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哲学思考

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哲学思考

时间:2022-05-12 16:25:04 浏览量:

摘 要:从清末、民国、建国初到当今社会,幼儿家庭教育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地位,既与历史的发展演变有关,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分不开。幼儿家庭教育应该和幼儿园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历史地位;幼儿园教育;哲学思考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0)02-150-02

一、清末时期我国的幼儿家庭教育

我国最早关于幼儿园的教育法规是1904年元月13日(光绪29年11月26日)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总计四章。其中第一章就写到“蒙养家教合一”,规定蒙养院设立的目的在于“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明确提出“蒙养通乎圣功,视为国民教育之第一基址”,“凡各省府州厅县……于育婴敬节二堂内附设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三岁以上至七岁至儿童”,“每日不得过四点钟”,招收范围为“本地附近幼儿,其父母愿意送入其中受教育者”。《章程》规定蒙养院“教师”要加以培训,根据政府颁布的蒙养院保教要旨由政府编制教科书发给各地蒙养院,“令其自相传阅”,由于不能设立保姆学堂,而蒙养院能教的不多,故而蒙养院“教师”需要依赖家庭教育。由此,从《章程》规定的整个蒙养院的课程来看,其并非完全为儿童的发展着想,其着力点在于以蒙养院教育辅助家庭教育,带有明显的家庭教育的取向。另外《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外表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形式,内涵却是封建主义的实质。

二、民国时期我国幼儿家庭教育

民国时期,蔡元培在反对封建教育、实行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阐述了关于幼儿教育的思想和观点。他揭露了封建家庭教育的弊端,提出设立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的主张。并论述了幼儿美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蔡元培先生对家庭教育持有怀疑:“第一,教育是专门的事,不是人人能担任的;第二,有子女的人,不是人人有实行教育的时间。”这两点毋庸置疑,我也比较赞同。蔡元培先生还在《北京青年会演说词》一文中谈到:“有人问孟子:为什么不亲自教自己的儿子?孟子答道:‘办不到,教他必用正道,教了不听,必要怒,怒了便伤了父子的感情。万一儿子想着父亲教我的,他自己也还没有做到,这更是彼此互相责备,更坏了。所以古人用交换法把自己的儿子请别人教,反替别人教他的儿子呵。’照此看来,圣如孔子,贤如孟子,尚且不敢用家庭教育,何况平常人呢?”可见,蔡元培先生是反对家庭教育的。而在民国的教育法规中也很少提及家庭教育,只有在1932年10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提到一句“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之改进”。从上述材料中得知,在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的地位不是很高。

三、建国初我国幼儿家庭教育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倡导全面向苏联学习。这一时期,尤其是课程政策在其内容上充分而完全的表现出苏联的特色,基本上以苏联的相关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指导,如倡导分科教学,强调幼儿是一个有个别差异的个体,关注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年龄阶段特点,并且明确了按年龄分班教养的要求。并且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了与之相应的教养要求等。在这一时期,还逐渐的开始针对具体的问题及时地制定相关的政策。由此,中国的学前教育政策系统基本成型。但在这些政策和法规中,很少谈及有关家庭教育,可见在那个时期,家庭教育的地位也一般。

四、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幼儿家庭教育

从改革开放至今,只要谈到幼儿教育,那就家长分不开。现在人人都在谈家园合作、家园共育、利用社区资源;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亲子园、亲子活动中心也层出不穷。当然,这也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分不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都在渐渐转变,认为幼儿教育不容忽视,应该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抓好。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它分为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及教育评价等四个部分。总则部分对幼儿园的教育性质进行了定位,强调了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其中有一条谈到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纲要》中不难看出,当今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五、对于幼儿教育演变的哲学思考

分析从清末到民国、到建国初、再到当今社会,幼儿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用哲学的观点看,似乎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这与历史的发展演变有关,当然也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分不开。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和生产方式使家庭和社会隔绝,甚至在邻里之间也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因此,在清末尤为注重家庭教育。而到1919年爆发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这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次重大转折。“五四”时期爆发的新文化运动,打出了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反对封建的旧传统、旧道德和旧礼教,为国外各种文化思潮和流派的传入敞开了大门。自此中国的教育开始摆脱传统文化的束缚,走上了现代化之路。但这似乎又太左了,彻底将封建、闭塞的家庭教育给予否定。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都在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因此,幼儿园教育也奉行了这一观点,将二者并重,笔者比较赞成这种做法。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是由家庭负责,或者也可以说,由父母负责。不过家庭集体的教育,不能凭空造就儿童。仅凭有限的家庭影响或有限的父亲的训诫,还不能够成为造就未来人的资料。”这种说法很有道理,就是说教育儿童不能光靠家庭。不过家庭扮演的角色也很重要,他是儿童青少年进入社会生活前的“演习场”,家庭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实现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和幼儿园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可这一观点似乎又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原理,“两点中必有其一是重点”。但无论如何,现在幼儿园教育所走的路是正确的,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通向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全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刘军平 王晓芸)

推荐访问: 家庭教育 幼儿 哲学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