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娱乐之王”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娱乐之王”邵逸夫的传奇人生

时间:2022-05-11 09:20:05 浏览量:

香港“娱乐之王”邵逸夫爵士2014年1月7日凌晨去世,享年107岁,一代传奇就此结束。

香港曾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邵逸夫堪称是其缔造者,没有邵逸夫,就没有那个香港影视的黄金年代。而邵逸夫却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开辟疆土的王者”,他只是把自己清晰地定位为一个不做亏本买卖的“生意人”。但赚钱又与欲望无关,邵逸夫看重的是自己的“智力”,也因此,他的传奇源于其胆识才智,而不是夺利之心。

在剧组接受全能训练

邵逸夫的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银,喜爱电影,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却受父亲影响进入了电影圈。邵逸夫长大后,邵氏家族家道中落,只有一栋上海的老房子和一家名为“笑舞台”的上海剧院。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邵氏兄弟还是选择于1923年正式涉足文艺界。当时邵氏兄弟选择卖掉房子,以此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并在上海出品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这部花了家里2000块大洋的电影获得极大成功。

后来,邵逸夫进入“天一”,哥哥并没有让他当小老板,而是把他当成普通员工,分配他去干后勤。戏院的后勤很难搞,除了打扫卫生,管理演员的道具,还要随时打杂。摄影师和演员总是派头很大,把后勤人员支使得团团转。有时为了借一件道具,邵逸夫要跑几十里路。弄得不好就要挨骂,还不敢向哥哥诉苦,因为哥哥不但不会袒护他,还会责备他:“谁叫你那样笨?这点事情都做不好,还想干大事业?”邵逸夫是个好强的人,每次后勤出了问题,他总是自己承担责任,主动向演员、职员征求意见,取得演员的支持。半年以后,邵逸夫终于成了个好后勤。后来,哥哥又把他派去放映组,专跑片源。两年以后,邵逸夫几乎干遍了天一公司的所有部门。正是这种全面的基本训练,使他后来主持电影公司时,什么问题都难不倒。

砸重金攻下香港影院

在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的电影院实行分级制,本土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邵逸夫不信这个邪,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于是邵逸夫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不久,陶秦、李翰祥、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乐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

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然而财务人员一做预算,费用至少要花100万港币,这在当时是个大数字,旁人便劝邵逸夫放弃这部片子。但邵逸夫不仅没退缩,还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果然没有辜负邵逸夫的厚爱,《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

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据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

进入20世纪六十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市场,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据说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李翰祥、邹文怀、张彻……无不出自“邵氏”门下,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

工作如生命的“怪人”

名作家蔡澜曾回忆当时他的老板邵逸夫是个怪人,不抽烟不喝酒,工作是最大嗜好,每天只睡5小时,早上五点即起,工作至深夜十点再睡,片子拍得不好就烧掉。而邵逸夫则称自己是一名快乐的“工作狂”:“我喜欢做事,这样做人才有乐趣。”

有人说,邵逸夫是世界上拍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也是世界上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他每天都要看几个小时的电影,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一天看9部影片。他投身电影事业长达60年,他不但看自己公司出品的影片,也看别人的影片作为借鉴。有时他晚上有空,还会自己开车到街头的电影院去买票看电影,其实他不光为了看电影,还注意看观众的反应。

别人曾问邵逸夫为何不支持艺术电影,只拍赚钱的娱乐片,他正色道:“少人看的戏,就少人得益,所以我宁愿专门向大家都喜欢的娱乐着手!我是在做生意(I am running a business)。”他说,他一生不做赔本的买卖,那不是怕亏钱,而是有关智力。

TVB打造“五虎将”、“四大天王”

除了获封为“电影皇帝”,邵逸夫也是香港电视王国的缔造者,1967年邵逸夫创建香港无线电视(TVB),并于1971年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制造了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

20世纪80年代,TVB在香港电视圈是绝对的一枝独秀。在收视独大的局面下,邵逸夫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十分注重发掘和培养人才,不仅为香港影视圈输送了大量人才,还捧出了大批红星。TV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巨制,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捧出陈玉莲、曾华倩、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

值得一提的是,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这“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由邵逸夫一手操办。TVB主办的一年一度选美盛事“香港小姐”,同样也制造出不少当红女星,最为经典的,当属1983年港姐亚军张曼玉。

TVB电视剧的家族情仇、豪门恩怨,香港小姐的银幕风光、幕后传闻,总是能激起全城热话。邵逸夫重视取悦观众,TVB在音乐、综艺、儿童、慈善等各方面制作的节目都具有开创性,其中《欢乐今宵》是第一个华语综艺节目,《劲歌金曲》则是最长寿的音乐节目。

与亚视进行两场大战

TVB发展过程中,也有惊心动魄的暗战,其中与亚视的两场战役最为激烈。第一次是在邵逸夫全面接任TVB后,对手丽的电视(亚洲电视前身)就发动了两台间的收视战,当时,丽的的《大地恩情》和《骤雨中的阳光》势不可挡,把两台的收视比例从三七分,扳到五五开的平分天下,给TVB制造了收视大麻烦。

面对挑战,邵逸夫从容应对,暗中布局,先是果断腰斩与《大地恩情》对阵的《轮流转》,拉来镇台之宝汪明荃与红极一时的电影小生谢贤合作了一出经典剧集《千王之王》,该剧在缠绵悱恻的情感中加入了赌术元素,这种新鲜的形式一下子就抢回了不少观众。随后,TVB派出了《上海滩》、《京华春梦》、《万水千山总是情》等电视剧上阵打擂,赢下几个回合,于是,TVB与亚洲电视的首战告捷。

在1998年,亚视再度易主,勇猛地以《纵横四海》、《还珠格格》和《方世玉》出击。其中,《还珠格格》为亚视创下30点的最高剧集收视纪录,收视率反超无线。

2011年3月,104岁的邵逸夫宣布将所持TVB的26%控股股权,连同新界清水湾地皮,以86亿港元全部卖给李嘉诚密友、有“壳王”之称的富豪陈国强。TVB副行政主席梁乃鹏接替邵逸夫,出任董事局主席。邵逸夫的妻子方逸华则继续留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TVB逾40年的“邵逸夫时代”正式结束。

两段浪漫婚姻

身处娱乐圈,“六叔”四周不乏美女围绕,风流传闻更是数不胜数,不过,邵逸夫的主要情感还是与两个女人有关。

邵逸夫的第一个妻子黄美珍是他在新加坡闯荡时认识的,当时新加坡富豪余东璇十分赏识邵逸夫,而黄美珍是余东璇的女友,比邵逸夫大5岁。1937年,30岁的邵逸夫与35岁的黄美珍结婚,余东璇还送来50万元礼金表示祝贺。邵逸夫与原配黄美珍育有两子两女。对于这位妻子,邵逸夫赞美有加,说她是生命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之一,“她是一等一的好妻子,样样都好,回到家里我没有麻烦。”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病逝。这一年,邵氏公司也宣布停产,同时,邵逸夫的4个子女陆续淡出邵氏的管理层。

邵逸夫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则是人称“六婶”的方逸华,1952年,45岁的邵逸夫认识了红遍南洋的女歌星方逸华,邵逸夫发现方逸华不仅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而且竟还懂得许多业务经营管理上的事,于是力邀她加盟邵氏公司。当时方逸华的歌唱事业如日中天,但她还是不顾一切地退出了歌坛。方逸华以文员的身份进入邵氏,从采购部做起,最后做到高层,她是他的左膀右臂,她帮他建立电影帝国,她劝他进入电视行业,他勤力,她比他更勤力,他严厉,她比他更严厉,他不愿出面的事,由她出面,他为人顺和,从不出恶言,所以,需要黑脸的事情,都由方小姐出面,他俩一起并肩搏杀五十多年,一直分开居住,两个人各有各的居室,只在周日相聚一下。1997年5月6日,邵逸夫和方逸华终于来到美国拉斯韦加斯登记并举行婚礼。90岁的新郎邵逸夫,62岁的新娘方逸华终于结束了爱情长跑。

(据《中国青年报》肖扬/文)

推荐访问: 之王 传奇 人生 邵逸夫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