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大胆创新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

大胆创新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方式

时间:2022-05-03 12:40:03 浏览量:

摘要: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问题是当前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河南省信阳市实施的“金桥工程”是对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成功探索。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灵活设置党组织,为农民工党员在务工地“安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主动地为农民工党员排忧解难;创建新型活动载体,为农民工党员搭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实施回归工程,为农民工流动党员搭建返乡创业的金桥。信阳市实施的“金桥工程”,对河南乃至全国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党员;金桥工程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4-0025-05

随着时代发展,农民工大量流入城镇成为必然,在一亿多的农民工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党员。党组织如何通过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既能监督他们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又能在组织的帮助下使他们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是新时期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新课题。针对这些问题,近几年来,河南省信阳市对农民工流动党员实施了“金桥工程”,在河南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对搞好新时期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一、信阳市对农民工流动党员实施“金桥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金桥工程”,是指河南省信阳市正在实施的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党员建立党员之“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具体来说,就是在全国信阳籍农村劳动力集中的城市,建立信阳籍农民工流动党员党支部,通过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

信阳是劳务输出大市,有200多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占总人口的25%,其中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就有2.7万人,占全市农村党员总数的23%左右。信阳每个县(区)都形成了一至两个响当当的劳务品牌:息县的保安、商城的烹饪、潢川的花工、淮滨的电焊、光山的缝纫、固始的再生资源回收、平桥区的建筑、新县和罗山县的国际劳务等。劳务经济的发展在给信阳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带来三个难题:第一,就业区域的流动性和岗位的多样化,使党组织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管理考评难;第二,大部分青壮年党员外出务工,使部分村级组织选拔年轻有为的干部难;第三,由于党组织对外出青壮年农民中的入党积极分子缺少培养教育的手段,在青年农民工中发展党员难。为破解这三个新的难题,从2003年上半年开始,信阳市在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党员中实施“金桥工程”。信阳市实施金桥工程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为农民工流动党员在务工地“安家”

中共信阳市委组织部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打破原有的流动党员属地管理模式,从合理设置党组织入手,在外出务工党员人数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做到农民工党员聚集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优秀人才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踪培养到哪里。其主要形式有:第一,采取单独建、依托建、联合建等形式设置党组织。这三种形式主要适合农民工流动党员人数相对集中的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一是单独建,即根据信阳市某一县域在务工地党员人数,由输出地乡镇党委或是县区委单独建立党组织。在外出农民工集中地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由输出地乡镇党委单独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有正式党员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由输出地县区委单独建立基层党总支。按照此原则,商城县已经分别在外出务工党员中设立了22个党支部、26个临时支部、5个联合支部。二是依托建,即依托信阳籍外出农民工创办经营的各类经济组织或县区驻外办事机构(如维权中心、计生服务站等)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信阳市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有许多人都是本行业的成功人士,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信阳市组织部门就依托这些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中共固始县委驻上海闵行区支部就是依托党员所创办的企业而建立起来的党组织。三是联合建,即采取区域联合或行业联合等方式联合组建党组织。在成功人士创办的企业或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因党员人数较少或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和依托组建党组织条件的,由输出地的县区党组织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采取区域联合或行业联合等方式联合组建党组织。第二,采取委派临时支部书记、选派联络员、建立网上党支部、设立务工党员管理站等形式进行管理。这几种形式主要适合管理短期外出、人数相对分散地方的农民工流动党员。一是委派临时支部书记。在有序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中,采取直接委派一名党支部书记的方式,把去同一企业、同一个城市或从事同一个行业的农民工党员迅速组织起来。二是选派党建联络员和建网上党支部。对于外出时间较短、人数过于分散的党员群体,则由各乡镇党委负责,采取选派党建联络员和建网上党支部等方式进行管理。三是设立外出务工党员管理站。在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且流向较分散的乡镇,设立外出务工党员管理站。管理站的主要职责是开展党课教育,办理党员外出务工手续、办理接转组织关系、代理承办缴纳党费、帮助外出务工党员维护合法权益等。为了更方便地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和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的商城县还在上海、杭州、苏州设立5个分站,面对面地为外出务工党员提供报务。

目前,信阳市通过以上几种形式已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等20多个城市建立党总支13个、党支部351个、党员管理工作站1个,把80%的农民工流动党员纳入了党组织的直接管理之下。这里以在北京市的外建党支部为例。单独建立的支部,新县6个、光山县4个、商城县6个、淮滨县3个、固始15个、罗山县9个、息县5个;依托建立的党支部,潢川县2个、光山县6个;联合建立的党支部,光山县2个。

2.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积极主动帮助外出务工党员排忧解难

第一,发挥外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工会、司法等其他社会组织帮助农民工党员维护合法权益。农民工党员在外出务工过程中,由于受其所从事职业的影响,经常会出现有了工伤事故无人过问的情况,他们的合法权益亟待维护。信阳市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发挥外建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帮助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维护合法权益。2002年,长期在江苏宜兴一家私营石英砂厂工作的一批信阳籍农民工,因为粉尘污染,有159人患上矽肺病,6人不治而亡。商城县苏仙石乡、四顾墩乡20多名务工党员,配合司法部门进行多次协调和十多轮谈判,在江苏宜兴为159名硅肺病患者成功索赔430万元,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中国农民工维权第一案”。据统计,“金桥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外建党组织联合工会运用法律武器追缴拖欠农民工工资4670万元,帮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15458人,协助处理农民工工伤事故及其他侵权案件680起,依法索赔金额4137万元,帮助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维护了合法权益,保障了农民工党员的基本

权利。第二,开办留守子女学校、到农民工集中地办学,解决农民工党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不仅是外出农民工最担心和忧虑的问题,而且也是近几年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为了解除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为了下一代子女的健康成长,信阳市党组织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一是开办“留守子女”寄宿学校和托管中心。为了让没有随父母外出的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的子女有学上、有人管,信阳市委号召全市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办“留守子女”寄宿学校和托管中心。在信阳市委的组织和号召下,全市有150多所中学积极响应,解决了10多万农民工子女的吃住问题。在平桥区的第一中学、第五中学还各办了一个留守子女宏志班。为了保障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信阳市组织部门又组织城市少先队员与农村“留守子女”结对,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共同成长”活动,使农村“留守子女”得到了正常的教育、管理和关爱,较好解决了外出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的后顾之忧。二是到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去兴办学校。对于另一部分举家外迁的农民工党员子女,信阳市委倡议有识之士到农民工集中地去办学。平桥区委协调当地有关部门在农民工较集中的北京、广州分别办起了3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息县农民工易本耀就是在信阳市委的倡议下,在北京玉泉路办了一所小学,专门接纳农民工的子女,解决了随父母外出的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的子女教育问题。温家宝总理亲自去看望,并在学校黑板上写下了“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题词。现在,信阳人在北京开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达到400多所,接收农民工子女人学近10万人。他们的这一举措受到了广大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的欢迎。第三,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事机构,解决农民工党员就医难的问题。2005年,中共固始县驻北京卢沟桥支部书记代表200位固始籍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向家乡党组织和政府反映了在北京看病难的问题,迫切希望在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事机构。信阳市党组织了解情况后立即采取措施解决此项问题。2005年以来,固始县委通过对该县外建党组织和劳务输出部门(驻外办事处)的调查摸底,掌握了在江苏吴江、北京、上海、广东、河南郑州等城市的固始籍民工都在5万人以上的情况后,先后将江苏省吴江市盛泽人民门诊部和北京市丰台区长峰医院、河南省职工医院确定为固始县农民工的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这些信阳籍农民工定点医院,可以为信阳籍所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在当地务工的农民工,提供免费挂号、优惠检查、平价手术等基本诊疗服务;同时,为了信阳籍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报销医疗费用更方便,设在定点医院的信阳“新农合”医疗办事机构,可以现场为农民工报销部分医疗费。从此,河南信阳籍农民工只要每年在各地设立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机构交纳10元钱,不用再回家,就可以同样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和在家乡看病一样比例的直接报销。有了这一服务,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就可以安心打工,放心就医。

3.创建新型活动载体,搭建农民工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

第一,开展“四争四爱”的争创活动,激发农民工流动党员建设驻地、带富家乡的积极性。信阳市通过在外建党组织中开展“四爱四争”(爱家乡、爱驻地、爱工友、爱企业,争做致富能手、争做遵纪守法模范、争做技术能手、争做创业标兵)的实践活动,把务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为农民工党员发挥先进性提供了平台,出现了许多党员主动找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主动要求承担任务的感人场面。涌现出魏青刚(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张清刚(全国劳动模范)、杨新松、刘文新等一批务工先进人物,受到了驻地和家乡的表彰。第二,设立党员示范岗,展示农民工流动党员的先进性。外建党组织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的活动,让农民工党员“高举党旗闯市场”。第三,开展评选优秀党员活动,鼓励农民工流动党员为党旗增辉。

4.实施“回归工程”,为农民工流动党员搭建返乡创业的金桥

据有关部门统计,信阳外出务工人员中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有27万人,100万以上的有11500人,1000万以上的有643人,亿元以上的有45人,党员在企业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为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信阳市委在农民工党员中实施“回归工程”,为农民工党员建设家乡搭建返乡创业金桥。第一,利用亲情、乡情的纽带,努力营造回归创业光荣的氛围。如今“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仔引回创业者”的理念已成为信阳市各级组织部门的共识。当地组织部门特别重视利用乡情和亲情的纽带,吸引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打工者外出,市县有关部门定期派人去慰问,开展联谊活动;打工者返回,地方政府扯起横幅欢迎;回乡创业者,更被视为功臣。固始县县城最繁华的主干道两旁,悬挂着数十幅巨大而醒目的返乡农民工“明星照”,这无疑是对“回归工程”的生动诠释。第二,实施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民工流动党员为建设家乡做贡献。信阳市先后出台了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21个文件,为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党员提供简化办证手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政策支持。对于有突出贡献的返乡创业人员不仅给予物质奖励,还给予相应的政治待遇,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士在适当时候被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候选人。在信阳市委和政府乡情和政策的积极引导下,昔日的“孔雀东南飞”变成如今的“八方雁归来”,不少人陆续开始返乡创业,这些人被称为“城归”农民。

二、信阳市实施“金桥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

1.解决了三个难题

第一,实施以流出地为主的源头管理,解决了对农民工流动党员考评难的问题。过去农民工党员外出务工后,他们在务工地的表现如何,是否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们党籍所在地的党组织很难掌握准确的情况。实施“金桥工程”后,通过源头管理(即外建党组织隶属于批准建立的乡镇党委或县区委)和签定双向共管协议,对农民工流动党员的管理更加规范化,解决了对农民工流动党员考评难问题。源头管理,就是规定由隶属于乡镇党委或县区委的外建党组织主要负责对农民工流动党员实施管理。外建党组织承担着四项职责:一是负责本地区内流动党员的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接转组织关系、开展组织活动;二是组织党员参加当地和家乡组织的党建、公益事业活动和务工单位组织的系列活动;三是支持工会、共青团工作,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四是考评农民工党员在务工所在地的表现。每年年终,以乡镇为单位,由外建党组织对外出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外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进行表彰,此项措施解决了流出地党组织对外出务工党员的考评难的问题。

第二,加强了组织上的教育培养,解决了农民工人党难的问题。过去,由于对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缺乏必要

的教育培养手段,使许多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被滞留在党的大门之外。外建党组织成立后,就把培养优秀务工人员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任务,及时发现那些积极向上、文化素质高、勤劳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务工人员,逐人建卡,指定支部中有一定工作能力的支委成员或党员骨干负责培养。在组织教育培养下,很多有理想、有能力的务工经商人员向家乡设在务工地的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到2006年底,信阳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有8000多人提出入党申请,3850人被列为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1972人,408名农民工人党。发展优秀务工人员入党不仅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而且为村级干部队伍和“双强”支部书记建立了后备人才库。

第三,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引回了领头雁,解决了选拔优秀青年干部难的问题。“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书”,这是对农民渴望得到一个好的领头人的写照。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一批有领导能力和经济头脑的好支书。信阳市通过实施“金桥工程”,为一部分农村引回了经济建设的领头雁。在党组织的号召下,一批事业有成的农民工党员回到家乡担任村干部,利用在外学到的技能和管理知识,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实现了领导干部人才的回归。据统计,“金桥工程”实施以来,信阳市有658名农民工回到家乡担任村干部,其中197人成长为“双强”村干部。

2.架起了“三座金桥”

第一,架起了党员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双向管理信息桥。各县区在组建、管理及发挥外建党组织作用时,都主动与当地各级党组织加强联系,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双方采取签订协议、互访座谈、定期召开联席会等形式,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协商共建,共同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管理。外建党组织普遍得到了当地党组织的认可和欢迎,罗山县子路、莽张、彭新三个乡在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路联合组建党支部时,就得到了武昌区首义路街工委领导的大力支持。许多输入地的工商、税务部门都主动找上门来,希望依托外建党组织对该地区协同管理。通过外建党组织的积极工作,实现了党员输出地和输入地的联合互动,促进了两地各个领域的沟通合作。在年终对外建党组织考评时,还把输入地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对外建党组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第二,架起了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连心桥。外建党组织建立后,利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主要针对农民工和农民工流动党员遇到的被拖欠工资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工伤事故处理问题和看病就医问题等,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解决。息县长陵乡依托在上海宝山区建立的党支部,还专门成立了维权服务中心。据统计,“金桥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外建党组织联合工会运用法律武器追缴拖欠农民工工资4670万元,帮助解决农民工子女人学15458人,协助处理农民工工伤事故及其他侵权案件680起,依法索赔金额4137万元。通过各项维权工作,使党组织真正成了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的靠山。

第三,架起了农民工流动党员与家乡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致富桥。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经济发展是基础、是关键。外建党组织建立后,积极引导在外务工经商的党员和成功人士,发挥他们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回乡领办创办企业,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做贡献。信阳市党组织通过实施“回归工程”,共有1万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办厂经商,共创办各类经济实体4568个,投资项目935个,总投资达10亿元以上,吸纳了10余万人就业,为信阳市的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四、几点启示

河南信阳市实施的“金桥工程”,给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仅河南省流动党员人数已经达到15万多人。做好对他们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各级党组织只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新时期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才能积极地采取措施,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2.创新组织设置方式和管理方法,保持和发挥农民工党员的先进性

第一,在组织设置形式上,支部跟着党员走,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一个党员如果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其先进性就难以保持,其先锋模范作用也难以得到发挥。要保持流动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及时把他们纳入到党组织的管理之中。要采取支部跟着党员走的方法,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在党员流向相对集中的地方如建筑业和集体组织的对外劳务输出的劳务组织中,可集中建立党组织;在流动党员人数相对分散的地方可以采取委派党建工作人员或依托流入地的社区党组织的方式进行管理。第二,在管理方式上,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管理机制。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应该由现在的以流出地管理为主,向党员属地化动态管理转变。由于党员流动的频繁性和流向的复杂性,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对其管理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除了在流动党员集中地由流出地党组织负责建立党组织外,党员流入地党组织必须主动承担起流动党员管理的任务,将外来分散的流动党员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流出地和流入地的党组织通过签订双向共同管理协议,构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共同负责、管理经费共同承担、活动场地共同建设的管理机制,确保农民工党员无论流动到哪里都能接受到党组织的管理、享受到党组织提供的服务。

3.树立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管理理念,增强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功能

第一,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服务意识。要把那些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自富和带富能力强,而且热心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的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选为党组织负责人,同时还要对外建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熟悉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为务工党员服务的意识和本领。第二,增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在帮助流动党员维护权益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整合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集中地建立的工会组织、团组织、妇女组织、司法援助组织、计生服务组织等多种力量,齐抓共管,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局面。可以在外建党支部较集中的城市设立外出务工党总支,吸收工会、司法、社保、计生等部门参加,以党总支为核心,同时悬挂维权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就业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牌子并发挥这些部门的作用,真正把外出党组织建设成功能齐全、职责明确、作用明显的经济服务组织,建设成服务广大外出务工党员和务工人员、服务劳务经济发展的坚强堡垒。第三,拓宽对流动党

员的服务领域。流动党员中相当一部分人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也更渴望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所以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党内生活中,尊重流动党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应有权益和合理诉求。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服务范围。如在致富和就业信息方面提供指导;在权益保障、子女入学、就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和帮助;建立流动党员扶危救困制度,组织党员开展党内互助活动,组织有技术特长和生活条件好的党员对生活困难党员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为失业党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等。

4.建立流动党员双向流动的机制,引导农民工党员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向城镇流动是主要趋势。但是,近几年,由于发达地区商务成本增高,农民工和农民工党员叶落归根的观念日渐浓厚,一些人回归故里创业的热情较高。各级基层党组织应该顺势引导,建立农民工党员双向流动的长效机制。当前,应当重点加强对农民工党员回乡创业热情的引导,用乡情和政策优势引导农民工党员为建设家乡多奉献。第一,用乡情感召农民工党员致富不忘家乡。如由党员流出地的党组织向外出务工中事业有成的党员和农民工发出回乡倡议书;党组织的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去看望本地外出务工的人员,介绍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农民工党员回乡创业的热情。第二,用优惠的政策引导务工党员回乡做贡献。制定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如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税收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方便,引导事业有成的党员和农民工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带回家乡,带领乡亲致富。第三,通过精神鼓励吸引农民工党员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如设立“突出贡献奖”,表彰在帮助家乡揽人才、引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党员。利用现代的媒体如当地电视台、报刊、宣传画等形式,对回乡创业有功的人员进行大力宣传,营造一种回乡创业光荣的氛围。

5.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和远程教育网络,发挥信息化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优势

第一,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方便。目前,在许多地方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流动党员加强管理已经具备了条件。流动党员到流人地后党员身份的确认、参加党的活动及享受党组织提供的服务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党员管理智能系统得到解决。该系统使党员通过刷卡既能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和党组织活动,又能通过智能感应器所记录的有关数据,了解当地政府和用人单位发布的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该系统也方便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进行跟踪管理。这个新型的智能管理系统已经在郑州市金水区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推广和应用。第二,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在人口流动频繁的时代,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工作,也是党建工作遇到的一个新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开通和使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流动党员的务工地、家乡,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具备了开通远程教育网络的条件。2006年以来,中共中央组织部门在许多农村地区开通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网络传输,流动党员可及时学习实用技术、业务知识、党的有关知识和文件。要将党组织生活会、同乡联谊会与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将党建工作、农民工维权与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党建网络、光盘书刊、定期联系等渠道和方式,畅通家乡基层党组织与外出务工党员群众的沟通联系机制,为外地务工党员群众提供技术、信息、法律等服务。

责任编辑:浩 淼

推荐访问: 农民工 大胆 流动党员 创新 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