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儿童成功感培养的课题研究

儿童成功感培养的课题研究

时间:2022-05-08 11:50:04 浏览量:

每个儿童都渴望获得肯定和赞许。在校园生活中,人们常常以学生的成绩作为统一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发展。小学阶段是儿童生命个体萌芽的阶段,儿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拥有无穷的生长潜能。教师应该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为其搭建快乐成长的舞台,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要培养他们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不断进步,从而拥有一个自信、阳光的童年,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基。为此,从2012年起,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开展了“儿童校园生活成功感的培养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广大教师主要从“成功”的内涵,儿童校园生活成功感培养的策略等方面展开了研究,现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成功感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成功感 课题中所指的“成功”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成长,指学生不断的发展、进步;二是成绩,学生取得的收获以及荣誉;三是成就,指学生成就自我,实现自我。

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一种群体活动。

学生校园生活成功感的培养 学生校园生活成功感的培养是指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的群体活动中,引导学生感悟成功、尝试成功、享受成功。

科学把握学生校园生活成功感培养的内涵、价值及其策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成功体验的现状,探索影响其感受成功的客观条件和因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园生活成功感培养的策略。

研究思路与方法

研究思路 本课题立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科学把握学生校园生活成功感的培养策略研究的内涵和价值。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在学校成功体验的现状,探索影响其感受成功的客观条件和因素,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总结筛选典型个案。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了四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二是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儿童精神成长,分析校园生活中儿童成功感的培养,了解儿童成功感培养的情况,评价其效果。三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校园生活中学生体验成功、获得成功的具体计划与过程。四是个案法。研究校园生活中学生成功感的培养案例;研究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成功过程中的指导案例;研究家校社区三位一体协同促进学生享受成功的案例。

策略一:建立健全课题研究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题领导小组,做到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目标一致。实现课题研究“三协调”:即将课题研究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协调;落实课题研究成员与学校课务、职务安排相协调;安排研究任务与学校日常工作相协调,使学校教育教学与教育科研同步发展,共同提高。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规范学习、研究制度,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每月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讨论交流课题研究的进程,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扎实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教师根据总课题全面规划子课题,以此组织课题实施。笔者把学校课题“儿童校园生活成功感的培养”逐步分解成三个子课题:课堂教学中成功感培养的策略研究;班集体建设中成功感培养的策略研究;其他教育活动中成功感培养的策略研究,按学科成立子课题研究组。学期初,课题组成员认真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和课题研究活动表。每月举行一次课题组的理论学习例会,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内容至少完成一篇科研札记和学习笔记。每学期课题组成员在全校范围内上一节汇报课,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活动中,笔者详实记录了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积累丰富了过程资料。通过专题讲座、沙龙研讨活动,把课题研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策略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孕育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学校的传统精神、办学理念和追求成功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经过不断熏陶,平潮小学校园已初步呈现出生机勃发、凸显成功教育特色的文化氛围。在校园内墙壁上,教师精心布置了“新成功教育格言”“新成功教育宣言”“新成功教育内涵”,让新成功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心里。

在学校的围墙上,校园的连廊里,教室的板报上,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琳琅满目,基本实现了每块墙壁都让学生用自己的成功说话,“我能行,我很棒!”学生的校园生活成功感油然而生。

激励全体学生追求并获得成功,培养学生的校园生活成功感,只有通过优化班级管理,使他们主动参与班级教育活动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最终转变为价值,才能为学生向一个个成功目标不断奋进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动力。教师采取下面三种方法:

一是以“新成功教育”理念,指导班级管理。本学期一开学,学校召开了全体班主任会议,大家认真学习了“新成功教育”的相关理论,明确了以“新成功教育”理念指导班级管理,畅谈了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校园生活成功感。

二是设立“岗位责任制”,实现“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要求每位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的人数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设立班级岗位,有多少人就设立多少个岗位,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就是班级的小主人。

三是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做好班级管理。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告诉学生“你很棒”“你进步很大”“你很有潜力”等赞美的言辞,努力营造一种欢乐、阳光的教育氛围。每班还要根据自己班里的实际情况,从养成习惯、环境卫生、遵章守纪等方面,每周或每月都评选出“每周之星”“每月之星”,不是奖励少数优秀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奖励每一位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

策略三:搭建相应的活动舞台

举办“四节”,搭建成功舞台 在“新成功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超越自身原有水平,实现特色优质发展,学校德育、科技、艺术、体育等特色教育效果显著。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每年举办“四节”,即上半年举办“读书节”“科技节”,下半年举办“艺术节”“体育节”。在“读书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晒出了图书,更晒出了幸福。学校评选了“收藏之星”“阅读之星”“智慧之星”等,各种有趣的“头衔”,让学生们享受了读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展示学生创新魅力的“科技节”,点燃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把科技教育渗透到德、智、体等教育中,鼓励学生把科技爱好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全班动手,人人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激发了学生校园生活的成功感。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艺术节”“体育节”,则把艺术教育渗透到校园生活。历时一个月的艺术节,节目精彩纷呈。如“小小演讲家”“歌曲大合唱”“年级大舞台”,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男生女生内向外向的,都到舞台上秀上一把,让艺术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校园生活成功感也如点点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隆重而又热闹的体育节上,眼保健操、广播操、乒乓操“三操”比赛,踢毽子、跳绳比赛,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提升了学生的素养,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设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个性,设立了书法、绘画、乒乓球、篮球、围棋、象棋等十几个课外兴趣小组,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至少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时间放在每周二和周四的中午。兴趣小组的设立,为学生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七彩阳光,自然也让学生体验到校园生活的快乐。

评选“成功之星”,为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机会 每班要根据自己班里的实际情况,从养成习惯、环境卫生、遵章守纪等方面,每周或每月都评选出班级“卫生之星”“守纪之星”“礼仪之星”等各种“成功之星”;然后,在每周一升旗仪式时,让这些“成功之星”担任升旗手,再让该班班主任介绍其先进事迹。如此,站在国旗下的“升旗手”享受成功的快乐溢于言表;对校园的其他同学来说,也是一次极大的鼓励。“成功之星”的评选,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成功感。

创办《新成功教育报》,享受成功的快乐 课题立项后,学校还专门创办了校报《新成功教育报》,其中,“校长寄语”鼓励学生成功,“成功之星”宣传成功,“学生习作”让学生展示成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

策略四:推广一案三段教学模式

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可以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学校积极推广“一案三段”的教学模式。“一案”指“学教案”,“三段”指每堂课教学流程的三个阶段,即“自主预学、导学互动、训练提升”阶段。

课前,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差异,精心设计预习单,让每个学生做到有效预习。学生都具有积极向上,希望获得肯定的心理,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赞许。许多情况下,也正是由于学生的这种心理,使得他们不断发展和完善。因此,教师要通过预学设计,使学生不断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课上,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合理安排小组人数,精心搭配小组成员,明确组内成员分工。为了让合作小组所有成员人人有事可做,有活可干,在组织小组合作时,要给小组成员一定的角色分工,使每一位成员都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投入到小组活动中。并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工,有组长、记录、汇报等。这种角色分工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取得进步的情况,让学生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结束语

开展本课题研究后,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生活的成功,合作的成功,创新的成功;教师们感受到教育的成功,工作的快乐,学校会把这项研究延续下去,让成功永远伴随学校的教育,伴随学生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小学)

推荐访问: 课题研究 培养 儿童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