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把智慧的触角伸向太空……

把智慧的触角伸向太空……

时间:2022-05-07 17:15:02 浏览量:

太空的高真空、强辐射、高洁净、高热、深冷和微重力环境以及航天器独有的轨道高度,都是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

20世纪是人类最辉煌的世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卫星,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遨游太空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迎来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新纪元。空间应用跟随着开拓者的足迹从幻想走向现实。

中国是航天梦想的发源地,也是今天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大国,我们自己制造的飞船把中国的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送上了天,实现了华夏飞天梦想。但是人们很少知道中国空间应用的发展现状,更不知道中国科学家们在这条路上的艰辛和困惑。“神舟”六号飞船掀起的空前航天热潮,使人们振奋,也使人们深思,在亿万群众激动之余,大家也会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发展载人航天,载人航天究竟有什么用?”

太空的高真空、强辐射、高洁净、高热、深冷和微重力环境以及航天器独有的轨道高度,都是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科学研究,可以获取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干扰所无法认知的规律,从而指导科学家探索生命世界,获取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新知识,开拓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对地观测技术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环境及其变化、探查并合理利用地球资源,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空间应用发展的历史记录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代科学家一直在为开拓我国的空间应用科学与技术而奋斗,早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地球物理学界的宗师赵九章先生就向中央建议研制人造卫星,从“581”到“651”,它们孕育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个空间应用计划,催生了我国的航天体制和研究队伍的建立。

60年代初期,国家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3年自然灾害,中国科学院进行的生物火箭试验,体现了我国生物学界泰斗贝时章先生的先知卓见,当时所开展的科学实验的水平和美、俄(前苏联)等国家是并驾齐驱的,为我国空间科学实验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春风拂面,王大珩等4位资深院士倡导的国家“863”计划,是我国高技术研究的奠基工程。空间应用研究领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1987年我国开始采用返回式卫星进行探索性的空间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实验研究。光学和微波的各类遥感器开始了原理性研究设计,并用航空方式进行应用试验研究。国家“863”计划为推进我国航天应用培养了基本队伍,进行了技术储备。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党和国家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决策下,正式立项,并把航天应用作为七大系统之一,中国真正诞生了空间应用的第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国家计划。

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尽管是在国家“863”计划的基础上诞生的,但从机构建设和航天工程经验上讲,几乎是从零开始,因此不能不引起我国航天界的担心。作为应用系统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更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事在人为”,中国科学院的各级领导和广大科学工作者,敢于迎接挑战,为了中国的科学事业,为了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为了国家的复兴,他们迎着困难上,变现实的弱势为精神的强势,开始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的艰辛历程。在院党组织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把本来分散的院内外几十个研究单位凝聚在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工程中。

敢为人先的探索者

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不负党和国家的重托做出了突出成就,取得了6艘“神舟”飞船应用任务圆满成功,这靠的是我国广大科学工作者的爱国赤诚和无私奉献。尤其是那些在应用系统建立和成长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的老一代领导和科学家,是他们为应用系统添第一块砖,种第一颗树,是他们充当了敢为人先的探索者……

张厚英研究员是新中国下培养起来的杰出科学工程组织领导者,曾经在我国的高能加速器的组织建设中做出过贡献。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他已经是科学院高技术局的局长,为了加强应用系统建设,他义无反顾地辞去局长职位,担任了应用系统第一任总指挥,不负院领导的重托组建起了以工程体制为依托,集工程和基础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把一批来自不同单位、不同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团结在总体部这个工程体系下,主持了应用系统最艰难的方案设计与初样研制阶段的工作,退休前,他又慧眼识英才,把重任交给了现任总指挥顾逸东。

胡文瑞院士是我国流体物理学界的佼佼者,空间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当年载人航天应用任务立项时是“863”-2领域空间应用专题的首席科学家。在他的组织下,当时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批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了长达3年之久的艰苦论证,出台了我国第一个涵盖对地观测、科学实验等众多领域的载人航天研究计划,十几年后,这个计划被证实是一个先进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空间科学与应用方面的国家综合高技术发展计划。今天我们再来总结和回顾这个计划时不能不惊叹老一辈科学家的远见卓识。

潘厚仁研究员是我国第一个卫星工程的参加者,是空间物理学领域的专家,也是当时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的空间科学处的负责人,负责科学院当时规模有限的空间科学研究组织。加盟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的工程实施后,担任助手、副总指挥,并在应用系统的体制建设、管理制度及研究学风建设、经费计划管理模式、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龚惠兴院士是中国遥感技术研究领域的第一代开拓者,年青时代就从师于我国老一代光学遥感专家匡定波先生,是我国风云气象卫星首批航天遥感设备总设计师,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担任应用系统的第一任总设计师,呕心沥血,迅速从一批本来以看书写论文为业的科学家群体里拉起了一支工程设计建造的队伍,为应用系统总体部的壮大开疆拓土,实现了“三通”。

在我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的发展历程中,科学院各分系统中像张厚英、胡文瑞、潘厚仁、龚惠兴这样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绝非一两位。这些熟悉的面孔日渐远去,新一代的人才队伍逐渐壮大,这预示着,我国的空间科学与应用发展会更加兴旺。

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发展的几大阶段

如果说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是初创时期,那么我们可以说,她通过十几年的历程已经完成她的少年和青年成长时期,如今已是而立之年,正在为我国的空间应用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一阶段:“刘备坐新野,缺兵少将,穷对付!”

总体部最初依托在研究所内,人数只有十几个,处于有将无兵的状态,当时的总指挥张厚英风趣地说:“我们是刘备坐新野,缺兵少将,穷对付!”为此当时的总体领导班子不拘一格选拔人才,1994年才成立了一个只有6个人的技术总体筹备组,借用外单位的房子办公,而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办公室还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平房,张厚英、顾逸东和潘厚仁等系统决策层就是在四周一片工地、道路泥泞的空间中心大院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工程的模样阶段到初样阶段的组织指挥,边实施边建设,基本搭建起了工程计划、总体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到了1997年一座白色大楼在中关村耸立起来,中国的第一个有效载荷中心在极不相称的环境中显得扎眼,载人航天应用系统也算是走过了她的童年时代。

第二阶段:“有中国科学家的敬业精神,没有什么不可以放心的!”

1999年按照工程总体“争八保九”的战略决策,“神舟”一号飞船待发,应用系统总体和各分系统经过不到6年的时间,完成了大部分任务的工程模样和部分初样研制工作,技术总体队伍发展到近40人的规模,应用系统内的每一个人都以谦虚谨慎、虚心求实的态度,向兄弟系统学习,“神舟”一号应用任务比较轻,工程总体的指导思想是进行运载技术和飞船返回着陆技术的试验性考核,但是应用系统的各级指战员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把第一次飞行试验任务当成是进入航天工程领域的升学考试,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个细微准备,终于赢得了“神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当时的工程总体领导感叹:“我们本来对应用系统最不放心,因为科学院缺少航天经验,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说,有中国科学家的敬业精神,没有什么不可以放心的!”领导的鼓励标志着应用系统完成青少年的学业时代。

第三阶段:在实战中走向成熟的应用系统

“神舟”一号任务的成功对应用系统来说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因为后来的各艘飞船应用任务不同,有效载荷越来越复杂,然而任务周期却是越来越紧,来自任务进度的压力、来自技术难度的压力,让应用系统上下有如被推到了蹦极的崖端,总设计师顾逸东在应用系统的年度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应用系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我们失败不起,我们要为中国的载人航天背水一战,拼死一博,我们的每一个科学工作者要严上加严,细之又细,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勇气去迎接挑战。”正是这种精神、这种责任使我们再次赢得了“神舟”二号任务的辉煌胜利。应用系统在实战中走向成熟。

在此后的各艘飞船任务中,应用系统的每一个成员始终把顾逸东总设计师的那段话作为座右铭,尽管每艘飞船的应用任务在变,有效载荷在变,参研队伍在变,但整个应用系统队伍的气势不变,决心不变,热情不变,认真负责、科学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不变。面对技术和质量问题,敢于自我挑剔,敢于说“不”,敢于一票否决,在系统内树立起了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和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作风,终于赢得了连续6艘飞船应用任务的圆满成功,终于赢得了载人航天工程总体领导的赞扬:“应用系统的工作我们信得过!”

为了适应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任务的长远需求,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中国科学院再次进行了调整,以院内从事航天应用的工程技术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了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而承担应用系统总体设计、集成与组织管理的空间总体部隶属光电研究院门下。相应的技术总体研究队伍得到充实,光电研究院主要从事载人航天应用总体设计、集成和高新技术研究。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针对开发先进的集成化、模块化的空间科学实验柜系统,突破传统的以机械组合为对象的简单集成概念,开发具有实验进程支持能力的科学实验系统,提高科学实验水平、集成水平和利用效率。在对地观测技术支持方面,研制开发在轨综合信息处理及管理系统,迎接新一代航天遥感器数据急剧增长的所谓“信息爆炸”挑战,开展更为广泛的,综合性的对地观测试验。应用系统将更有效地组织和集成各项应用任务,以便取得更显著的科学和应用效益。

中国科学家终于把智慧的触角全面伸向了广袤的太空。

推荐访问: 触角 伸向 太空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