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心得体会 > [高考历史复习,汉朝德推恩令]

[高考历史复习,汉朝德推恩令]

时间:2021-11-07 20:32:44 浏览量:

从刘邦建立汉朝开始分封诸王,到汉景帝时期,这种世袭罔替的分封制度,已经让朝廷不堪重负,汉景帝采用了晁错的建议,开始强力削藩。因为操之过急,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这给削藩带来一层阴影,一段时间之内,没人敢提及。

汉武帝继位之后,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接受了汉景帝的教训,没有强力削藩,而是采用了主父偃的建议,施行了推恩令。

推 恩 令 推恩令的主要内容大体如下:
让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
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由诸侯王的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推恩令是个好东西,彻底缓解了西汉当时诸侯王的势力过大的问题,而且推恩令让诸侯王不能反对,因为推恩令表面上是对诸侯王的整个家族是有好处的,如果那个诸侯王反对,估计诸侯王家族内部就先打成一团了。不得不说,推恩令实在是解决尾大不掉的一剂良药。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推恩令也有他的坏处,这点班固在《汉书》中就有提到。特别是王莽篡权的时候。班固对推恩令的评价是:推恩令彻底的削弱了汉室子孙的势力,导致在汉朝出现变故的时候,没有哪一个王有能力和势力起来反抗。这确实是推恩令的缺点。分化的太重了,在关键时候,都没有能保驾护航的。

真是成也推恩令,败也推恩令。

分割线 真题练习 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纂《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 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三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
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近代学者吕思勉也曾进行总结:“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谓之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2)结合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

(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以宋元时期的史实为例说明如何避免郡县制的弊端?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 答案 (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
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唐朝在边境设立藩镇;
元朝实行行省制。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中后期,统治腐败;
军事举措失当,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威胁中央集权。

(3)弊端:官员迁转太快;
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
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国富民强。

举例说明:北宋在地方实行分权,最大限度地将地方的军权、财权等收归中央,造成积贫积弱;
元朝吸取宋朝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相对扩大地方实权。

(4)地方管理体制要适合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地方管理体制要不断创新;
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到既要维护统一和中央权威,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为其发展留有空间;
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富民强。

推荐访问: 高考 汉朝 复习 历史 德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