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研究

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研究

时间:2022-05-03 11:50:02 浏览量:

关键词: 党的建设科学化;党的建设;历史经验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中发展起来的。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的首要位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党建;立足提高党的战斗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建设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主要经验。推进新时期党建伟大工程,需要创造理想信念教育、意识形态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民主建设、先进性建设和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经验。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1)05057006

Research on Experienc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onstruction

QI Weiping(Department of Polit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Key words: Party’s construction in scientific way; Party’s construction; historical experience

Abstract: CCP grows by improving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past 90 years. It is the main experience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to regard the ideological building as the top priority, emancipate our minds, seek truth from facts and keep up with the times; adhere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e Party and the mass line; carry out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around the central task, base on improving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and strengthen the Party’s organization building; play the Party members’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and build, maintain and develop the permanent mechanism of the Party’s vanguard nature; promote Party’s construction comprehensively, harmoniously and sustainably; reform and innovate to establish a Marxist innovative party. In the new period, the promotion of the Party’s construction should step up the education for Party members to cherish the Party’s ideals and beliefs,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building, punish and prevent corruption, improve democracy, keep vanguard nature, properly handle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90年的春秋,从初建时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规模,为世界所罕见。随着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次深刻的转变,经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各种各样的考验,这样一种与时俱进的状态也是历史上少有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经验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能不研究它在自身建设中积淀的历史经验。

一、总结经验对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90年来是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中成长发展起来的。2010年6月19日,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中从3个方面概括了中共党史的涵义,指出:党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概而言之,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同时就是其自身建设的历史。党自身建设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整个历史实践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党自身的建设,其他一切实践活动就失去了根基。

认真总结经验是党的历史传统。“我们一贯提倡总结经验。因为总结经验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环节。实践可以产生理论,但必须经过总结这个环节。我们党的历史上两次大的飞跃都得益于总结经验”。[1]所谓经验,简单地说,就是将历史确认的东西提炼出来,以便人们形成思想的共识,转化为现实动力。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用“十个结合”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实践的成功经验。他指出:“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运用,并在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2]党中央反复强调对于历史的经验要百倍加以珍惜。经验是成长的记录,是成熟的标记。经验教会人们懂得珍惜,懂得自尊自爱。缺乏经验不足畏惧,无视经验则是大忌。没有经验可以摸索经验,有了经验不加珍惜是弱智的表现,中国共产党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以经验的不断创造、积累和运用为基础的。

当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已经引起世界的震撼和高度的关注。继上个世纪“东亚模式”讨论之后,“中国模式”成为又一热议的话题。虽然国内外观点各不相同,歧见纷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讨论“中国模式”,就是力求发见“中国经验”。还可以肯定的是,讨论“中国模式”,不可能回避中国发展中的政党问题和执政经验。在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政治生态下,政党与国家的利益同构性决定了执政党建设经验与国家发展经验的同体性和贯通性。换句话说,虽然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国家发展的经验具有不同的指向,具体问题和内容有所不同,但两者又不可分离和割裂,更不能对立起来。政党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中国政治发展特点使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国家建设的经验兼容相通。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认为,“中国模式”问题的讨论也突出了研究中国共产党建设经验的必要性。

从现实来看,认真总结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考量。一是时代变化的宏观维度,二是国内形势的中观维度,三是政党发展的微观维度。这三个维度,用中央确定党的建设战略思路的阐述来说,就是世情、国情和党情的三个历史背景。从宏观维度考量,近30年来,国际形势在错综复杂的格局中发展变化,冷战的结束,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凸显,使世界变化十分迅速。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科学技术革命浪潮,构成党的执政的严峻考验。从中观维度考量,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创新实践给中国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伴随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党在治国理政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从微观维度考量,共产党自身情况的变化十分明显,80、90后青年逐渐成为党员队伍的主体力量。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新吸收的党员大学生占的比重达30%以上。除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外,许多新阶层中的先进分子也加入了党的队伍。党的组织形式不仅层次关系发生变化,而且结构类型也呈新特点。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党员活动方式、生存场所以及组织归属的很多特点与传统党组织的管理常态相比变化很大。“两新组织”,农民工党员,流动党员,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楼宇、项目上以及社区党建等等新事物新变化,促使党的组织类型多样化。这样的政治生态与复杂的社会环境相交织,凸显了党的建设必须形成新的发展理论。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他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3]提醒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创造党的建设新经验,在应对“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中不负人民的重托,更好地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党加强自身建设历史实践的主要经验

在90年历史实践中,党的自身建设呈现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表现出两条明显的线索。一条是基于历史方位和社会角色转变而发生的建设任务更换。从一个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政权的党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转变以后,党的自身建设逐渐完成革命型政党建设任务,向执政党建设任务转变。另一条是基于时代环境和国内形势变化而发生的建设思路变更。从一个在封闭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向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以后,党的自身建设逐渐摆脱地域局限和静态发展的线性思维束缚,向全球意识、世界眼光、社会转型的宽阔视野转变。党的建设是在90年中国历史进程翻天覆地的变动中发生、发展、转变和完成的,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也在历史轨迹的延伸中得到不断的积累。

第一,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要位置,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方向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首先重视发展党员的组织建设任务,注重思想建设是在党领导革命的阵地转向农村之后。毛泽东在开辟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及时地提出了农村环境和大量农民加入党的队伍情况下必须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问题,思想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凸显出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以及延安整风运动,将思想建设推到占据第一位的位置。党执政后,党内思想整风和理论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体现了思想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全党的不懈努力。90年历史实践证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取决于思想建设是否健康地开展,思想建设对于党的建设具有统领地位。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中,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个思想的普遍原理科学地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拘泥于马克思主义书本,机械照搬条条框框,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本义,也不可能对中国实际进行正确的指导。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想灵魂。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告诉我们,党的事业发展还是停滞,成功还是挫折,总是与坚持还是背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相联系。

第三,坚持党的宗旨,贯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路线,增强党的凝聚力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是党确定不移的宗旨诉求。削弱或者放弃党的宗旨意识,党的事业将一事无成。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既是党的优良传统,又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的力量源泉。为人民谋利益,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最主要的路径依赖。

第四,坚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党的建设,不断赋予党的建设新内涵和新任务党的建设历久常新,原因在于其内涵、任务总是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得到适时的丰富和调整。党的建设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形成的具体要求、任务指向、表现形式都不相同。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必然将党的建设推向新的时期,由此而发生的形势变化,需要党在变换工作中心的同时更新其自身建设的内涵、任务等方面的认识。历史教训还提醒我们,党的建设健康开展既要体现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又要发挥党的中心工作正确方向的保障功能,使党的建设在党的工作中心出现偏误时能够起到拨正纠错的作用。

第五,坚持立足提高党的战斗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一般而言,政党的组织规模是其战斗力的显示,然而组织的成员数量不能等同于战斗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除了不断扩大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之外,更重要的是管理水平的提高。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将社会的先进分子吸纳到党的组织、对干部和党员进行教育培训、发挥各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等等。从历史实践看,提高党的自身管理水平是组织建设的核心,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要实现党的自身管理科学化。如果说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话,那么,提高党的自身管理科学化水平就是党的组织产出强大战斗力的保障。

第六,坚持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组织的先进性必须与成员的先锋性相匹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拥有8000多万党员,但在全国人口中毕竟是少数。少数如何影响多数?只有依靠少数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永恒的课题,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需要共产党员的自身思想觉悟,更需要体制机制的激励和保障。形成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激励党员争先创优,是注重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经验延伸,对于扩大党的社会基础,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第七,坚持从党建工程系统性出发,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党的建设1939年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的论断,涵义极其深刻。改革开放后,党中央提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概念,体现了对党建工程系统性认识的一脉相承。将党的建设视为一项工程,寓意着其内在构造紧密相扣的关联性。它表明,党的建设包含的各项任务都不是孤立独行的。民主革命时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互动关系呈现了党的建设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开展进一步拓展了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的传统格局,形成五大建设的新部署。党的建设只有通过其系统构造的完整实现,才能获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第八,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建设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政党的生命力与它的创造力相关,创新是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源泉。国家建设需要改革创新,政党建设也需要改革创新。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生态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是建设创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开创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证明它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显示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的理论成果。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将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创新型政党的必然要求。

三、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实践中创造新经验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我们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党要适应这样的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4]这个阐述揭示了党的建设的艰巨性。面对时代变幻和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国内深刻的社会转型,党的建设只是依靠既有的经验,难以适应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需要。党历来反对经验主义。经验是一种资源,但将经验固化,就会变资源为负担。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我们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经验的资源作用,又必须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创造新的经验。

第一,在社会转型的新情况下创造理想信念教育的新经验党始终强调,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突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这关系到坚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坚持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民主革命时期,理想信念曾激励共产党人牺牲个人利益甚至个人生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始终强调坚持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但在社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以后,理想信念受到极大的挑战。党的历史经验如何对接新时期新情况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认真分析和查找理想信念遭遇危机的原因,有助于新经验的创造。理想信念不是一个单纯的思想教育问题,也不是简单地靠宣传可以解决的事情。谁都不会否认共产主义理想是崇高的、伟大的,关键是这样的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如何落地,如何使理想与利益的关系理性化,如何从制度机制上规范共产党员的言行举止。换句话说,坚守理想信念是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工程建设,局限于思想宣传教育容易陷于空谈。结合时代条件和国内发展不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内容、认知结构和实现方式,需要摸索创造新的经验。

第二,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的现实中创造意识形态建设的新经验改革开放使传统马克思主义遭遇现代适应性的难题。一方面,国内改革的实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难以从马克思主义既有思想中找到现成的结论,许多新结论新判断是经典作家没有提出过的。另一方面,历史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所遭遇的曲折和造成的损失,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对它的迷惑甚至质疑。再加上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诋毁和攻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极其不利的时代环境。这种不利环境又与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发展的国内现实相交叉,情况就更加严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地位不容动摇,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发展不可避免,如何处置一元与多元的矛盾,如何在各种社会思潮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作用,如何有效解决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这些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难题只有在不断创造新经验中才能得到破解。

第三,在构建权力监督体系中创造反腐倡廉建设的新经验作为掌握权力的执政党,反腐倡廉是其自身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表明,社会主义制度下权力的公共性质与执政党的价值取向完全相契合。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视腐败为毒害党的肌体健康的毒瘤,对于反腐败有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形成了一系列思想理论,也设计了许多权力监督制度和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权力腐败的顶风作浪,官员行贿受贿、巨款贪污侵吞、窝案集体犯罪时而发生,在某些地区某些领域甚至呈蔓延的态势,社会反响强烈,人民深恶痛绝。这就说明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还存在盲区和软肋,权力监督不到位。中国不采取“三权分立”的权力制约机制,走的是一条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党内监督、民主党派监督、人民群众监督以及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建构的道路,如何使这样的监督体系充分显示效能,需要在改进和完善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第四,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创造党的民主建设的新经验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党的民主建设涉及党的选举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集体领导和决策制度、党内监督制度以及党员主体地位等关系到党的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内容。党中央对党的民主建设始终高度重视。历史实践中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开展的民主建设,有丰富的经验,也有偏失的教训。从现实看,党的民主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家建设和人民的期待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世界民主潮流的现代发展以及国内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日益提高,党的民主建设的理念急需提升,力度急需加大,体制机制改革步子急需加快。如何有效激发党的民主建设的动力?如何切实构建发扬党的民主的制度机制?如何以党的民主引领人民民主?是创造党的民主建设新经验的着力点。

第五,在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创造先进性建设的新经验党的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历史实践中得到过长期的检验。抗日战争时期党动员全民族英勇抗战的成功,解放战争时期党获得人民大力支持的事实,以及党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战胜曾长时期力量远比其大得多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势力,充分显示了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也形成了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经验,效果不容否定。但毋庸讳言,一些地方和某些领域的党组织凝聚力不强,战斗力削弱,有的基层党组织处于虚置和“空转”状态,党员的先进性显示不出来,群众的口碑不好。从整体上说,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现状与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相差还较远,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在不断积累经验中实现创新。

第六,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创造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经验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命题,涵义深刻。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内涵、形成特点、表现方式以及处理方法,比20世纪50年代要复杂的多。体制改革积压的深层次问题、各种所有制经营模式产生的矛盾、分配要素和方式差异导致的贫富差距、社会发展中利益相对被剥夺的问题以及社会资源享有上公平公正的某些缺失,成为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大量产生的原因。这些矛盾绝不是按照传统经验可以解决的。当前,人民内部矛盾不仅表现为经济利益上的冲突,而且表现为政治诉求上的紧张,干群关系、阶层关系上形成的矛盾乃至群体性事件增多,大多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成果分享不协调,干部渎职和权力失控失范有关。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虽然并不直接属于党自身建设的范畴,但党自身建设不可能离开民生问题。民情得不到反映,民怨不能够纾解,民生不给予关怀,党自身建设无从谈起。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分及时。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创造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经验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求发展就必须抓建设,抓建设是为了求发展。党在不断建设中发展,在不断发展中建设,发展与建设都不能偏失。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建设在新的格局中不断发展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上形成了一系列崭新的思路。如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先进理念,提出建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如不断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党的建设战略布局上形成5个方面建设的新部署,突出强调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意义,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如从深刻把握规律的角度要求出发,提出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促进党的建设;如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如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等等。这些新思路的形成,既是以现有的实践经验的为基础,又对创造新经验提出了要求。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在经验汲取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中实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需要在既有的经验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54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04.

[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02).

[4] 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

责任编辑:陆广品

推荐访问: 中国共产党 自身建设 经验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