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心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心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时间:2022-04-13 10:02:38 浏览量:

【摘 要】 心痹为五脏痹之一,是按五脏组织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黄帝内经》之后,众多中医文献中对心痹系统论治较少,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对心痹认识不清。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心痹的论述进行整理和研究,包括心痹的病名、心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心痹的论述及心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心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心痹;五脏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文献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03.014

心痹多由脉痹日久不愈,复感外邪,内舍于心而致;脉痹若见胸闷、心悸、短气者为心痹[1]。心为五脏之一,五脏即指肺、脾、心、肝、肾,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在人体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中医认为,五体合五脏,五体痹[2]进一步发展可深入五脏,影响五脏功能,而形成肺痹、脾痹、心痹、肝痹、肾痹,统称为“五脏痹”[3]。心痹为五脏痹之一,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4-5],心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黄帝内经》之后,众多中医文献中对心痹系统论治较少,即使现代编写出版的中医教材及各种中医论著也很少涉及。虽然历代部分医家也对心痹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但仍不系统,且认识模糊,以致现在相当一部分学者把痹病仅仅看作是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等为主的一类疾患,完全摒弃了五脏痹的内容,与《内经》原旨殊不符合。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心痹的临床症状并不少见,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心痹的重要性。本文对有关心痹的历代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对其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1 心痹的病名

有关心痹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痹论》对心痹论之较详。隋唐时期巢元方、孙思邈等论有脉痹入心,并提及心痹。其中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六极”门下论五脏痹,强调了痹病由“痹”到“极”,由实到虚的演变发展过程,其所述“脉极”与心痹关系密切。宋代《圣济总录》则首次将心痹单独列出,系统论述其理法方药。其后心痹文献渐较丰富,但多不出《内经》之说。明清时期对心痹的认识有所发展,对心痹的论述较多,使心痹出现了一病多名。

1.1 心 痹 心痹之名始见于《内经》,在《素问·

痹论》中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素问·五脏生成》曰:“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心脉……,微大为心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曰:“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愊愊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唐·孙思邈《千金翼方》曰:“风痹呕逆,不能饮食者,心痹也。”宋代《圣济总录》则明确强调:“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是为心痹。”另外,《难经》《太平圣惠方》《脉因证治》《普济方》《奇效良方》《医学正传》《医学纲目》《医学入门》《明医指掌》《证治准绳》《景岳全书》《类经》《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内经博议》《张氏医通》《症因脉治》《顾松园医镜》《医宗金鉴》《医经原旨》《杂病源流犀烛》《医级》《医醇賸义》等也论及心痹。

1.2 脉 痹 把心痹称为脉痹仅见于清·秦之桢《症因脉治》,其曰:“心痹之症,即脉痹也。脉闭不通,心下鼓暴,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下痛,夜卧不安,此心痹之症也。”但从描述症状表现来看,虽有脉痹症状,但整体为心痹表现。当然,脉痹进一步发展可致心痹。两者虽然关系密切,但并不能等同,不可脱离了《内经》的原旨。故其后文献少见[6]。

2 心痹的病因病机及罹患途径

2.1 心痹的病因病机 心痹的发生,主要由正气不足及风寒湿热毒等邪入侵于心,致心脉瘀滞不畅,损伤心气、心阳或心阴而成。

2.1.1 感受外邪 脉痹、热痹日久不愈,或平素气虚之体,卫外之功不足,或因摄生不慎等,在气候骤变、寒暖失常、淋雨受湿等情况下,风寒湿热毒等邪乘虚入侵血脉,痹阻经络,久留不去或反复侵袭,由表入里,内舍于心,心脉瘀痹,正气受损,则成心痹。如《素问·痹论》则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强调了外邪侵袭而致痹。《素问·五藏生成》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汉·华佗《中藏经》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诸病源候论》曰:“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曰:“三气袭人经络,入于筋脉、皮肉、肌肤、久而不已,则入五脏。”明·李梴《医学入门》曰:“五痹复感三邪,渐入五脏。”皇甫中《明医指掌》曰:“风湿寒邪相杂至,袭人经络因成痹,……或中皮脉肌骨筋,内舍心肝脾肾肺。”张介宾《景岳全书》曰:“五脏六腑之痹,则虽以饮食居处皆能致之,然必重感于邪而内连脏气,则合而为痹矣。”清·张志聪说:“邪之中人,始伤皮肉筋骨,久而不去,则内舍于所合之脏,而为脏腑之痹矣。”顾靖远《顾松园医镜》曰:“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而为心痹,烦心上气,嗌干善噫。”尤怡《金匮翼》曰:“风寒湿三气袭人经络,……久不已,则入五脏,……上气、咽干、厥胀者心也。”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诸痹不已,益入内而伤脏气,……因脏腑阴阳之有余不足,而外邪得以留之”。

2.1.2 气血亏虚 素体亏虚,心肺不足,卫外不固,或思虑过度,耗损心血,心血不足,则外邪易侵,直中于心,而致心痹;或心肺气虚,不能行心血以濡养周身;气虚日久,营血化生不足,乃至心阴两虚,气损及阳,则必心阳虚衰而致心痹;若病及脾肾,影响三焦气机而生血瘀水停,则致心阳欲脱之心痹危候。如《素问·刺法》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灵枢·口问》曰:“邪之所在,皆为不足。”《素问·五藏生成》曰:“心痹,……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均强调了正虚为致痹的关键因素。与血脉相合的心脏、阳明经气血虚弱,也是发生心痹的条件。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不足病心痹。”这里的“不足”是指经脉中邪气有余,而气血不足,说明阳明经亏虚可致心痹。明·张介宾《类经》注曰:“阳明者燥金之气也,……燥气不足则火胜为邪,故病为心痹。”清·罗美《内经博议》曰:“凡七情过用,则亦能伤脏气而为痹,不必三气入舍于其合也。所以然者,阴气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忧思过用,则痹聚在心,……盖七情过用,而淫气能聚而为痹,以躁则消阴故也。”《症因脉治》曰:“心痹之因,或焦思劳心,心气受伤,或心火妄动,心血亏损,而心痹之症作矣”。

推荐访问: 历史文献 源流 复习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