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时间:2021-10-26 10:17:45 浏览量:

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也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有序社会结构的重要载体。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助力“强·富·美·高”新x、实现“美丽X”梦想,笔者在X镇“和美小康镇”的号召下,深入X镇各个街道乡村,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以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X县X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在干部群众中发放了x份问卷,基本了解了X镇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状况,笔者在调研基础之上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形成了此次调研报告。

X县X镇位于X县东南方向,是一座山青水秀、风景迤逦、物产丰富的小镇,是闻名遐迩的“水晶之乡”、“鱼米之乡”。经过农业文明雨露的滋养、工业文明风雨的洗礼,X镇现在迎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为响应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号召,落实X市委市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X镇党委政府切实采取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积极开展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仔细比照县委县政府的各项指标,严格要求,扎实推进,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此外,由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生活质量、居住环境、社会人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全盘考虑、立足长远、攻坚克难、奋发图强,实现 X镇“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常态。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结合X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的问题原因分析,提出促进X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X镇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目前,X镇生态文明建设以全镇x个行政村、x个自然村为重点,以镇区、主要道路、出入口为突破点,分工到村、责任到人、检督集合、奖惩分明。现在,全镇已清除村庄“三堆四乱”x万余处,清除垃圾x万多立方,栽植树木x万余棵,绿化面积x万多平方米,新建水泥路x公里,铺设沙石路面x公里,改厕x户,修建垃圾池x座,疏通下水道x千米,清理沟渠、河塘x条。注重生态环境整治同时,X镇也在着力发展绿色农业,草莓园、农家乐、桃林山庄等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迅速,绿色农业生态格局逐渐形成。

经过近些年的绿色农业发展和村庄环境整治,X镇的生态文明建设已见成效。全镇环境面貌得到全面改善,镇村生产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乡镇公共服务设施逐步配套,基本实现了 X镇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工作也是稳步推进,X镇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省三星级旅游示范乡镇、省创新型试点乡镇等荣誉称号。

此次问卷调查中,为切实了解X镇生态文明建成效,笔者提出了“X镇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如何?”的问题(如附录所示),设置的选项分别为:非常好、比较好、不好、不清楚,调查结果显示(如图x-x所示):选择非常好的占x%,比较好的占x%,不好的占x%,不清楚的占x%,满意度达到了x%,比全市生态文明满意度调查平均值高出x%,总体上还是体现了民众对X镇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的肯定。

    (A.非常好;
B.比较好;
C.不好;
D.不清楚) 图x-x:X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如何? 二、X镇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X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应该认识到经济水平的大幅提升并没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质量要求,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未完全解决,绿色资源要催生绿色产业,需要的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X镇“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现在仍处于薄弱环节,我们应勇于发现问题,敢于面对,朝着“美丽X”的目标奋勇前进。

(一)X镇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x.部分干部责任意识缺位,工作面貌有待提升。政府是公共事业的管理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建设绿色生态文明是公共管理者的重要责任。X镇生态文明建设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否是政府责任缺位?如图x-x所示,笔者设置了选项: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干部责任意识缺失;
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企业配合力度不够;
偏重生态建设,忽略文明制度建设;
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
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存在,积重难返;
其他。其中只有x%的人选择了“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而选择“部分干部责任缺失”占到了x%,通过走访,笔者了解到村民反映主要是一些村支部领导班子没有负起责任,存在不作为现象。

  (A.乡镇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B.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
C.部分干部责任意识缺失;
D.企业配合力度不够;
E.偏重生态建设,忽略文明制度建设;
F.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
G.环境污染问题长期存在,积重难返;
H.其他) 图x-x:目前X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x.偏重生态建设,文明制度建设尚需强化。生态文明是人类保护环境而取得物质成果与文明成果的总和。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图x-x所示,受访村民在“目前X镇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查中,x%选择了“偏重生态建设,忽略文明制度建设”,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没有建立或落实环境保护的长效保障机制,所以在“您对X镇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调查中有x%的人选择了“干部一时兴起,难持久”,从侧面体现了X 镇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需要有一套完善、长远的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实现X镇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x.村民环保意识不强,环保宣传亟待加强。村民是乡镇生态环境建设、文明制度建设的主力军,是村庄环境整治的最大受益人,同时也是促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推动力,因而, X镇生态环境整治离不开当地百姓的公共参与。相反,如果百姓不能传播正能量,反而破坏环境,也将损害X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笔者在此次“身边影响X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的调查中,分别设置了如下选项(如图x-x所示):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农业污染(化肥、农药);
畜禽粪便污染;
空气污染;
噪音污染;
水污染(湖泊、河流);
乱搭乱建;
其他。其中选择最多的是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和水污染(湖泊、河流),分别占到了x%和x%,高于全国此类污染平均值的x%。通过访谈,笔者从村干部和群众那了解到,水污染主要是村民长期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投入河中,进而造成了湖泊与河流的污染。由此可见,村民环保意识的缺乏影响到了X镇周边环境的美化。

  (A.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B.农业污染(化肥、农药);
C.畜禽粪便污染;
D.空气污染;
E.噪音污染;
F.水污染(湖泊、河流);
G.乱搭乱建;
H.其他) 图x-x:身边影响X镇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 (二)X镇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x.群众长期不良生活习惯没有消除,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乡镇村民身边的生活垃圾、水污染等现象,与村民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走访中,笔者发现很多村民居住地不远处就有垃圾池等垃圾处理设施,可是为了省事、方便,就直接将垃圾投入河中或者随手扔向住所屋后。在“X镇生态文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谁的责任”的调查中(如图x-x所示),笔者设置了政府管理不善、企业不配合、村民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清楚四个选项,其中 x%的居民认为生态文明出现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可现实生活中还是避免不了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惯性。通过走访,笔者经过探究发现:乱扔垃圾现象的出现,是垃圾处理设施离住所过远或者数量过少。是村民已经长期养成了随手扔垃圾的习惯   (A.政府管理不善;
B.企业不配合;
C.村民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
D.不清楚) 图x-x:X镇生态文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谁的责任? x.责任考核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职责监管出现漏洞。制度是行为的规范,是组织运行的基础,是科学管理的保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与监管,组织效率和执行力也将受损。X镇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令群众较为满意的成果,据调查,有x%的村民对生态建设的成果表示满意。然而在“文明制度建设仍缺乏哪些方面”的调查中(如图 x-x所示),笔者设置了如下选项:环境保护法、水法等法律制度;
公众参与、奖惩机制等政策制度;
土地资源管理、使用等行政审批制度;
目标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督查制度;
环境投入、生态收益、利益分配等经济制度;
其他。其中却有x%的村民选择了“目标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督查制度”,这说明我们部分村干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责任缺失。缺乏较为完善的目标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督查制度的约束,没有严厉的责任追究惩处制度,则难以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A.环境保护法、水法等法律制度;
B.公众参与、奖惩机制等政策制度;
C.土地资源管理、使用等行政审批制度;
D.目标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督查制度;
E.环境投入、生态收益、利益分配等经济制度;
F.其他) 图x-x:X镇文明制度建设仍缺乏哪些方面? x.文明制度执行力显弱,公众参与不够积极。X镇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执行保障措施和制度,然而笔者在走访各村支部书记后了解到,很多制度很有约束性,对基层干部的政策执行力也有很好的督促作用,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未完全落实,奖惩等制度的约束力就被削弱了,不利于生态建设成果的维护。在“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的问卷调查中(如表x所示),有x%的人选择了“生态文明包含生态建设与文明制度建设”,这从侧面说明了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此外,生态建设需要公众参与,文明制度同样也需要公众广泛的政治支持,文明制度得不到群众的响应、支持与配合,文明公约、社会规范就无法正常运行,因而也就无法为生态文明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即生态环境整治 生态建设重于文明制度建设 包含生态建设与文明制度建设 不清楚 x% x% x% x% 表x: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单选) 三、X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纵观X县,X镇山水相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较高水平,但生活垃圾污染、水污染的形势却依然紧迫,节能减排压力也持续增大。希望 X镇能以此次X县“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突破“瓶颈”,完善制度,加快“美丽X”的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此,在前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就X镇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环保宣传,完善基础设施 一要加大舆论宣传,营造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当前,我们很多群众对我们X镇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不是很了解,如表x所示,有x%的人了解一点,而真正了解的不到x%,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广播、海报、横幅、宣传册等多种宣传形式,营造村庄环境整治的强烈氛围,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乡镇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二要强化垃圾房与垃圾中转站作用,加强管理、使用、维护,建立顺畅的垃圾清理机制,不定期开展垃圾清扫巡查行动,切实做到垃圾日清日结。三要加大投入,增加垃圾处理设施的数量。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村庄,则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环境维护工作进度;

非常了解 比较了解 了解一点 不清楚 x% x% x% x% 表x:您了解X镇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吗?(单选) (二)落实考核机制,强化干部责任意识 首先,加强督导考核力度,不断释放整治效果。成立由纪委牵头的督查组,每天进行督促考核。对村庄环境整治进行实时拍摄对比、资料整理、效果通报。实行“一天一汇报、一天一检查、三天一评比”的督导措施,严格奖惩制度,把环境整治工作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行动快、效果好的村庄和干部进行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取得成效。其次,强化组织安排,形成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采取定目标、定任务、定进度、定人员、定责任的办法,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村和相关站所,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作用,各部门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协同作战,全力配合。在全镇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坚持生态建设,兼顾文明制度建设 一方面,要推动文明制度建设,制定环境保护的目标体系、总量控制、公众参与、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等政策制度、经济制度、行政制度。做到村庄生态建设有规有矩、长效运行。真正将文明制度建设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相辅相佐,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制度的作用,从而为乡村“绿水青山”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要坚持生态建设,常抓不懈。配备专职人员队伍,配置专用设施设备,对重点区域实行公开招标,专人承包负责卫生管理。各村按照常住人口比例或每个自然村不少于x人的标准配备村组保洁人员,组建清扫保洁队伍,满足清扫清运工作正常运行的需求,确保村庄环境管理落到实处。

四、结论 习总书记在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面对生态文明建设,X镇也是干群一心。近年来,X镇经过新农村建设、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迎国检”公路环境整治,已初步树立起“和谐X”、“文明X”、“美丽X”的良好形象。针对目前存在的部分干部责任意识缺位、村民环保意识不强、文明制度建设迟滞等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强化制度考核,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上进意识、忧患意识;
强化环保宣传、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和基础设施水平,增强农民参与环保的活动力、战斗力、凝聚力;
统筹生态建设与文明制度建设,树立文明典范,用制度保障生态发展的科学化、优质化、常态化。从而推动X镇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实现X镇“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常态,让我们的“水晶之乡”更加澄澈晶莹!

推荐访问: 环境保护 乡镇 文明建设 调研报告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