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用教育改革理念引领初中“大语文”新时代

用教育改革理念引领初中“大语文”新时代

时间:2022-03-19 14:42:47 浏览量:

摘 要:文章以教育改革新理念为引领,顺应新时代对语文教学的新期待、新要求,紧扣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精准把握语文课程定位,不断创新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在打通“血脉”、守正创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实践研究等探索下,开创“大语文”时代教学生机活力和学生在自主活动、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改革;“大语文”

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教育改革作为一项事关民族复兴全局的基础性改革,承担着为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重任。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热切回应新时代对教学的新期待,自觉运用改革的新理念,激发教学的新动能,开创立德树人的新局面。

一、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把握教学改革新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教师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培养人指明了发展方向。

曾经以“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为标志的应试教育,正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打破“唯分数论”,录取实行“两依据、一参考”;打破“一考定终身”,为考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打破文理分科,从制度设计上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其个性化发展——这既是适应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也是推进教育自我革新的发展方向。

教育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后,语文分数增加至180分。“大语文时代”在社会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引起了广大教师和家长、学生的广泛关注。如何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重新厘定语文教学理念,找准教学发展定位,打造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广阔空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思考的新课题。

二、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标准,推进教学改革新探索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促进人全面而又有个性化的发展,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标准之一。语文,不仅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传播,直接影响国家对外交流的软实力,而且与发展本土文化息息相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承载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育部于2014年初修订了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这次调整高考语文分值,立足国际视野,从创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语文课程出发,调整课程设计和实施路径,加强情境化、结构化和选择性,以及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综合性,确定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确立了“大语文” 定位,强化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质,摆脱语文课程技术主义、知识本位、文本为纲等片面做法。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承担着小学启蒙教育向高中阶段与自身特质相关的目标责任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

1.精准把握语文课程定位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性”和“综合性”是语文课程实施不可偏离的关键点。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有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审美、文化的教育应相互融合。

2.坚持语文课程的价值导向和基本学习方法

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把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教育贯穿语文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坚持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注重读书思考、积累梳理和运用实践,促使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3.整合学习任务与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的实施要把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任务,通过情境化、结构化的设计,组合成“群”,争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科书和教师引领下的自主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活动内容应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任务和语文核心素养。

4.扎实开展探究与创新教育

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创新,探究学习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课程目标,从贴近学生的课程内容和生活现实事例入手,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在发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推进思维机制发展,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要激励学生在语文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对美的追求,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语文中不断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关注当代文化,剖析文化现象,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

三、发挥“大语文”创新引领作用,开创高效教学新境界

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国际化、现代化、社会化和信息化。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因此,必须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观念与模式,促进“大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活力,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

1.在承接小学与高中阶段的互联互通上打通“血脉”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和中小学联系不多,“血脉”不畅,存在着“堵塞”和屏障,出现了忽视基础教育的现象。初中语文教育身处“血脉”中端,在大、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沟通上承担着打通“血脉”的重任。

2.在守正创新上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从文字到文章,还是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很好的审美材料。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绝大部分優秀篇章都属精品,其语言美、结构美、内容美、风格美、意境美,引人神往。因此,要让中国语文教育走向理性与科学的道路,必须摸清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家底”,以文化强国、培养“大家”为使命,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阔视野、铸就沉静自信的人格为目的,将语文教学寓于传统文化传承中,让学生熟读精思,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把课内的审美知识用于课外阅读和艺术欣赏实践,到现实中发现美、表现美。

3.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上激发学生学习动能

“大语文”教育以汉语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为教学内容,实行校内外联系、课内外结合、各学科渗透、文情理统一、教学做合一、德智体和谐发展。引入“创智课堂”的教学新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智课堂”即创生智慧的课堂,旨在超越把学生当作纯粹客体、单纯灌输知识的课堂实践,激发师生的创造天性,启迪智慧。在授课中,教师将语文分为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学、语言和文化,将语文的魅力多角度呈现,强调趣味性,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培养文学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化的求知欲。

4.在着眼未来上书写“大语文”时代的奋进之笔

教育复兴,语文先行。国家教育部领导展望2049年中国教育时说:“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能够走向世界。”我国语文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语文是中华民族的母语,随着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语文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工作者要针对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研究,探索新办法,书写“大语文”时代的奋进之笔。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教基〔2001〕17号.2001-06-08.

[2]陆 琦.创智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5(4):57-58.

推荐访问: 教育改革 新时代 引领 语文 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