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范文(通用4篇)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范文(通用4篇)

时间:2021-10-23 10:55:29 浏览量:

分数原是指整体的一部分,或更一般地,任何数量相等的部分。表现形式为一个整数a和一个整数b的比(a为b倍数的假分数是否属于分数存在争议)。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4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4篇

第一篇: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一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4---35分数的再认识。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的读、写,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分数作出合理的解释,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教材中安排了“分圆珠笔”“说一说”“画一画”等多个情境活动,使学生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展开充分交流,学生如果理解有困难,可以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等方法来帮助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加之多媒体课件的恰当介入,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目的在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探索分数知识的全过程,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从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灵活、扎实地掌握知识,完成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形成智慧,着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

  学生分析:

  对于分数而言,学生是在三年级下册教材“分一分(一)”中,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在“分一分(二)”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这里的“再认识”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里学习的分数知识与原来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一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标准”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二是结合具体的情景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教学重点:

  理解整体“1”,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初步体会整体“1”不同,写出的分数也不同。[铅笔图片见下图1]

  (1)同学们,红色铅笔占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红色铅笔是占谁的2/5?谁能再说一说。那2/5在这里表示什么含义呢?谁能填一填?(出示: 2/5表示把( )看作整体“1”,然后把它平均分成5份,( )占其中的2份。)

  (2)想一想,3/5在图中表示什么含义?

  (3)同学们,如果将其中的一枝铅笔削过以后(动画演示),在这些铅笔中,你还能找到那些分数?它们各表示什么含义?

  (1/3:把蓝色铅笔看作整体“1”,然后把它平均分成3份,削过的铅笔占其中的3份;1/5:把铅笔总数看作整体“1”,然后把它平均分成5份,削过的铅笔占其中的1份。)

  (4)思考:同样是这枝削过的铅笔,却能表示出1/3和1/5两个不同的分数,这是怎么回事?(1/3是以蓝色铅笔数为整体“1”,削过的铅笔占蓝色铅笔的1/3;1/5是以铅笔总数为整体“1”,削过的铅笔占铅笔总数的1/5。整体“1”不同,所表示的分数也不同.)

  (5)导入:同学们,看来通过研究整体“1”,可以加深我们对分数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践,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一)活动一:拿铅笔小游戏

  (1)拿铅笔:首先,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拿出三把铅笔)老师这里有3把铅笔,我想请三个同学分别拿出每盒铅笔总枝数的1/2,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拿得又准!

  (2)提出疑问:三个人都是拿出每盒铅笔的1/2,为什么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呢?并且第一名拿出的枝数最少,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不是他们拿多了或拿少了?)

(是不是每盒铅笔的枝数不一样多?)

(是不是他们没有平均分?)

  (3)检验与整理:那你们三个分别说说自己铅笔盒里的总枝数是多少枝?拿出它的1/2又是多少枝?

  (我铅笔盒里的总枝数是2枝,我拿出它的1/2是1枝。)

  (我铅笔盒里的总枝数是6枝,我拿出它的1/2是3枝。)

  (我铅笔盒里的总枝数是8枝,我拿出它的1/2是4枝。)

  (同时老师板书整理) 总枝数 拿出枝数

  2枝 1枝

  6枝 拿出它的1/2 3枝

  8枝 4枝

  (三个人每人表现都很好,全班同学鼓掌并发奖品回位)

  (4)再设疑:

  同学们,刚才他们三个人都拿出每盒铅笔总枝数的几分之几? 但是,他们拿的枝数一样多吗?这好像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个人都拿出了铅笔总数的1/2,可是拿出的枝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分4人一组进行讨论。

  (5)反馈小结:

  当总枝数是2枝时,总枝数的1/2是多少枝?6枝时呢?8枝呢?每盒铅笔的总枝数不同,它的1/2所对应的铅笔枝数也不相同。

  (二)活动二:画一画

  (1)涂一涂: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分数是不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给一些图形涂涂颜色,先看要求。(出示活动要求)

  在下面图形中,任选一种要求画出1/3

  A、以3个圆形为整体“1” 涂出它的1/3。

  B、以6个圆形为整体“1” 涂出它的1/3。

  C、以9个圆形为整体“1” 涂出它的1/3。

  (2)汇报:

  学生画过后展示,并说出自己是以什么为整体“1”涂的,涂了多少个圆形。以3个圆形为整体“1”,涂出它的1/3,涂了1个圆形。

  以6个圆形为整体“1”,涂出它的1/3,涂了2个圆形。

  以9个圆形为整体“1”,涂出它的1/3,涂了3个圆形。

  整理如下: 整体“1” 圆形的涂色个数

  3个圆形 1个

  6个圆形 2个

  9个圆形 3个

  (3)发现:

  同学们,这些都是1/3,可是,它们都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4)思考结论:

联系两次活动的情况,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先自己思考一下,再四人一组交流一下自己的答案。 

 三、练习与巩固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1、练一练。

  (1)出示教材情景图:小明和小军都在看课外书,小明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小军呢?  (2)提出问题:小明和小军都看了他们自己课外书的1/3,那他们两个人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谁看的书要多一些?为什么?

  2、用分数表示各途中的涂色部分。

(每一道题目都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3、分别画出下面图形的1/2,它们的大小一样吗?(课本64页第三题)

  4、在向希望工程捐款活动中,小红捐献了自己零花钱的1/4,小芳也捐献了自己零花钱的1/4,你能判断他们两个捐献的钱是否一样多吗?为什么?

  (为什么不一样多呢?小红捐了多少?是谁的1/4?小芳捐了谁的1/4,他们两个的零用钱一样多吗?有几种情况?)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篇: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王 波

华山九年制学校

2009.9.16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34—36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教材简析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通过创设“拿彩笔”“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能说一个你熟悉的分数吗?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教师随机板书)
2、师:你还知道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汇报。
3、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由更新的发现。(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
4、师:请你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课件出示)
表示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表示的理由。
全班交流、质疑。
5、讨论。
师:在表示1/2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是怎么分的?分的对象相同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2份,表示这样的1份。不同的地方是平均分的对象不同,有的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6、教师追问: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举例、在图上表示分数”,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而且从中继续深入分析,巧妙引出“整体1”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活动一:拿彩笔
1、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拿出三盒彩笔的1/2(其中有2盒水笔都是12支、有一盒是10支)。
师:这里有三盒彩笔,你能从每一盒彩笔中分别拿出1/2吗?
教师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提问: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拿全部彩笔的一半。
生:我准备把全部彩笔平均分成2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全部彩笔的1/2。
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讲台前的三位学生打开彩笔盒,认真地数着。
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会不会数错了。
师:那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
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是对的。
师:看来,没有数错。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彩笔的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
请想一想,然后和附近同学轻声交流一下。
生:彩笔的总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也就是整体“1”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同学们总支数是多少,1/2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
师: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示意图。
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
活动二:说一说
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
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1/3 ,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
3、质疑: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1/3是一样的?
师: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
[设计意图:创设了“拿彩笔”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感受新知。教师在这里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把学生对数学朦胧的经验型理解提升到数学概念的层面。]
(三)巩固延伸,反馈分析
1、看图说数
(1)蓝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要使蓝圆个数占整体的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换一换、减一减)
(2)绿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提问:为什么都是4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3)红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提问:为什么都是3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小结并板书: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2、游戏
请1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67人)、全校总人数(2863人)的几分之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
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3、估一估
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2/3是(8个圆),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
请学生在本子上写出结果,并准备说说思考过程。
4、辩一辩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5月12日吗?那真是一段沉重的记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打地震。而今天,灾区人民站起来了,他们正积极投身恢复重建。为了帮助四川的孩子们。淘气他们学校就组织了捐款。
课件出示题目:为了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
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在具体可感的问题情境中,继续强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数学回归生活。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再认识,认识了什么?
总结: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部分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
(五)拓展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知道吗?请看屏幕。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35页阅读“分数的小知识”。
学生交流。
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等形式去了解分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并鼓励学生多关注,通过多种形式查阅,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

第三篇: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太和县桑营镇淝南小学

郭 亚 磊 2014.11.28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63—6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猜分数。(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

十拿九稳( ) 一分为二( ) 七上八下( )

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有几个题目想考考大家。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

( ) ( ) (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1、平均分;2、一个圆是一个整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整体。

3、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能用 表示吗?为什么?

通过检查同学们学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分数的世界,让我们共同享受分数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课。
(一)、说一说。

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1.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63页上的三幅图。教师强调: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方式来表示,一是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二是把多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三是把多组图形看作一个整体。

3.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画一画。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副精美的图案,课件呈现一张图片:

2.引导画一画:这两个正方形是老师这幅图案的,那你能猜测出这幅完整的图案吗?大家拿出方格纸,试着画一画。

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画得也不错,谁愿意把自己画得图案展示给大家看?
3. 同学们都很有创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形虽然形状都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是什么呢?(都是由八个正方形组成的。)老师课件出示淘气、笑笑、奇思的画法。

归纳:一个图形的是两个小正方形,所以原来的图形只要有8个正方形就可以了,图形的形状可以不同。

(三)看一看,想一想。

1、师: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在唐僧师徒取经的过程中就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教师边讲边演示动画课件)

有一天,师徒四人走着走着都觉得饿了,唐僧就让三个徒弟分别去摘些果子来充饥。这师兄弟三人毫不怠慢,立刻驾云而去。不一会儿就都回来了。唐僧特别高兴说:“你们把各自摘到的全部的果子的二分之一拿出来吧,其余的就算奖赏你们的啦!”结果孙悟空拿出了4个桃子,沙和尚拿出了4个鸭梨,猪八戒拿出了3个苹果。唐僧不高兴了,认为猪八戒准又多吃多占偷偷留了一部分自己吃。猪八戒大喊冤枉,孙悟空和沙和尚也一起作证,说这次真的是冤枉了猪八戒。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们能帮助猪八戒解释清楚吗?

2、小组合作讨论。

⑴师:请同学们根据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说一说二分之一所对应的整体分别是什么?二分之一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分别是多少个?

⑵分别用圆圈代表苹果、三角形代表桃子、长方形代表鸭梨,在小组内带着以下 3个问题摆一摆,议一议。

想一想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分别是怎样拿的?

他们各自的果子总个数是多少?

应该怎样说才能帮助猪八戒说清楚,让唐僧心服口服?

3、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书;最后教师演示课件。

4.小结。

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幸运闯关

第一关:选一选。

( ) ( ) ( )

( ) ( ) ( )

第二关:圈一圈,填一填。

第三关:说出下面每一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一张报纸的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2、我们班有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四、你知道吗?(介绍分数发展史)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用嘴巴形状的图形来表示分数。时间在缓缓的流逝,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用筹表示分数。过了很长时间,在公元八世纪时,古印度人发明了数字。又过了400多年,到了公元十二世纪,古阿拉伯人用一根横线将分子和分母隔开,分数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学生在了解分数发展过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五、反思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思考题 :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整体 对应的

84

84

6 3

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教学反思: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第四篇: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教师:彭娟娟单位:毛坝河镇大竹坝小学

[教学内容]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纸片、铅笔等教具,作业纸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P63-6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学法:动手操作实践法,在具体操作活动中独立思考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1
,你知道这是什么数吗?你能说出几个这样的数吗?(学生自由说出几2
个分数)
师:我们在三年级下册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
1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2.(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谁能找到这张纸的
1
?4
学生回答,教师配合演示,强调语言的规范性:把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张圆形纸片的
1
4。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1.整体中表示部分,理解分数的意义(1)实际操作:说一说,画一画
师:(手举圆形卡片)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张纸的涂色部分可以用
13
表示,那么可以表44
示什么呢?请拿出作业纸(一个正方形,四个三角形,四组骨头),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看看
3
可以表示什么?4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展示:学生自主操作,随后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3)以上几位同学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表示出了
3
,虽然各自涂色的结果都使用了4
分数
3
来表示,但他们表示的整体不同。有什么不同?4
生1:我们先后把一个图形,一组图形,四组图形平均分,这些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整体,生2:表示
3
这个分数可以是一个图形,一组图形,还可以是多组图形或物体。4
(4)小结意义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分数?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引导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分数的意义)
总结并板书: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师:看来分数就是表示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2.由部分还原整体,深化理解分数。(1)实际操作:画一画师:(出示问题)一个图形的键字,强调“一个图形”)
师:先请同学们静静的想,想好了再画图。(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很多同学设计的是规则图形,可以是不规则图形的吗?(2)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教师适时评价。
师:同学们展示的作业中,题目所给的图形在哪儿?它是不是这个整体的请你们对照自己的作业,指一指,说一说。
(3)比较异同
观察这些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生:总数都是8个。……(合理即可)
师:同学们很会观察,会从部分倒推回整体。看问题能抓住本质——部分和整体数量上的关系。真了不起!
3.体验整体与部分的相对关系(1)操作展示:拿一拿
出示问题:(请四位同学到讲台前,给每人发一盒铅笔)请你们分别拿出手中这盒笔的猜一猜,他们拿出笔的支数会怎样?
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师:请你告诉大家你怎样拿出这盒笔的生描述)
(2)质疑反思
师:他们四人都是拿出全部笔的什么?(学生独立思考)
生:因为笔的总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
师:那每盒笔原来有几支呢?(学生回答后打开盒子,通过观察验证学生的猜想)
3

1
是,画出这个图形。(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找关4
1
呢?4
1。2
1
。但不要告诉大家盒里一共有多少支笔。(学2
1
,但拿的铅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为2

推荐访问: 再认 教案 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