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红色基因立德树人五篇

红色基因立德树人五篇

时间:2021-12-20 20:14:59 浏览量:

基因(遗传因子)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基因支持着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储存着生命的种族、血型、孕育、生长、凋亡等过程的全部信息。环境和遗传的互相依赖,演绎着生命的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红色基因立德树人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红色基因立德树人5篇

【篇一】红色基因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敬业爱生的心得体会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我认为应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爱岗敬业,勤奋好学,严谨治学,坚持言传身教,思想育人,榜样带人。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决定你成就如何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态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是关键环节,我们人民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务实的态度。

树木易,树人难。德育为先,把立德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传道”的师者来说,必须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

我深知,要培养学生务实的生活态度,朴实的品质、扎实的知识,就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实践名师们所提出的理念,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当好学生的榜样,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出贡献。

【篇二】红色基因立德树人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二0一三年八月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宛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学校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前进方向。作为学校教职工中的一员,应当站在践行这一理念的前沿,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为德育工作献智献力,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添砖加瓦。我想从几个方面脚踏实地做起:

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的实质就是奉献、就是付出、就是全身心投入,这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个教师的成就,首先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忠诚教育爱岗敬业,把聪明才智和真情厚爱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培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殚精竭虑,恪尽职守。陶行知先生是我心中的楷模。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我的人生信条是:认认真真教书,兢兢业业育人。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塑造人类未来的巨匠,理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国的教育鼻祖孔子,他的一生就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一生。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教师要做学生表率。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一生特别注重身体力行,深受学生敬仰,被后人赞誉为“万世师表。”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我要注重教师职业的示范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举止端庄,文明礼貌,衣着整洁,谦和谨慎,处处以文明行为带动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工作水平,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范。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爱是前提,爱是主旋律。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帮助所有学生成器成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心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系学生,情倾未来。当前对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需要格外关注。将人文关爱,送进学生心灵,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田。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乐其师,信其道。”永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先有一桶水。”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孔子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我要遵循胡总书记的教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向社会学习,调查研究;向家长学习,优势互补;向书本学习,取长补短;向教育对象学习,双向交流,增进了解。爱学习,乐探究,教生有道,育生有方,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赢得学生的爱戴。

教育教学教管工作是创造性工作。唯其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首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新。科学的理论始终是前进的航标,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思路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班级管理、常规检查等日常工作,都会给提供我们发现的契机,我们要善于利用创新空间,大胆设想,勇于探索,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再次,在调查基础上创新。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工作部署同我们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调研,发现经验,发现典型,发现问题,寻找科学的措施和对策。探索创新对人的素质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我们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意识和精神来源于我们队事业的热情和忠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也向我们的能力和本领发起挑战。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定具备非凡的毅力和恒心,哪怕前路坎坷,哪怕荆棘挡道,依然不改艰辛前行的步伐。创新进取是勇敢者的天堂,勇当弄潮儿,踊跃投身创新实践。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篇三】红色基因立德树人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二0一三年八月

“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宛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学校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的前进方向。作为学校教职工中的一员,应当站在践行这一理念的前沿,努力从自己做起,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为德育工作献智献力,为“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添砖加瓦。我想从几个方面脚踏实地做起:

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的实质就是奉献、就是付出、就是全身心投入,这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个教师的成就,首先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我们应尊重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热爱自身的本职工作,把教育看作自己真正热爱的一项事业来耕耘。忠诚教育爱岗敬业,把聪明才智和真情厚爱无私奉献给教育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培育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殚精竭虑,恪尽职守。陶行知先生是我心中的楷模。我们应尽心尽责,敢于挑战困难。我们只有对教育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关民族、国家兴旺的崇高的教育事业中,兢兢业业,知难而上,才能真正做到以教为荣,以苦为乐。我的人生信条是:认认真真教书,兢兢业业育人。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塑造人类未来的巨匠,理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国的教育鼻祖孔子,他的一生就是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一生。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教师要做学生表率。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一生特别注重身体力行,深受学生敬仰,被后人赞誉为“万世师表。”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我要注重教师职业的示范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举止端庄,文明礼貌,衣着整洁,谦和谨慎,处处以文明行为带动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工作水平,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和价值,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典范。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爱是前提,爱是主旋律。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帮助所有学生成器成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心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系学生,情倾未来。当前对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需要格外关注。将人文关爱,送进学生心灵,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田。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乐其师,信其道。”永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先有一桶水。”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孔子强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我要遵循胡总书记的教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首先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向社会学习,调查研究;向家长学习,优势互补;向书本学习,取长补短;向教育对象学习,双向交流,增进了解。爱学习,乐探究,教生有道,育生有方,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赢得学生的爱戴。

教育教学教管工作是创造性工作。唯其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首先,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创新。科学的理论始终是前进的航标,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思路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的工作才有成效。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创新。课堂教学、听课评课、班级管理、常规检查等日常工作,都会给提供我们发现的契机,我们要善于利用创新空间,大胆设想,勇于探索,从而提高工作水平。再次,在调查基础上创新。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闭门造车,我们要把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工作部署同我们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加强调研,发现经验,发现典型,发现问题,寻找科学的措施和对策。探索创新对人的素质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它要求我们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意识和精神来源于我们队事业的热情和忠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勇气和胆识,也向我们的能力和本领发起挑战。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需上下而求索”,一个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定具备非凡的毅力和恒心,哪怕前路坎坷,哪怕荆棘挡道,依然不改艰辛前行的步伐。创新进取是勇敢者的天堂,勇当弄潮儿,踊跃投身创新实践。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篇四】红色基因立德树人

问:立德树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只有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才能真正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

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关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发展。立德树人,为学校和教师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抓住机遇,找准定位,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师德修养为引领,以学生品德培育为教学重点,切实用理论的魅力和信仰的指引去培养人、感召人、引导人。

一、立德树人要注重师德为范的引领

师德是教师职业赋予的重要操守。筑牢德性修养,方能夯实职业根基,彰显世范效应,保障育人效果。首先,立德是立职之基。要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必须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爱岗敬业,把教书育人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来看待。唯有如此,才能去除职业疲劳,消弭职业倦怠,产生根植于内心的职业敬畏,产生持之以恒的职业动力。其次,立德是世范之源。作为学生现实生活中践行道德规范的鲜活坐标,教师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力行师德规范,保持高尚情操,保持本色不变,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再次,立德是育人之本。师之无德,教之无效。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育人的主旨内涵是立德,立德方能正己,正己才能律人,教师立德树人,必须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体,用高尚的人格,和蔼的态度,端庄的仪表,丰厚的学识去面对学生,培育学生良好的德性修养。“传道”是育人的核心。教师“传道”不可空泛而传,而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引导和帮助学生在多元价值观的判断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授业”是育人的关键。教师“授业”不可盲目而授,而是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需求为导向,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和时代元素传播现代文化,运用贴近学生的话语启蒙先进思想,提高育人质量。“解惑”是育人的重点。教师“解惑”不可草率而解,而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学生与服务学生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二、立德树人重在品德意识培养

新时期学校“立德树人”工作重在培养学生的“明戴德、贵诚信、尊传统、知敬畏”的道德意识。

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戴德意识。陈寿在《三国志·骆统传》中说:“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感恩戴德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立德树人要先树感恩之德。必须教育学生要对父母的养育怀有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教诲怀有感恩之意,对社会的帮助存有感恩之情,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人生品格,做到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报恩之事。其次,应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是立国之道,做人之本,修德之基。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我们要把诚信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结合学生的价值观制定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方案和实践途径,让学生在学中悟、悟中醒、醒中行,体味诚信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再次,应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学生中民族意识培养事关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教育,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意识教育,以自强不息为品质的进取精神教育。第四,应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反思学校生命教育价值凸显和生命教育缺失的矛盾,用对生命的敬畏观念来定位教育目标,努力探寻生命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第五,应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现代社会,进行道德建设必须要有法治建设做后盾,道德教育必须考虑法治建设的因素。在很多复杂多变的事件和行为面前,仅靠道德教育是无能为力的,必须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所以,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一定要确立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的理念,这是提高道德建设实效性的一个基本要求。

(怎么办,可以从九大职责出发写)

【篇五】红色基因立德树人

新时代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指向,“育人”是要通过人(教师)去进行的,但在教师自身的“灵魂”遭到社会普遍质疑、“补课经济”盛行的今天,“立德”:要先立教师之‘德’、立“人类的灵魂”之‘德’,立作为教育主体之‘德’。即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也即要——以‘德’立教。只有做到立德树人,以德为本,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代又一代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课堂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教学与科研如同鸟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激发科研的灵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我自己研究的课题有些就是来自备课、上课、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需求成为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把握最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技能,才能适应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可以说,教学过程既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也是教师科研动力激发的过程,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只有教师是创造性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几年参与我课题研究的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方向的选择也多受此影响。

“用爱点燃爱”。爱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用爱点燃爱,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的共同成长至关重要。历史学是基础学科,历史学专业的生源和就业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许多学生一开始有着“所学非所爱”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转专业。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教师的现身说法来确立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几年下来,历史教师的感觉是树立学生意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付出真爱,用爱点燃爱,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育积极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文化,多途径为学生考研、就业服务,就会让学生明白专业没好坏,关键在于你能否学好。逐年好起来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就是教师付出真爱,最终赢得了学生的真爱的说明。在培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享受到过程本身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生命价值实现的欢乐。爱是彼此成全,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着更加美好的职业。好老师是学出来的,好老师是做出来的,好教师是通过好学生成就的,好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而努力。

推荐访问: 树人 基因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