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非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时间:2022-05-04 11:05:02 浏览量:

【摘 要】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工程的开展,中高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入学时已经具有计算机的初步使用能力,中高职学校应当根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并结合中高职学校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确定计算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使中学的计算机教育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公共教育构成一个系统。结合社会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的需要,中高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将计算机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等措施,以提高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 中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05-01

一、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意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职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也是公共基础必修课程。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85%,中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对的主体就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旨在学习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办公应用软件和网络等相关知识,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自己生活和学习等实际问题,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中高职学校陆续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加入到非计算机专业授课计划中,如今各中高职学校都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并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但是,随着计算机能力越来越被社会认可,中高职学校为顺应社会需求对学生采取一些强制考级措施,使得目前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教材和设备。当前许多高中职院校在选用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结构以及教材的结构模式都不大适应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需求。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材的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毕业后对就业岗位的更新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

2.2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应试模式。目前大部分中高职学校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之前必须先获得一份能被社会认可的计算机等级证书,基于这种考虑,学校在考核授课教师业绩时往往会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挂钩,教师在面对这种通过率压力时,往往不得不临时放弃对学生计算机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我们的学生为了能顺利拿到毕业证书,又不得不更加关注考试相关内容,再一次错过了对计算机使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导致好多学生除了会做考试题目、打打游戏、聊聊天之外,电脑对于他们来说毫无其他作用。再者,由于计算机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而我们计算机的教学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致使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不到,而讲授的知识不感兴趣,这是我们计算机发展的悲哀,也是应试教育的悲哀。

2.3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纵观刚入校的新生,由于地理区域和家庭环境的不同,他们对计算机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加大了教师课堂授课的难度,如果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无疑会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会认为这个课是在浪费时间,讲的都是很简单的知识,他们对上课毫无兴趣,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对于没接触过电脑的学生来说,上课学的都是新知识,如果再碰到老师跳跃性的讲解,掌握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了,这样就会使他们对计算机产生畏惧感,缺乏主动性,对计算机方面的培养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所以,在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讲授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讲授,既要解决大多数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的问题,又要满足一部分学生提高计算机技能的要求;或者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上灵活一些以适应不同层的学生需求。

2.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目前很多中高职学校由于机房配置问题,往往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很多情况是上完一次或数次理论课之后才上一次实验课,学生理论课上听懂的内容,到了实验课上往往就无所适从了,而且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也不尽合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3.1院校要高度重视中高职学校计算机基础培养

首先,作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院校,应把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高度重视中高职学校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师资培训、新式教材的采编、教学及实验设施的配备、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使之成为中高职学校大学生所具有的优势、特色。其次,教育和引导中高职学校大学生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已成为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一样重要,是以技能为特色的中高职学校大学生的立身之本、优势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创新教学模式

(1)实施分层次教学。新生入学后,可以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组织一次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情况以及不同的系别将学生分层组班,对层次低的班级应适当增加一些课时数,尤其是上机实验课时数。每个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本教材教学,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应有所不同,初级班的教学内容需要更细致具体,这样有利于基础稍差的学生理解、消化。而且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力相近,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差距不是很大,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兼顾到大多数学生求知的需要,使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进行分项目阶段式集中性教学。根据当前中高职学校计算机教学过于分散、实验条件一时无法根本改善的现状,可依照专业需求,把计算机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项目,分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集中性教学,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与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自学去提高。

四、 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创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还要认清形势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建立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段秀丽.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2(05).

[2]刘红娜.《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4).

[3]刘建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探索[J].现代企业,2008(2):173-174

推荐访问: 课程改革 计算机专业 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