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融入“海西”建设把老区发展得更好

融入“海西”建设把老区发展得更好

时间:2022-05-11 17:30:05 浏览量:

龙岩是革命老区,胡锦涛总书记“把老区发展得更好”的讲话,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的关切、关心和关注,也寄予了总书记对老区发展的殷切希望。作为老区之一的新罗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省委卢展工书记“把老区建设、海西建设结合在一起”的要求,紧紧抓住“十五”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机遇,发挥优势、加快发展,融入“海西”建设,把老区发展得更好,实现更大作为,谋求更大贡献。

突出发展 走在前头

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更加重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致力于提升发展速度、提高增长质量,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领跑作用、龙头作用和带动作用。

发展大产业。结合龙岩市实施的“10+3”产业,强化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全力推进以机械制造业为龙头,以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以煤炭、电力、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矿冶等为潜力的“125”产业的发展,按照“大产业-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招商,围绕拉伸完善产业链条和资源的深度开发,引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不断膨胀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力争到201O年,八大产业实现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以上。重点推进机械制造产业发展,努力打造福建省重要的机械制造业基地,力争到201O年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在抓好“125”产业的同时,继续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和互动发展,“双轮”驱动新罗区经济增长。

培育大企业。继续加大扶优扶强力度,通过项目扶持、信贷支持等措施,全方位、大力度推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和优秀企业家集中,积极引导和推动高成长性、发展快、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品牌战略,尽快做大做强,进而带动一批上下游项目和配套企业的发展,形成规模化的企业集群、区域化的产业基地、专业化的企业集团。“十一五”期间,争取每年新增50家以上的规模企业和5家以上产值过亿元的企业。

主攻大项目。坚持走“大投入,大产出”之路,认真谋划一批能够强势推进“125”工程的龙头骨干项目、延伸配套项目,以产业链催生项目源,以项目群打造产业群。在鼓励区内企业增资扩股、扩大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放宽视野,变“大招商”为“招大商”,努力引进资金投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十一五”期间重抓200个重点规划投资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争取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投资规模年平均增长15%以上,投资率达20%左右。

建设大园区。继续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福建龙州工业园区及东宝、雁石等工业集中区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快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和承载力。启动龙州高新产业区(龙岩台商高新投资区)建设,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同时,统筹和集约利用好土地资源,不断提高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促进园区和工业集中区产业聚集,发挥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力争“十一五”期末,龙州工业园区产值突破100个亿。

打造大乡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好各个乡镇(街道)的区域比较优势,围绕打造产业镇,因地制宜地选准两至三个支柱产业、潜力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促进特色产业的兴起和镇域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力争到“十一五”末,有更多的乡镇进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并力争在全国千强乡镇上取得突破。

突出创新 激发活力

坚持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努力形成全社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把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创新服务发展机制。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制度和授权经营方式,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贯彻执行《公务员法》,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发展资本、产权、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强化市场对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深化公共服务领域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逐步将公共服务推向社会,推向市场。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强化自主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重要支撑,为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的作用,坚持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新罗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龙工、森宝、卫东、卓越、华锐、龙湖等技术优势企业建立健全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逐步形成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的新的技术创新格局。重视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普工作。

突出生态 力促持续

立足新罗区的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蓝天绿水”工程,建立生态重建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土地、矿产、森林、旅游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8%左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坚持保护与治理相结合,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原则,强化源头防治。切实加强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强九龙江流域和汀江支流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乡镇垃圾污染治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节约优先,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抓好建材、化工、矿冶等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更新淘汰设备落后、技术陈旧、产品质量低劣和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降低经济发展中单位产出的原材料和各种生产要素消耗水平。加大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扶持卓越新能源、绿之源、新型建材等利用“地沟油”、畜禽粪便、煤矸石、垃圾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全面推广猪-沼-草等农村生态种养模式。大力倡导节约能源的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强化节约意识和风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突出和谐 统筹协调

以人为本,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配合中心城市做好2003—2007年10。个城建项目的滚动实施,不断完善城市路网骨架,积极参与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新区开发。加快中心城市组团乡镇发展,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强中心城市要素聚集和辐射能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农村经济的发展,突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突出农村保障制度的建设,突出农村创业激情的营造,启动2个乡镇试点和2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并在全区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

重视社会各项事业。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巩固“双高普九”成果,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加快公共卫生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力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提高参保率和覆盖率。巩固和提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成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力争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文化和医疗卫生体系、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地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失地农民保障机制,健全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补助、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就业工作机制,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切实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关系协调,确保“十一五”期间每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5%以内。继续实施“造福工程”,做好“小额信贷”、“整村推进”、科技扶贫等老区与扶贫开发工作。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强“餐桌污染”专项治理,进一步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机制。

维护社会安定稳定。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突出抓好矿山、公众聚集场所等16项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和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排查、妥善调处、维护稳定的工作新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努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作者系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区长)

推荐访问: 老区 融入 更好 建设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