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孙子兵法》与地理教学策略

《孙子兵法》与地理教学策略

时间:2022-03-06 10:33:39 浏览量:

摘要:本文以《孙子兵法》中谋略运筹思维为内核,以课程改革为新导向、新理念,探求《孙子兵法》与地理教学策略的契合,达到增强教学策略的缜密性,灵活性、功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策略;课程教学;孙子兵法;地理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至今它的谋略运筹合理内核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它深刻揭示了战争与政治、战争与经济、战争与外交、战争与自然环境、战争与国家等关系的客观规律。从战略、战役、战术三个层面言简意赅地简述了战争理论,从四维结构(立体空间三维、时间维)去探索战争的规律,囊括了战争的构想、谋划、准备、实施到结束的全过程。

在现代“教学设计”(InstractionalDesign, 简称ID)理论上,无论是行为主义:以“刺激—反应”(S—R)学习理论为基础而推出的代表模型——“肯普ID模型”;还是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结合:以“联结—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而推出的代表模型——“史密斯—雷根ID模型”;以及建构主义:以“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理论为基础而推出的ID代表模型。它们之间的共性都需要有教学策略、学习策略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支架。同时都是为了解决学生必须学习什么(确定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变更为课程标准);为达到预期目标应如何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分析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分析确定教学起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策略方法);检查评价预期的教学效果(运行教学评价)的问题。[1]

ID理论思维逻辑的实质等同于《孙子兵法》中的“庙算”,战略谋划决策,战略方案的制定,确定总目标及效能准则,知己知彼,了解敌我双方及围绕战争展开的一切定数与变数,确定战术,实施战略预测,建立战略模型,运用战略比较优选决策,根据未来战争变化进行设计和运筹,或根据战争变数改变而重复筹谋。“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2](孙子:《形篇》)其中度、量、数、称、胜是孙子运筹战略中“如履薄冰”谨微地谋算过程。同理,教学策略的谋划也具有缜密性。

一、《孙子兵法》的“先胜”“全胜”“战胜”与课程标准目标的拟定

《孙子兵法》在战略全局上凸显了一个字“胜”,出发点是“胜”,落脚点也是“胜”。三个子纲“先胜”“全胜”“战胜”:“先胜”是关于战争准备的理论;“全胜”(孙子:《谋攻篇》,“必以全争于天下,故敌兵不顿而利可全”),是用万全之策以最小代价获取全局胜利的理论;“战胜”是关于用战争手段夺取战争胜利的理论,主要讲作战指导艺术。“先胜”“全胜”“战胜”三者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此处强调了战略谋划的功效性。

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功效,按照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系统,可以细分为地理言语信息知识系统、地理智力技能系统、地理认知策略系统、地理动作技能系统、地理情感态度系统。通过知识的讲解、传授,以信息流的互相传递为手段,达到增强学生五大系统功能功效值提高的目的。由此对教材知识剖析为“先胜模块”(学习共同体双向单线沟通,彼此之间一点即通的教学内容)、“全胜模块”(学习共同体经过双向复线沟通,才能全面、系统、透彻掌握的教学内容)、“战胜模块”(学习共同体经过双向循环复线沟通,循序渐进、逐级“力战”突破的教学内容)。三大模块权重便于教学时间的统筹规划,便于教学媒体手段的使用,便于灵活制定不同的教法。三大模块的划分不同于常规的教学重难点,它是以学习共同体,教学信息技术,从课程标准来综合分析划分的结果,它比教学重难点的内涵要深、外延要宽。它的完成是服务于学生五大系统功能功效值的提高。此外还可以将学生群体划分为“先胜群体”“全胜群体”“战胜群体”,便于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实施人性个性化教学。

二、《孙子兵法》的“知”与教学谋略中的“知”

《孙子兵法》共用了79个“知”,这些“知”构筑了我国兵家独树一帜的战争认识论。如“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孙子:《用间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篇》)。这79个“知”,可以用“先知”“尽知”的“知”来概括,“先知”讲的是“知”的时间问题,即要先事、先敌而知;“尽知”指的是“知”的深度和维度问题。“知”主要有“知道”和“知情”,“知道”是知晓战争规律,“知情”是了解实际情况,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知道”和“知情”缺一不可。

课程教学策略中的“知”,是知教材、知教学媒体,自知与知学生。其中的自知与知学生,是“知”的核心,也是难度最大的“知”。

自知:任何一位地理教师必须“通、透、悟、化”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信息技术,并与地理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结合,形成具有前沿性的、学科性质较强的地理教学论。每一堂课都遵循地理教育教学规律,但不可刻板,达到孙子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中的“水”的境界。自知还可以运用孙子“智、信、仁、勇、严”的五度自我衡量。“智”:是地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所体现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地理教学能力素质、创新科研素质;“信”:自信于己,施信于人,取信于生;“仁”: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所体现的学生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前提,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勇”:果敢,勇决。课堂是一个立体“知识流”“情感流”多向交流复杂的信息开放系统[3], 而时间相当短暂,教师作为信息源主宰者,必须当机立断,切忌优柔寡断;“严”:思维逻辑严密细腻,教态端庄、持重,但不乏激情、活跃与幽默。

教师的“智度”“信度”“仁度”“勇度”“严度”构成了自知的本质范畴,也是一堂课是否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知学生:可采用孙子兵法相敌“32法”,深入分析学生已有的地理认知结构。地理认知结构由地理基础知识、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心理认知能力和学生学习地理自我发展情况构成。地理基础知识:是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区别地理特征,掌握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的综合体;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区域性思维能力、地理人文自然综合性思维能力的集合体;地理认知能力:是学生课堂教学心理承受能力与元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心理承受能力主要指抗压力、抗焦虑能力、意志力、注意力、自我约束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人格情绪的健康;元认知能力是关于学生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控制这些过程的能力。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度”“思维能力度”“心理承受度”以及“元认知能力度”,构成教学学生分析的本质范畴,是一堂课教师能否“有的放矢”,是否有功效的枢纽所在。

三、《孙子兵法》的“战法”与教学策略中的“教法”

《孙子兵法》战胜思想是通过战争手段夺取战争胜利的理论,是《孙子兵法》最精要部分,其中包含朴素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内容,它总体要求“致人而不致于人”。在“战胜”中,分为两个层次:巧战而胜,称之为“取”;力战而胜,称之为“战”。这两个层次的“战胜”主要策略思想是:识常变、讲仁诡、知虚实、用奇正、善专分、懂久速、晓迂直、兼攻守等。[4]

识常变:常是常规、常法、变是变式、变法。任何地理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以及抽象出来的地理规律、地理原理,必须置于一定“参考体系中”去确定其正确性。在教学中可以参阅爱因斯坦所撰《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掌握其哲理精髓,既讲常法又论变法,灵活统一贯之。

讲仁诡:诡是仁者之诡,而非不仁之诡;仁是诡者之仁,而非不诡之仁。仁诡统一就是地理知识、概念、规律中正确与错误对立的统一,既要阐述正确的,又要树立错误的与之对立,使正确的理论体系更加明确、更加清晰。

知虚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要匆忙下结论,应把知识点讲“实”,“虚”出思维逻辑的“空白”,让学生去填实。宛如国手作水墨画,一定要留“虚白”,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我展现空间去想象创造。

用奇正: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无穷,始生莫测。中学地理不是大学科,如果每位地理教师在教法上变化莫测,每一堂课都有“闪光点”,一个学期没有一节课重复教法,就能触发学生思维激情,点燃其学习兴趣,从而奠定地理科学的正确地位。

善专分:集中优势兵力,打击分散之敌,选择好打之敌,寻求好打之时。这是课堂教学时空策略所在,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数据、事件、新闻,去“震慑”学生的心理、思维,使之产生反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疏导,有时可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比孔子所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强度更大。

懂久速:贵速贱久。这是教学策略时间分配的问题,教师可权重分配课堂45分钟。

晓迂直:以迂为直,以直为迂。直接手段与间接手段双管齐下,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组合运作的教学开放系统,教师如果能纵横捭阖于其间,充分运用信息学原理进行教学,不急不躁、循循善诱,就能提高课堂的功效。

兼攻守:攻守兼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攻”同时更要让学生“攻”,攻守相互结合。要让学生知道“How”——怎么做,“Why”——为什么这样做,“Other ways”——不这样做可以吗,有其他方法吗?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

识常变、讲仁诡、知虚实、用奇正、善专分、懂久速、晓迂直、兼攻守的教学策略的目的,在于增强教学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功效性。

四、总结讨论

地理教学策略是教师主体在一定地理教学规律、原则指导下,为了实现课程标准,完成一定教学任务,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筹谋预设并实施的系统抉择方案。美国学者瑞奇鲁斯把教学策略分为教学组织策略、教学传递策略、教学管理策略。这些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停留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范畴。本文初步以《孙子兵法》军事谋略运筹去探讨、追求其缜密性、功效性、灵活性,而且只作定性叙述,今后引进权重系数,构建数学模型,从系统工程学角度加以引申,力求定性定量结合,地理教学案例与理论结合,探索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中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8.

[2] (春秋)孙武撰,(三国)曹操注.十一家注孙子[M].郭化若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32.

[3] 王国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方法及实践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002.

[4]中国孙子兵法网,http//.2009-4-23.

推荐访问: 孙子兵法 地理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