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万捷整合艺术品产业链

万捷整合艺术品产业链

时间:2022-05-12 09:55:03 浏览量:

“前两天,我到北京798看画展,一拿出名片,画廊的人就特别客气,你是雅昌的啊。”谈及雅昌在艺术界的影响力,万捷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

打小,万捷就对艺术有着浓厚兴趣。而1962年出生的他,在那个艺术营养匮乏的时代,只能通过美术班和集邮亲近艺术。大学时,父亲替他作主,报考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系,以后,这个系独立为北京印刷学院。虽然大学时代的万捷对于铅印、制版并没有产生特别的兴趣,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印刷业。直到今天,他成为雅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并将影响力从印刷业延伸到艺术领域。

像做艺术品那样做印刷,成就细分市场龙头

1984年,大学毕业的万捷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印刷厂工作。1985年,在南下的热潮中,他和几个朋友来到深圳,进入了中日合资的美光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两年后,25岁的万捷成了深圳最年轻的印刷厂厂长。1993年,怀揣建立一个优秀印刷企业的梦想,他离开美光,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深圳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1993年的深圳,已经成为中国制版印刷中心,汇聚了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许多知名的印刷企业,中国高档印刷品市场几乎被这些企业所垄断。

和其他初起步的印刷企业一样,新创立的雅昌什么业务都做,订单成为生产的导向。但万捷并不甘心雅昌成为一个订单型企业,他不断寻找着机遇。这一年,雅昌承印了南京一个艺术品拍卖会的目录。对收藏相当有兴趣的万捷,由此灵光闪现:艺术品印刷需要高质量的印刷水平,真正专门从事艺术印刷的企业又奇缺,这是一个可以着力的方向。这一选择也正符合世界印刷及传播论坛主席Chris Sykes所指出的行业方向:“在大型印刷企业通过并购降低成本、扩展客户群的同时,小型企业的出路就是专业化,并不断开发一些新的市场领域。”

此时,正值中国艺术品市场春江水暖。万捷认为,比之普通的包装印刷,艺术品印刷质量要求更高,雅昌要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共同成长,必须有过硬的质量。为此,他极为重视印刷技术的基础研究,同时不遗余力推行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雅昌的印刷车间,挂着许多明清碎瓷作为标本,以便员工随时观察,作为调色参考。2005年,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雅昌发布了名为“雅昌COLOR”的第一个行内色彩标准,并成为中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基地。他们还与中国印刷协会技术标准委员会合作,研究建立中国印刷色彩管理标准。

为提升印刷质量和效率,万捷对高新技术的引进同样不惜成本。正如讲求品质的他,为了配合安桥(Onkyo)的音响,会去日本挑一副耳机。在国内印刷企业中,雅昌第一家全面抛弃菲林,使用数字印刷。“即使选择只印一本书,也很容易实现。”在万捷的台面上,就摆着这样只印了一本的书——惠学军的中国西部风光摄影《天地》。为了加强图像处理的能力,雅昌购买了3000万像素的相机、分辨率3.8亿像素的扫描仪,甚至吸引了英美客户前来进行图像处理,万捷的目标是,建立中国最大的图像、文字处理中心。如今横跨IT行业的万捷深有体会:“印刷技术日新月异,这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其实比IT业还高。”为吸引、激励人才,他拿出了30%的股份用于雅昌的高管持股。

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使雅昌在2000年后进入收获季节。自2000年问鼎香港印刷大奖三项冠军后,到2006年,雅昌获得国际性印刷大奖60余项。2000年,雅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报告》的指定印刷商,其后又承印了《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申办报告》。2003年,雅昌以《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摘取“印刷界的奥斯卡”——Benny金奖,2005年又凭《西夏文物》再获金奖。2005年,万捷获得中国印刷界最高奖“毕升印刷奖”。

拿遍印刷业大奖的同时,雅昌的业务也在不断扩张。早在1996年,雅昌就进入北京市场,与万捷的母校北京印刷学院合作经营实习工厂。其时,全国各地的高端出版物往往南下深圳、广州印刷,雅昌近70%的业务也来自北京。为什么不能贴近客户,及时承揽当地业务?万捷再一次展示了敏锐的判断力。当年,北京雅昌营业额达到300万元。到1998年,中华商务、当纳利旭日等印刷业巨头也先后在北京、上海等地设立办事处。

如今,雅昌在深圳、北京各拥有2万平方米的印刷基地,今年初成立的上海基地位于张江,面积为2000平方米,并有望在两年内扩大到与北京一样的规模。掘万捷介绍,由于三大基地实现了联网与全自动化的系统管理,雅昌的印刷效率比一般企业高出20-30%。

把艺术品印刷当艺术品做,雅昌不仅占据了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95%以上的“拍卖图录”印刷市场,也把影响力延伸到了高端商业印刷领域,招商银行、中石化、TCL等企业的年报,奥迪、奔驰、沃尔沃等在国内销售的几乎所有汽车的宣传画册,都选择在雅昌印制。目前,雅昌的印刷业务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5年增速更达到25%。在当年的印刷行业百强中,雅昌以3亿元排名第62位,实现利润3241万元,其工业增加值则以1.8亿元列第20位。万捷称,今年雅昌的收入将达到4.5亿元。

追求增值服务成就艺术绿荫

追求高质量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雅昌的印刷价格相应比较贵。“雅昌用的纸张、油墨等材料都是最好的,设备、人才也是高素质的,成本很难降低。”何况,已经有足够多的企业靠价格战抢市场。万捷开始思考:除了印一本拍卖目录,我们还能为客户提供什么样的增值服务?

其时网络热浪袭人,于是他想到,可以建立一家网站,把拍卖目录放到网上预展,方便更多人浏览拍品信息,以此为到雅昌印制拍卖目录的拍卖行进行宣传,并吸引他们到雅昌印刷目录。当然,顺便也传播一些收藏鉴赏知识。万捷本人便是一个收藏家,他的雅昌艺术馆藏有黄永玉、吴冠中、靳尚谊、刘晓东、苏新平等人的作品。

就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想法,成就了今天的雅昌艺术网。“对于我们,这些资源是印刷后的废料,只是进行了合理的再利用。而其他网站如果要建同样的资源库,初始投入就不止是雅昌的1000多万元了。”

2000年10月开通的雅昌艺术网,最初只是作为印刷业务的增值服务项目而存在。直到2002年,随着积累的图录和数据越来越多,网上预展的效果日益凸显,很多公司都主动找雅昌做网上预展。万捷意识到,自己无意间开启了一个新的商业机会,雅昌艺术网的网上预展逐步开始收费,现在,这成了雅昌的第二大主营业务。“2004年,雅昌艺术网盈利100多万元,2005年盈利300多万元,今年还会有一倍的增长。”雅昌在拍卖目录印刷领域的强势地位也因此强化:拍卖公司想到雅昌艺术网做预展,就必须到雅昌来印目录。独特的资源和先入为主的优势,令雅昌艺术网已经成为艺术品拍卖与展览信息的重要发布渠道,而且几乎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雅昌触网时,全球印刷业正处在一个微妙的节点上。由于产能过剩,企业普遍进入微利时代,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提供增值服务已成为企业共识。美国最大的电话号簿印刷商当纳利旭日公司,多次组织电话号簿出版商座谈,向他们传授电话簿的广告经营经验。这种“帮客户赚钱”的理念为其赢得了大批电话号簿印刷业务。财大气粗的利丰雅高,更为资金困乏的出版商提供贴钱印刷、秋后算账的服务。在美国,印刷商如今不只提供印刷产品,还提非印刷服务,这些服务已占印刷商收入的8%,总产值达120美元。

雅昌艺术网从一个传播收藏、鉴赏文化的知识性网站向商业性网站的平滑转变,让万捷开始重新思考印刷业的前途和自己的布局。“印刷业的本质并不是制造业,它作为现代传媒业的一部分,其定位应当是出版业的一个分支——信息交流产业。印刷企业作为信息处理中心,将成为产业中的关键节点:它对印刷产品进行数据处理,然后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表现。”他认为,随着网络、手机、DVD等新的传播介质的加盟,媒体形式日趋多样化,印刷企业已进入到灵活应对纸质以外表现方式的新媒体制作时代,雅昌应顺应这一潮流,“成为能做最优秀印刷品的文化产业公司,为中国艺术市场提供全面、综合的服务”。

万捷超越传统印刷企业的视野,使“传统印刷资源+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的雅昌模式日渐清晰。利用雅昌艺术网的平台,他们试图向三个方向开拓核心业务:拍卖数字资产管理及网络推广、艺术家数字资产管理及网络推广、电子商务,将其打造为中国艺术品投资的第一门户网站。为此,他们开拓了拍卖现场网上直播等新的收费业务;首创“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行情发布系统”,以此为基础发布的雅昌艺术市场指数,成为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新的风向标;推出了名为“雅昌艺搜”的垂直搜索产品,以实现艺术资源的有效搜索,“艺术品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方面艺术品的资料少,艺术图书贵且选择少,出版社不知读者需求,有大量库存而读者却不知到哪里去找书,雅昌艺搜则希望解决这一问题”。

万捷最引以为傲的,是雅昌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华艺术品图文数据库,收录有中国艺术品图片300万张,其中包括国内外最重要的50多家专业艺术品拍卖机构从1993年至今的所有拍卖信息。2005年,雅昌与方正开始合作进行这一数据库的深度开发,这项据称总投资达2000-3000万元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工程,将艺术图片和文字按复制级、印刷级、浏览级收入库中,“数据库中的资料可以用于传统印刷,也可以进行网上发布、数字印刷、CD-ROM制作、艺术品复制等等,实现信息的自由式出版。”这一数据库今年底可以投入运行。

如今的万捷,早已不光是印刷界的人了,平时,他与艺术界人士的交往更多,艺术品也是他眼中最具爆发力的业务,限量复制艺术名作,则被他看作雅昌今后最大的利润增长点。他希望,3年内将印刷业务收入的比例从目前的95%降至50%,并逐步将名作复制对雅昌的盈利贡献提升至70—80%。目前,雅昌已与靳尚谊、刘大为等1000余位当代艺术家签约,管理其数字资产,并拥有3000多幅作品的著作权、摄影权。他们计划,2010年前至少建成5000位知名艺术家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并实现其作品的保真复制销售。万捷相当看好这一块业务:“艺术品和艺术衍生产品,一定能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我们有了成千上万种艺术晶的版权,用户的选择多了,这一市场规模可以达到1000-3000亿元。”

他的眼界很开阔,觉得要做的事很多,只愁人才不足,时间不足,操心的只是用什么手段来全面实现雅昌模式。但他心态不急,希望稳扎稳打。一直以来,雅昌的发展全靠自有资金。随着雅昌模式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有不少人表示出投资意向。对此,万捷有小小的矛盾,雅昌不缺资金,但他并不排斥投资者进入,因为希望投资者能够为企业带来资源、管理和发展战略方面的提升,却又有些担心,注重短期回报的投资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不过今天,已经没有太多障碍阻挡雅昌在艺术品投资领域扮演产业链整合者的角色。

推荐访问: 产业链 艺术品 整合 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