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高职院校服务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服务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时间:2022-05-04 14:15:02 浏览量:

摘 要:我国城市社区当前治理现状和水平与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基层管理目标存在着文化层次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院校作为城市社区地域属性中的集合份子,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两大使命要求其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贡献出更多的力量。本文以四川成都多所高校开展的“校社合作”为研究蓝本,旨在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与社区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案例,探索地方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路径及方法,促进两者共同更好发展。

关键词:校社合作;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路径

作者简介:韩天爽(1978-),女,蒙古族,吉林伊通人,四川城市职业学院教务部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8)09-0111-05

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我国城市化推进较晚,在2000年前后国家出台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之后教育部也推动浙江等发达地区带头创建了几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在提升居民素质和社区管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全国各地区城镇化进度差异较大,以成都为例,作为城市化进程中重构而成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的城市社区,当前治理现状和水平与党中央提出的“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管理目标存在着文化层次与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

2017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五大职能中的“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两大重要使命。高职院校作为类型教育,除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这一最根本任务之外,服务区域的特点更为鲜明[1]。作为城市社区地域属性中的集合份子,通过直接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产业发展项目等发挥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是新时代社会事业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

高职院校如何利用其文化输出功能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助力,促进城市确立“文化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下文将结合省会城市成都所辖的一些“校社合作”实例,对这一问题作以探讨。

一、前提和保障

(一)现状调查

社区方面:在对成都11个辖区中的成华区猛追湾祥和里社区、龙潭街道华泰社区、和成社区等3个社区,龙泉驿区民乐社区、十陵社区等2个社区,天府新区安公社区等全市共10余个社区及其上级主管街道办事处为期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基层街道、社区对于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环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以及落实《四川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川民发〔2017〕157号)精神抱有极大工作热情和干劲,经过努力,促进了当今成都市“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的面貌。但笔者调研过程中发现以下两个最为突出和关键的共性问题:

1.硬环境建设偏“硬”。硬环境指硬件改造、基础设施完善方面。从办公环境看,街道和居委会办事处工作条件改善不少,更为便民;从公共条件方面看,院落整治、房屋改建、休闲健身设施、阅读室建设、垃圾站处理等显而易见的环境改观上普遍效果明显。但整体来说属地特征表达不足,甚至在文化宣传栏布置上都有很大的趋同性,欠缺特色。

2.软环境建设偏“软”。社区建设中的软环境归为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普遍管理素质的“软”,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性结构未建立是主要因素;二是透过居民文化娱乐形式、待人接物礼节、生活审美情趣等展现出来的思想觉悟和精神风貌的“软”。管中窥豹,列举一例:在对多家社区周边商铺调查发现,休闲茶楼的存在数量是仅次于饭店的第二位,这与抽样拆迁安置后的城市社区青壮年居民调查结果显示出的:很大一部分以出租房屋为主要收入来源,在个人技能和文化层次提升上没有自主意愿、主要生活方式为喝茶打牌的结果高度吻合。

高职院校方面:高职院校当前普遍推进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以成都市区内分部的64所(含一校雙校区的多所)高职院校来看:合作主体上,一般高职的合作伙伴以中小型企业、行业居多,国、省两级示范类高职在承接政府和大型企业项目有一定能力,但相比研究型、应用型的本科院校、重点大学来说差距巨大;合作形式上,除极少数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龙泉驿区万源路社区建立了6年以上的志愿者团队服务、成都纺织高等专科与蜀都区安靖镇蜀绣社区基地等建立了4年以上的技术传承合作等长期合作之外,绝大多数校企合作以实习实训、师资共建、课程开发等以高职院校为主导的形式占绝大多数,企业多以被动姿态出现。近两年,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与龙泉驿区十陵社区、成华区和成社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与温江区东宫寺社区在文化共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开启了“校社合作”实践探索,初步成效较好。

调查结果综合显示:城市社区居民在农转非、农转商的过程中逐渐适应新的城市身份、承担社区建设任务时表现出力不从心,良好的社区文化尚未形成。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认为“社区文化就是人们生存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有机结合”。成都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需要高知的社会组织、机构围绕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历史传承,带来社会观、城市观、经济观、历史观的文化构筑;与此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在“校社合作”上开辟道路,从服务周边基层居民思想和文化生活开始,提高服务能力和实效,进而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也就是说,社区文化建设既涵盖物质层面,更缺少不了精神文明建设,四川省在“十三五”时期,随着“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进程加快,社区作为省会城市中的派出组织,要达到国家、省市对城市发展的要求,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前提保障

1.政策层面。教职成〔2016〕4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说“各省、市(地)可依托职业院校等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统筹指导本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2017年6月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后,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都为“校社合作”文化共建指明了方向。

2.操作层面。社区需要:找出问题;提出需求;开出项目;列好指标。

高职院校需要从顶层设计做好服务体系构建,以保障服务的完整性、设立专门对接社区的服务机构,以保障服务的针对性、制定出文化社区建设的服务流程,以保障服务的规范性。

当然,要保证具体项目的有效开展和不同社区文化的特色打造,在问题查摆的阶段,可以是双方共商的结果。因为文化的含义包罗可被传承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高校需要用具体的项目推进文化建设,使其最终外化为居民生活品味的提高,需要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

二、途径与方法

利用“高校社区共育”模式更大发挥高校在教育资源、活动组织等方面的优势,为社区工作特别是党团、文化建设提供更科学合理的策划和组织开展,解决社区服务主体单一、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同时,将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与社区基础文化活动相结合,即让学生得到实践锻炼,又解决了社区服务、宣传、活动组织等工作中存在的人力资源匮乏这一问题,将做好社区党团、文化建设工作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责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利用其综合性、长效性、专业性特点自身教育资源优势为基础社区文化建设出谋出力,同时,社区服务活动为在校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既能实践锻炼又能回馈社会,双方形成互助互利的共赢模式。图1为基于现状分析之后基于“校社合作”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共建的思考导图。

(一)途径

1.教育牵线。按照“成都市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精神,校社双方可按属地区格,以就近合作的原则搭建战略合作平台,高校可利用自身教育优势,针对当前社区文化建设显现的导向不明、格调偏低、同质化严重等现状,结合十九大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要求,从社区智力建设方面入手,以人才补济、文化输入为两个切入点[2]。对于像祥和里社区一样,建设基础较好的对象,可以考虑联合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尝试推行居民文化素养系统提升工程;对大多数文化建设脉络未清的社区,可以尝试校社结对共建学习团队,逐级开展文化、素质提升计划[3]。

2.活动搭台。文化活动是最好的合作载体,也是激发居民参与度的良好渠道。“校社合作”双方在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合作项目梳理,统筹思考,共建共享,以多种途径和形式共同建设具有文化特色的群众性活动来推动社区整体文化可持续营造。作为项目策划方,高校在文化建设项目上具有天然优势,不论是党课党员培训、知识技能培训、文化生活体验还是幼儿学前教育、养老健康养生等方面都具备优质的师资培训资源及丰富的活动执行经验。系统的活动策划、按部就班地推行计划方案,不仅能保持合作的长效,同时更能保证及时“还治于民”,保证合作的透明度,吸取更多的客观评价。

3.资源共享。高校和社区都具有开放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合作的最根本基础是将“单位文化资源”转变为“社会共享文化资源”[3]。其一,共享人才资源。高校自2014年推进国家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之初,即明确了其“五大功能”中“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围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其二,共享场地和设备资源。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学场地、实验实训室、运动场馆等对社区开放,促进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和活动,有力地促进社区居民文体科教等活动。另一方面,城市社区的场地、公共广场、居民活动项目等向高职院校开放,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向社会延引的实践场所,是促使高校社会为社会治理建言献智的良好渠道。双方通过资源的开放共享,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和发展,共促和谐社会建设。

4.借智引智。社区文化建设属于服务群众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靠政府单一投入不能完全解决资金缺口问题。要积极想办法、找途径,多元拓宽社区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用好国家鼓励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努力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勵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创造校社合作的经济基础[4]。

(二)方法

1.普及式文化建设。针对全社区人的普及式文化建设要从分层开始。第一类人,即社区工作人员。高职院校可针对其财务、文秘、宣传岗位人员,进行岗位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推进社区信息化工程;第二类人,即社区赋闲青壮年,通过电商、手工艺、现代化技术技能等培训,提高其就创业能力;第三类人,即老幼残等弱势群体,通过益智、康养等相关科普知识的讲座等,推动社区科普益民工程、社区居家养老工程建设等,增加特殊群体融入社会的机会和意愿。

2.特色式文化标签。社区文化地标对一个社区来说是凝练了其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符号,也是展现其特色性的显性标识。针对成都市这座历史文脉较深厚、现代化发展又较快的城市来说,各个行政区都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理念,可据此校社共谋特色文化打造渠道[5]。比如,青羊区草堂路社区可结合“诗圣”文化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设计自己的文化体系,天府新区和韵社区可以与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就天府国际基金小镇文化打造地标特色,郫都区安靖社区可以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继续就蜀绣技艺传承和产品开发进行深度合作。总之,地文地貌与传统、现代文化相结合的共建形式是对城市社区文化味道最具有底蕴的打造。

(三)落脚点

1.环境文化方面

(1)环境改造。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的“城市”身份未完全展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的同一性,环境改造缺乏“艺术”元素。欧美国家对于艺术社区的专门打造已具有较长历史,甚至将艺术融于整个社区建筑群打造等。亚洲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城市社区建设更多地保留了民族性的痕迹。比如新加坡甘榜格南社区、韩国釜山的甘川文化村,都是大力挖掘当地历史、人文,并结合当代建筑设计语言将其融入当地人、文、地、产、景几个方面的展现。高职院校在新型城市社区的改造过程中的参与或承办改造项目,可从其特有的文化视角,综合更多功能性和艺术性元素,将艺术美感与行政功能更好结合,使社区呈现更多城市基因。

(2)标识体系。国家民政部2012年4月7日公布了“中國社区”标识后,全国逐渐推广应用。但笔者在调研的10余个社区中,只有2个社区将其用在了VI系统中,由此可见标识体系的概念在绝大多数社区管理者头脑中还未形成。成都市辖区内的高职院校基本都有艺术类专业,可利用这一优势为社区进行专属的VI系统的设计包装。形象文化具有地标性,同时具有名片效应,具有个性特征色彩和形象识别系统,既是差异化发展的城市元素,更是社区特色文化的外化展现,能够凝练社区文化内涵,增强居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2.行为文化方面

(1)社区党建。社区与学校共建党建园地,坚持政治思想工作的领先地位,主要针对社区内的党员及党员积极分子开展,扩大到普通群众。通过系列活动开展普遍的政治宣传,武装群众思想和头脑。

(2)社区文化活动。通过对社区内的未成年人、中青年人、老年人,分年龄、分文化水平社区与学校共同开展针对性的青少年艺术培养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文艺展演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

(3)社区信息化建设。利用高校的信息化资源和技术,对社区内开展信息化培训及相关资源共享,改善当前本社区信息化手段不足的现状。

(4)社区居家康养辅导。专门针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开展康养讲座、护理康养体验等活动,帮助社区居民建立老有所养的和谐环境。

(5)社区心理咨询。高校协助解决社区居民家庭纠纷、邻里不睦背后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定期接诊心理咨询。

(6)社区就业培训。针对社区拆迁改造安置后的居民中无业部分人群,利用高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长,进行茶艺、绣艺、广告技术、自营餐饮、旅馆店面管理等就业、创业基本技术培训。“家有千金不如一技傍身”,社区青壮年的技能素质提高必然带动其精神风貌的提升,这也是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制度文化方面。社区与学校共建工作管理机构,成立社区、学校共建工作委员会,统筹高校和社区文化资源。委员会共同制定双方合作规划、建立相关制度、进行活动组织策划及对外宣传推广等,从实践中研究规律,共同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对社区和学校的价值进行高效整合。只有日益规范的制度和流程作保障,“校社合作”才能进入良性的循环,并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三、措施与手段

“校社合作”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高校和社区发展到现阶段共同开发的新工程,还需要进行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为保证良好的推进,需要一些顶层设计和辅助手段[6]。

(一)整体统筹,把握重点

合作之初,社区与高校必须都要将共建工作纳入工作规划之中。合理统筹共有资源,设计长期、稳定、可操作性的共建内容,对共建周期内的合作成果进行先期预判。同时,要从重点突破,不能面面俱到,要抓实效。

(二)长效运行,机制保障

在合作的过程中,校社双方要不断总结经验和不足,共同将合作向规范化和流程化建设,才能保证合作的长效性。另外,需要有必要的经费来源和保障,以保证各项计划有序推进[7]。

(三)加强学习,广泛宣传

利用互联网、宣传栏、活动本身等信息传播渠道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全体社区居民宣传,扩大合作成果的影响力,争取打造出“亮点工程”和建设名片;通过社区的居民逐步文明、和谐的氛围,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风貌展现。

通过社校合作,将高校的“文化”资源引入社区,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提供丰富、健康,颐养精神的文化产品,同时也提高了高校作为社区属地份子的建设参与度,增强了社区和高校的地缘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为建成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城市社区共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娜.创新社会治理与社区文化建设——基于“清河实验”项目的一些思考[J].民俗研究,2017(1):139.

[2]陈乃林.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 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夯实基础[J].职教论坛,2016(21):76.

[3]汤文隽,陶迎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117.

[4]杨淑珺.路径如何选择: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发展分析——基于杭州多案例研究[J].职教论坛,2017(33):56.

[5]杜君英.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6(24):69.

[6]解红晖,金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探微[J].湖南社会科学,2016(3):35.

[7]曹凤云,邓彦龙.寻社区文化之根,铸社区文化之魂——社区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7(2):112.

责任编辑 王国光

推荐访问: 文化建设 服务于 路径 高职院校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