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创新教育课程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

创新教育课程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

时间:2022-04-01 08:22:54 浏览量:

为了更好地探究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究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中学校开展了中小学创新教育实践的研究,现将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分享如下:

一、开课形式

学校的创新课程以班级为教育单位,将实验班的学生分为14个小组,每小组3人,以团队式授课为教育形式,来探索培养学生独立创新所必备的知识、智力、毅力、洞察力等素养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理念

学校在创新课程实践中遵循的三大教育理念:

1.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冯格拉斯费兰德

学习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的现象,它需要自我调节以通过反思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

持续学习的有效动机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去体验快乐才能培养起来,这种快乐存在于他们自己所见和所造的问题解决中。

2.多元智能—加登纳

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各种智能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在教育中就体现为个别化教育,一种认真对待个体差异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精心设计教育实践以平等地服务于拥有各种不同智能特征的学生。

3.成功智力—斯登伯格

智力不是某些量化值,而是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均衡。成功智力是用来表达人生中重要目标的智力。培养成功智力的教育需要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上都有所涉及。

三、教学模式

学校将创新课程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都按照项目的形式展开,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将能力风暴创新课程知识点融到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项目当中。学习者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项目学习中培养学习者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置一个个实际的问题,激发学习者原始的好奇心,保护学习者与生俱来的好胜冲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习者重建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同时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强化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团队式的教学组织方式,让学习者在强化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同时尊重学习者的多元智能。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动态、全面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和成长。学习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应不受任何束缚,这是实现创新课程实验班的多元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四、教学内容

学校以《创新教育实验教材》为教材,教学内容呈现递进式设置,学习内容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从基础结构搭建、机械传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到最后的创新与实践应用,每个阶段的项目设计都同时考虑该阶段学生的基础以及教育部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每阶段都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以及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相关知识的掌握。

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优秀专职教师短缺。学校担任创新教学的教师主要是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教师,很少有专职创新教学教师。教师们对设备提供的说明书进行研究性学习,学完后再教学生,自身缺乏创新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对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亟待更多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2.学生学习差异性显著。学习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设计方案、搭建机器人、编写程序、调试机器人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困难,因此学生需要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3.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教育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门新的课程,从没有教材到有专门的教材和部分资源,这在较大程度上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新编教材难免有不足之处,而且相关的教学资源匮乏,建议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案例、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与其他教师共享,大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并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机器人校本教材。我们认为将微课用于创新课程教学中是可行的,但真正实践过的教师并不多,因此亟待创新课程微课资源的设计和开发。

4.设备的管理。设备零件繁多,部分配件小,搭建和拆卸过程中容易散落。教师可将每套设备分配到小组,小组长对该套设备负责,造成设备的损坏和丢失必须按照规定赔偿;每次活动结束,小组成员必须将全套设备分类,归袋,整理收拾好,交由老师验收合格后方能离开。

5.占用场地多,设备资金投入较大。学校虽然以一个整班为单位开设了创新课程,但由于有的课程容量大,学生不能在一次课中既学了知识又完成了作品,这就需要保存过程中的作品。若要全年级开设创新课程,就需要更大的场地,更多的设备资金投入。

创新课程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希望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创新课程活动中来,使自己能够快速成长。

推荐访问: 潜能 有利于 生成 教育课程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