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夯基础、强能力的中药类专业学生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夯基础、强能力的中药类专业学生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时间:2022-03-14 08:39:01 浏览量:

摘要:针对目前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化学基础薄弱、专业思想不稳固、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我校有机化学教学团队从“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合理组织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早期强基础、后期重岗位胜任;构建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入手,逐步优化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希望为困扰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类学生发展的普遍问题提供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药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4-0149-03

一、引言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这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我校中药学专业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所有这一切都迫切要求我们各课程团队要紧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医药优秀人才。

我校中药类专业包含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三个专业,前两年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再分流进入大类中的三个专业学习。而有机化学作为中药类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然而,由于我校中药类专业学生招生入学第一志愿率低而导致普遍存在“化学基础弱、重医轻药”的问题,加上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学生就业渠道较窄,缺乏与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学生竞争的信心,专业思想不稳固,导致学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同时,由于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概念抽象、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且很多分子结构复杂、有机反应机理复杂、大多内容枯燥等特点,学生不易全面掌握。因此,有机化学一直被学生认为是中药类专业难掌握的学科之一。

同时,中药类专业实践性强,要求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目前,伴随着中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实践动手能力逐渐成为决定中药类专业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毕业生的社会反馈及各级各类实验技能竞赛来看,中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学生的“实验习惯、实验思维、实验动手能力”亟待加强,尤其是基础实验的规范化操作更需“早入手、早强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通过对中医药院校的学情分析和系统调研国内外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从“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合理组织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早期强基础、后期重岗位胜任;构建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入手,对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不断进行优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强化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合理组织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因材施教

课程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综合。实际上,许多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把“读”大学变成了“听”大学和“背”大学——只注重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不注重分析、综合、判断能力发展,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仅仅利用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必须改变只重课内不重课外的陋习,课外学习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针对我校中药类专业有机化学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学生基础弱、相关知识应用行业宽等特点,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在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中率先进行了引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改革实践[1],在使学生提前明确有机化学课程标准、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及时进行在线评价、真正实现教学中的资源共享、及时实现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教师提供了一条如何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课外自主学习的途径,也为现代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微课是一种专题式视频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常规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呈现出信息化、高效化、形象化、目的性强的典型特征,在推进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2]。为此,我们有机化学团队精心拍摄了有机化学课程微课,将整本书化为一个个知识点,便于学生课后随时进行学习与巩固。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所拍摄的微课非常喜欢,纷纷表示通过自己课下自主学习微课,弥补了不少课上没有及时掌握的知识点。

在班上设立学习小组,每组推选化学好的同学担任组长,以组长为核心定期组织课外学习讨论,及时将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学习困难反馈给学习委员,再定期反饋给老师课堂上一一解决。问卷调查显示,学习小组的设立不但起到了帮、扶、带的作用,还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

学生投入的学习时间与其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效果成正比关系。但有机化学课时少,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创造优质条件、提供好的教学资源来合理组织和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在有限课时内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深知[3]: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前提条件;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积累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内在要求。为此,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尝试用下列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紧密结合中药类专业,理论联系实际,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掌握有机化学教学技巧,紧紧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一规律,提升学生的参与能力;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水平;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进程和教师的讲课速度保持一致,提升学生参与的深度与广度;设计特色课后活动和作业,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丰富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知识储备。

三、理论联系实际,早期强基础、后期重岗位胜任

根据课堂带教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等所暴露出的“基础训练课时少、综合训练时间短”的问题,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制作拍摄了在线视频《有机化学实验须知》。在学生进入基础实验之前,通过课前观看视频,使学生明确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学习目标及行为规范,熟悉实验室安全、环保及实验过程中常犯错误的解决方法,学会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这些都为学生今后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严谨的科研作风及扎实的工作态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前期调研,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正在着手有机化学基础实验虚拟仿真平台的建设,以便通过课前实验操作视频等的学习以及虚拟实验操作的模拟训练来弥补实验时间有限、动手机会少的现实,希望学生打好实验操作技能基础以切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结合中药类领域知识快速更新和制药行业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需求,理论联系实际,以岗位能力胜任为导向,将新方法、新技术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重构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操作及装置,组织团队成员编写了《有机化学实验讲义》。一方面自编讲义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另一方面在带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在每一堂课教学中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认识、了解和掌握制药行业需要解决的化学基础问题。为此,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积极尝试研究性教学模式[4],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1)问题解决模式,即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问题→搜集科学事实→探求解题方法→得出科学结论→运用新知识。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解决创设情境下的问题,以实现知识的迁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自主研究模式,即学生发现相关问题→确定题目→搜集资料并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并实施研究计划→撰写研究报告。由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自由性很大,所以,他们具有个性特点的才智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施展。从始至终,带教老师不会直接参与其中,更不会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只是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而已。(3)课题参与模式,即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从中进行科学学习、探索及实践的一种活动。由于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的不少教师有自己的科研项目,已经尝试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课题中来,以拓宽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显然,在教师成熟科研思路的熏陶下以及在严肃缜密的科研氛围中,学生会获得在传统式教学中永远获取不到的宝贵经验和成长体验。

四、构建合理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通过不断改革考核体系,评价的环节不再只是考试,提问、讨论、回答问题、调研、实验、实践、作业、组织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情况都是评价的依据。为此,对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考核标准分别进行细化、量化,分别构建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形成性评价”体系[1,5],该体系注重学习效果的全过程、全方面检验评价,评价更加多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多方面评价。最终目的,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并获得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多年实践,针对有机化学内容多而杂的特点,除了提问、讨论、作业等多种评价外,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为了有效地节省上课时间,有必要每学习一章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一次课下约定测试;对于有机化学实验课,为了掌握实验室安全常识及规范操作,同样有必要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及时进行课下约定测试,这些测试成绩都应计入最终成绩。“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使学生更加明确各项学习任务和指标,学习过程被充分强调,而且促使了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同时,由于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会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正,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有机化学教学团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强调学生的主體地位,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定位,为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优化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不断将在线课程、虚拟仿真项目与理论教学、实验课程紧密结合;高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自主性、启发性学习达成学生的自我养成;在课程实践中不断融入制约制药行业发展的化学基础问题;通过分层次学习、分类考核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和优化薄弱环节,为困扰中医药院校中药类学生发展的普遍问题提供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房方,李贺敏,李念光,等.在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中引入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实践[J].药学教育,2016,32(2):54-57.

[2]王亮,张玉敏,彭望明,等.微课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探索[J].新课程研究,2016,(2):7-9.

[3]刘世娟,范雅宁,刘春玲,等.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策略探究——以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7,38(6):103-108.

[4]曹娟.关于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6):111-112.

[5]房方,李贺敏,李念光,等.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7,15(2):63-65,129.

推荐访问: 有机化学 类专业 中药 优化 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