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清中期帖学书家对《十七帖》态度的考察(纲要)

清中期帖学书家对《十七帖》态度的考察(纲要)

时间:2022-05-04 16:55:02 浏览量:

“二王”之法书是帖学书法的“祖本”,是帖学书派一脉相承的渊源所在。“二王”书法,尤其是王羲之的书法判断,在唐代开始,就成为了“圣”这样一种地位,虽然到清乾嘉以后有碑学勃兴,一时碑版成为取法热门,但并未改变王羲之的历史地位。王羲之书法在唐代,首重楷书、行书。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即收其楷书、行书两体,楷书五卷,行书五十八卷。这与当时楷行二体的发展是相对应的。尤其是士大夫在法度与审美上的对楷书更双重呼应。王羲之的草书似乎没有像他的楷书、行书那样受人关注。王羲之草书中,相对以《十七帖》最为著名。张怀瓘《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开篇即记《十七帖》并其释文。按其对王羲之楷书、行书、草书皆位列神品。李嗣真《书品后》亦论王羲之三体为逸品。这里神、逸二品在他们的品鉴体系之中都是属于最高层了。可见王羲之草书也是地位崇高的。后人刻帖中亦收王羲之草书不少,但最为人关注的还是《十七帖》。张氏记《十七帖》为:

“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太崇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文二尺为卷.取其九迹及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以‘贞观’两字为二小印印之……《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帖’字,故号之。”(张怀瓘《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辽宁教育出版社)

这里说明了此帖的前因后果,并当时初成之态。后人帖学书家对《十七帖》还是比较重视,多有临本传世。到清代开始,书家《十七帖》的态度呈现出多种“一致”来,细细研读,颇可玩味,故而,笔者试论如下者。

清代中期的书法状况,可以说是十足的帖学一统。这时候的帖学,当然是学习刻帖为主,尤其是受到晚董其昌书法的影响。这种情况有时代多方因素使然。当时上好董书,下则成风。庙堂、馆阁多用董法作之,书写者往往就是被后人称为帖学名家者,而这时被冠以馆阁书家者,往往也就是帖学书家的代表了。如姜宸英、高士奇、王鸿绪、张照诸人,皆是如此。这些书家对《十七帖》又如何态度呢?清人崇董其往往名之曰崇王,在口头上对王羲之更是表现出重视来,“草书宗右军,然古拓难得。”(朱履贞《书学捷要》,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相对来说,《十七帖》的拓本则在王羲之书中算是流传至广了。这同时也说明了书家对此帖的喜爱与此帖在其书家心中的地位。

王澍云:“右军虽凤翥鸾翔,实则左规右矩。唐文皇所谓‘烟霏雾结,状欲逝而还连,风翥龙蟠,迹似奇而反正者,于《十七帖》使可见之。来者但以此为之准绳,称量《淳化》,即真伪可一见而决,何事一波磔研同索异,始标定力乎?”(王澍《竹云题跋》之《王右军〈十七帖〉》,载《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

王澍将《十七帖》看成了能为鉴评王羲之书法的“准绳”,故其秉具了王羲之书法神采与法度,堪称绝作。他又有论《十七帖》道:

“草书如何守正?圆中规,方中矩。如何尺度?无圆而不矩,无方而不规,如何用力?从规矩入,从规矩出。如何尺度?一步不离,步步纵合。至于能纵合,斯谓从心不逾。右军化不可为其底蕴,不过些子。颠、李只此些子差,所以永坠异趣。”(王澍《竹云题跋》之《王右军〈十七帖〉》,载《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他把《十七帖》似乎作为学草的最佳范本,从法而至神明,从规矩到用力变法,都能在《十七帖》中寻得答案,而《十七帖》俨然一派不激不励,风规自远。王羲之所以为“书圣”,正在其书法能“从心不逾”,非是颠、素辈的张扬一意。王澍说颠、素“异趣”从文中细看,还算是客气的批评了。

王澍的评价,有其代表性。清中期书家对《十七帖》评价都与王澍相类,是十分高的:

“《十七帖》为右军得意书,起精熟处如庖丁解牛,神行官止,不可思议。”(蒋衡《拙存堂题跋》)

“生而不离,熟而有量”(杨宾《大瓢偶笔》)

除去一片赞美声外,还有两种声音。一个是关于《十七帖》刻本问题。杨宾在《大瓢偶笔》中就同时提出六条关于《十七帖》刻本无佳的论述。“《十七帖》为右军有名之迹,而传世者往往不佳,但不及刻入《肃州晋府》《泉州》《上海》诸帖者。”(杨宾《大瓢偶笔》)刻本的佳与不佳。是直接影响到书家对法帖品鉴。清代乾隆碑学兴起,虽有政治上的原因,同时刻帖的失真也是无法忽视的。康有为在尊碑时的理由就是以此为借口。另一个则是有论王献之胜于乃父。

“米元章云:‘草书不入晋人格撤,徒成下品!’此论极是。然唐人草书,无不学大令者。大令狂草,尽变右军之法而独辟门户,纵横挥霍,不主故常。”(吴德旋《初月楼论书笔》)

说王献之能承父风,在草书上足为后来者法。姜宸英在《题宋拓〈十七帖〉》中更是直白地把这话背后的意思说明白了:

“唐张怀瓘论草势云:草之体势。一笔而成。惟王子敬明其深诣,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前行之末。逸少草书虽圆丰妍美,乃乏神气,无戈戟。又云逸少草书有女郎才,无丈夫气。子敬草书逸气盖世。千古独立。家尊才可为其弟子耳!”(姜宸英《湛园书论》)

这里将王献之的草书推崇置于其父之上,可谓无以复加。这种推小王而迈大王的思想一直与推崇大王同时存在。

清中期帖学书家对王羲之书法是十分推崇的,当然也是包括了《十七帖》。但考查当时书家的作品,似乎并没有在《十七帖》上用功变化,或以《十七帖》书法风格扬名书坛的。沈荃、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梁山献、翁方纲、铁保等。这些人的书法都有十分良好的书法功底,书法学习涉及的面也较为宽广,但对草书,尤其是《十七帖》类的草书却无一出现,这就不得不引发思考了。

张照在《跋俞子中临〈十七帖〉》中有论:“《江村销夏录》有紫芝生临《十七帖》之目,叹其颉顽松雪,余心慕之,弗获见也。既得松雪临本,贪眼顿饱不生余慕,恨不全耳。”“在张照的眼里,对《十七帖》的关注似乎更多的侧重在赵孟兆页 书法。这不仅仅是张照一人的个人倾向,其实赵孟兆页 、董其昌书法从当时帖学书家来看甚至已经成了帖学书法的代名词。

清代帖学书家对王羲之草书,尤其《十七帖》还是十分推崇的,但是没有运用于自身的创作。他们的书风主要在行、楷两体。尤其是对楷书的重视。对楷书重视者有个状态:一个是为求统一标准的“乌、光、亮”馆阁书体。一个是由于碑学兴起以后对古代石刻文字的学习,这往往是局限于楷书。这种对楷书的重视,也影响了他们对《十七帖》解读和判断。

蒋和《蒋氏游艺秘录》中说“楷须行草意,行草具楷法”,这是一种思辨的论述,不乏中庸色采。而看清代帖学书家所作草书确是楷意十足。帖学书家的草书作品的中明显留有馆阁书体的痕迹,点画不够灵动,纵然能使笔力强劲,入石便少神气。而从当时大的书法环境来看,“私人鉴藏的目标也发生了转移,随着金石学及碑学的兴盛,收藏金石碑刻拓本渐成风气”(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石刻中的楷书成为了书家的新的重要取法对象。

清代中期虽然是帖学大盛的时期,也拥有数量可观的各种刻帖。从这个角度来看,书家会上追“二王”似乎应该是风气使然,但具体去看却多是仍然学习赵、董书法。所以,对清代中期帖学书家于《十七帖》态度的考查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可以看出《十七帖》在清代中期帖学大盛的“繁荣”下的异样处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他们对《十七帖》态度的考衡,去洞悉清代中期帖学书法总体的发展方向和书家个体的价值趋向,由此来体悟当时书法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历史潮流。

推荐访问: 书家 纲要 考察 态度 十七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