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总结过去 面向未来全力 推进龙江教育科学发展

总结过去 面向未来全力 推进龙江教育科学发展

时间:2022-05-05 15:30:02 浏览量:

记者:张厅长,您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龙江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情况。

张永洲: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教育战线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龙江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智力支持。

——义务教育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的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我省共有小学10 068所,当年招生38.34万人,在校生89.45万人,教职工2.2万人;普通中学54所,在校生2.2万人,教职工1 982人。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省县财政和地方粮分别负担,总数为441万元,1954年起采取国家补助与地方自筹的办法加以解决。当时中小学仅有陈旧校舍280万平方米,大部分由旧校舍、民房、破庙改建而成,教学仪器设备严重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增长的学习文化需求。从1950年起,不得不实行二部制教学,“文化大革命”期间二部制教学班达到高峰。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从1986年至今《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20多年的时间里,我省“两基”工作经历了起步、实施、攻坚、巩固提高几个阶段,不断迈上新台阶。2007年完成了“两基”攻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全省100%的人口地区实现了“两基”目标,15周岁以上人口(含15周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义务教育进入全面巩固提高、促进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新阶段。实现了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深刻变革。在全国率先制订实施了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投入监管、责任追究制度,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责任有效落实;相继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的重大转变;率先顺利完成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了全员竞聘的用人新机制;在“十五”期间大规模改造基础上,2006年,省政府一次投入7.6亿元,彻底消灭了全省当时存在的全部中小学D级危房,并建立了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了政府办中小学全覆盖。截至2008年,全省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10 057所,在校学生337.7万人。其中:普通初中1 910所,在校学生139.3万人,专任教师近10.36万人;小学8 142所,在校学生198.3万人,专任教师15.74万人。小学、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4%和98%。全省小学、初中学校舍建筑面积达2 091.56万平方米。小学适龄人口净入学率达到99.39%,初中适龄人口净入学率97.67%。“三残”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80%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22%,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78%。站在新的起点上,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4月作出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确定以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为重点,科学规划,按标准分步实施,计划到2020年,全部完成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较快,特别是职业教育实现了由低谷徘徊到快速发展的跨越。1949年,我省只有7所普通高中,在校生975人,毕业生254人。经过60年的发展,2008年我省有普通高中445所,在校生达61.13万人,校均规模1 37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74.71%。县域和农村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重点建设了一批县级及以下农村普通高中,资源配置进一步趋向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建立了省、市两级示范体系,全省评估建设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67所,在校生24万人,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的39%。改造了一大批薄弱高中,民办高中、民族高中得到较大发展,缓解了人民群众子女接受优质高中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从2003年开始,全力推进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2007年秋季,我省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采取倾斜政策,加快职业教育发展,2007年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万人的目标,比2002年增加8万人。截止到2008年,我省共有中等职业学校525所,其中普通中专66所,成人中专139所,职业高中191所,技工学校129所,在校生41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大加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8亿元,实验实习基地(实验室)增加到3 400个,全省中职学校开设的各类专业实验实习基地和实验室拥有率达到80%以上;图书藏量达704万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3.4%。

——以质量工程和学科建设为重点,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跨越。一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49年,我省只有5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 721人,教职工1 567人,其中专任教师474人,办学规模相当有限。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奋斗,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结构日趋完善,办学效益日益提升,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后,我省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初步形成了布局优化、结构合理、学科齐全、具有龙江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成为我省历史上高等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重要时期。2008年,普通高校发展为70所,是1949年的14倍,是1978年的2.9倍;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达到21.6万人,是1949年的153倍,是1978年的16.38倍;在校生发展到67.8万人,是1949年的143.6倍,是1978年的20.4倍;普通本专科毕业生17万人,是1949年的588.2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78年的1.27%上升到2008年的28.03%,高出全国平均值(23%)5个百分点;平均每万人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为177人,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二是类型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之初,我省的24所高校中,本科21所,专科3所,12所本科高校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没有独立建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2008年全省70所普通高校,覆盖了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3个培养层次。目前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个、普通本科高校26所(含985大学1所,“211工程”大学4所)、高职高专44所。办学类型覆盖了除语文院校外的全部办学类别。形成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积极兴办高等教育,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高校布局与我省产业布局基本吻合,哈大齐工业走廊聚集了49所高校,占全省高校的70%,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4市呼应,13个地市全部设有高等院校(普通高等教育地市级覆盖率达到100%)的合理布局,构建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建国初期,我省高校办学规模小,办学层次低,基础设施、办学条件相当有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在校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办学条件也得到相应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到2008年,全省普通高校占地面积达到5 256.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 161.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 077.1万平方米,藏书量达5 366.2万册。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39.6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64.1亿元。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的大幅改善,有效保证了扩招后的高等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四是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及时开展了普通高校发展定位论证工作,引导高校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上来。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并取得标志性成果,全省高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02名,国家级24名,全国排名第6;省级教学团队102个,国家级14个,全国排名第10;省级精品课程494门,国家级56门,全国排名13;省级重点专业20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0个,全国排名11;省级示范教学中心85个,国家级15个,全国排名第8。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4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10所。在上一轮教育部组织的开展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我省接受评估的21所本科高校有15所为优秀,优秀率为71.43%,位居全国第10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五是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达15 533人,在校研究生达48 890人,是1978年的140倍,研究生教育规模列全国第9位;目前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个(其中高校17个),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3个(其中高校12所);一级学科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7个,“十五”学位授权规模增长水平列全国第10位。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重点学科已经成为我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家级重点学科77个,在全国的总排名由原来的第10名跃居到第6名。六是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和省委始终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各高校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高校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和机制不断完善,组织生活逐步规范,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总体良好;思想理论建设逐步加强,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经受了抗击非典、应对松花江水污染、处理民间涉日事件、家乐福事件的考验,并成功举办了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等重大事件的考验,保持了高校的持续稳定;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明显改善,民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逐步完善,有效保证了党对高校的领导。为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推荐访问: 面向 推进 未来 科学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