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相关问题研究

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相关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10 11:20:03 浏览量: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核辐射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我国的放射医学与防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并且在某些方面以及达到了国际水平,而且是具有我国自己的独特特色。

【关键词】放射医学 防护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8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75-02

一.放射医学:

1.放射医学的内涵: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 C Roentgen)发现X射线后,放射医学已经经历了110余年的发展历程。电离辐射在为人类带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给生物机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健康方面的危害。在此之中,放射医学是我国医学中的一门专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系列作用、机制、以及对人体的损伤与修复的规律,并能够为放射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以及预防,同时也为放射性工作人员的相关卫生防护、以及必要的医学监督和保健工作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及时措施。

2.我国对放射医学的研究:

1962年,复旦大学建立了放射医学的研究所,这其实也是国家为适应当时全球发展原子能科学技术发的趋势而建立的。复旦大学的放射医学研究所是我国专业从事放射医学学科研究的重要场所,并且也是我国为核能和射线应用技术的开发,提供较早的服务的科研机构之一。1985年这所研究所改名成为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2000年才正式改为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改革开放以后,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在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双管齐下,其中,对电离辐射的剂量和效应,以及放射损伤修复、诊治与预防等一系列学科领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全面的、具体的科学研究,并且取得了在相关领域颇有影响的重要科研成果,甚至在国内外也享有一定的声誉和重要学术地位。而在之前的叙述中提到,我国的放射医学具有我国独特的特色是指。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在辐射损伤效应与防治方面,以及放射性裂变产物促排药物与辐射增敏剂的研制,核事故生物和物理剂量的评估技术,辐射骨细胞衰老机理以及细胞因子辐射损伤基础等等的研究都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和独特的研究特色。

二.防护学:

1.防护学的内涵:

放射性的来源主要分为天然的放射性以及人工放射性两类。我们经常受到这两种放射性的照射,天然放射性是不可避免的,而但是某些人工放射性的应用会对我们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危害,因而我们必须对放射性的防护问题进行高度的关注。近年来,随着放射同位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各个国家中,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放射性对人体机体会造成的巨大损害。并且这种损害会随着放射照射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大,其中,大剂量的放射性会使被照射部位的组织引起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癌变,但是即使是小剂量的放射性,在长时间的小剂量照射蓄积下也是会导致被照射的人体器官组织内部诱发癌变的可能,更严重的是,这种危害会使受照射的生殖细胞发生遗传缺陷。也就是指可能导致这种生理缺陷会遗传到下一代的体内,在医学治疗上比较困难。

在进行任何放射性的相关工作时,都应当严格分析此次进行放射性工作的代价和利益。也就是要求任何放射的实践,对人群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一定要比起个人和社会从中获得的利益来小,一言以蔽之,就是效益要明显大于付出的代价,这样,我们所进行的放射性工作在整体上就是正当的,是值得进行的。

2.在医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即放射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的放射性核素来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学科,在现代医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放射医学临床中,比如,诊疗工作中的第一步就是要将放射性核素以及标记化合物引入人体,其实更多的是患者,比如患者的口腔。其中,注射方法是最主要的一种手段,这个过程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检查的效果。并且能够影响诊断以及治疗的质量。所以在工作中会配备相关的必要的防护设施以此来减少对工作人员的照射,从而避免由照射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这也就要求我们队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的更加深刻的,细致的了解与认识研究。 随着核医学检查技术的日趋成熟,对临床诊断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核医学自身的发展也由单一的检查扩展到了治疗。

小结:随着我国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学建设水平也不断地发展提高。其中,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为我国的医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相对有效地治疗方式。因为我国现行对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所以,在应用放射医学进行临床实践时,需要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避免不必要的危机出现。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应该加倍努力,积极地使我国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的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学临床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医疗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秉智;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学研究新进展[A];第七届全军防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李连波;于夕荣;何顺升;于凤海;丁崇海;山东省放射医学档案信息的综合开发与利用[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2卷[C];2002年

[3]白玫;郑钧正;多排(层)螺旋CT的辐射剂量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辐射防护;2008年01期

[4]高林峰;郭常义;郑钧正;卓维海;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9年06期

[5]王天乐;龚沈初;张树清;沈云霞;桑军阳;兔颅脑螺旋CT扫描吸收剂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12期

推荐访问: 放射 防护 医学 相关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