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景观渠道下生态血防新模式初探

景观渠道下生态血防新模式初探

时间:2022-05-07 09:15:02 浏览量:

摘要:指出了传统血吸虫的防治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迅速发展的需求,随着城市扩张,许多之前人迹罕至的血吸虫疫区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休闲的重要场所。从景观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生态血防模式引入城市园林空间,以使血吸虫的治理符合城市美化的需求。

关键词:生态血防;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景观整治

中图分类号:R5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59-03

1引言

血吸虫病流行于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长沙马王堆西汉女尸体内就曾发现日本血吸虫虫卵,足以证明血吸虫在中国流传之久。解放初期,血吸虫曾在中国大地肆虐,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从解放后到现在,在对血吸虫病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达到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目的,还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努力。并且由于旧的血吸虫防治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反思,提出适合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血防新模式。如何将生态血防系统打造成能够满足城市要求的园林空间?如何使血吸虫治理满足城市美化需求?如何开展血吸虫疫区的景观整治?这是目前生态血防研究的空白,也是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2血吸虫传统防治模式及其弊端

2.1河道硬化法

将河道硬化,是阻绝人畜接触血吸虫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但河道硬化成本极高,目前只能在城市和少数示范性地区实施,并且后期管理养护麻烦。河道硬化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环境,阻隔了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之间的交流,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工作的展开,也不利于河道两边景观效果的形成。被硬化的河道河水将失去自净能力,水质也将越来越差。

2.2灭螺植物水浸液

灭螺植物水浸液是目前生态工程和植物灭螺的研究热点。但其性状在目前研究水平内还不稳定,植物有效成分容易发生变化,只能运用于小面积的水面。而且水浸液容易使有钉螺滋生的水域水体发臭,严重污染了环境,对陆栖钉螺效果不强也制约了其使用范围。

2.3植物提取液

植物提取液灭螺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湖北省就曾研制出一种防治血吸虫病的植物提取液——“防蚴灵”,但其对技术和设备均有较高的要求,成本过高,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由于植物有效成分浓度变化有时会达不到预期效果。

2.4化学药剂

化学药剂操作方便,见效快,曾在我国大面积使用。但采用氯硝柳胺、五氯酚钠等化学药剂,成本较高,对环境也会有较大污染,效果难以持久。

3生态血防的理论依据

针对以上传统灭螺方式成本高、生态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早在1987年,彭镇华、康忠铭教授就提出了“以林为主、灭螺防病”的设计思想和造林技术。1990年,林业部、卫生部将该项目作为重点项目立项,由江泽慧、彭镇华教授主持,引入农林生态复合系统的概念,通过建立林、农、渔、牧的复合系统,抑制血吸虫唯一中间寄主——钉螺的生长[1]。

3.1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改变局部小气候抑制钉螺生长

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按照下层农作物不同的成熟周期,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抑制机理。据研究,适合钉螺生活和繁殖以及促使尾蚴逸出的温度是20~25℃,过冷过热均不利于钉螺活动繁殖,也影响寿命[2,3]。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在下层作物生长期,林下温度和地表温度均不高于20℃,此时太阳辐射量和温度均低于适合钉螺滋生的条件。在作物收割之后,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内地表植被稀疏或空旷,太阳辐射量比一般滩涂区较多,温度也相对较高,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温度超过适合钉螺滋生的上限指标。

光质对寄生钉螺的尾蚴也可以产生影响。据报道,毛蚴在紫外光下活动受到抑制,紫外光照射30s开始对毛蚴游动产生影响,照射45s,毛蚴明显受到损害,照射105s,毛蚴停止活动甚至死亡[2]。而据观察发现,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内相较普通滩涂区蓝紫光和紫外光比例均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无論从光照强度还是温度,或者光谱成分来看,在作物的成熟期和收割期,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所产生的小气候均不利于钉螺的滋生,对抑制血吸虫的传播有着明显的作用。

3.2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改变土壤条件抑制钉螺生长

钉螺适合在土壤水分适中的条件下生活,土壤水分含量过多或者过少均不利于钉螺的生长。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在28%~38%时,钉螺密度最大,而普通滩涂区的土壤含水量正好在该区间之内。而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内的土壤含水量明显小于一般滩涂区,且一般低于25%。

地下水位也是影响钉螺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计算,当地下水位为31m时,钉螺的密度最大[1]。而在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内部,路沟设施齐全,配套了良好的排水系统,使系统内部地下水位一般均低于31m,不利于钉螺的滋生。

3.3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内翻耕间种对钉螺的抑制

在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搭建林、农结构后,钉螺数量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而系统内是否采取间种,则影响了钉螺下降的幅度,采用间种的区域比没有采用间种的区域钉螺下降幅度更大。但间种需考虑病虫害传播以及种间竞争等相关因素。

在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搭建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在这一过程中可将系统内的钉螺连同其食物(表层藻类、苔藓类、蕨类)一起埋入土中,起到杀灭钉螺的效果。

3.4植物他感作用对血吸虫的抑制

所谓他感作用,即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的有利或不利作用[4]。实验表明,部分乔木、草本能够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抑制钉螺的滋生。如枫杨、乌桕其叶中所含有机酸、黄酮及酚类能够对钉螺产生毒性影响。再如草本植物益母草、猫眼草等能显著抑制日本血吸虫毛蚴的趋向运动。

3.5水淹作用以及发展渔业、养殖业对钉螺的抑制

在滩涂区的低洼处可蓄水养鱼,血吸虫的传播与水密切相关,水的分布对钉螺影响很大。深水无螺,长期水淹可使钉螺死亡。水影响钉螺的分布、生长发育、活动和交配,因而相应影响血吸虫病疫情[5]。同时可以养殖一些以钉螺为食的水禽及鱼类。稻田养鱼也可利用到农林生态复合系统中來,水禽及鱼类不仅能以钉螺为食,还可吃田中杂草,其粪便还可肥田,使其形成真正的有机生态系统。

4生态血防的景观整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以前人迹罕至的江滩、河道、湖岸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而水边滩涂区又极易滋生血吸虫。这就需要我们将血吸虫的防治和景观规划结合起来,开发出一套既能保证市民安全又能满足其美学、休闲需求的景观系统。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是目前最为生态、最具有开发前景的血吸虫防治体系,如何将其进行景观整治,使原本只具有防治效益的体系拥有美学价值,顺利融入城市园林景观系统,是本文接下来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1原生态景观及其前景

面对现今城市化、工业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危机、人地关系的破裂、资源能源的匮乏、文化的浮夸与缺失,人们开始厌倦千篇一律的城市,城市病带给我们的压力、浮躁、人情淡薄让我们对绿色,对景观有一种莫名的期待。而我们期待的绿色景观并不是整齐的树阵广场、不是需要修剪的绿篱、不是被砍掉枝叶,从大山移植入城市的断头大树,城市中的每一个人更需要的是自然和谐,感动心灵的景观。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的城市建设中,人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告别“土”的东西,但让城市面貌一新的钢筋水泥铸造的却是冷梆梆的社会,殊不知被我们嫌弃的东西其实才是见证了我们一路走来的文化和历史。

可喜的是,人们生活的不顺畅带来了改变。那些曾经被我们嗤之以鼻的乡土植物,甚至水稻、野草已经被中国现代景观的先驱们运用于我们的城市景观,并且取得了成功。乡土植物最适合当地气候,成本低廉,易于存活,看似华丽的外来引种植物在其生长地也是“乡土”的。稻田所倡导的是千百年来人地关系的和谐,最单纯的景色告诉我们如何重新开展人与脚下这片热土的对话,如何获得文化认同。相信随着城市发展的日益理性,人们会将眼光更多的回归本性,回归自然。而原生态景观作为繁华城市的补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接纳与欢迎,成为心灵寄托之所。

4.2农林业的都市景观化

城市的无限扩张让人们成为了一只困兽,无法摆脱城市带来的阴影,田间地头,自然森林成为人们的奢望。随着市民需求的增加,进入21世纪以后,很多人看准了商机,在城市及城市周边开设农家乐,让城市中的人们有地方换一种心情。自己动手种菜、亲手采摘树上的果实、在田埂边散步聊天、在山林中烧烤成为都市生活的一种新兴休闲方式。打造都市农业、都市林业也成为当下热门的话题。

都市农林产业有着很强的可行性,一是人们对其有需求,渴望这种新的休闲方式。二是可以用第一产业的方式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并且促进就业。第三是城市建设也需要多元化的景观元素。

但要使都市农、林业真正纳入景观系统,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合理布置病虫害防治方案,保证人们日常休闲安全。二是在传统林业、农业的基础上合理增添必要的景观设施,在不破坏意境的前提下满足人们日常休闲需求。三是发挥其材料特殊性,增添多元化的景观功能。如建立生态科普基地以及林、农特色展示区。四是要与传统的林农业区别开来,在形式上增添美学造型,通过道路、小品等元素进行艺术改造,并注意植物搭配的基本美学原理。

4.3农林生态复合系统的景观改造

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是在1978年印尼召开的第8届林业大会上,国际农林业研究基金会(ICRAF)首次提出,这么多年研究,更多强调的是社会、经济方面的效益,却忽视了其美学与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农林生态复合系统有着优质的潜在景观元素,系统内部包含有乔木、水田、旱作、灌木、草本以及鱼类和水禽。将这些原本属于生产空间的元素引入园林空间,必须先将其进行景观改造,使其满足城市园林景观的基本要求。

景观改造首先应遵循场地先天条件和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渔则渔,搭建完善,和谐的生态系统,并且注意保护其自然风貌,切忌人工痕迹过重带来的矫揉造作。其次,应注意其作为原生态景观的定位,保护景观原本的自然属性,他给人带来的景观效果是朴素、真实的,饱含着辛勤劳动,繁荣至今。第三,应该正确理解乡土景观的定义,乡土景观长期被认为是下层文化,充满了乡土气息,他是隐形的,鲜见于历史教科书中,但正是他们才领悟到了生存的艺术,并创造了真正的景观和充满生机的真实世界[6]。第四,应该将农林生态复合系统的景观改造和造园艺术区别开来。他不仅是园林艺术的产物,更多的是祖辈们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生存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源于对环境的敬畏、对大地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4效益分析

生态效益:将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引入景观体系缓解了现今城市人与自然的矛盾,有利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有利于湿地的保护,有利于血吸虫等其他疾病的防治,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加强了森林、农田的保护作用。

经济效益:农林生态复合系统具有生产功能,为社会提供了木材、粮油、作物等材料。同时,养殖业和渔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效益。

社会效益:景观改造后的农林生态复合系统能够美化城市空间,为市民提供理想的休闲娱乐场所。并且可建立相应的科普教育基地与生态展示基地,其内部系统也极具科研价值。

美学效益:和传统的系统不同,运用于城市园林空间农林生态系统本来就是一种原生态景观的再现,为城市中的居民提供了别样的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 姚永康,张旭东,彭镇华.林农复合系统灭螺机制及其持续灭螺[J].生物数学学报,1995(2):26~33.

[2] 毛守白.血吸虫生物学与血吸虫病的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3] 卫生部地病防治司.血吸虫防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4] 张爱华,边藏丽,邓德明.植物他感作用对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性观察[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4):323~324.

[5] 郑英杰,钟久河,陈秀抡.水淹对钉螺生存的影响[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1):46~49.

[6] 俞孔坚.文化城市时代的景观探索与实践——从生态学“入世”到文化身份的认同[J].建筑与文化,2009(Z1):14~15.

推荐访问: 血防 初探 新模式 景观 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