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重视细菌性阴道病的危害

重视细菌性阴道病的危害

时间:2022-04-07 10:31:16 浏览量: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BV);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P)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5.18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5-1195-01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女性的常见病,是引起异常阴道分泌物和其他症状的主要原因。通常不被重视且相当一部分病人无特殊症状,很多病人不去系统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以是急性、慢性、自然缓解的或者反复发作的。近年来认识到本病与很多妇产科并发症直接相关。如: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可以导致早产、流产,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

1.临床资料

我科室自从2008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细菌性阴道病病人248例,年龄22-45岁,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86例;其中未系统治疗的妊娠期病人有出现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感染产后子宫内膜炎、剖腹产后切口感染等共计24例。

2.诊断

具备以下4项临床诊断标准(AMSEL"S标准),中的3项就可以准确地诊断临床细菌性阴道病:粘附于阴道壁的均质稀薄的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PH》4.5;碱化的阴道分泌物释放胺臭味;存在因粘附小细菌,细胞边缘不清的阴道上皮细胞称为线索细胞[1]线索细胞是诊断细菌性阴道病具有特征性的指标。[2]

3.治疗

非妊娠患者,口服甲硝唑500MG每日2次,连续7天。一直是CDC-P推荐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标准方案。完成口服治疗后一周进行随诊检查,显示85-100%的妇女获得治愈[1]还推荐口服克林霉素300MG每日2次,连续7天,为替代治疗方案。也对厌氧菌人型支原体和阴道加德纳杆菌有效,经阴道治疗也是CDC-P推荐的治疗方法。选择局部治疗能在感染部位产生高药物浓度并且应该能够减少全身副反应。如:克林霉素阴道软膏每日一次,连续7天。治疗4-10天对细菌性阴道病的治愈率达72-94%[1]其他治疗方法,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红霉素等,但都没有口服或者阴道使用的甲硝唑或克林霉素有效替硝唑治疗3-5日有效。200ML每日一次静点,2周转阴,腹痛下坠,外阴瘙痒好转[3],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与母儿感染有关,因此有必要对妊娠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孕妇进行治疗。对妊娠期病人的处理可使用氨苄青霉素,剂量0.5克,每日4次,共7天[4],但是不主张大量应用光谱抗生素,以免正常阴道菌群失调。有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我们主张同时对可能存在的上生殖道亚临床感染进行治疗,针对细菌病阴道病系列微生物,包括生殖道支原体和厌氧菌应用口服治疗。口服克林霉素或联合应用糖衣红霉素肠溶片和甲硝唑,每日3次,连续7天。治疗细菌病阴道病的妊娠期妇女应当治疗一个月进行随诊。

4.讨论

细菌性阴道病是一种阴道中高浓度的特征性需氧和厌氧菌群,替代了正常的产生过氧化氢的乳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临床情况。虽然其中很多妇女无症状。但却可以引起阴道分泌物增多的异味。据报道;妇女中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为10-41%且妊娠期感染可使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感染、产后子宫内膜炎、破腹产后切口感染等疾病发生率增加。

细菌性阴道病症状:阴道异常分泌物明显增多。呈稀薄均质状、稀糊状、灰白色、灰黄色、或者乳黄色、腥臭味。因为月经期PH值增高。故经期或经期后臭味增加。患者外阴不适、瘙痒。尤其休息状态及心情紧张状态下痒感更加明显,灼热感、下腹疼痛、排尿异常、尿痛,也可以无症状。细菌病阴道病的生物化学改变包括;PH值升高、二元胺、多元胺、有机酸、IGA蛋白酶、胶原酶、非特异性蛋白酶和磷脂酶A2。磷脂酶C的阴道分泌物浓度升高,内毒素细胞因子,白介素和前列素也升高[1]。粘蛋白酶和唾液酶被确认为细菌性阴道病致病因素这些酶能有效地分解保护性粘液层的组成成分并且促进细菌的粘附,侵入和随后向下面上皮细胞的蔓延。这些酶可能会破坏宫颈粘液和其他的宿主防御机制并导致细菌性阴道病相关的微生物菌群侵犯生殖道。妊娠期间,非特异性蛋白酶,磷脂酶A2和磷脂酶C可能作用于宫颈和羊膜绒毛膜结缔组织并促进使宫颈扩张和局部羊膜绒毛膜脆弱。此外,磷脂酶A2和磷脂酶C,还可能促进前列腺素的释放进一步导致早产[1]。因此妊娠期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筛查和治疗格外重要。在不使用任何避孕方法的妇女和使用宫内节育器正在宫内的妇女中更容易发生细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与口服避孕药无关。

5.体会

认识并重视细菌性阴道病的危害。建议对育龄妇女进行筛查病告知其重要性。及时治疗患者并定期随诊。可以再受孕前咨询和妊娠准备中不断显示其潜在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JAMESA MCGREGOR.MD.CM.AND JANICEL.FRENCH.CNN.MS OBTETRICAL.AND GYNECOLOGOCAL SURVEY,2000,55:SUPPLEMENT1.

[2] 于秀梅,宋学红,翁梨驹.《中华妇产科杂志》,96.4.

[3] 王艳荣,赵志娇.《全国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99,01:180页.

[4] 樊尚荣,刘朝晖,陈春玲,高雪莲.《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02.

[5] 张羽,向阳.世界医学杂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2001.vol 5.NO1.

推荐访问: 阴道 细菌性 危害 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