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乡村学校开展校内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乡村学校开展校内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时间:2022-03-20 09:54:37 浏览量:

教育部等部门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三至九年级要切实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要切实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和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着力加强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同时提出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推动我国中小学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杜绝一夜暴富和不劳而获思想的蔓延。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包含自我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校内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笔者结合学校实际就校内劳动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做一总结和思考。

重新认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本质

认识劳动教育,首先要明确劳动技术教育这一概念,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 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而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它包括劳动思想观念的教育、劳动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围绕劳动这一基本形式来开展的教育活动,当然肯定离不开劳动,但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成或者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而忽视其教育的功能与内涵。劳动教育其本质在于孩子在参与劳动中最终树立劳动观念,增强劳动意识,提升劳动能力,激发劳动热情,并充分认识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劳动课、劳动技术课课程设立是我国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标志。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以发挥它特殊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要转化为“劳动技术课”来进行比较有效,因此乡村学校因地制宜挖掘课程资源,有效开设校内劳动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构建“劳获教育”理念,彰显劳动教育特色

我校是一所富有劳动教育办学特色的农村中学。创办于1958年10月,原校址就在远近闻名的龙都杨柳村明清古建筑群内,1986年8月迁至龙都集镇现校址。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江苏省陶研会实验学校、市劳技教育先进教研组、江宁区劳技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现有15亩左右的“行知综合实践基地”,先后被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园确立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和“南京市中小学生农植物栽培实验基地”。2016年学校又被确定为南京市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学校。

在劳动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办学理念“劳而获,创而活”。简言之,“劳动才能收获,创新才有活力”,“劳而获,创而活”——劳动创造人生的美好未来!“劳获教育”学校文化,是在实践中孕育,在探索中诞生,在积淀中逐步的发展与完善。

“劳而获”的“劳” 并不只是单指劳动,是广义的“辛劳”“勤劳”“劳动”,指涵盖一切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各项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思想品质上有获,文化知识上有获,创新能力上有获,实践能力上有获,劳而获德,劳而获知,劳而获健,劳而获美,最终达到劳而获能,使学生“劳”而有“获”,使学校的教育“劳”而有“获”。

“创而活”的“创”,是创建、创造、创新之意,旨在培养学生开拓、开辟、开创的精神。“活”是激活、活态、活力之意,旨在塑造学生阳光、自信和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个性品质。创而生思,创而生情,创而生慧,使师生充满活力,使精神充盈活态,使学校充满鲜活的勃勃生机!

“劳而获,创而活”的学校教育文化,以德育课程为核心,重点打造劳育和美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和艺术素养,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与追求,使他们一生朝气蓬勃地学习、劳动和工作,善于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和创造美,把我们的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

依托校内劳动资源,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围绕学校“劳而获,创而活”的办学理念,按照“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的要求,在加强校内行知综合实践基地硬件和环境建设的同时,不断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探索学校行知综合实践基地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创新农村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校内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1)关于基地的规划和特色打造。责任主体归属学校成立的行知综合实践基地发展中心。以学生自主成长为基点,突出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把基地建设成集劳动技术学习、科技教育和素质发展于一体的生态园、科技园、文化园和示范园。依托学校行知综合实践基地尤其是菊花特色种植项目,将教学、研训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构筑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新模式。

(2)关于基地的项目改造。责任主体归属学校成立的行知综合实践基地管理中心。在现有基础和条件下,逐步完善行知综合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学校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树木或农作物,让班级、学生认领绿色植物或“责任田”,予以精心呵护。调整后的基地情况见下表。

材料;④学期结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考核、评价。把劳动和技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和重要特色之一。

(2)其次建设劳动与技术校本教材。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劳动的机会,也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带动了各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在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与基地建设项目相一致的校本教材,如《五彩菊花》、《校园荷香》、《走进果树世界》、《水仙花开》和《平菇实用种植技术》等。基地类平菇种植课程小组的《劳而获,卖平菇》校园专题影视片荣获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金奖,平菇废料再生利用技术在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

(3)加强劳技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区管校用”“教育共同体”等新型机制,发挥教师流动及结对学校师资优势,采用“引”、“聘”等方式,充实劳技教师队伍;积极组织学校劳技教师参加各类竞赛、比武活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聘请本地专业技术特长人员为学校兼职劳技教师,定期为学生授课。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以劳技特级教师为首的骨干教师梯队。

实践中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和模式

七年级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家乡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体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即形成“劳而获”的人生价值观和学校教育理念为目标。

八年级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是我校本年度重点推出的劳技教育新模式。我们以班级为单位,由班级自主安排种植计划(各班成立项目学习小组,根据可行性和作物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自主选择种植品种),自主管理,自主销售产品,自主支配收益。让学生切身体会现“劳而有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挥班主任及多学科老师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在“劳而获”的基础上体现“创而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就是财富,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九年级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农村学生摒弃那些自我满足、安于现状、学手艺打工拿工资传统保守观念;树立大胆创业、艰苦创业、诚信创业、开拓创业的理念和信心。通过现实、生动的案例学习,理解创业的意义、学会把握农业创业的机遇、用现代经济观念规划农业产业的创业项目;培养学生作为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

当下关于劳动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作为一所具有劳动教育明显特色的乡村学校,我们在劳获教育理念指导下扎实开展校内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助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本文对我校校内劳动教育做了浅谈,但做好劳动教育这篇大文章,对学校教育工作者而言可谓任重道远。我们的思考和探索如下: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合力而为

中小学校既然开设了劳动技术课程,除了校内教育外,还应安排适量和适切的家庭劳动作业,促使学生树立劳动意识、责任意识,进而把敬业奉献精神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促使学生懂得为家人分担家务活,懂得为社会做贡献,真正以劳动为荣。学校跟进建立科学合理且具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机制。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改变仍以孩子学习分数论成败的思维。学校承担劳动教育这一艰巨任务还需破除多方阻力,改变家长的劳动观和教育观是破解阻力的首要切入点。此外,学校里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资源及设施的配备也是成为制约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瓶颈,这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规划,需要专家学者的智力投入,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说到底,只有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间形成有效合力,劳动教育的目标才能得到有效实现。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劳动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因人制宜的幸福教育,是教会青少年以劳动获取幸福生活、以智慧劳动创造生活,具有经验性、先进性、前置性的人生核心素养培育活动。劳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开发性特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要敢于担当,理直气壮地抓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要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课程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的督导与评估。劳动并不等同于劳动教育,如何赋予劳动以教育意义,这是一门艺术。同时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经费投入、设备配置和场地建设等。找准目标,找对方法,劳动教育自会进入良性循环。

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需要重视几个问题

首先,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必须观念先行,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认真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让劳动教育真正回归课堂,回归学校,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策略研究,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其次,劳动教育是以劳动为载体开展的一种教育形式,但不能将其简单化为劳动而忽视甚至略去教育的内涵,必须认识到劳动和教育是劳动教育的一体两面,不能只教育不劳动,也不能只劳动不教育。最后,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自强和自立,重在培育劳动精神。唯分数论导致的畸形人才观应当引起我们的警惕,要密切家校联系,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让家长成为孩子参与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形成劳动教育合力。试想一个四体不勤又五谷不分的学子,即便是全国状元,全省第一,也于家无补,于国无益。

“劳动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观念,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我校将秉承历史优良传统,把握现实发展机遇,以“劳获教育”办学理念引领,坚定不移的走特色教育办学之路,坚定不移的努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致力于实现“劳动创造美好未来”的教育价值追求!

(南京市江宁区龙都初级中学)

推荐访问: 劳动教育 校内 乡村 探索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