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模式研究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05 15:00:03 浏览量:

【摘 要】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职教集团的构建是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主要途径,本文对在职教平台下中高职的衔接模式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模式;职教集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6-0130-02

近年来结构性失业在社会中愈演愈烈,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沿海地区、企业高技能人才却出现了“用工荒”的情况。企业高技能人才招聘难、中职学生升学难、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难、高职学校招生难,这些都对职业教育体系的转型提出了迫切需求。为了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中高职有效衔接势在必行,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1. 中高职课程设置重复,课程内容脱节断层

由于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很容易出现相同或相近的现象。如学前教育专业中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都是核心专业课程,高职和中职作为两个完整的教学阶段,都要开设这两门课程,致使中职升高职的学生重复学习这两门课程。这种重形式轻内涵的衔接方式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高度相似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同时也背离了高职教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之后更高层次的定位。另外,中职学生没有经历普通高中的学习,数学、物理等文化课基础较差,进入高职阶段之后,需要学习基础理论课,如果直接采用大专课程会导致与学生的知识水平脱节的问题。

2. 中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不对口

高职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延伸,为中职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途径,但前提是中高职教育在教育层次、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科学、合理衔接,其中专业对口衔接是中职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的关键因素。但实际情况是,中职教育开设的专业往往多而细,高职教育因其在专业设置上与地域经济需求更密切相关,开设的专业少而宽。这种专业设置上的差异导致中职毕业生在继续深造时感到困惑。

3. 中高职衔接的招生考试制度缺陷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人数和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中职在校生占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众多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率低,不得不选择毕业后就业。有研究显示,中职毕业生中仅有5%的学生选择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但是约有60%的中职生把升学作为毕业后的重要选择,可见大部分中职生对继续求学的渴望。这种状况不仅制约了中职院校招生的数量,不利于中职院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招生和发展。所以,需要打通中职的升学通道,进一步拓宽中职生生存和发展空间。

现行连接中高职纽带的技能高考、对口单招考试偏重于语、数、外文化课考试,对职业技能的考核重视不够,有的专业技能考试只考通过性强的项目,使专业技能考试流于形式,考试效度低。这种考试形式映射到中职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导地位被动摇,各类实践实训课被大量压缩,不仅违背了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同时与普通高中的区分度也难以体现,更别说凸显出职业教育的优势。

二、职教集团平台下中高职衔接的诉求

中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形式多样,职教集团的组建则是实现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主要渠道。职教集团是以产业(专业)为纽带,重点高职院校为龙头,其他高职、中职学校为基础,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重在建立“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加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联动的多元化合作,形成融人才培养、教学科研、职工培训、技能鉴定、项目研发、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

目前中高职衔接实际现状的种种弊端,中职学校专业建设难、高职学校招生难等这些困境,都使得聚集职教资源,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势在必行。而职教集团的组建打破了“校校壁垒”“校企壁垒”,有力地克服了中高职衔接现状的种种弊端。

1.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的困境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多而细,为地方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等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中职学校囿于其人才定位和发展层次,确实存在专业设置不科学、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实训条件欠缺等诸多弊端。组建职教集团遵循的“共享共赢”原则,建立职业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很好地缓解了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缺乏和实训条件欠缺等突出矛盾。

2. 高职学校生源不足的劣势

近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前景不容乐观。中职学生对口升学率低,高中阶段报考高职高专的一般都是经过层层筛选最后留在底层的学生。从招生录取情况看,很多高职院校录取数低于计划数,生源数下降严重。从现在的招生形势看,今后中职毕业生将成为高职生源的重要来源,所以打通中职生的升学空间,依托职教集团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是保障高职生源的重要措施。

职教集团的基本原则是“双赢”,不仅体现集团的群体优势,而且突出各成员的特色,中高职院校能够在职教集团的管理下,从考试招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育教学以及就业等方面实现全面贯通,从而能够扩大中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能够使两者之间优势互补。

三、职教集团平台下中高职衔接的模式

以职教集团的建立为平台,中高职教育衔接的运行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构建职教集团共享型实践平台

职教集团成立的目的是为区域行业和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要有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应该采用集团化的职业教育体系,积极进行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技能型和实践操作,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实训,积极构建职教集团的实践平台。中高职教育的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实践平台可以通过职业院校自身建设,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来构建。一方面,促进高职院校实训中心向中职学校开放,承接中职学生分批实习。另一方面,职教集团应该借助产业集群的优势构建大型的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为职教集团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利的场所支持,不断扩大中高职教育实训和实习平台的规模,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训和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尽早地熟练掌握最新的实际操作工具。

2. 开发职教集团引领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

成立中职学校教师、高职学校教师、行业专家、企业专家等组成的集团专业指导委员会,集中开发中高职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此外还应该掌握相当于高中的基础知识,从而能够为一部分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做准备。高职教育应该根据中职教育的实际,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3. 探索职教集团引领衔接的课程内容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最终落脚点,也是衔接的核心,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职教集团平台,中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做整体部署安排。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理,明确课程的基本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大力开发选修课程,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课程体系应该以职教集团为依托,充分考虑中职和高职学生的不同特点,构建能够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实现中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4. 推进职教集团引领衔接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学生学分信息库,积极推行中高职学分互认机制,对系统信息进行累积和转换。制定中高职学校的学分互认制度,相近课程学分可互认,或折合成相应学分,并将学分互认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绩点分和学分双重指标体系,加强实践技能的考核,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推进中高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衔接,从而全面实现中高职衔接。

5. 探索职教集团引领衔接的考试模式

职教集团负责牵头制定技能考试标准和专业综合理论大纲,细化各专业科目的技能考试权重内容,并组织在集团内的专业技能考试,实现技能考试标准化。以职教集团为中高职教育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发挥职教集团的辐射作用,还能在对口单招考试中起到引领作用。通过与中职学校进行广泛的交流,根据中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设计出人才培养模式架构,组织编写具指导作用的专业技能实训指导书,与此同时,对各相关专业技能考试进行统一指导,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调整课程结构内容,减少中高职课内容的重复率,提高中高职课程衔接质量,着力构建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充分体现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整体性和渗透性。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Z].2012-09-12.

(编辑:郝 婵)

推荐访问: 衔接 模式 高职教育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