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

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

时间:2022-05-11 14:55:03 浏览量:

摘要:为深入研究中华武术文化特质及其生成机制和发展嬗变。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武术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地理环境对武术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农耕环境对武术文化的形成和延续有影响;2)地理环境文化的武术多样性的影响:3)半封建、内陆性地理环境形成了中华武术自尊、自信,以我为中心的武术文化。

关键词:武术文化;中国武术;地理环境;农耕;自然环境

中图分类号:G85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12-0037-04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WANG Junqi

(School of P.E., Nanchang Aviation University,Nanchang 30063,Jiangxi China)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paper, firstly, the natural farming environmen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and continuity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Secondly, the Chinese geocultural diversity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addition, semifeudal and landlocked nature of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hapes the selfesteemed, selfconfident, selfcentered cultural value of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Key words: martial arts culture; Chinese martial ar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arming; natural environment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凭空而来,它是植根于该生活的土壤之中,与该地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以独特的人文表现有规律地分布于各地区,其地理特征由物质、精神、自然三个层次组合形成,是传统武术文化模式的地区表现,与地理要素有辩证逻辑关系。地理要素复合体内涵发生变化,导致国家、地区、部落之间或内部武术文化地理特征产生差异,并以此为支撑形成武术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模式的形成、演化、扩散主要来自黄河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基础的嬗变及整合所产生的内力控制与推动,部分来自外域文化的影响。 所以,要全面深入地认识武术文化的本质,就不能不对武术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做一些探讨。

1 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

1.1 适宜农业的气候、土壤 我们所说的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经济环境(或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上述三种环境各以某种特定的实体为中心,由具有一定地域关系的各种事物的条件和状态构成。这三种地理环境之间在地域上和结构上又是互相重叠、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1]

中国不但疆域辽阔,而且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大部分地区雨热同季,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良好,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的条件。[2]中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不仅为原始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十分适宜早期人类生活,而且地理环境的特点对社会生产方式的选择和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规定性,其优劣与否,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有着加速或延缓的不同作用。中国的地理环境如此优越,无疑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空间,为中国文化的创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的。”[2]武术是中华大地上滋生繁衍的,也同样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从中华武术几个大的流派来看(如太极拳、少林拳)都是形成于农业区,如少林武术是中原地区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在武术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众所周知,少林武功源于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的嵩山少林寺,这座名寺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县嵩山。河南省自古以来,不仅是中原的中心,也是农耕发源地之一。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的结果,夏、商、周的中心地区位于今天河南省的中部和北部、山西省的南部、陕西省的关中地区、河北省的西南部和山东省的西部,这里正是当时自然地理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因而,这里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大片农业区,也就成了自新石器至夏、商、周时期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区。

投稿日期:2009-10-29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部分成果(课题号:08BTY002)。

作者简介:王俊奇,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与民俗体育。1.2 地理环境多样性的特点 我国幅员辽阔,从最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到最西的帕米尔高原约有5 200 km,从最北的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到南海诸岛南端约有5 500 km。境内的一些主要山脉,东西向的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南岭,南北向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北东向的太行山、大兴安岭,北西向德阿尔泰山、祁连山以及弧形的喜马拉雅山等,主要的河流如长江、黄河、淮河、汉江、辽河等,往往就成为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由于高山大河的天然阻隔,中国疆域内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蕴藏的自然资源也丰富多彩,各不相同。

而历史上的疆域范围更大,加之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仅具有色彩各异的民族文化,而且同一民族也存在着风格不同的区域文化。从历史角度看,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和集团,在漫长而艰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形成相对独立的文化模式和个性。长期积淀的历史传统观念、生活习惯、民族意识、文化心态……无疑也使得民族文化“广种博收”地传承、沿袭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基因。满蒙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苗彝文化……莫不表现出异彩纷呈的个性特征。

1.3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从中国的地理全貌看,在西北、西南是高原、高山、戈壁、荒漠,但东南却有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是通向世界各地的对外通途。中国版图的这种形状被地理学或人文地理学称为半封闭、内陆性地理环境。当然,这种地理环境是相对而言的,在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要比现在大得多,有时往往起了完全隔绝的作用,即使后来生产力提高了,地理障碍的影响依然存在。大西北和高原地区和西南偏僻山区的交通要比长江下游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困难得多,至今仍然制约着区域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发展惯性。

半封闭、内陆性地理环境制约了自然生产方式,也决定了人类意识形态的雏形及发展基因,而且水平低下的持续循环的生产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中绝少冲突的生产关系的稳定状态和群体文化心态的趋同性。中国这样的地理环境,也是影响武术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中华武术具有稳定连贯的文化特色。在中国四境之外,无论沧海、戈壁还是高原、江海,都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中华民族只在半封闭的空间里活动,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突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在中国历史上,印度佛教文化曾经危及中国文化,中华武术外家拳的代表少林武术曾一度佛教化,曾有人担心武术将走向寺庙化,但是没过多久,到唐代,印度佛教文化就淹没于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最终使佛教被中国武术吸收、消化,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典例。

2 地理环境对武术文化产生的影响

2.1 地理环境对武术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我国拳术中内家拳的代表——太极拳也开创于中原,即当时的农业区。虽然关于太极拳创拳者有多种说法,但到目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创造了太极拳。据考证,元明时期的张三丰周游各地访道,曾在陕西宝鸡山中短期隐居,山中有三峰峙立,于是自号“三峰居士”。三丰创太极拳后经山西人王宗岳、河南人蒋发传入温县陈家沟。陈家沟的陈长兴经过收集整理,将太极拳定型为陈氏老架一路和二路(炮锤),后来产生杨、吴、武、孙等其他流派,其中陕西、山西、河南都是宋、元、明、清时期的重要农业区。我们还知道,武当武术也是农业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有考证说,春秋及战国早期,武当山地区有庸、巴、苗、卢、濮、彭等多个古氏部落,这些古氏部落好习武术、英勇善战。又据武当道教及楚国地方志研究专家的考证:武当地区“东达齐豫,南通巴蜀,北抵三秦,舟车可至,实为八方之咽喉。”[3]重要的拳种,如峨眉武术发源地是有秀甲天下之姿的四川盆地;南拳发祥地为富甲一方的福建莆田。这类发祥于农业地区的拳种数不胜数。

为什么大部分重要的中华武术都源于农业地区呢?从地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看,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较早的国家,所以古代农业发达地区社会、文化、经济条件都比较优越,这为中国文化(包括武术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地。人类为了要生活和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努力观察、利用和改造环境,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活动,从而直接的获取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例如在古代不少文献中记有关于天象、物候,以及人们在各个月应该做的事,如何根据各个月令饮食、出行和从事生产活动。古人把人体看作一个系统,人体是大自然的产物,与自然界也构成一个大系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 宝命全形论》)。因此,人和天地之气、四时变化都有相应的关系。例如说:“上配天以养头,下像地以养足。”(《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天不足西北”,因此“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因此“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这些说法可能只是牵强附会。但它关于四季、昼夜对人体的影响的论述则是深刻的[4]。《黄帝内经》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古代称为“四时阴阳”。这些都是“月令”的思想,是把地理、气候与人体紧密联系的充分反映。同样在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中也离不开对月令的观察与遵从,武术各种拳术理论无不讲阴阳、八卦、五行,甚至有不少对风、雨、雷鸣的模仿与运用。

中国传统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内家”中的代表拳术为“太极”、“八卦”和“形意,它们无一不与阴阳相关。其中太极拳开创于中原农业区。太极拳与地理、气候、四季、四时有不少联系。如陈鑫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积十三寒暑撰成《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他以太极阴阳五行学说为主,参照三才、四象、六合、八卦之理,又杂合洛书、河图,把拳理于天象、地理、人事融合一起,从而建构起一个无比复杂庞大的太极拳理论体系。他说:“开合虚实即为拳经”,“一开一合拳经尽矣”,“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一动一静,是尽拳中之妙。”[5]其次,农业发达、经济发展快,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曾多次以武力入主中原,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四川等中原主要农业地区,可以说战火连绵不断,凡是战争经常发生的地区,其地居民无不英勇善战,并多能使拳弄棒,这是人类为生存而产生的一种自愿的行为。此外,农业地区山川河流纵横其间,水草丰茂,便于居住。因此成为古代移民躲避战祸的首选地区。据文献记载,自东汉末年至明末清初,中原地区先后发生多次分裂和战乱,人民大量逃亡,辗转进入赣、徽、岭南、广东农耕地区。大量汉族(华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西北、东北各地,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使这些移民最终成为迁入地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传带的文化自然也成为迁入地的主体文化。中原武术也部分随着这种迁徙流播到各地。如太极拳发祥地在陕西、山西、中原农耕地区,比如中国著名武术流派之一青城玄门太极拳,为湖南湘谭人陈琳所创,这便是太极拳南移的典型例子。峨眉武术被称为“湖广填四川”移民文化,少林弟子避乱于南少林,创南拳又是一个例子。拳种由北而南的例子不枚胜举。说明,中华武术大多形成于农业区,是实事,而这些武术又随着农业区扩大而传播,也是事实。

2.2 地理环境对武术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华武术流派林立,拳种多达千种。《汉书•艺文志》中就收入了《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到明清时期,武术种类之多达到历史高峰。有明确记载的明代拳术就有三十二式长拳、六步拳、猴拳、少林拳、内家拳等几十种;棍术种类也不少,比较出名的有少林棍、紫微山棍、张家棍、青田棍等。据著名将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记载:“宋太祖三十二势长拳、绵张短打,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共十六家拳法。”还有枪术、刀术、剑术……所谓“十八般武艺”。到了清代,又出现了形意拳、八卦掌。我国向有南拳、北腿之说,有内家拳、外家拳之说……,拳种之多、风格各异,让人眼花缭乱。在武术文化中“取之自然、依赖与自然”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武术内容中几乎遍及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据《开封方志》(1989年2曰)中的《峨眉拳在开封》一文说,峨眉武术起源于一名道姑。其文说明朝有海普济寺一名道姑,博采众长,创出了“手如三春杨柳,步如风摆荷叶,出手似闪电,发力如雷霆”的峨眉拳。峨眉拳既吸收了杨柳、荷叶的柔、摆、又模仿了天空闪电雷鸣的迅速出击。

中华武术为什么如此丰富多彩,传千年而不衰。尽管是有多种文化因素促成,但其中与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利用和改造自然条件的能力非常有限,一般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李宗桂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指出:“原始的生态环境所制约的自然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也决定了人类意识形态的雏形及发展基因。中国以自给自足、取之自然、依赖于自然为根本特色。因而,组织分散、范围狭小、水平低下的持续循环的生产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中绝少冲突的生产关系的稳定状态。”

在武术拳种门派中就有不少与植物、山川、日月有关,如“弓力拳”、“五梅拳”、“永春白鹤拳”、“龙形拳”、“龙虎拳”、“蛇拳”、“螳螂拳”、“白虎拳”,又如峨眉派取名峨眉山,其中峨眉派的五大支派“黄林派”更是与树林有关。据说,黄林派拳师练武之地在四川彭县九峰山,那里是一片银杏,每年秋后叶落都是一片金黄,因此而得名“黄林”。峨眉山地处西南,披风沐雨、奇峰险峻、山林覆盖率很高,是动物栖息最佳场所。所以,峨眉山武术与峨眉山中的动物有不少关系。有一种传说,峨眉山万年寺的道人根据《参同契》一书中的理论,参照山上猴子的动作身法,模仿灵猴的搏斗动作及其他兽相争的姿态,创编了火龙拳。又据《乐山市市志》和《四川武术大会》记载:峨眉武术的创始人是司徒玄空。司徒玄空,号动灵,耕食于峨眉山中,他模仿猿猴动作,在狩猎术基础上创编了一套攻守灵活的“通臂拳”,因此得到“白猿祖师”的名号。众所周知,我国南拳起源于福建“南少林寺”,南少林是一座建立在树林茂郁之中的千年古刹,风景秀丽,是十分僻静之地,加上南少林距离中原政治中心较远,所以成了明清以来,反清复明志士避祸之地和习武的场所。

我国地理复杂,而不同的地理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从空间共时角度看,由于武术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武术文化在武术技击、习武观念、习武生活、民间武术团体以及结社等方面所形成的种种鲜明不同的特征。北方游牧民族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与荒漠地区,生存条件比农业民族更为严酷,常以迁徙与战斗去对付来自自然界或异族的压力,养成了孔武好战,诸如满蒙武术以摔跤和精于骑射为特点,齐鲁地区好“狭义”,还有巴蜀(峨眉武术)武术文化,回族素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回族武术非常强调实战性,动作朴实,徒手套路众多,有“教门弹腿”、查拳、通臂劈挂拳、心意六合拳、八极拳、回民七势拳。苗族流传一句俗话“养儿不学武,一辈子受欺侮。”学习武术是苗族人最重要的事。苗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山深谷,地势不平、道路坎坷、活动面积小,所以苗族武功十分重视桩法,善用“七”字步,又名赶步,进退大却踩“品”字形。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苗族地区的战斗也只能是短兵相接,所以苗族武术结构必须紧凑、桩步必须稳当、动作必须严密,只需立足之地便能将对手击败。还有土家族武术、景颇族刀术、彝族武术、德昂族武术、壮族武术……,莫不表现出异彩纷呈的个性特征。总之,鲜明的地域特点使中华武术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

2.3 地理环境对武术文化特殊性的影响 从武术拳种上看,我国地域拳种便最完美的阐释了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我国武术拳种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方拳繁杂,北方拳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是平原,举例说,河北沧州武术,素以“武术之乡”誉满华夏,其地理位置是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内蒙古自治区更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辽阔,一望无际,这样的地理环境对文化交流是有利的,即便北方地区中的两地相隔较远,两地语言有差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便同一省、同一县,都有东、南、西、北乡话,彼此差异极大。从拳种看,福建、广东地方拳就有数十上百种之多,而且拳种之间的差异较大,北方的拳种就某一区域而言,要比广东、福建少得多,但它的一种拳却能在北方广大地区流传,如谭腿、功拳达摩剑、八卦刀、群羊棍、奇门枪等多种单练拳术和器械,这些拳种还流行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或珠江流域,而南方的鸭拳、佛家拳、蔡家拳、五祖拳……,不少南方拳术却只在少数县乡流行,足见拳种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这是因为在北方地区,多为广阔的平原地区,武术来往交流较为便捷,加之北方人性格豪爽,为了更好的切磋武艺,促使了武术的相近或相同,也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武术融合。相反的,在我国南方地区,地形较多为山地丘陵,交通相对闭塞。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较为困难,地区之间有一定的隔离性,因此导致了相连地区交流与沟同较为困难,地区之间有的隔离性导致了相近地区间的武术也有较大的区别。比如畲族武术只限于本族中开展,所以南拳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还有“板凳花”、“打四方”、“和北技”……都很少向外流传。这样,变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地方武术。这就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较通运输的影响,中华武术也不例外。

另外,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形成特殊的宇宙观,认为世界由阴阳两部分组成,而且把阴阳看作是在一个圆内的结合、变化,周而复始、相克相生。《皇极经世心易发微》说:“其外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正是这种宇宙生存理论,造成道家哲学构成中华武术的思想基础。如在武术技击中处处表现了阴阳变化观念的技击特点,在武术的拳种中常提到在与对方交手时要“人背我顺”所谓“人背”,是说要尽量使对方处于一种不便于用力、变势的不利的姿态;“我顺”,则是使自己处于便于用力、变势的有利的姿势[6]。武术中“以柔克刚”、“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成功运用,就是一种阴阳变化观念在武术实践活动的体现,武术攻防中还要求:欲进则退、欲左先右,你进我退、借力而行,都是武术理论受道家关于太极这个封闭“圆”的理论影响。

再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种文化观使中国武术具备了高度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自豪感,激励着习武者奋发有为。电影少林寺、霍元甲、黄飞鸿都博得观众的极大喜爱,这不只是艺术的美感,更重要的是电影中的武林豪杰高超的武艺与崇善惩凶完美的结合,给中国观众树立了自尊、自强、自信的思想文化的冲击。然而,半封闭、内陆性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心理贯性,容易造成以封闭性、单向性和趋同性为特征的传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反创造性”。中庸之道便是与它相联系的文化观念[7],在这一点上,中华武术表现得很明显。武术都按规定套路演练,无论什么拳种,都有起式、收式,规定路线,甚至要求起式与收式在同一点上;赛龙舟、踩高跷、放风筝、荡秋千……民俗体育几乎全国一个模式,时间相同,动作相同,模式也相同,传承了数百上千年都难有创新。显然,这都是以我为主、唯我独尊的结果,这种夜郎自大的心态严重阻碍了中国武术文化的近代发展,这已成事实。

3 结 语

武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因而不可能离开自然和社会的物质、经济、政治条件而凭空产生和孤立发展。正是基于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才可能产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武术文化。中华武术文化也是我们祖先在半封闭、内陆性地理多样性、民族生活多样化、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诸因素交织的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因此,只有联系具体的自然、社会条件来考察武术文化,才能深刻地理解武术文化的特质,全面认识武术文化的共同性以及民族、地域差异性,更准确地揭示中华武术文化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对我们更好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当然,我们在武术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中,也应考虑,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信息流加强,武术受封闭的地理环境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参考文献:

[1] 陈传康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64.

[2]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

[3] 华博编著.中国世界武术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91-92.

[4] 周桂钿著.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569.

[5] 郑勤著.太极文化与功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8-9.

[6] 温力著.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203.

[7] 魏承思.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N].文汇报,1986-4-8.

参考文献:

[1] 孙小礼,张增一.科学方法中的十大关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114-130.

[2] 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73.

[3] 范克新.社会学定量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7-11.

[4] 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27(6):14-18.

[5] Ian Jones.Mix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Sports Fan Research [J/OL] http://www.nova.edu/ssss/QR/QR3-4/jones.html,1997.

[6] 嘎日达.社会科学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之争及其启示[J] .学科前沿,2006(3):47- 49.

[7] 章岚,许小冬,赵开强.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一种更加注重程序化、情景化的研究方法[J].体育科学,2004,24(7):1-4.

[8] 陈波,何文华,谢旭等..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234-235.

[9] 常俊跃,雒丽.研究范式之争及其对研究工作的启示[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7):20-23.

[10] 刘淑红,王雪兰.现代教育研究范式的历史转换及其价值取向[J].科学.经济.社会,2005,23(1):69.

[11] 于景元,刘 毅.关于复杂性研究[J].中外管理导报,2002(9):19.

[12] 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0):11-12.

[13] 路甬祥.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的意义[A].见刘仲林主编.中国交叉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

[14] Bruce L.Ber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M].Boston:Allyn and Bacon,1995:4.

[15] 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杜会科学版),2001(4):99-105.第33卷 第12期

推荐访问: 地理环境 武术 关系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