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语文园地三(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语文园地三(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

时间:2021-10-20 11:49:49 浏览量: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 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2. 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出人入迷时的情景;
学习说明理由时,用逐条列举的表达方式。

3. 积累古诗词《春日》 【教学重点】 积累古诗词《春日》 【教学难点】 学习写细节描写的方法和逐项说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学习“交流平台”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 阅读方式 具体方法 示例 检索、查阅或捕捉信息、了解情况 扫描式阅读法 读速往往是一目十行,采用泛读、跳读、读标题、读段旨句等,及时捕捉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

查阅资料、阅读 报纸、看说明书 等。

以消遣为目的 麻醉式阅读法 把自己完全置于书本之外。

消遣式的阅读, 没有明确的阅读 目的,人物姓名、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等掌握 与否均无所谓。

需要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全景式阅读法 掌握所读对象的框架和精髓。①读一下文章的题目、摘要、目录 教科书中的所有 内容,报纸上的 (2) (3) 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

(精读法) 或小标题,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②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读完再回过头来看文脉通不通,全文谈了几个问题,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阐述的是什么观点?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 重要社论或评论, 决策人的重要讲 话,与自己工作、 生活相关的科技 论文,各级政府 的法律条文等 整体把握,品词析句,感悟文本,领会内涵。

研读法 ①朗读全文。能流利朗读,熟悉生字生词②划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③概括中心。④领略章法。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语言特色、表达方式⑤摘抄背诵。

课本知识、文学 名著以及哲学、 史学、经济学、 军事学 2.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两段文字材料,如果为世人介绍“卢沟桥”建筑成就,你会选择哪段文字?用什么方法阅读?如果是描写卢沟桥的景色特点,你会选择哪段文字?用什么方法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着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 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 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 候,我们就赶紧起床。走出门外, 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

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 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圆满 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 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 时得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 的光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却亮 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 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 (4) (5)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 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 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亭上乾隆 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 地辨认出了在桥西亭上乾隆书写的 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 永定河,在晓月的映照下,波光粼 粼,细流淙淙。这时,看到披着晓 月银光的卢沟桥,以至每个玉石栏、 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 我们不仅想起马可波罗的描述:
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 桥。

参考答案:
如果为世人介绍“卢沟桥”建筑成就,选择第一段文字,由于需要把握卢沟桥的的基本结构、建筑特点等,要用全景式阅读法(精读法)。

如果是描写卢沟桥的景色特点,选择第二段文字,因为要整体把握这段文字的描写卢沟桥的景色,品词析句,感悟文本表达的情感,领会内涵,要用研读法阅读。(研读法) 3.我拓展,我积累。

生活、阅读中,我觉得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我在“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上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阅读。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入迷的样子。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第一句和第二句是人物的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第三句是人物的正面描写,就是 (6—7) (8) (9) 指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动和语言,又称“直接描写”。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

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去表现人物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它是正面描写的补充。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想象,丰富人物的形象,达到以此显彼的效果。

2.练一练,学运用。

下边有三段描写小球迷的文字,请大家判断它们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①小林子今年远不满十四岁,黑黑的脸,黑黑的胳膊腿儿,结结实实的。球场上,一见人老爱伸出大拇指自秀:别看咱矮,标准的足球运动员身材。

②王老师一踏进小林子的家,就被小林子的妈妈一把拖住了:“唉呀呀,王老师,你说咱这儿子是不是中邪了。看球赛,幸亏是我拉得快,他差点一脚踹破电视机。作文从来都说不交,给国家足球队写的信光草稿都有好几本了,连家里喂条狗,他非要取名叫,叫什么马拉多纳……” ③我一进小林子的卧室,差点吓了一跳:墙上,到处是足球健将在飞奔;
地上,摆着球鞋大阵;
床上,乱糟糟的堆满了球衫球袜……我眼花缭乱,感觉自己似乎变成了一个即将被射晕球门的足球…… 参考答案:①段属正面描写,②③段属侧面描写。①段是直接描绘小林子的语言、动作、肖像;
②段通过他人的介绍写小林子;
③段则通过描写小林子寝室的特点来写小林子。

3.我拓展,我积累。

我要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段。

示例:
刘老师酷爱书法,他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他辅导我们练字时既严格又耐心。记得那是一个大年三十的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为我们讲解书法的历史,分析大字的结构,纠正我们的毛病,好像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跟刘老师学习写字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在他的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的书法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刘鑫同学所写的楷书被选送到北京少年宫展览, (10) (11) (12) (13) 韩振同学在全省青少年书法比赛中荣获亚军,我的作品也在全国少年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每当说到这些成就和荣誉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刘老师那慈祥的面容和他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点评:这一段话的第一自然段是对刘老师的正面描写,句句都是直接写刘老师的。后面一段写了我们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虽然不是直接写刘老师的,但却从侧面写出了刘老师的水平和成就。正是因为这段话运用了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所以才给读者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刘老师真是一位令人钦敬的好老师。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选择一个话题,用这样的方法说一说。

1.读一读,找规律。

点拨:其实沟通交流最重要的是要有逻辑思维。在和人交流的时候说话必须有重点,思路清晰,按照总分的结构来表述是比较有条理的一种表述方式。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层层推进,逻辑性强,干万不要面面俱到,芝麻西瓜一起抓。这样才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使对方心领神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达到自己表达的目的。

2.练一练,学运用。

选择一个话题,用这样的方法说一说。

话题一:竞选班级体育委员 话题二: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参考答案:
话题一:大家都知道,体育委员当然是要负责班里的体育事务,包括做操、上体育课、比赛等等;另外,尤其要在体育方面能起模范、表率作用。出于上述考虑,因此,我觉得担任体育委员的同学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素质:一是自己要具有良好的体育条件,取得过优秀的体育成绩;

二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为班集体做贡献,热心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热心主动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是嗓音要响亮。

话题二:妈妈,踢足球是我的兴趣爱好,周三放学后踢足球的好处如下:一是有利于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的形成。经常从事足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 (14) (15) 意志、自制力、责任感等思想品德;
二是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踢足球能有效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强化腿部的骨骼;
三是我仅仅只在周三下午放学踢足球,绝不会因为踢足球影响我的学习和休息。

三、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互相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2.作者简介: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3.理解重点词语。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4.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借助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16) (17) (18) (18) (19)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5.赏析: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
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6.延伸阅读。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设计意图: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释和插图,在反复朗读中了解古诗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背背,学会积累诗句。在读读背背和探究交流中提高了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20)

推荐访问: 教案 园地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