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统一认识,引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方向

统一认识,引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方向

时间:2022-04-30 13:55:02 浏览量:

zoޛ)jim5}ntq总结说,下一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摒弃工程导向、建设导向的片面思想,坚持应用导向、效果导向的理念,切实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依托电子政务 打造阳光政府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在培训班讲课时提出:电子政务最大的价值在于打造阳光政府,简而言之,其核心理念体现为六个字,即公开、参与、效率。

政府信息化的演进是一个过程。1946年,世界知名IT公司IBM发明了第一台数字计算机,这标志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随后,美国人把计算机应用到人口普查并对全国普查数据进行处理,信息技术首次被引入到政府管理、公共治理的领域,迈出了政府信息化的第一步。政府信息化的演进是信息技术引入到政府管理、公共治理中来的过程。

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技术基本上为政府内部使用;互联网出现后,政府才逐步将信息技术延伸到社会其他领域。从演进的视角看,信息化的最终结果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出现后,政府将信息技术延伸到社会应用。网络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可以形成呼应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股社会力量。

然而,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网民的增多,巨大的舆论力量也给政府带来了很大压力。近些年来,华南虎事件、云南躲猫猫事件、上海钓鱼执法事件、邓玉娇案等网络事件把政府推向十分尴尬的境地;人们对主席、总理上网及电子两会的高度热情也显示了互联网的力量。在保障老百姓知情权、表达权的前提下,如何管理网络,如何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特别是电子政务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开展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等服务、办事手段,为公众提供了最大程度地获取政府信息的通道,也为公众最大程度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网络最能够使中国的未来产生巨大变革。

因此,发展电子政务成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说,电子政务最大的价值在于打造阳光政府,简而言之,其核心理念体现为六个字,即公开、参与、效率。

顶层设计:量体裁衣 实现项目效能最大化

顶层设计原意是指,为完成某一大型科技项目,必须实现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上共享、系统上标准化。简言之,顶层设计是就某个对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电子政务项目的顶层设计,就是依据政务职能为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效能最大化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为加强学员对顶层设计理念的认识,审计署信息办主任周德铭讲述了电子政务项目顶层设计的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顶层设计的两大范畴

电子政务项目顶层设计的范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务业务,包括业务职能、业务结构、业务流程,还要包括业务体制、业务模式、业务布局、法律法规等;另一个是信息技术,包括技术战略、技术框架、技术路线、技术标准,还包括政务模型、业务模型、系统模型等。

顶层设计的三种方法

首先是系统论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了该政务项目与国家电子政务的关系、与其他政务项目的关系,该政务项目当前效用与长远效用的关系。

其次是适应性与适用性。适应性是指采用的顶层设计技术框架是否适应该政务项目系统的实际;适用性是指采用的具体实现技术、路线和方式等是否适用于该政务项目系统。

最后是结构与功能。在信息系统中,模块功能的组合决定了软件功能,子系统功能的组合决定了大系统的功能。结构决定功能,这就是SOA理念。

顶层设计的评价

1、顶层设计要求理论上一致、功能上协调、结构上统一、资源上共享、系统标准化。

——理论上一致。检查顶层设计框架是否符合政务职能尤其是核心业务,以及政务履职方式和流程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转型和再造。

——功能上协调。检查顶层设计的各项应用功能是否满足政务职能核心业务的信息化实现需要,是否实现了统一规划、协调整合和可持续发展。

——结构上统一。检查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网络系统、安全系统、服务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等各类结构和体系架构,是否做到协调统一,是否能够满足信息化条件下部门行业政务职能履行的需要。

——资源上共享。检查各类信息资源的设计是否符合政务职能履行的需要,是否满足部门行业内部和外部的交换与共享。

——系统标准化。检查建立的信息资源及其目录体系是否满足国家或部门行业的标准以便满足应用和共享,应用系统是否使用或建立了统一标准的组件以满足软件的可持续发展等。

2、评价一个顶层设计方案的优劣,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整体观念。是否覆盖了政务职能的履职范围,是否涵盖了有效的信息技术的规划。

——核心业务。是否体现了政务职能的核心业务,以及核心业务信息化带来的管理方式变革设计。

——政务绩效。通过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评估,评价在该顶层设计方案指导下的信息系统是否提高了政务绩效。

“首都之窗”建设: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用数据说话

政府网站,是政府对外服务的窗口,它发挥着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政民互动的作用,在我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众所周知,政府网站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公民和企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是政府网站发挥其作用的基础。为更好地建设服务型政府网站,北京市政务网站建立了统一访问量分析系统,为所有分站进行统一数据分析,实时掌握网站的访问量情况、网民关注的信息和服务情况、友情网站及搜索关键字等,为领导提供了决策支持,为网站建设提供了切实帮助。“首都之窗”政府网站的做法科学、实用,在此基础上开设的栏目也得到了广大公民和企业的认可。

从“领导需求导向”转变为“用户需求导向”

通过统一访问量分析服务,北京政务网站实现了按月发布各部门、各区县网站访问量数据以及网站最受欢迎的服务、栏目、信息情况,有效地引导了各网站建设。各级网站主管部门逐步认识到,只有从用户需求出发,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实实在在地提高政府网站的访问量,才能真正提高网站建设水平,并最终实现了网站建设观念的转变。

全面客观的指标数据助力绩效评估

通过采用统一的访问量分析模式和统计指标(包括页面浏览量、有效页面浏览量、独立访问者IP数等指标),可以对整个网站群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衡量,统计数据公正客观,具有可比性。网站访问量数据作为一项重要的客观指标,在北京市政务网站绩效评估中起到了较好作用。

有效指导各单位网站建设

北京市政务网站统一访问量分析系统定期为各单位提供网站栏目、服务、信息的访问量数据和排名情况,以及访问量变化趋势等深入分析报告。对网站访问量情况的异常变化或大幅度变动,该系统还会提供针对性异常分析报告。通过相关报告,可以及时发现用户需求、当前热点、优秀栏目等情况,为各单位网站建设提供帮助。

3G可实现移动电子政务四大应用

目前,2G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G的推广应用正如火如荼。然而,纵观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在3G的推广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3G上网业务。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王安耕则表示,3G上网是会成功的,但需要一个长期的市场培育和推广过程,现在最重要的应用推广是集中精力做好移动电子政务。

3G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与2G相比,3G最重要的功能是可以提供数字服务、数据服务。但是,从功能的实现角度来看,人们已经可以利用2G技术实现随时随地接打电话、发送短信,满足日常的基本生活,人们对3G没有形成普遍的需求。可见,3G与2G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并不具备不可代替性。举一个例子,电视机的使用不需要经过学习培训,但是计算机则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经过相关培训才可以驾驭。正如电视机与计算机的应用和推广是不同的一样,3G和2G的应用推广道路也是不一样的。

与固网相比,3G只是上网的补充,永远不会唱上网的主角,更不可能代替固网。此外,从现实角度考量,通过3G上网,信息流量所占用的带宽较大,为了赢得客户,上网费用也不能过高,与固网上网费用不相上下。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大力推广3G上网正是寻找推广应用的一个选择,需要一个长期市场培育和推广的过程。

移动电子政务四大应用

3G在我国还没有太多的应用,甚至是在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在3G推广方面有被普遍承认的公共性应用。但是,3G的随时随地的数据服务使探索移动电子政务成为可能。王安耕认为,3G最重要的应用推广是集中精力做好3G电子政务,即移动电子政务。归纳起来,移动电子政务共有四个方面的应用:

移动办公。通过移动3G实现随时随地处理事务,即使出差在外也能及时收发信息。移动办公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全性,如果用户单位的安全等级不高的话,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保障。目前,移动3G不直接连接单位局域网,而是直接与外网相连,通过外网连接的方式处理相关业务事项的做法可以避免安全隐患。

移动执法。移动执法比移动办公对安全等级的要求要稍弱。虽然执法本身的安全要求很高,但是,与执法行为相关的资源,如条款、批准的文书等可以放在移动外网。一般来说,目前的执法部门都有条件实现移动执法。

移动接入。移动接入最重要的应用是安全监控,通俗讲就是摄像头的接入。移动3G可以实现摄像头的扩展应用,消除盲点,把摄像头的工作范围扩展到任何地方。

移动服务。移动服务最典型,又称为移动公共服务,最典型的应用是移动纳税。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采用代扣代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缴纳人数也越来越多,主动纳税成为一种趋势。移动服务的推广可实现纳税人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纳税。

3G在电子政务领域四个方面应用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都有所不同,为了减少后续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相应的服务接口、后台系统及面向各个委办局的接口需要政府统一制定,形成“政府拥有平台,第三方运行维护”的应用模式。

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亟待发展

所谓资源,字面的意思就是资财之源,财富之源,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资源;不同的社会形态,资源结构也有所不同。

信息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与以往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充满着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即是资源结构的变化。

20世纪中期以来,信息开始被正式列入资源体系。信息与材料、能源并列构成社会资源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们逐渐学会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并把材料和能量同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信息的生产、加工和处理成为创造财富的基础,同时,信息资源与管理、科技等生产力软要素结合,与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生产力硬要素结合,对其他资源能够起到导引、放大、节约、替代、拓展、创新等“效用倍增”的巨大作用。因此,信息被称为“资源的资源”。

电子政务就是基于信息资源的政务管理形态,要真正体现电子政务的价值,必须更加充分而有成效地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助力提升综合国力

在以质能转换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中,人们对资源的争夺主要表现在占有土地、矿产和石油,而今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争夺的重点。

在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掌握信息的竞争十分激烈。谁能掌握和利用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取得主动权,从而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此外,信息疆界的全球化、网络化和自由化,使信息本身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权力,随着信息革命的发展,信息的权力正在代替财富的权力,成为主宰世界的力量。

为此,当今世界,信息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的重点,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历史上,英国、德国、美国先后都是靠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而促进了本国经济的起飞。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占有、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管理价值“效用倍增”

一方面,管理的过程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管理过程需要全面的信息支持。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防范重复发生问题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即不断获得确定性的认识。美国统计学家、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提出,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可分为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总计8个具体步骤。这个循环过程原本是对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概括,但实际上它揭示了管理的一般过程。

管理职能实现的过程就是信息开发利用过程。管理活动按照功能性质的不同分为组织、决策、控制、协调、指挥等职能,这些职能活动的开展和实现均离不开信息支持,在一定意义上,管理职能实现的过程就是信息开发利用的过程。

另一方面,物质形态的管理资源需要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运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这些资源都需要借助信息才能实现合理配置与功效的放大,即“效用倍增”。

透过管理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管理就是通过对信息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递,消除人们在对特定事物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使事物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从而保持和放大事物的功效。构成管理的各项职能活动,本质上就是开发利用信息的活动。离开信息,这些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动力、前提、依据、基础,也就失去了自身。

信息时代的政务管理是一种基于信息资源的管理

任何管理都需要依托一定的资源条件。管理的使命就是努力把投入的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转换成为有效的产出。没有资源就没有管理。

政务管理同样如此,传统政务管理是一种高度依赖权威的管理,它需要通过掌控和运作物质形态的材料资源和能源的方式,实现管理目标。

信息社会,政务管理所依托的资源,也同步发生变化。

随着信息被列入社会资源体系,信息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资源也成为管理所必须和所能够依托的主要资源。其他资源当然不会为管理者所放弃,但信息资源更具战略作用,其他资源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信息资源的作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信息时代的管理将是一种基于信息资源的管理。

政务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主体。在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在数量上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主体部分,在质量上,是整个社会信息资源中的最优良部分。加强对这些资源的管理将会使政府信息资源率先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结构中资源结构的调整,实现对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

政务信息资源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有作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中非物质产业所占的比重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偏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可以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使产业发展获得必要的原材料和原动力。

新的政务管理形态要求实现信息资源的战略价值

管理所依托的资源,主体部分已经不是物质性的材料和能源,而是信息,甚至对比重越来越低的物质性资源的直接掌控与运作也更多地是表达一种引导性的信号。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就是要为政务管理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资源,使信息资源能够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推动和保障之下,充分实现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价值,保证满足政务机关履行管理职能时的需求,保证满足社会创造更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求。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源动力

政务信息资源的利用、开发、管理三者关系环环相扣。利用是出发点,是目的,也是动力来源。“利用”是指人们将资源化的信息应用于特定社会实践活动,并对相关事务的处理产生有用性的行为或者过程。只有广泛而有成效地去利用信息资源,它才会产生有用性。

开发是利用的前提,是使利用成为现实的必要条件。“开发”就是使信息处于可得可用状态的行为或过程,包括发现、整序、存贮、提供等。信息资源同其他任何资源一样,并不总是天然地处于“可得”、“可用”状态的,这就使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管理是开发利用的保障,是开发利用功效的放大器。“管理”以保持或者放大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功效为目的,而对其构成要素及其流通过程所实施的规划、组织、监督、控制、协调、决策、指挥。开发利用是分散的、渗透性的,容易失序,又有很高的效能要求,因此管理是必须的。

在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发展动力源于两个方面的迫切需求。第一,政务管理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完成革命性变革,逐步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的政务管理。第二,改革开放30年后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产业结构需要调整,传统产业需要优化升级,社会资源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政务机关有义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用的信息资源。

基本现状有喜有忧

就目前来说,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基本状况有喜有忧。

喜的方面是,全国上下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在34号文件发布之后,高度创新性的判断成为党和政府观念创新、理论创新的典范。在认识深入的基础上,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要进展。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开始起步、信息资源数量增长迅速、信息资源质量提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稳步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对政务管理的支撑程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支持程度均有所增强。

然而,这些发展与要建设信息资源大国、强国的需求相比,差距还比较大,无论质量、数量,还是实际成效方面都不能令人满意。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最重要的努力是完善体制机制

目前,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定位不清、职责不明、没有明确的组织体系、方式陈旧、人才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等制约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还是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的不完善,上述问题大多是体制机制方面问题的表现。

因此,要大力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最重要的努力是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国家层面如此,机关单位层面也如此。

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而它们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社会资源结构的根本性调整,构建基于信息资源的政务管理体系,使得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与管理。(文章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赵国俊在培训班上的讲课内容整理)

数字城管的“杭州模式”:信息采集市场化

数字城管是一种城市管理新模式,基于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建立从问题发现、受理、立案、交办、处置到监督、考核、评价的城市管理闭合工作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从被动向主动、开放向闭合、粗放向精细、单一向综合、传统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数字城管是立足城市管理体制,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城市管理的一种“新模式”。

数字城管“杭州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学员理解信息化支撑下的科学、和谐的城市管理提供了一个标本。

“数字城管”是“数字浙江”的重要举措,是更新城管观念、提高城管效率、提升城管水平的重要手段。早在2006,浙江省杭州市数字城管就已经建成运行,同年8月通过国家建设部验收,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数字城管试点城市,并被建设部专家组命名为“杭州模式”。

在“杭州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信息采集市场化的做法提起了学员的兴趣。

据杭州市数字城管信息处置中心赵美英介绍,在信息采集方面,杭州市改变思路,采取了政府“花钱买信息”、“养事不养人”的做法。

为了调动信息采集员的积极性,杭州市按区域设定了五个标段,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00余名信息采集员专门从事信息采集,每一位信息采集员的利益与信息采集的质和量直接挂钩。通过市场利益的驱动,不仅确保了及时全面地发现街面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数字城管发现问题的成本。这一运作模式的转变,让杭州市的数字城管建设尝到了甜头,与规划中的预算相比,实际投资节省了上千万元。

信息安全与电子政务: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近十年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系统广泛延伸,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浪潮正推动各国竞相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人们体察到生活的幸福与安康、国家的前景与安全、全球经济的发展,都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网络的健壮运行。

正如任何新技术出现一样,ICT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正面实惠的同时,也被恶意用作新的战争武器、恐怖手段和犯罪工具。1984年美国人提出了计算机病毒理论。1988年又是美国人提出了计算机战理论,同年,美国发生了计算机蠕虫入侵军用计算机系统的首个案例。1989年美国与西德联手破获了前苏联KGB间谍长期入侵美欧重要网络的案件。1990年又是美国人率先提出信息战理论并付诸实施,由此引发20年来信息战军备竞赛。也正是美国对黑客的纵容,助长了计算机犯罪活动。

新世纪到来,全世界应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但是西方国家却在大力加强网络空间争霸的战略举措,并由此影响到全世界的网络安全态势和格局。

成绩与不足并存:我国信息安全环境特点明显

近些年来,我国信息安全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整个信息安全环境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从信息安全工作进步的角度看,我国逐步建设完善了一批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有所加强;制订了一批急需的有关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法规和标准;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对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和非法活动进行了有效的专项打击;计算机系统等级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得到了重视和逐步落实;各部门加强了对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测和防护;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信息安全人才培训工作得到了重视和扶持等等。

然而,我国虽是一个信息大国,但不是一个信息强国。人口总量巨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基础设施规模和网民数量将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信息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信息化应用创新能力和信息内容建设的总体投入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将受国内外条件和环境的制约。我国在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和控管能力上仍有诸多难题需要加以解决。

此外,我国信息化发展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存在着较大差距,受条件和投入的制约,信息化在缩小地区差距方面的收效并不明显,信息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迫性也有所不同。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信息流量和信息资源上外强内弱。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基础网络带宽和互联网络信息流量有很大增加,但总体上仍处进多出少的弱势状态。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数字鸿沟”问题愈益突出,现实生活中西方发达国家对我进行政治、思想、宗教、文化等信息渗透有增无减,防范压力增大。

从近年来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看,网络的互联性、开放性和信息传播性使得信息安全问题的非传统性特征十分明显。我国信息安全问题具有现实的错综复杂性。我国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正越来越多、日益紧密地反映出它与社会热点问题相交织、与重大国际热点问题相交织、与各种不稳定因素相交织和与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相交织。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严峻形势下实现平稳过渡

首先,让我们来看几组数据:公安部网站最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比例连续3年呈上升趋势,今年已经达到65.7%,较去年上升11.7%。

依据CNCERT监测,2010年2月份境内被木马控制的主机IP地址数目为9026个,与前一周相比增长19%;境内被僵尸网络控制的主机IP地址数目为1.2万个;境内被篡改政府网站数量为110个。

今年上半年,瑞星“云安全”系统拦截到的挂马网页数累计达 2.9亿个,共有11.2亿人次网民遭木马攻击,平均每天有622万余人次网民被挂马网站攻击。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信息安全事件的主要类型是:网络失密和被窃现象多有发生、敌对势力利用网络造谣诽谤、煽动动乱、网络攻击和网页篡改、恶意代码破坏信息系统、垃圾电子邮件堵塞网络致使网络和系统不可用等。

信息化势头迅猛、信息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信息安全问题又与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需求密切相关,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即如何切实保障信息网络安全以确保我国信息化建设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避免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导致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的发生。它也要求我们结合国情,从“发展是硬道理”出发看待和把握信息安全问题,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演变趋向加以冷静分析、正确判断,制定科学、务实、有效的安全保障战略。

由此可见,我们目前面临的信息安全总体形势更加严峻,而我国电子政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缺乏深入研究,指导思想有待进一步明确,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尚需完善;基础环境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法律法规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更迫切,网络结构不合理、互联互通不畅等问题有待尽快解决;其中安全是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难点。

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跨越若干基础工程和必要的磨合期;二是要明确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设计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总体结构以及发展战略,提出有效的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以避免风险,减少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更好地发挥电子政务建设的效用。

同时,依据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确有必要通过顶层设计的逐步深化,研究制定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体系的总体框架,满足电子政务应用主体的最大利益,从策略、法规、管理、标准、服务、基础设施、技术与产品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尽快使得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投入发挥和产生应有的效果,使我国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磨合期得以平稳过渡。

信息安全问题五大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信息化步伐加快,在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社会经济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逐步建设和积累了一批宝贵的信息资产。

与之而来的各类计算机犯罪及“黑客”攻击网络事件屡有发生,手段也越来越高技术化,从而对各国的主权、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

计算机互联网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并直接与世界相联,可以说是国家的一个政治“关口”,一条经济“命脉”。网络与信息安全已上升为一个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运行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性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将从互联网络扩大到国家基础设施网络,如政府网、通讯网、广电网、金融网、电力网、交通网等其他行业网络。

第二,攻击和破坏将从个别人的单独行为和单一目标发展成为更多有组织、有预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活动。

第三,影响将从局部扩散到更大范围,产生连环效应,损失放大。安全问题很强的“不对称” 性,使解决问题的政治经济成本高昂。

第四,社会组织形态与信息网络化结合,使传统的和新生的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将更多地借助于网络,能够形成远比传统等级制社会组织形态更大的扩散力、活动力和影响力,从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和造成恶劣影响会不断增多。

第五,信息网络“无国界性”使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性普遍问题,信息网络治理的“国别差异性”又使安全问题成为政治、文化冲突的特殊问题。这种危害性愈来愈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也纳入到综合国力竞争与国际政治斗争之中。

沉着应对 稳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当前我国党政各级政务部门已经进行了相当规模的政务网络建设,对这些业已存在的网络需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今后的政务网络建设应全面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贯彻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创建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发展,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要求。

要坚持立足国情,以我为主,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在发展中求安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强化基础性工作;明确国家、企业、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构筑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应根据各地各部门各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业务应用系统的具体开展情况,有重点地安排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不搞一刀切。

总之,沉着应对,稳步推进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就应按照增强党政各级政务部门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的要求,坚持以各级政务部门的业务需求为主导、强化业务应用、保障信息安全的原则进行,对于业已存在的政务网络,可以考虑逐步进行整合。在实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时充分考虑信息安全风险,从而确保政府部门能够有效地完成法律所赋予的政府职能和服务功能,规避信息安全引发的风险和损失。(文章根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在培训班上的讲课内容整理)

学员交流沟通无限

紧张的课堂学习之余,主办方还安排了小组讨论和大会交流。

市民之家介绍:

杭州市“市民之家”地处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市民可以在1.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受理服务大厅内,享受到“一站式”便捷服务,大厅共设101个开放式窗口,办理18类187个具体事项,20余个部门进行现场受理、办理。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在揭牌仪式上说:“共同把‘市民之家’打造成服务市民群众的第一窗口和金字招牌!”

据介绍,“市民之家”在举办法规政策宣讲、“杭网议事厅”、市民意见征询等政府与市民互动活动的同时,还将举办民间庆典、科普和文艺讲座等众多民间社团组织的市民自娱自乐活动。除此之外,市民可以免费查询所需档案,自助查阅政策文件、市情市貌等政务信息,了解咨询服务信息、公共事务等政府资讯。

推荐访问: 中国电子 发展方向 引领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