北城乡。从乌苏里江和图们江、鸭绿江两岸,到兴安岭的原始森林,白山黑水,松辽平原,到处有游击健儿的战迹,到处有侵略者的尸骨。如此广大而激烈的游击战争,对日伪统治不能不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关东军被死死绊住。又据日本官方缩小了的统计,十四年中,日本官兵被抗日联军毙伤俘者约十八万人。按我方不完全统计,仅日军被我击毙者即达十八万二千七百人,加上伤、俘者当不下于二十五万人。上面两个数字中的任何一个都是可观的。伪军死伤尚未计算在内。
十四年之中,敌人重要军事、经济部门,如厂矿、森林采伐、桥梁、隧道、交通、机场、电站、仓库、通讯设施、兵营、据点……都不断遭受抗日武装攻击和破坏。仅以交通命脉铁路为例,据伪满铁路总局统计,一九三四年三月至十月,仅半年时间,伪奉天铁路局、长春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洮南铁路局所属各线被我袭击五百三十四次,铁路被破坏一百零一处。这不仅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东北资财的计划,更重要的是使其屯兵要地和产业中心终年无宁日。
十四年之中,抗日游击战火始终不灭,它吸引着东北的民心,动摇着日伪军心。这是日伪统治无法稳定的关键。东北人民一直把东北抗日联军视为救星,亲切地称之为“救国救民”的军队。日伪用“抗日联军是共产党”,是“赤祸”来恐吓群众,结果适得其反,群众说:“赵司令(尚志)、李主任(兆麟)这样坚决打日本,有武艺,名誉好,东三省多出几个共产党,就不怕日本鬼子了。”(《大公报》1951年7月13日。)侵略者强占了东北土地,但始终征服不了东北人民的心。伪军警因受到抗日救国事业的感召,军心波动,士气低落,有的暗中帮助或直接参加抗日游击战争。一九三二年起,就有伪军警整连整营整团起义抗日的;全国抗战爆发后,起义投向抗日联军的曾络绎不绝。至于帮助抗联购买军火、药品、被服,送情报,掩护伤员,作战时敷衍、放空枪之类事情更层出不穷。据日伪调查,仅一九三七年抗联三、五、八、九军在牡丹江流域从伪军手中购买的各种弹药就有六十余万发。该调查哀叹:“国军及警察成为抗日军使用弹药的来源。”(伪牡丹江省警务厅特务科调查“东北抗日联军的状况”。)日本士兵也有同情、帮助抗日联军的行动。
总之,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动摇着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殖民统治的根基,消耗着侵略者的实力,缩减着日伪的寿命。日本侵略者一直把抗日联军视为劲敌,诅咒抗日联军、共产党是致日伪于死地的一块“癌”,惊呼:“共产‘匪团’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计划巧妙富有组织性,对于组织民众极有功效,实为不可轻视的敌人……以现实之‘讨伐’部队尚无法摧毁”(一九四○年伪盛京时报)。(转引自《东北日报》1946年4月5日。)
(四)
东北抗日军民的苦战奋斗事迹是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精神的光辉典范。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她“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毛泽东选集》横排本386页。)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共产党员、游击战士、人民群众,充分发扬了中华民族固有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用战斗、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光辉灿烂的壮丽诗篇。其英雄事迹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片纸寸墨只能录其万一。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是在特殊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它的敌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这个敌人在东北建立了严密的殖民统治。驻东北的关东军是日本陆军最精锐的主力部队,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政策的主要依靠力量,素有“皇军之花”之称。抗日联军人数、武器装备均无法与之匹敌。东北气候严寒,冬季长达半年之久。加上敌人包围封锁,东北抗日军民外无援兵,内缺粮草,长期孤军奋战。一九四五年,彭真曾说,我们共产党人领导革命斗争的二十多年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主力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
东北人民和游击战士的革命牺牲精神是惊人的。十四年之中,每天在流血,每天有人战死,却没有一刻停息战斗。东北抗日英雄们从拿起武器的一天起,就没想到胜利后个人会谋得什么私利,甚至没有想到会活着回来。他们唯一的信念是为了祖国独立,人民解放,“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生命来赶走敌人!”(《抗日英雄陈翰章》。)一位抗日联军战士说:“我们在十四年的岁月中,在地狱里过着牛马的生活;我们在那冬季的冰天雪地中,在夏季的霪雨蚊阵中,流着我们的血。我们一群群喊着‘祖国万岁’倒在血泊中,又一群群的补允上去。在这十四年中,在东北抗日军的阵地里,几乎牺牲了我们东北人民最优秀的三代人,祖父、父亲和儿子!但我们并没有一刻失掉过对祖国的信心。”(《东北的黑暗与光明》。)正因如此,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法庭上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杨靖宇深山被围,寡不敌众,冷雪寒风中无衣无食,吃下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壮烈捐躯。陈翰章数次粉碎敌人劝降阴谋,宁舍弃全族亲人,战斗到死,不当走狗官。赵一曼被捕后,受尽酷刑,遍体鳞伤,筋折骨断,仍唱着战歌赴刑场。一位朝鲜族女共产党员,被敌人逮捕后,为了拒绝供出党的机密,先后咬断自己的舌头和手指,最后光荣牺牲。周保中在作战中腹部受伤,肠子流出腹外。他一声不响,把肠子送还腹中,敷以山中草药,继续指挥行军作战。他对同志们说:“假如我们在胜利以前倒下了,中央也会来收尸的。”(《人民日报》1964年5月6日。)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豪迈的气概!这样的英雄何止万千。普通老百姓也是如此。黑龙江省珠河县吕老太太,把自己的财产、粮食送给游击队作给养,让两个儿子都参加了游击队。在战斗中,她的两个儿子都牺牲了。但她不露半点悲容,说为了中国人民牺牲是光荣的。方正县七十多岁的老李头,被敌人抓去运送军火,走到江边,他打死押车的伪军,把一车军火推进江里。敌人烧了他的房子,杀了他全家亲人。他悲愤交加,但不灰心。他去给抗联跑交通,双脚踏遍各抗日游击区,沟通抗联各军的联系,掩护了无数抗日将士出入敌人封锁线,被称为“抗联的父亲”、“东北人民的父亲”。在东北,这样的家庭何止吕、李两家。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奋斗事迹也是罕见的。十四个冬天,他们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伴着怒吼的朔风,纷飞的大雪,行军作战。夜里很少能住房屋和帐篷,经常席地而坐,围火而眠。在敌人归屯并户,实行粮食和日用品管制和配给后,游击战士常年缺衣少食。寒冬来临,同志们还穿着单衣夹鞋。几日、十几日、几十日不见斤米粒盐也是常事。为了生存和战斗,群众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送粮送棉衣;部队出击大村落和小城镇,从敌人手里夺取衣食。但这又定要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许多时候,靠打猎为食,草根树皮果腹。他们吃过没有油盐、半生不熟的野兽肉、马肉、马皮、野菜、野果、树皮、草根、菌类,还吃过衣内的棉絮,脚上的皮乌拉。据当年抗联老同志说,部队因冻、饿、病而死的人数不亚于战斗减员。即使如此,我们的游击英雄也没有退缩和愁苦,那些永垂青史的战功,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建立的。
抗日联军是一个温暖、团结的战斗集体。它集合了汉、朝、蒙、回、满等十来个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同生死,共命运。不论干部、战士,男女老少。都平等、友爱、团结,以诚相待。当寒冷能凝固人的血液时,一件棉衣从地方送到部队,从司令员传给战士,最后盖在伤员身上。当粮食就是生命的时候,一块苞米饼子在干部、战士手里推来推去,谁也不肯吃,只得由指挥员下令煮汤大家喝。战火中,人们争先恐后掩护同志,宁肯自己中弹身亡。这样的集体给人以温暖、快乐和力量,使人们虽苦亦乐,以苦为荣。
十四年苦斗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它是无价之宝,告诉后人:做人、爱国、革命,要有怎样的思想品德、民族气节和精神风貌。
总之,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史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第三篇: 东北抗联干部学院简介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们熟悉的“八年抗战”将不复存在,以后一律为“十四年抗战”。而今“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无疑会引起人民的兴趣--大家熟知的“八年抗战”为何要改成“十四年抗战”呢?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迅速沦陷,东北各地迅速组织起抗日联盟抵抗日本侵略,成为世界第一支反轴心国力量。据有关资料统计:东北抗联从1932年至1940年作战154761次,出现人数为2145626人次,因抗击日军而死伤被捕119845人。在14年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14年被抗联击毙的日军达到了18270人以上(含伪军)。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支援和配合其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在上海挑衅引发局部战争,时间长达一个多月。日本海军陆战队在1932年1月28日夜对上海当地中国驻军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这就是著名的“一二八事变”。事变发生后,驻扎上海的十九路军和奉命驰援的第五军与日军浴血奋战。虽然一二八事变以国际调处下中日双方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结束,但事变中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也避免重蹈九一八覆辙。“八年抗战”变成“十四年抗战”,是缅怀不忘东北抗联、一二八抗战、长城抗战等局部战争中为抵抗日本侵略牺牲的烈士,是应有之意。战斗中英勇抗战的烈士不应被忘记,中国国家意识的觉醒过程不应被忘记,中国遏制日本全面侵华企图的事迹不应该被排除在记忆之外,将抗战“延长”到14年是给了这段历史一个公正的评价

东北抗联精神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所铸造和形成的,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人民和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广泛传承弘扬,干部工作精气神明显提升,新风正气持续上扬,龙江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要广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宝贵精神财富优势释放巨大潜能。我们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不断赋予东北抗联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切实把东北抗联精神转化为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坚定不移勇闯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矢志不移坚定信念

矢志不移、坚定理想信念是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内容。面对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抗联树立起驱逐日本侵略者,取得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坚定信念。在这一崇高信念的激发下,东北抗联指战员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以“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的态度,浴血奋战、英勇不屈、不畏牺牲、前赴后继,始终坚守信念,对党忠贞不渝。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就发出过这样的誓言:“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最后胜利的决心是坚定的。”正是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他在1940年2月被数百名日、伪军包围在濛江县三道崴子一高地时,宁死不屈,壮烈牺牲。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八名抗联女战士,为掩护部队撤退被敌人包围在乌斯浑河畔。当最后的子弹打光,她们手挽手悲壮地投入到冰冷刺骨的河水之中,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东北抗联将士的英雄壮举感人至深,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贞不渝的东北抗联精神历久弥新、价值永恒。目前,在开启黑龙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党绝对忠诚,自觉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攻坚克难勇闯新路

攻坚克难、勇闯新路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动体现。东北抗联与日本侵略者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开展斗争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斗争最惨烈,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被誉为中国革命的“三大艰苦”。东北抗联孤悬敌后,没有任何外来援助,虽然一度发展到11个军、3万多人,但武器简、弹药缺、训练少、补给差,面对数倍于己、装备精良、穷凶极恶的敌人,他们只有不怕牺牲,以命相搏。东北地处高纬,半载寒冬,抗联战士经常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里生活和战斗,而且经常面临给养严重缺乏的困难。在粮食断绝时,他们只得以草根树皮果腹,部队因冻、饿、病而死的人数不亚于战斗减员。1938年冬,为粉碎敌人“大讨伐”,李兆麟组织领导北满抗联进行了历时一个多月的艰苦西征。他们冒着严寒,爬冰卧雪,翻山越岭,最终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目的地。《露营之歌》中所描述的“草枯金风疾、霜晨火不燃”“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就是东北抗联艰苦斗争的真实写照。面对困难和极其不利的斗争环境,东北抗联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乐观主义精神,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当前,黑龙江正处在爬坡过坎的攻坚期、有利发展的机遇期、大有作为的窗口期。在“三期”叠加的重要关口,我们要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以东北抗联将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革命气节为引领,勇于面对困难,积极排除困难,顽强战胜困难,滚石上山、攻坚克难、勇闯新路,奋力把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大业推向前进。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依靠群众凝聚力量

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凝聚壮大抗日力量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内容。从抗战初期起,东北抗联就重视发动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启发他们拿起武器抗日,使之成为东北抗联部队的重要兵源力量。据统计,从1933年秋至1935年10月,仅原珠河一个小县就输送入伍战士1000人以上。东北党组织和它所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从东北斗争实际出发,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武装,使抗日武装力量迅速壮大。东北抗联强调维护群众利益和加强组织纪律,提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为驱逐日本出中国而战,为东北三千万民众的利益而战。东北抗联著名将领赵尚志就鲜明提出,老百姓就是我们的父母,打日本就是为了老百姓。赵尚志在创建珠河反日游击队初始,特别注重加强部队的群众纪律和密切群众关系的工作,确立了听从指挥;不许向群众耍态度;不许随便拿群众的东西等纪律。部队缴获的战利品和没收日、伪汉奸的财产,也都要分给群众一部分或大部分,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这支部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仁义军”。东北抗联植根于人民,特别是抗联队伍中的党员干部,以身先士卒、无私无畏的过硬作风和人格魅力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使抗日力量的壮大发展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为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目标,就要学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追求。牢记党的宗旨,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为民增福祉作为工作之本,通过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凝聚起全面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磅礴力量。

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是东北抗联精神的鲜明特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地区沦陷,中华民族危在旦夕,爱国志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组成东北抗日武装,挺身而出坚决抵御日军的侵略,担负起抗日救亡的责任。出生云南的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在苏联学习结束,被党中央派来东北。他十四年如一日,坚持领导抗战,并决心“要滴最后一滴血来拼斗,要用我们的鲜血骨灰培育民族解放之花。”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万千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战死沙场,长眠于白山黑水,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重伤被俘的赵尚志,坚持与敌斗争,抗日到底,以身殉国。抗联女英雄赵一曼,面对敌人灭绝人性的酷刑折磨,坚贞不屈,钢铁般的意志令残暴的敌人瞠目惊叹。1938年3月,抗联12名战士在宝清蓝棒山附近的小孤山阵地与日伪军展开激战,战至到最后全部牺牲。周保中为悼念十二烈士题诗一首,其中写道,“寇贼凶焰犹未尽,十二壮士陷重围”“竟日鏖战惊天地,胆壮气豪动鬼神”。在惨烈悲壮的斗争中,东北抗联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从1933年党领导的反日游击队陆续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开始,到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东北抗联共牺牲师级以上指挥员100余人,其中军级30余人。拥有为国家、民族命运高度负责担当精神的东北抗联群体,就是这样一支打不垮、剿不灭、困不死的钢铁队伍,他们堪称民族的精英和脊梁。现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黑龙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振兴发展的历史重任,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东北抗联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夙夜为公、激情工作、砥砺前行、无私奉献,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谱写出壮美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龙江篇章做出积极贡献。(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 干部学院 精选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