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2011年国际月球与深空探测

2011年国际月球与深空探测

时间:2022-05-08 10:55:04 浏览量:

zoޛ)jm5i߳9ky计划飞向火星。在中国,“嫦娥二号”完成了世界上覆盖最全、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球影像图,并成功奔赴距离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开展进一步探测。与此同时,我国也正式启动了深空探测综合论证工作。可以看出,现代深空探测的科学与技术成果,正在并将不断改变和拓展人类的已有知识。

美国的行星探测十年规划

在美国,美国宇航局(NASA)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每隔十年都会邀请国家研究委员会(即美国科学院的执行机构,简称NRC)制定未来十年行星科学规划。2003年,NRC向美国宇航局提交了题为《太阳系新前沿:集成探测战略》的报告,成为美国在过去的十年里深空探测活动的指导方针。

2011年,NRC向科学界广泛征集建议,共收到1669位科学家以独立或合作方式递交的199份探测任务建议书。在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基础上,最终形成了《2013—2022年行星科学十年规划与展望》报告,其中有25项行星探测任务被纳入规划。这项规划的制定以“科学驱动、公开透明”为基本原则,广泛吸收行星科学界的意见和建议,囊括了行星探测科学目标和探测任务等众多内容,是美国未来十年行星探测实施方案与工程任务的指导性文件。美国宇航局对该报告进行审核后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并将以此作为2013年~2022年探测计划制定和任务实施的基本科学依据。

未来十年,美国在行星探测领域的科学目标将聚焦在揭示太阳系的形成、寻找地外宜居环境和生命存在证据、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形成等三个主要方面。探测的目标天体涵盖太阳系内的原始天体、内行星、火星、巨行星及其卫星等各类天体。其中投资规模较大的旗舰型探测任务主要包括:火星生命探测和收集器(Mars AstrobiologyExplorer—Cacher,MAX—C)、木卫二轨道器(Jupiter Europa0rbiter,JEO)、天王星轨道探测器(Uranus Orbiterand Probe)、土卫二轨道器(Enceladus Orbiter)、金星气候探测任务(Venus ClimateMission)。其中,火星生命探测和收集器计划被报告推荐为最高优先地位,该计划旨在实现从火星表面采集土壤样本并返回地球,但报告同时也要求该项目的资金预算必须控制在25亿美元以内才有可能被实施,这就意味着需要该计划从原预算的35亿美元再砍掉10亿美元的预算。所以,美国宇航局很可能与欧洲空间局(ESA)在该计划框架内开展联合探测,以分担经费预算。

由于目前火星科学实验室计划(MSL)占用了美国宇航局火星项目过多的经费,导致美国宇航局在未来10年内不得不在火星探测计划中与ESA合作,一些火星探测项目很有可能会被舍弃。这也为其它国家的火星探测提供了机会,比如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计划开展的MELOS火星探测计划(Mars Exploration with a Lander andOrbiters),将同时采用多个着陆器和轨道器探测火星内部结构。

美国“圣杯”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发射

“圣杯”号月球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9月10日早上9时8分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载德尔塔2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将于明年初进入月球轨道。

“圣杯”号全名为“月球重力恢复和内部实验室”(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Labo ratory),包括“圣杯A”和“圣杯B”两颗如洗衣机大小的姊妹探测器,总投资近5亿美元。两颗探测器在发射升空一小时后分离,各自独立前往月球。在为期9个月的探测活动中,“圣杯”号将对月球重力场系统和内部构造进行精细探测。

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约为38万千米,美国此前发射的“阿波罗”系列载人飞船抵达月球只要3天,“嫦娥二号”抵达月球也只需要5天,而“圣杯A”和“圣杯B”则需要耗时三个半月,分别飞行420万千米和270万千米才能抵达月球轨道。抵达月球所需的时间越短,逼近月球时的速度就越快,就需要消耗更多燃料进行减速才能进入绕月轨道。为尽可能减少燃料消耗,“圣杯A”和“圣杯B”将首先前往距地球约150万千米的第一拉格朗日点(引力平衡点),以此作为中转站,采取间接路线以较慢速度抵达绕月轨道。

“圣杯A”和“圣杯B”将在月球上空50千米高度以200千米的间距运行,受月球重力的影响,二者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微小变化。在二者运行时,月球上重力场较强的地区首先会影响先经过的探测器,把它拉得离后面的探测器远一点;当另一探测器随后经过该重力异常地区时,又会被拉得更靠近前面的探测器。这些细微的距离变化虽然无法通过肉眼察觉到,但“圣杯”号却可以精密测量二者之间的距离参数,并将这些数据反馈到月球重力场的测量上。

两颗探测器的科学探测任务结束后,将坠落至月球表面。地面研究人员根据“圣杯”号传回的数据,将绘制出月球重力场的详细分布图,并将其与月球山脉、环形山和盆地等地貌特征相结合,推算月球从外壳到内核的内部结构,增进对月球热演化过程的理解,并研究月球内部的物质组成。

美国“好奇”号成功发射

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车于2011年11月26日15时02分(协调世界时)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载“宇宙神”5号(Atlas V)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计划于2012年8月6日至20日之间登陆火星。

“好奇”号火星车重899千克,发射质量大约3000千克(含推进剂),外壳宽达4.5米,体积与一辆SUV小汽车相当。其重量是2004年登陆的“机遇”号或“勇气”号火星车的5倍,搭载十余种不同的科学仪器,是迄今为止派往火星的体积最大且性能最高的火星车。“好奇”号将把火星探测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宇航局耗资25亿美元的“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的核心,被誉为火星探测的“梦幻探测车”。它的主要任务,是评估现在以及过去的火星环境是否支持微生物的存在。搭载的科学仪器主要包括:1)桅杆相机;2)火星机械臂透镜成像仪;3)火星降落成像仪;4)火星样品分析仪;5)化学与矿物分析仪;6)化学与摄像仪(带摄像功能的显微镜);7)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8)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9)辐射评估探测器;10)火星车环境监测站;11)气象监测组件;12)火星科学实验室进入、降落与着陆仪。其中,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提供用于寻找水的中子反照率动态探测器,西班牙教育部提供一个气象监测组件,德国马普学会化学研究所与加拿大航天局合作提供一个阿尔法粒子x射线分光计。美国最顶尖的仪器研制工程师和科学家团队都加入任务中,开展密切国际合作。

在穿过火星大气层过程中,“好奇”号将借助减速伞和空气阻力减速,最后利用悬浮的“太空起重机”的绳索降落到火星表面的盖尔环形山内的中心山丘附近。盖尔环形山位于火星赤道以南,形成于距今约3.5亿年~3.8亿年前,直径约154千米。已有探测资料的研究表明,其中心山丘的层状物含粘土和硫酸盐,着陆点周围存在河流沉积物形成的冲积扇,这些物质和地貌的形成都与水有关。美国宇航局自2006年开始即着手挑选“好奇”号的着陆点,最初候选着陆点有30多个,2008年优选压缩至4个,盖尔环形山最终胜出。

着陆成功后,“好奇”号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至少工作一个火星年(约2个地球年),执行一系列科学探测任务,特别是将采集数十个火星土壤样品和岩芯并加以分析,以开展现在和过去的火星是否支持微生物的存在等科学问题的研究。

火星表面沙尘暴强度超预期

火星表面的空气密度比地球低得多,因此需要更高的风速才能移动沙粒。风洞试验显示在火星上要移动一粒一定质量的沙粒需要每小时130千米的风速(约相当于地球上的12级台风),而移动同样的沙粒,在地球上只需大约每小时16千米的风速(约相当于3级微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美国宇航局曾派遣两艘“海盗”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气象观测。结合火星气候模型的计算显示,火星上出现如此强风的几率很小。

当火星发生大风暴时,红色的尘土漫天飞扬,甚至将整个行星表面染成红色,但火星表面那些黑色的沙丘由于沙粒更大更重,难以被风力搬运。之前,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黑色沙丘不能移动,或者其移动速度极为缓慢,以至于无法探测。但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今年观测到火星表面沙丘移动的情景,沙丘移动的距离达到数米。这一新研究成果表明火星地表沙丘活动的活跃性超过预期,由此将改变关于火星沙丘活动性的科学认识。

火星勘测轨道器(MRO)于2005年发射,搭载了具有超高分辨率的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设备(HiRISE),它拍摄的图像显示数个存在移动迹象的沙丘。而现在,经过数年的长期持续监视,探测器已经在火星全球发现十几处沙丘存在每年数米的移动。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行星科学家NathanBridges表示:“对于这种情况的解释,或者是火星表面拥有比我们之前预计的更频繁的阵风,或者这些风的搬运能力超出预期。”但并非所有地区的沙粒都会在火星上随风飘动。此次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地区的沙丘基本不移动。Bridges说:“这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沙丘沙粒较粗大,或出现相互胶结。这些研究显示了使用高分辨率相机对火星表面进行长期持续监测的重要性。”

火星过去可能曾经经历过较温暖的气候时期,当时封存在火星南北两极的二氧化碳干冰和水蒸汽被释放出来,可以形成密度较大的大气层,其风力将变得更为强大,那时这些风将有能力让所有地区的沙丘发生移动。而且由于火星上可能存在和地球类似的以数十万年为周期的循环,火星的黄赤交角角度将出现大的变化,再加上火星轨道本身较高的偏心率,可能极大地改变火星气候,其变化幅度将远超过地球上类似现象的变化。因此,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这些目前无法观测到沙丘移动现象的地区很可能同样可以移动。

美国“信使”号成功进入绕水星轨道

水星是太阳系最内侧的行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没有天然卫星的行星。水星的大气层极为稀薄,在太阳照射下,表面温度极高,但是没有太阳照射的区域表面温度又很低,因此水星是一个“冰火两重天”的世界。

3月18日,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顺利进入环绕水星轨道。这是人类航天史上首次成功将一颗探测器送入水星轨道。“信使”号(MESSENGER),是“MErcury Surface,SpaceENvironment,GEochemistry,and Ranging”的缩写,意为:“水星表面、空间环境、地球化学和测距”,实际上已明示了其科学探测任务。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设计并制造了“信使”号飞船,并受美国宇航局科学任务理事会的委托负责飞船的运行和管理。美国宇航局局长博尔顿在变轨测控现场说:“美国宇航局的探测计划正在不断改写着我们的教科书。而‘信使’号计划正是我们不断努力扩展人类知识领域的最好例证。”

北京时间3月18日上午8时45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开始实施一系列轨道制动。制动过程发生在距离地球约1.54亿千米外的深空,“信使”号的主发动机点火约15分钟,将飞船减速,从而被水星引力捕获进入轨道。10时10分,APL控制中心的工程师们在紧张等待后,终于收到了期盼已久的测控信号,表明飞船已经按照既定程序关闭了反冲发动机,探测器已经顺利进入环绕水星的轨道。10时45分,“信使”号的高增益天线指向地球并开始传送数据。经分析,“信使”号探测器已经成功完成轨道制动,并顺利进入了水星的工作轨道。自从6年半之前发射升空以来,“信使”号长途跋涉78.86亿千米,顺利入轨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尽管距离地球并不是很远,但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水星探测一直是一片空白。人类上一次探测水星,也是唯一的一次探测,是1974年的“水手”10号探测器的近距离飞越,但未能进入其环绕轨道。

日本“隼鸟”号采集小行星样品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研究小组,于3月10日在国际月球与行星科学大会上,首次公布了“隼鸟”号探测器带回的丝川小行星微粒的初步分析结果。

“隼鸟”号采集的小行星微粒样品的最大直径仅有0.1毫米,由日本国内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初期研究小组,使用电子显微镜及大型辐射设备“Spring—8”等对微粒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发现了微粒中存在橄榄石、斜长石等矿物斑晶,表明其中所含有的岩石可能曾经历过高温过程。

丝川小行星是一颗体积较小的s型岩石质近地小行星。S型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内部和内侧区域十分普遍。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它是地球上球粒陨石的主要来源,但缺少确切的证据支持。目前对丝川小行星表面采集的样本分析显示,丝川小行星的主要成分就是普通球粒陨石,这种物质在地球陨石中很为常见,从而进一步证实了S型小行星与地球上球粒陨石的相关性。

丝川小行星外形为一个花生状结构,其引力虽足以将小行星物质凝聚在一起,但无法通过引力束缚使其成为球状天体。通过分析最新采集的小行星样品的颗粒大小和化学性质,发现这颗小行星在过去的某一时刻曾被碰撞分裂,并经历剧烈温度变化,大部分质量损失,碰撞后的残骸体最终形成了现今的模样,碰撞前的体积可能是现存的40倍。

“隼鸟”号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小行星探测计划。2003年5月9日,该探测器随着日本国产的M5运载火箭从鹿儿岛县升空,飞往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的丝川小行星。升空后,“隼鸟”号在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的遥控下,沿着外切地球公转轨道、内切丝川小行星公转轨道的预定路线疾驰而去,并于2005年9月初与目标天体交会,最终于9月12日飞抵离丝川小行星20千米的预设位置,成为后者的人造卫星,并成功发回一批近距离拍摄图像。

“隼鸟”号原计划于2007年6月返回地球,但由于怀疑探测器的燃料泄漏,延后3年后于2010年6月13日返回地球。探测器本体于大气层烧毁,而内含小行星样品的隔热胶囊与本体分离后在澳大利亚内陆着陆。

“隼鸟”号在宇宙中旅行了7年,穿越了约60亿千米的路程,是人类第一次对有潜在威胁的小行星进行采样返回。

根据公布的探测计划,日本将于2014年发射“隼鸟”2号,对不同类型的小行星进行探测。而美国宇航局将于2016年发射“OSIRUS—Rex”探测器,开展小行星的探测。

美国“黎明”号首次获得探测数据

太阳系小行星主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其中存在大量种类各异的小行星,内侧的多是被炙烤过的岩石模样,而外侧多是大量富含水和有机分子的冰状天体。灶神星是与地球类似的岩状天体,谷神星则是典型的冰状天体,这两个极不相同的天体为何竟然位于同一个小行星带中,其原因是“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需要揭示的奥秘之一。

根据2006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会提出的新定义,谷神星已从小行星升格为矮行星。灶神星宽约514千米,是小行星带内的第二大天体。2011年7月17日,美国宇航局宣布,“黎明”号传回的数据显示,它已于2011年7月16日被灶神星的引力捕获并进入其轨道,成为首个进入太阳系小行星带主要小行星轨道的探测器。

美国宇航局局长博尔登在一份声明中,将“黎明”号入轨称作“不可思议的里程碑”。他说,奥巴马总统已指示美国宇航局到2025年将宇航员送往小行星,“黎明”号将为今后载人登陆小行星搜集至关重要的数据。

“黎明”号从2011年8月初距离灶神星表面约2737千米时,已开始搜集数据,在逐渐靠近灶神星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资料,科学家据此绘制了灶神星地形图。图像显示灶神星表面遍布撞击坑、沟槽和各种矿物。德国马普学会太阳系研究院的维什努·莱迪表示:“灶神星不同于其它任何小行星。”探测结果显示,灶神星更像是多岩的类地行星与小行星之间的一个“过渡天体”。

“黎明”号计划在距离灶神星193千米的轨道上工作一年,开展对灶神星的系统探测。完成灶神星探测任务后,“黎明”号计划于2012年7月启程赶往谷神星,预计在2015年左右可抵达其附近。如果顺利,“黎明”号将成为第一个前后环绕两颗不同天体运行的无人探测器。

美国“朱诺”号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2011年8月6日0时25分,美国宇航局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搭载一枚“宇宙神”5号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基地发射升空。“朱诺”号重达4吨,是迄今为止依靠太阳能驱动、预计飞行距离最远的深空探测器之一。

木星和太阳直线距离约8亿千米,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5倍多,接收的太阳光强度只有地球的二十五分之一。为了捕捉飞行途中越来越暗淡的太阳光,“朱诺”号的三块太阳能电池板面积巨大,每块有8.8米长、2.7米宽。预计“朱诺”号将在太阳系内飞行32亿千米,于2016年7月抵达木星轨道。抵达木星后,“朱诺”号将在木星辐射带中运行,一年绕木星极地约33圈。“朱诺”号上装有广角彩色摄像机等9台科学探测设备,这些设备分别将对木星的内部构造、大气成分、大气对流状况、极光、磁场以及是否存在水和固体内核等开展系统探测,所获得的信息将通过高增益天线发回地球。

木星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则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阳系内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气态行星。木星的成分与太阳相似,有时被认为是太阳系最古老的行星,甚至有专家认为在太阳形成后就已诞生。通过研究木星可以追溯太阳系历史的源头,了解究竟是什么促使行星生成,为什么行星的成分与太阳有区别。但木星的温度与太阳相差甚远,木星的质量比起太阳来也太小,在木星的内部不可能产生像在太阳核心那样的核聚变。

现在已知木星共有60多颗卫星,是拥有最多卫星的行星之一,木星系统由此被称为“小太阳系”。按表面的地质活动情况来排列,4颗最大的木星卫星中,以木卫一最活跃,地质年龄最年轻,木卫二的地质年龄稍长,其次是木卫三和木卫四。奇妙的是,这四颗卫星的密度随着与同心天体——木星的距离增大而依次减小。

1995年至2003年,“伽利略”号曾经对木星及其卫星进行了探测。此次“朱诺”号探测器将进入木星的极地轨道,从北向南环绕木星飞行,而不是环绕它的赤道,这种方式将更有利于获得木星全球性的探测成果,从而获取新的科学信息。

“卡西尼”号探测土星超级风暴

根据“卡西尼”号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间的图像资料,并结合来自“卡西尼”号的无线电和等离子体波探测器等科学仪器的监测,显示土星巨型风暴区中发生闪电的频率比以往的土星风暴要高出10倍以上,据此推测,这也是自2004年“卡西尼”号开始探测土星以来观测到的最大风暴。这次土星风暴扫过的面积相当于地球表面积的8倍,也比“卡西尼”号在2009年~2010年问发现的土星风暴大500倍以上。

土星存在着动态和静态两极分化现象,它的气候环境不像地球那样经常出现风暴灾害。更多的时候,土星处于长时间沉寂,好像在聚集能量。一旦有合适时机,就将积蓄的能量一涌而出,所以土星出现的每次风暴都非常猛烈。在这次风暴事件中,风暴云每秒击发出超过10个闪电。按这个速率,即使是具有毫秒级分辨率的无线电和等离子体波探测仪,也很难在风暴发生的最强时刻将闪电击发出的信号独立分析出来。

表面卷起的风暴,穿过了土星南半球上一个名为“风暴港湾”的地方。当土星的北半球进入春季的时候,太阳光直射点则徘徊在赤道附近,这个情况与地球上的四季变化较为类似。在探测土星风暴的7年中,本次风暴最大最猛,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土星的气候与季节。

与此同时,第一个“土星风暴观测”计划也开始启动。“卡西尼”号探测器上的无线电与等离子体波探测仪,也监测到土星风暴的第一次放电现象,相机在第一时间内以及在合适的角度上捕捉到了较小且明亮的风暴云。随着这场巨型土星风暴的不断增长,其影响面越来越大,直至蔓延至大部分土星表面。

“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变轨失败

“福布斯—土壤”火卫一探测器(PhobosGrunt)是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研制的新一代火星探测器。莫斯科时间2011年11月9日0时16分,“福布斯土壤”探测器由“天顶”号运载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几小时后,俄联邦航天署发布消息,称探测器出现意外,因主动推进装置未能点火而变轨失败。

“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原定2009年秋天发射,是俄罗斯过去15年来在行星际探索领域的首次尝试,原计划着陆在火星的卫星——火卫一上开展探测,并首次将火卫一的土壤样品带回地球。

“福布斯土壤”探测器的变轨失败还影响到中国搭载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作为中俄首个火星探测合作项目的一部分,“萤火一号”原计划在抵达火星轨道后与“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分离,围绕火星大椭圆轨道运转,主要探测火星表面及其空间环境。

沉寂13天后,11月22日,欧洲空间局设在澳大利亚珀斯的一座地面跟踪站首次接收到“福布斯土壤”发出的信号,这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发射后传递回地球的“首个生命迹象”。但由于探测器未能成功变轨,轨道逐渐降低,目前已经放弃挽救它的努力。

根据截至到11月24日的测量数据,“福布斯土壤”探测器目前位于近地轨道,轨道参数为:周期89.75分钟,倾角51.4100度,远地点319千米,近地点205千米。据一些媒体报道,探测器残片可能会在2012年1月~2月坠落地球。

“火星500”实验获成功

“火星500”(MARS 500)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项目,将模拟从飞船发射、飞向火星、登陆火星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设计时间520天,前250天模拟飞往火星,中间30天登陆火星,最后240天返回地球。志愿者进入模拟试验舱后,所有人员、生活用品等将与外界彻底隔绝。

北京时间11月4日18时,6名志愿者结束了长达520天的往返火星与地球模拟试验。当天,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特意为6名志愿者举行了欢迎仪式:“欢迎你们重返地球!”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话语过后,模拟飞船舱门徐徐开启,身着蓝色制服的志愿者们在热烈的掌声中依次走出舱门。至此,由来自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意大利的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实验——“火星500”获得圆满成功。

“时隔520天后,我们终于回来了,很高兴同大家再次见面……”中国志愿者王跃在用中文和英文发表简短致辞后,和其他志愿者一同离开活动现场,开始接受医学检查

据悉,参与此次实验的志愿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了多重考验,在模拟飞行中成功开展了100多个实验项目,对积累载人航天医学研究和工程研制经验,提升中国航天国际参与度都具有重要意义。

航天飞机退役

2011年7月21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飞机时代从此落下了帷幕。航天飞机这一曾在欢呼声中诞生的航天标志性“明星”,终于走向了历史的终结。从“哥伦比亚”号到“奋进”号,航天飞机曾经承载了太多的光荣和泪水,航天飞机最终退役是美国航天发展事业的一个里程碑式拐点。今后美国对国际空间站的补给及宇航员的运输任务将部分通过租用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进行,而另一部分则有赖于SpaceX这样的私营公司

2010年3月,旨在实现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的“星座计划”,由于耗资巨大且不具持续性被迫取消。“猎户座”(Orion)载人飞船是“星座计划”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负责载人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间,并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该项目一直承载着美国载人航天的新梦想,被看作是航天飞机退役后的继任者。

“星座计划”取消后,“猎户座”接受了一系列改装。这种原本用于载人登月的运输工具,将由仅服务于“星座计划”变为一款多用途的载人运输工具。改造后的“猎户座”不仅可以用于国际空间站,成为宇航员的紧急逃生设备,还可以用于载人登陆月球的偏远地区、登陆小行星,最终甚至可以载人登陆火星的卫星表面。

2011年3月23日,美国宇航局对外展示了美国航天飞机的继任者——“猎户座”的测试版,虽还没有扣上最外面的陶瓷保护盖,但内部设备装置一切就绪。按照美国宇航局的规划,“猎户座”飞船短期内就可应用于运送宇航员往来于国际空间站,初步计划于2013年实现首飞;而在长远规划中,美国宇航局计划将该飞船用于载人深空探测,最早于2019年载人飞往小行星。

美国宇航局主要承包商之一、一手打造“猎户座”飞船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对此寄予厚望,宣称“猎户座”必会成为美国下一代宇宙飞船。为了“猎户座”项目,该公司投入3500万美元兴建了面积达3800平方米、命名为“空间研究仿真中心”的实验设施。据洛马公司副总裁、载人飞行项目总经理约翰·卡拉斯称,第一艘“猎户座”飞船定于2013年实现首次地球轨道飞行。一种更大胆的计划是,让两个“猎户座”飞船连接起来用于载人登陆小行星任务。

(责任编辑:吴蕴豪)

推荐访问: 月球 探测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