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晋范宁《论语注》辑校

晋范宁《论语注》辑校

时间:2022-03-11 09:44:13 浏览量:

摘要:范宁,东晋经学家,治经以《谷梁》为主。他提倡儒学,反对玄学,认为玄学之兴罪在何晏、王弼二人。范氏所撰《论语注》史志失载,散佚已久。晋江熙《集解论语》杂取十三家说以成书,范氏居其一。今参校马国翰辑本,复为钩稽,共得四十三节。

关键词:范宁;论语注;辑佚

范宁(339-401),字武子,南阳顺阳(今河南淅川)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封阳遂乡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祖父。他推崇儒学,反对玄学。著有《古文尚书舜典注》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礼论答问》九卷、《春秋谷梁传例》一卷、《薄叔玄问谷梁义》二卷、《春秋谷梁音》一卷、《范宁启事》三卷、《范宁集》十六卷,诸书皆佚。别有《春秋谷梁传集解》,是现存最早的《谷梁传》注解,收入《十三经注疏》中。范宁所注《论语》,史志不载。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一卷,序云“共得四十八节”,然马国翰所谓“四十八节”云云,实仅四十四节,且有一节属于误收者。今重辑此书。

学而第一

贫而无谄。

不以正道求人为谄也。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以为不骄不谄,于道虽可,未及臧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也?”

子贡欲躬行二者,故请问也。切磋琢磨,所以成器;训诱学徒,义同乎兹。子贡富而犹吝,仲尼欲戒以礼中。子贡知心厉己,故引《诗》以为喻也。

为政第二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发言少过,履行少悔,虽不以要禄,乃致禄之道也。仲尼何以不使都无尤悔,而言寡尤乎?有颜回犹不二过,蘧伯玉亦未能寡其过,自非圣人,何能无之?子张若能寡尤悔,便为得禄者也。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也?”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舍贤任佞,故仲尼发乎此言,欲使举贤以服民也。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也。奚其为为政?”

夫所谓政者,以孝友为政耳。行孝友则是为政,复何者为政乎?引《周书》所以明政也。或人贵官位而不存孝道,故孔子言于此也。

八佾第三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

射无争。

里仁第四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世衰道丧,人无廉耻,见仁者既不好之,见不仁者亦不恶之。好仁恶不仁,我未祝其人也。

子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莫,犹厚、薄也。比,亲也。君子与人无有偏颇厚薄,唯仁义是亲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十四引首句)

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也。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顾探诸己,谓之内省也。

公冶长第五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名芝,字子长也。公冶行正获罪,罪非其罪,孔子以女妻之,将以大明衰世用刑之枉滥,劝将来实守正之人也。(陆德明《释文》卷二十四止引首句六字,司马贞《史记索隐》引作“公冶长,字子芝”)

子使漆雕开仕。对日:“吾斯之未能信。”子悦。

开知其学未习究治道,以此为政,不能使民信已。孔子悦其志道之深,不汲汲于荣禄也。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日:“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仁道弘远,仲由未能有之,又不欲指言无仁,非奚诱之教,故托云不知也。武伯意犹未惬,或似仲尼有隐,故再问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束带,整朝服也。宾客,邻国诸侯来相聘享也。

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夫宰我者升堂四科之流也,岂不免乎昼寝之咎以贻朽粪之讥乎?时无师徒共明劝诱之教,故托夫弊迹以为发起也。

令尹子文。

子文,是谥也。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藏怨于心,诈亲于形外。杨子《法言》日:“友而不心,面友也。”亦丘明之所耻。

雍也第六

子谓仲弓日。

谓,非必对言也。

子日:“不有祝鸵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祝舵以佞谄被宠于灵公,宋朝以美色见爱于南子。无道之世,并以取容。孔子恶时民浊乱,唯佞色是尚,忠正之人不容其身,故发“难乎”之谈,将以激乱俗,亦欲发明君子全身远害也。

子日:“谁能出不由户者?何莫由斯道也?”

人咸知由户而行,莫知由学而成也。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艰难之事则为物先,获功之事而处物后,则为仁矣。

述而第七

子于是日也哭,则不歌。

是日,即吊赴之日也。礼:歌哭不同日也。故哭则不歌也。

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日:“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夫《韶》乃大虞尽善之乐。齐,诸侯也,何得有之乎?日:陈,舜之后也。乐在陈,陈敬仲窃以奔齐,故得僭之也。

泰伯第八

子日:“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泰,善大之称也。伯,长也。泰伯,周太王之元子,故号泰伯。其德弘远,故日至也。(裴驷《史记集解》云:“泰者,善大之称。伯者,长也。周太王之元子,故日泰伯。”)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有二释。一云:泰伯少弟季历,生子文王昌,昌有圣德,泰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令传国于季历,以及文王。因太王病,托采药于吴越,不反。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讓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文王薨而武王立,于此遂有天下,是为三让也。又一云:太王病而托采药出,生不事之以礼,一让也;太王薨而不反,使季历主丧,死不葬之以礼,二让也;断鬟文身示不可用,使季历主祭礼,不祭之以礼,三让也。

诡道合权,隐而不彰,故民无得而称,乃大德也。

子罕第九

过之,必趋。

趋,就之也。

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圣人应于物作教,一事时或再言。弟子重师之训,故又书而存焉。

乡党第十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齐以敬洁为主,以期神明之享,故改常之食,迁居齐室也。

席不正,不坐。

正席,所以恭敬也。或云:“如礼所言,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是各有其正者也。

先进第十一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德行,谓百行之美也。四子俱虽在德行之目,而颜子为其冠。言语,谓宾主相对之辞也。政事,谓治国之政也。文学,谓善先王典文。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厚葬非礼,故不许也。门人有厚葬之意,故欲遂门人之深情也。言回虽以父事我,我不得以子遇回。虽日师徒,义轻天属。今父欲厚葬,岂得制止?言厚葬非我之教,出乎门人之意耳。此以抑门人而救世弊也。

颜渊第十二

颜渊问仁,子日:“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责也。复礼,谓责克己失礼也。非仁者则不能责己复礼,故能自责己复礼则为仁矣。乱世之主,不能一日克己,故言“一日”也。“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言为仁在我,岂俟彼为仁耶?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大宾,君臣嘉会也。大祭,国祭也。仁者举动使民事如此也。《传》称:“臼季言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先事后得,非崇德与?

物莫不避劳而处逸。今以劳事为先,得事为后,所以崇德也。

子路第十三

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仲弓以非不欲举贤才,识昧不知人也。孔子以所知者则举之,尔不知者,他人自举之。各举所知,则贤才岂弃乎?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上能正己以率物,则下不令而自从也。上行理僻,而制下使正,犹立邪表责直影,犹东行求郢,而此终年不得也。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衣食足,当训义方也。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

冉求早朝晚退,故孔子疑而问之也。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夫所谓直者,以不失其道也。若父子不相隐讳,则伤教破义,长不孝之风焉,以为直哉?故相隐乃可为直耳。今王法则,许期亲以上得相为隐,不问其罪,盖合先王之典章。

宪问第十四

公绰之不欲。

不欲,不营财利也。

季氏第十六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孟子曰:“君子不教子何也?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忿。继之以忿,则反夷矣。父子相夷,恶也。”

阳货第十七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斯相近也。习洙、泗之教为君子,习申、商之术为小人,斯相远也。

推荐访问: 论语 范宁 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