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新中国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

时间:2022-05-02 08:55:02 浏览量:

中国自19世纪70年代向美国、欧洲公派留学生,清末又有很多青年人到日本求学,其中有不少学生攻读工学学位。到1949年,共派出公费留学生约3万人,另外还有一些自费留学生。这些人中大部分后都回国了,为开拓中国现代科技事业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开始主要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不同途径向苏联派出了大批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大多成为新中国的栋梁人才。

留学苏联的规模

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司令员林彪致函苏联外交部长,要求他们关照派往苏联的21名中国留学生的教育和思想。这些学生去苏联学习技术和医学,但苏联方面却担心他们在莫斯科露面会引起国民政府外交官和其他外交官的注意,把他们安排在距莫斯科400公里的一个小镇上。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为中国派遣留学生铺平了道路。1951年有375名学生被公派到苏联留学,其中中国科学院派出了10名。中国政府决定从1952年开始每年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派遣和交换留学生,并与这些国家的政府相继签订了派遣和交换留学生的协定,任命了驻苏联大使馆主管留学工作的参赞,设置了使馆留学生管理处并成立了中共留学生党委。为了培训俄语和做其他准备,1952年2月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留苏预备部。“一五”计划规定,5年内计划派出留学生10100人,其中到苏联的是9400人,留苏预备部招生12800人;另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派实习生1300人左右。

中国政府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53年,采取“严格选拔,宁少勿滥”的方针,共派遣1708名留学生。第二阶段是1954年至1956年,采取“严格审查,争取多派”和“以理工科为重点兼顾全面需要”的方针,共派遣5853名留学生,其中研究生1213名、大学生4640名。另有进修教师135名、实习生6802名。这期间,国家先后对留苏学生的专业进行过三次调整,从学习社会科学、理科和一般工科的学生中抽调一部分,改学工业和国防工程所需的重点专业和尖端学科。第三阶段为1957年至1958年,采取“多派研究生,一般不派大学生”的方针,共派出1654名,其中研究生544名、大学生60名、进修教师176名、实习生874名。1957年规定研究生的条件必须是大学本科毕业且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以便在留学时真能看出问题,学到东西。第四阶段是1959年至1965年,派遣留学生数量很少。1960年后,每年派往苏联的留学生仅有数人至数十人。留学生回国后使中级科研队伍有了较大的发展。

关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留学苏联的人数,有不同的统计方法和数据,我们一时难以分辨各个数字的统计范围。据《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一书的资料,50年代,有7000名中国人到苏联学习和参加培训。这应该是指那些与基本建设有关,尤其是工业化建设有关的留苏人数。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 7493人,其中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教师、进修生、实习生和专科生;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一书的说法是,1949年至1966年中国向20多个国家派出留学生10688人,其中留苏学生有8213人;而同一时期来中国留学的苏联学生只有210人,占同一时期来华留学生总数的3.03%。中国科学院档案和《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的数据比较接近,或许没有包括或较少包括非教育与科研系统的留学生。

实际留苏人员的数量恐怕要比上述数字大。有学者根据《中央批准国家科委党组、教育部党组、外交部党组关于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1959年7月27日)》统计,1950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16152人,学成归国的有9074人,7778名去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大学生和研究生中学习工科的有5179名。按照苏联论著中的几个数字计算,中国留苏人员超过了20000名,其中包括在苏联企业里学习的人员。学者郑竹园提供了更大的数据,并做了行业分类。他提供的数据表明,1950年到1960年,中国在苏联受教育的人数有38000人,技术人员有8000人,科学家有1300人,教师有1300人,学生有7500人,工人有20000人。以上数字的差别,或者说确切的留苏人数,有待进一步调查和核实。

留学苏联的形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研究生或大学生;(2)实习生;(3)进修人员;(4)短期培训人员。研究生学习期限大约3年,毕业时一般获得副博土学位;大学生期限3年到5年,进修生和实习生一般工作1年到2年,短期培训一般为半年左右。

中国向苏联派出的留学生大多属于工程技术领域。苏联的高等院校、企业、设计院和科研机构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技术干部和熟练技术工人。据苏联方面的统计,1951年到1962年有8000多名中国人在苏联学习生产技术,11000多名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苏联的学校学习,苏联政府承担了他们的一半学习费用。此外,通过科技合作系统,1500名中国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学者去苏联了解科学技术的成就和生产经验。

与苏联援建工业项目相关的留学针对性很强,就是要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建设起来,实现正常的生产和发展。苏联方面相应的接待单位为这些项目培养了各个层次和环节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包括厂长、总工程师、工程师、车间主任、工段段长和工人,以及其他直接参加基建、设备安装、投产准备等企业建设的工作人员。比如,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有173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在莫斯科的哈伊科夫拖拉机厂接受培训。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的短期培训审查也相对较松,人数很多。

留学生到苏联的科学院或大学学习若干年,接受系统的研究生教育,这当然是比较理想的过程。可是,当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俄语基础较差,专业知识又不像苏联大学生那样系统,一般不容易满足研究生入学的条件。有数年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能满足研究生选派标准,但人数毕竟太少。另外,这些人还在国内承担了部分科技和管理任务,不容易长期脱离工作岗位而到国外学习。鉴于这种情况,科研院所实行了派遣实习生的制度,将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派到苏联学习一年左右,参加那里的研究工作,学习苏联人的研究方法,解决某一类的专门问题,而个人单独进行的研究工作则通常作为次要项目。

中国科学院是向苏联派遣研究生、实习生等留学人员最多的科研院所之一。1951年到1953年,中国科学院一般是通过高教系统或工业系统派出少量的留苏研究生。1953年到1955年,中国科学院尚未与苏联科学院达成正式的派遣留学生协议,派出的留苏人员略有增加,但仍较少。1955年4月5日,中国科学院呈请国务院考虑扩大中苏科学技术合作范围,以解决科学干部的培养问题,同时促进中苏两国科学合作。国务院秘书长4月26日批复:此事由科学院会同技术合作局解决。国家计委初步分配给科学院1955年的留苏大学生名额是69名,而科学院研究工作的发展需求应该是派出105名。由于苏联在接收上还有问题,实际上只派了18名留苏研究生。

从195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才向苏联较多地派遣留学人员。这一年度科学院共派出140名留苏研究生,其中34名是高教系统委托派出的。1957年科学院决定派遣90名研究生和28名进修人员,苏联科学院也同意了该计划并作了安排。但当年实际去苏联学习的人数只有49名,其中高教系统占了3个名额。

1957年底签订的《中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合作协定》和1958年初签订的《中苏两国科学技术合作协定》,都对中国向苏联派遣研究生、实习生和进修人员作出了规定。1958年,550名留学研究生、进修人员和实习生的名额是这样分配的:258名属于高等学校师资(包括外交部、文化部和卫生系统的科研机构的需要),165名分给工业交通系统,33名划给农业水利气象系统。科学院分得94个名额,其中72名去苏联,14名去东欧,8名去资本主义国家。在550个总名额中,留学苏联的占去400个。

1959年,中国科学院计划向苏联科学院派留学生73名,其中研究生42名,进修生15名,实习生16名。此次的政治、俄文、专业水平考查严于以往,所选人员水平较高。同年,科学院还向苏联高等学校和产业部门派进修生和实习生6名,分别学习6个专业。

1960年科学院派往苏联的留学生锐减到4名,其中研究生1名,进修生2名,实习生1名。科学院派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进修生4名,其中2名去民主德国,2名去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科委通过科学院派往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留学生10名。

据苏联有关方面统计,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先后共有900多名工作人员在苏联科学院和相应的研究机构学习和工作,接受科学训练,学习从事研究的方法。如果数据可靠的话,其中一定包括以科学院名义去苏联学习的其他系统的人员。

留学生的选拔条件

中国留苏学生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去苏联读大学和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如下的选拔条件:

一、政治条件:1.历史清楚,政治上完全可靠,思想上进步者。2.学习工作积极、努力、品质善良、有培养前途且自愿赴苏联学习者。3.家庭成员与主要社会关系,无反革命问题(由公安部进行审查)。

二、学历条件:须有大学毕业的程度,并从事研究工作或实际参加与其所学有关的工作一年以上,成绩优良,确有钻研精神者。

三、身体及年龄条件:1.经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根据(留学生身体检查不同标准的规定)检查合格者。2.限于三十五岁以下。

四、学科考试,经过政治审查及身体条件检查之后参加相关研究生科目考试,合格者,就可以留苏。

进修人员和实习人员的政治条件、外语及身体状况都必须符合以上的要求,略有不同的主要是学历条件。一般的培训人员没有非常严格的审查条件,主要在政治及身体两方面进行审查。

留苏学生通常是先在北京、大连等地的俄语院校的“留苏预备部”学习一年,进行一些准备工作。留苏预备部配备了一流的教师和优秀的管理人才,主要任务是使学员强化学习俄语,继续对学员进行政治审查,保证他们的身体条件。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够入党条件,不一定够留苏条件”。

留苏学生的学习

中国留苏研究生、大学生和进修生主要分布在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石油学院、莫斯科钢铁学院、莫斯科地质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矿业学院、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莫斯科黄金学院、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列宁格勒电工学院、乌拉尔工学院,以及其他城市的几百所高等院校和实习单位。除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大学外,其他高校基本上都是各种工学院,而大部分的实习生则主要分布在苏联科学院各研究所、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哈依科夫拖拉机厂及其他的一些工厂。

留学生的学习内容涵盖工业、农业、军事、地矿、水利、医学、电信、铁道、气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所有方面,主要是那个时期国家急需的、实践性强的专业,包括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固体物理、磁学、金属学、半导体、燃烧理论、机械、动力学、声学、电机制造、计算机、冶金等,旨在能够马上解决紧迫的问题。当时,学习基础理论的留学生比较少。一般说,各部门派遣的研究生和大学生考虑选择三四年后急需的专业,而实习生与进修人员则选择当时最急需的专业。主管部门对选拔条件执行比较严格,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据莫斯科工业大学基西疗夫教授介绍,莫斯科工业大学的前身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简称斯当克因),是第一批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苏联院校之一。当时,该校有工艺、机床工具、仪器制造等系,下设金属切削机床、仪器制造、机械制造工艺、精密机械仪器、机械工艺金属压力加工等专业。斯当克因接收了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将他们分配到各个专业学习。学院负责他们的学习,也为他们安排各种生活和文化活动。他们很明白到苏联的目的就是学习,成为有技能和熟练技术的专业人员,所以学习相当勤奋,不需要任何督促。基西疗夫回忆,第一批来学院的中国学生可能有上百人。他们与苏联学生一起学习、实习、参观博物馆等,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1954年中国加强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因此大批留学生在1958年以后回国参加工作,但更多的留学生是在中苏关系破裂后回国的。他们学到国家急需的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报国信念,乐于投入到各项建设事业中去,受到各用人单位的欢迎。有些单位为了争取得到归国留学生甚至与其他单位发生了争执。

留学生回国之后,很快填补了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等领域的一些空白,承担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并且在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些成为国家科学技术事业和产业的带头人和组织者。到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78名留苏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3名留苏的。有的还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责任编辑刘荣刚)

推荐访问: 苏联 派遣 新中国 留学生 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