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地震次生灾害的威胁与防治

地震次生灾害的威胁与防治

时间:2022-03-06 08:26:51 浏览量:

【摘要】

全球地震活动近年频发,地震灾害带来的威胁也逐渐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充分认识地震影响对防灾避灾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地震次生灾害进行介绍,对其不同类型做了概念、成因及危害方面的阐述,并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提出了几点主要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

地震;次生灾害;类型;防治

1 引言

国际范围内,地震灾害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遇难失踪人数超过8万,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1月12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7.3级地震,造成十余万人死亡。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8.8级地震,造成800余人死亡。今年8月3日,我国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目前统计约600人遇难。

这些地震造成重大损失的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次生灾害。地震灾害包括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三次灾害等。地震时造成的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称为直接灾害;因建筑物工程设施倒塌而引起的火灾、水灾、煤气和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以及因地震波作用,地质体发生突然变化和运动造成的威胁,统称次生灾害;由次生灾害引起的或因抗震防灾体制不健全,人们防灾意识淡薄、指挥系统失灵而造成社会恐慌动乱,使震灾加重,称为三次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形成的威胁往往比直接灾害影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久。2006年7月,印度洋地区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印尼数百人丧生,7万余人被转移。2011年3月,9级地震导致世界最大的核电站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其中两座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并发生小规模爆炸。2008年汶川地震,经过震后初步统计,灾区地质灾害多达1.2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这些次生灾害严重威胁灾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事实证明,充分认识地震次生灾害的威胁并进行有效防治,也是地震防灾的重点。

2 地震次生灾害的种类

地震次生灾害有多种类型,包括地质灾害、海啸、有害物质泄露、火灾等。本节重点介绍这几类常见灾害的概念、成因及危害,旨在总结完整的灾害类型,为有效防治提供有效参考。

2.1地质灾害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地震次生灾害中最多发的一类,指由地震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种类较多,主要有堰塞湖、滑坡、塌陷、泥石流、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危害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口伤亡;毁坏房屋、道路等工程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破坏耕地等,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损失和环境破坏。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增强了地震灾害的破坏效应,加剧了地震的损失程度,因此是地震灾害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历史地震灾害事件统计,次生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地震所造成的损失的比例,人员伤亡约为1%~2%,房屋破坏约为2%~8%,道路破坏约70%~80%,耕地破坏超过90%。

下面着重介绍滑坡、泥石流、堰塞湖这三种常见的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2.1.1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滑坡的机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应力超过该面的抗剪强度所致。

地震诱发的滑坡成因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强烈地震诱发滑坡的数量,不仅取决于地震本身的影响,而且与发震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发震时的降雨、融雪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总的来说,一次地震引发滑坡的数量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加。比如,在山岳地区,5.5级以下的地震最多出发几十处滑坡,而大于8级的大地震则能触发数千个滑坡。除震级外,当地的地震参数与地质条件也是影响地震滑坡的重要因素。例如,历史上滑动过的古滑坡,更容易在地震诱导下复活。强烈地震除在发震时诱发滑坡,还会对原有岩土的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这些隐患将在随后的降水作用下形成滞后滑坡,形成新的灾害。

2.1.2泥石流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它的活动特点是:在一个地段上往往突然暴发,能量巨大,来势凶猛,历时短暂,而且容易频繁复发,因此破坏性极大。

地震诱发泥石流和滑坡一样,除受震级大小的影响外,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地震发生区的地形地貌与水文条件。降水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诱发和动力因素,一方面,降水使得坡面的表层土体失去稳定性,形成松散堆积体;另一方面,降水形成汇流后强烈冲刷沟道两岸的松散堆积体,使得沟道两岸的松散固体物质不断进入沟道,为泥石流提供物源。因此,水动力条件对泥石流的产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1.3堰塞湖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堰塞湖形成通常经过如下步骤:(1)存在原有的水系;(2)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也可能是泥石流;(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4)原有水系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往往伴随河水的快速上涨。这一情况不仅会淹没附近的房屋和农田,还会对河岸周围地质体的水文条件带来巨大的变化,软化剥蚀岩土体,并降低其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诱发一系列滑坡、泥石流,造成新的灾害。

2.2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与其它地震次生灾害不同的是,其它地震次生灾害在无地震的条件下,也会在某些特定的组合条件下发生,而海啸自然情况下只会由海底地震引发。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地震发生,自然情况下就不会出现海啸。

海啸的发生是个由震中向海岸传递能量的过程。当海底发生地震时,震波的动力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在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遇到海岸,使得波峰发生剧烈的抬升,进而淹没沿海地区。

造成海啸的初始扰动,可发生在离岸很远的地方,初始波数也不多,但经过传播路径上的大陆架和海岸等的多次反射和干涉,波数增多,形成若干个很大的波,相互的时间间隔为数分钟或更长。通常第二个或第三个波为最大。在第一个大的波动到来前的数分钟(或达半小时),海湾中可观测到异常的海水倒退现象。环太平洋地震带浅源大地震最多,深海海沟的分布也最广泛,故地震海啸多发生在这一海域。据统计,世界上近80%的地震海啸发生在太平洋四周沿岸地区。

2.3有害物质泄露与扩散

在破坏性地震中,由于储存毒气的设备、容器、管道遭到破坏,引起泄漏与扩散,会使整个厂区及周边形成毒害区。一般在泄漏源附近和下风向,能达到中毒死亡的浓度,造成人员及牲畜立即死亡,或因大剂量接触毒气且抢救无效而死亡;数量更多的不同程度的中毒人群,丧失逃生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从而加重地震次生灾害。举世震惊的博帕尔惨祸,就是因为储罐内压增高,毒气突破阀门泄出造成的。

毒气泄漏与扩散涉及泄漏源附近较大的范围,其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程度与毒气源的泄漏条件、泄漏时的气象、扩散空间的地形及人员分布等诸多条件密切相关,在典型情况下,可造成大范围的众多人员伤亡。

2.4火灾

地震引发的火灾多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城市、输电线密集区、工业厂区。火灾的发生与易燃易爆物品分不开,这类物品集中的场所有:各种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加工经营的企业场所;各类加油站、液化气站;炼油厂、酒厂等。而现实生活中,煤气罐和天然气管道在地震中遭到破坏,遇到炉火、电火等,也容易引发火灾。地震中,电线杆的歪斜、倒塌也可能导致电线短路,产生电弧、火花,引燃周边易燃物。若在林区附近,则可能引发难以扑灭的森林大火。

3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建议

地震发生后,对次生灾害的警惕和防治,不可大意。地震预测目前还难于实现,但是对于次生灾害可以进行有效防治。由前文所述,次生灾害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复杂性和规模性,如不注意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将进一步酿成更多惨剧。综合各种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特点及文献资料,建议采取以下防治要点。

3.1分区评估

综上对多种地震次生灾害成因的阐述,不同区域易发的次生灾害有很大差别,同类区域发生相应灾害的破坏程度也不相同。因而,在地震后,合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重点防护是必要手段。

在山区,重点防治次生地质灾害,尤其是水系发育,有高陡边坡的的地区,及时防止泥石流及、山体滑坡及堰塞湖的形成;海岸地区,则以减小海啸损害为主;工业厂区,重点防止有害物质泄露与扩散;林区附近,主要注意输电线安全情况;城市中,以管线安全防护为主。

3.2灾害预警

对现已公认的标志性的灾前现象要提高警觉,部署预警仪器和人员。

由于强地震及余震的不断出现,地震灾区范围内山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裂缝现象,因此对地震灾区应采用专业仪器进行监测,如果出现有临灾征兆的应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救援人员及群众撤离,以降低危险性及伤亡程度。同时,对一些滑坡危险区设置一些简单但明显的警示标志。对堰塞湖水位的监控也要持续进行,其周边的边坡应重点观察,以防降雨后水位上涨引发一系列的淹没和滑坡灾害。

3.3合理疏散

事先或灾后制定合理的疏散方案,开拓安全通道。在接到关于地震、降雨、边坡变形的预警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应远离大水渠、河堤两岸,因为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建筑及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密集,一旦发生城市破坏性地震,其地震次生灾害的危险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应抓紧时间,组织必要的力量,进行必要的防灾减灾投入。抓紧进行重点地震次生灾害的研究,起草相关的国家级技术法规,以减少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立海.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布及地市级危险性区划研究[J].防灾减灾学报,2009(29)

[2]刘凤民.中国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地质力学学报,2006(12)

[3]邵虹波.地震次生灾害危害分析及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4)

[4]赵振东.地震次生灾害及其研究现状[J].防灾减灾学报,2009(26)

[5]苗会强.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18)

[6]余世舟.地震次生灾害的数值模拟[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4.

推荐访问: 灾害 地震 防治 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