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国内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国内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14 08:43:16 浏览量:

总结中,他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意识到协同创新实际上就是不同的主体使用各种手段或途径进行合作创新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实现共同利益。学者们对协同创新内涵的界定具体见表1。

三、动因

对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进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将协同创新研究透彻的必要条件。协同创新动力即引发各主体之间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不断激发协同行为的内在激励和外部驱动的相互作用机制。纵观我国学术史上以往研究,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主要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方面构成。本文主要从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两方面对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

(一)協同创新的内部动力

协同创新的内在动力来自于创新主体在创新的过程中的内在需求,是一种内部激励力,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部激励推动、战略协同引导、利益驱动和创新能力驱动。

1. 内部激励推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个主体所包括的人员是协同创新的核心,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完善的内部激励系统,从协同创新主体内部激励各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激励成员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推动协同创新的发展。

2. 战略协同引导。战略实施是一个全员实施的过程,战略的协同能引领协同创新的各个主体目标、价值和行为方向的一致,推动协同创新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3. 利益驱动。在利益驱动下,对协同创新利益的渴望加快了各主体创新的步伐。对任一主体来说,利益驱动力都是协同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在所有内动力中起主导作用。

4. 创新能力保障力。协同创新过程中,各主体的创新能力会影响到整体的创新能力。同时,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使得各成员间的优势互补、能力互补,促进创新能力的共同提升。

(二)协同创新的外部动力

协同创新的外在动力是指存在于协同创新联盟外的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技术推动、市场需求拉动、市场竞争压力和政府支持四个方面。

1. 技术推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创新主体必须适应激烈的市场变化。要在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技术创新是必要的。

2. 市场需求拉动力。当某一主体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时,便会迫使其寻求外部合作,从而推动协同创新,在合作的过程中创造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3. 市场竞争压力。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创新的单一主体很难在没有支持和合作的情况下立足,寻求合作伙伴刻不容缓。

4. 政府支持力。在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较高的来自市场、融资和研发等的风险,从而降低各主体协同创新的意愿。为了减少这种现象,规避短视行为,就需要政府进行干预,通过出台一定的政策,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风险。

四、协同行为构成要素

我国有关协同行为构成要素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钱雨、吴冠霖、孙新波和赵浩彤等人运用扎根理论,基于对协同创新中心的访谈调查,提出的协同行为由五大要素构成,分别是:协同创新过程中需要的资源、能力、引起的效应、形成的机制和所处的环境。

协同资源是协同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知识,协同能力是不同主体进行协调创新的能力,协同效应是对协同创新过程的结果表现,而协同机制是协同创新的内部组织和运行规律,协同环境是整个过程所处于的内外部条件等。协同创新成员协同行为构成要素见表2。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协同创新各主体通过获取所需资源并对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协同能力,从而促进协同效应的实现。此外,协同机制能促进协同创新过程中各主体的资源共享,增强协同创新不同主体间的协同能力,而协同能力和协同效应的有效实现也受协同创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五、模式

模式是一种参照性指导方略,协同创新模式即对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关系的描述以及实践的理论概括。在协同创新的长期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本文对协同创新的模式进行了梳理,以便为以后的协同创新活动提供模式参考。

根据现有文献的整理,现有的协同创新模式可分为内部协同创新模式和外部协同创新模式,以及在这两种模式基础上的衍生模式。

(一)内部协同创新模式

曲洪建、拓中等从企业内部协同创新的要素数量的角度,将内部协同创新模式分为双元协同创新模式、三元协同创新模式和扩展开来的更丰富的多元协同创新模式。

1. 双元協同创新模式。创新的“双核理论”认为,企业创新主要分为技术创新和其他要素创新。很多学者也对两要素协同创新模式进行了研究。周永红通过探讨网络经济中的企业组织创新,认为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之间存在一般逻辑关系。

2. 三元协同创新模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从“双核心理论”逐渐转变为主要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并包括组织、文化、市场、管理等其他两个要素的协同创新模式。饶扬德由外向内,将企业的运行结构分为市场、技术和管理三个层面,对这三维创新协同的整合与放大效能进行分析,并构造出三维闭环螺旋创新协同结构模型。

3. 多元协同创新模式。近年来,一些学者在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协同创新思想,加入了人力、信息、资源等要素。董晓宏、郭爱英、宋长生等人通过文献研究和企业实际调研结果相结合,根据创新要素出现的频率,认为市场、技术、战略、人力、组织、信息这六个要素是关键,创新主体通过沟通、竞争、合作三个阶段对这六个要素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创新绩效。

(二)外部协同创新模式

外部协同创新是指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创新,这些主体主要包括高校、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研发机构等。

马家喜、金新元等以高校 - 企业联结为核心,对其协同创新模式进行界定与分类,以R-M-C-G模型解释这个模式的选择决策过程,用案例实证检验了这个模型的合理性。张清辉等以高校、企业、政府协同创新为核心,结合三螺旋定理,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进行研究。李雪茹等将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和“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模式相结合,对这种模式进行了解析。

(三)衍生模式

衍生模式是在内部协同创新模式和外部协同创新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即根据参与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所处地位、参与主体间关系强度及网络密度、参与主体进行协同创新基础、协同创新环节、程度、目的、组织形式的不同而不断深化衍生出的一系列模式。

六、协同创新的绩效

近年来,我国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对于其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经济方面,人才方面都同样重视,对于科技创新资源的研究十分众多,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将我国的省级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测算各个区域创新投入与产出,通过这种方式,衡量创新绩效。在首先研究协同创新绩效的文献中,通常选择专利作为区域创新绩效的衡量标准,但是专利作为度量指标有着不可抗拒的缺乏市场性的缺陷,因此学者开始考虑其他的指标来评价协同创新绩效。

白俊红等(2009)研究了区域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对该地区创新效率的影响。但该研究仍旧无法摆脱系统间的可能存在其他关联要素无法统计测量的困难,仍然只将各个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考虑该系统只存在产学研这三要素的关联的理想系统,缺少现实性。

与协同创新不可分割的一个概念是空间关联,而针对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研究,学者们主要是应用区位Gini系数和MoranI指数来检验我国区域创新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比如在李婧等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区域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张玉明、李凯的研究中,证明了我国省级区域创新存在空间依赖,各区域之间的创新绩效并非独立存在的,也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但区域之间的空间关联是如何产生的,影响其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其如何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以及有何影响等问题仍然没有一个明确地研究结果,因此在空间关联方面,我国的研究并不完整,更多的是检验性质的研究结果,缺少理论研究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研究没有将协同创新和空间关联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以全面衡量其区域创新绩效。从国家层面考虑来看,各个省级区域作为创新系统的子系统,研究各个省级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与创新外溢效益能更好地了解全国的创新效率。

在此基础上,白俊红和蒋伏心做出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在国家创新系统的整体框架内,开创性地研究了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工作机制及空间距离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第二、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总结上文可以得出,在我国创新绩效方面的评价方法从一开始不成熟的计算区域专利的数量,进步到测算各区域创新资源的投人产出来衡量其创新绩效,如今到通过测算研发创新效率的方法。

七、协同创新研究不足及展望

综上,协同创新的研究已比较丰富。不同的学者从协同创新的内涵、机制、动力、模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并运用协同学、组织学、博弈论、复杂网络等基础理论,基于实现路径、专利、空间、情景多元等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等不同层面以及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分析,从中可见协同创新研究的丰富性。

但协同创新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还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研究方法

关于研究方法,大多是侧重理论、框架性的研究,实证研究较少。因此,可以运用选取案例的方法,结合不同的主体、或者区域地理位置等,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考察协同创新。

(二)研究视角

目前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企业视角、高校视角展开的,而基于两者联合的视角及其他机构如金融机构、用户视角的研究较少。因此,未来可以从金融机构、用户视角或多主体综合视角出发,研究协同创新的模式、动力、机制,以及协同创新对不同主体的绩效影响等。

(三)研究工具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國内学者研究协同创新时运用的工具集中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博弈论等工具。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多从其他软件或工具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不同方面的分析结果。

八、结语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可以看到关于协同创新方面的研究内容已经比较全面,但更多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本文在疏通协同创新研究的整体脉络上,对协同创新的内涵、动力因素、协同行为主要构成要素、模式、绩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不足及展望,以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ANSOFF IH.Corporate strategy[M].New York,1965.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

[3]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软科学,2013(07).

[4]钱雨,吴冠霖,孙新波,赵浩彤.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员协同行为构成要素及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6).

[5]曲洪建,拓中.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J].工业技术经济,2013(07).

[6]周永红.网络经济下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相关性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7]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04).

[8]董晓宏,郭爱英,宋长生.构建企业多要素协同创新的内部支撑环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11).

[9]马家喜,金新元.基于联合决策的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J].软科学,2015(02).

[10]张清辉,郭清伟.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研究[J].特区经济,2015(03).

[11]李雪茹,白少君,瞿小璐.“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解析——以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2).

[12]张展,张洪娟.协同创新模式研究综述[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13]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研究,2015(07).

[14]白俊红,王钺,蒋伏心,李婧.研发要素流动、空间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7(07).

[15]张玉明,李凯.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

推荐访问: 协同 综述 创新 国内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