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适形放疗40例临床分析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适形放疗4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4-04 10:16:20 浏览量:

zoޛ)j馝_v]MB= rע#Sӟi]5m:wF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0例单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均为女性。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4~72岁,平均年龄(49.2±6.7)岁;左侧乳腺患者12例,右侧乳腺患者8例;临床II期6例,III期1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6~73岁,平均年龄(51.1±5.7)岁;左侧乳腺患者11例,右侧乳腺患者9例;临床II期5例,III期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患病部位、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改良根治手术,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接受适形放疗。适形放疗方法为:患者半卧位在乳腺托架上,螺旋CT扫描,在TPS计划系统下,在患者CT上勾画出CTV。上界为环甲膜水平;下界为健侧乳房下2 cm;内界胸部为体中线,颈部为胸锁乳突肌的内缘;外界胸部为腋中线,颈部为肱骨头内缘;前界为皮肤;后界胸部为胸膜与肺交界,颈部为血管背侧。同时勾画出心和肺。PTV由CTV外放得到。头脚方向、左右各放1 cm,胸壁内侧向肺方向放0.5 cm,皮肤方向不外放。计划优化后,给予DT50 Gy/25次/5 w。常规放疗方法为:患者半卧位在乳腺托架上,照射范围为术后胸壁区X 线对穿切线野+锁骨上下区X 线单前野照射,剂量为50 Gy,25次,5 w。其中胸壁区对穿切线野范围:上界为距锁骨下缘水平1 cm处,下界为健侧乳房下2 cm,内界为体中线,外界为腋中线,前界为皮肤,后界为胸膜与肺交界。锁骨上下区X线单前野照射野范围:上界达环甲膜水平,下界与第一肋骨下缘水平,内界在体中线至胸骨切迹水平沿胸锁乳突肌的内缘,外至肱骨头内缘。

1.3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的放射损伤情况。主要标准如下:①放射性肺炎:轻度干咳或用力性呼吸困难为Ⅰ级,持续咳嗽、需麻醉剂或止咳药并且轻微活动就会呼吸困难为Ⅱ级;严重咳嗽或静息时呼吸困难且麻醉剂、止咳药均无效果为Ⅲ级。②放射性皮炎:点或片状红斑、脱毛、干性脱皮或出汗减少为Ⅰ级,明显红斑、斑状湿性脱皮或中度水肿为Ⅱ级,凹陷性水肿或融合性湿性脱皮为Ⅲ级。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8.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放射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疗损伤,但患者均可以耐受并顺利进行了所有治疗过程。研究组发生I级放射损伤9例,II级放射损伤3例;对照组发生I级放射损伤13例,II级放射损伤16例,III级放射损伤1例。两组患者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改良根治术后高危因素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辅助放疗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预后,已经被循证医学证明。其中胸壁是术后辅助放疗必选的靶区,因胸壁有其特殊解剖特点,术后胸壁厚薄不匀,曲度大,周围有心肺等危及器官,对放疗技术要求较高。常规放疗技术,首先是剂量很难分布均匀,其次是常规放射技术照射到了部分肺及心脏,增大了不良反应发生率[6]。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它可以在不同方向上设置一系列不同的照射野,并采用与病灶形状一致的适形挡铅,使得高剂量区的分布形状在三维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使得病灶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降低。在物理剂量学上较常规放疗技术,适形度和均匀性较大提高[10-11]。而适形放疗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辅助适形放疗较辅助常规放疗手段,明显减少了放射损伤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hah,C.,Wilkinson,J.B.,Baschnagel,A. et al.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 after whole-breast irradi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2012,83(4):1095-1100.

[2]Wojcinski,S.,Soliman,A.A.,Schmidt,J.etal.Sonographic features of triple-negative and 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12,31(10):1531-1541.

[3]邓垒,惠周光,王淑莲,等.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三维放疗Ⅱ期临床观察[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1):1-4.

[4]王健仰,王淑莲,黄鹏,等.乳腺托架固定下全乳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兆伏X线验证平片测定分析[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3):239-242.

[5]张硕,汪孟森,于甬华.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反应及美容效果[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10):775-778.

[6]艾秀清木克代斯·拜克提亚尔韩有溪,等.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3(5):365-368.

[7]陈阳珍.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50例临床比较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4):498-499.

[8]王淑莲,李晔雄,余子豪.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1,10(4):223-226.

[9]李建彬,徐敏,于金明.乳腺癌放射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3,12(2):124-127.

[10]黄晓波,蒋国樑,陈佳艺,等.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与常规切线野治疗的三维剂量学研究[J].癌症,2006,25(7):855-860.

[11]曾子君,李伟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切线野计划和电子线计划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2009,36(20):1148-1151.

编辑/张燕

推荐访问: 放疗 乳腺癌 术后 根治 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