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青春期”湍流中的智慧引渡(三)

“青春期”湍流中的智慧引渡(三)

时间:2022-04-15 08:43:32 浏览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D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6-0005-05

七、品格的最高形式是习惯,德育的最佳效果是良知的自醒

长期以来,强势的修智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挤占了修德的空间,人们对人格习惯培养的修德并不看重。德育,在最基本的着力点上严重失职,这是教育的悲哀。

陈:以生活化的德育取代大而空的德育、说教的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然走向。你通过常态班会课,构建全员责任担当的组织形式,通过学生总结——教师评价——故事讲述——教师引导,强化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着眼点是什么?

孙:德育最朴素、最切实、最基本的着眼点是培养习惯。这是很多教育前辈和有识之士的共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正是德育最重要的目标,也是道德品质形成的标志。金盛华教授说:习惯是品格的最高形式。但是,长期以来,从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到教师,过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即关注学科课堂的修智教育,忽略人格习惯培养的修德教育;而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政治思想教育也过多地占据了修养德行的空间,使人们对习惯的培养并不看重。德育,在习惯培养这一最基本的着力点上严重失职,这是教育的悲哀。什么是习惯?诸如办事排队、过马路看红绿灯、碰了人说声对不起、上完厕所冲马桶等等。当这些规范成为人最基本的常识和自觉的行为方式,便是习惯。有了这些习惯,人的品格就上升到一个层次。好习惯的养成,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人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你在外奔走一天,碰到诸多不遵守规矩者,这会带给你不良感受,这时你会突然意识到习惯培养在德育中的重要性。在生活和在公共场合中的行为细节表现,最能考量人的道德水准。换句话说,德育的主要目的和根本价值不在于培养英雄,追求伟大,而在于培养基本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当由此虔诚起步。

陈: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走向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过一种平安、快乐和有品位的生活。

孙:是的。人们肯定能品尝到拥有良好习惯的甜头。美资企业雅利公司在招聘中国高级职员时,总经理佯装发现“落水女儿”的救命恩人考验复试者的诚实度,其中七名应试者因“顺水推舟”而被淘汰,只有一名应试者面对惊喜地握着自己的手的总经理坚决地说“很抱歉,我以前从未见过您,更没救过您的女儿。我想你肯定是弄错了。结果,这位应试者得到的答复是: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你复试通过了!

这位青年在高级官员应聘中的良好反应,说明了他的诚实经受得住任何考验。这就是习惯的力量。好习惯获得良好回报是必然的。

陈:具体说来,学校德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习惯?

孙:习惯培养曾经是德育的盲区,即便有所关注,也存在无从下手的问题。一个关于中美青少年习惯对比的研究显示,中国的习惯培养目标和内容贪多求全,条目繁多(有108个),且在表述上抽象空泛,如“认真负责、自信自强”。美国的习惯培养教育条目少到7个,且抓住核心;纵向分为个人、公众领域、恢复与更新3个层次;在习惯内容的表述上具体实在,例如“重要的事情要先做”等等。少则得,多则惑。如果每期重点培养一两个习惯,不断正面强化,这样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由借鉴而创新,我梳理出四大基础习惯:目标——先定计划后行动、重要的事情先做;执行——主动、创造性地做事;自律——在反思中修正失误、在慎独中锻造诚信;协作——信任、宽容、助人。“基础”,是指其他习惯需要以此为条件和前提,是与“派生”相对应。我们的四大基础习惯派生出12个培养习惯的关键词,有的还用“格言”的形式表述,例如:“目标成就人生”“重要的事情先做”“主动、创造性地做事”“在自律中锻造诚信”“礼仪是一种才干”“助人助己”“人格健康人生才快乐”等等。实践证明,这些短语和“格言”,对孩子甚至成年人而言,都易于接受。当它们耳熟能详,会起到价值引领和习惯引导的作用。

陈:由行为内化为习惯,由习惯沉淀为人格,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初中三年较短的时段内,如何顺利完成人格的奠基?

孙:幼儿园和小学是习惯的奠基阶段,而初中三年是人生好习惯固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习惯培养需要由随意、粗放到有序和精细,使良好行为的产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由主动再到自动即习惯的固化。

具体的做法是采用“三三策略”强化习惯培养。“三三策略”中的第一个“三”,是指培养某种习惯的“前三周”,第二个“三”指培养某种习惯的“前三月”。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一种想法如果被验证21次以上,它就变成了观念。如果对好的行为和想法不断重复,就会形成好的习惯和理念,而不良行为的重复,就会养成坏习惯。

也就是说,要培养良好习惯,“前三周”(21天)和“前三月”(90天)是两个重要的时间段,这看起来并不困难,难在怎么重复。其操作要点有两个:

第一,通过及时反馈评价来强化习惯。有意识或无意识行为通过“及时反馈评价”和“激励性强化”能转变为“稳定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即习惯)。实践中我们发现,评价是强化习惯不可或缺的手段。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能加强外控,引导内控,把习惯培养的外控性和内控性充分结合起来,使习惯的养成变为学生个人的内部需要。评价有两个机关,第一是及时性,第二是侧重激励性强化。比如,培养(强化)“主动、创造性做事的行为习惯”:面对新接手的班级,我在报名和开学初注意观察和发现“主动地、想办法做事”的学生。尽管与这些孩子开始接触,但我还没有成为他们的“重要他人”,因此,孩子们的表现基本接近“自然表现”,是原生态的,可信的。

在最初的班会课上,我会总结自己观察到的三个层次的学生行为表现:层次一:主动、创造性做事;层次二:被动,但要做事;层次三:躲懒,不做事。当然,后面两个层次不点名,说现象。我关注的重点是第一个层次。我先讲《扔钻石的故事》、《买件红衣服穿》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习惯的重要性”,而“主动做事,想办法做事”是一个优秀者的行为习惯标志。然后,我拿出记载本,把“主动做事、创造性做事”的同学有哪些,他们是怎么做的,详细地讲给大家听(第一次引领强化)。我说:“主动地、创造性地做事,会让你在一个群体中迅速地显得与众不同!所以,我很快认识了这几位‘穿红衣服’的同学,请他们骄傲地站起来,让我们用鼓掌的方式向他们表示祝贺,祝贺他们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习惯性地主动做事,创造性地做事。让我们为他们的主动做事加3分,创造性做事加7分!”孩子们惊讶之极,没想到刚到新学校,就有一双眼睛在这样关注着自己……

当然,强化主动并创造性地做事的习惯还需要引导。比如“领新书”,我会让学生先想在什么地方领,领多少,领来了堆放在哪里,怎么发放快而有序,是自己一个人发,还是组织几个人发,等等。再如领卫生工具,我会问“谁去领卫生工具呀”,结果反应是很不一样的。面对陌生的班主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敢举手应声的孩子绝对是不一般的。我挑选了两个勇敢者,继续考验:“如果老师不告诉你们领取卫生工具的地点,你们能领回来吗?”反应通常还是有所不同。就这样,我睁大眼睛,寻找并发现“主动做事,想办法做事”的学生的一点一滴,不失时机地强化他们的良好习惯。比如,上语文课前,当学生问我有没有什么需要协助的,我会当即表示感谢;当听写结束后,陆续交听写本时,对于主动把附近同学的本子一起交来的学生,我会当场夸赞。

不要轻视这种小题大做,在较短的时间,它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孩子们很快的有了强烈的意识:要主动的做事,要想办法做好这些事。其行为也随之而表现出来。

慢慢地,惊喜越来越多。有一天,我在教室黑板右侧发现一张纸贴,上面赫然写着:“搬迁中的钉子户”名单。原来,是语文科代表发现几个同学老爱写错别字,于是为他们找了对应的“师傅”,定期辅导,限期“搬迁”。在早自习的朗读时间,我发现巡视朗读的同学天天都不一样。问之,原来又是语文科代表为鼓励积极举手发言和作业进步大的同学,给他们提供负责巡视的“机会”,并早早地进行了人员安排。

对于这样的创造性做事,不论是三个月前或三个月后,我必然要通过评价鼓励进行强化,强化越及时,次数越多,行为方式越稳定,良习的养成效果越明显。

陈:看来,你对习惯的培养还真是有心、有方。

孙: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正向强化”(即着眼于对人已有行为的肯定、赞赏、表扬或奖励),会激发和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有了这种需要和对需要的满足感,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良好行为。当这种行为稳固下来,就会成为习惯。记得上届初三时期,有位生活老师不慎摔伤住院,在得知这位老师经济比较困难后,男生寝室的“总担当”召集全体男生为她捐款460元,又联系女生寝室的“总担当”组织捐了160元。他们并不打算“公开”这次“地下活动”,我是在处理班务时偶然得知的,于是在常态班会课上进行了点评并宣布加操行分。这时,那位男生站起来说:我们商量过了,不用加分,那位老师对我们很好,她家里比较困难,我们这样做是自愿的,也是应该的。

从有意识的良好表现到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不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律,而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这种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习惯,源于良知的自醒。有良知的自醒,才有道德的实质性提升,才是“靠得住”的德育。

陈:自醒,有助于品性人格的自我完善。你的常态班会课,落脚到“习惯培养”这个点上,使自醒有了种种可能,它产生的效果将是:对良莠不齐的事物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发生利益冲突时,能抑制私欲的膨胀;在没有他者的监督下,能约束行为,遵从规则;在面临现实困境时,能调整情绪,理性应对;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能以恰当的方式沟通,达成和解;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能主动地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孙:这些,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八、有效的德育需回归教育的正常轨道,而不一定借助改革

凡是解决教育的问题必须借助于改革,凡是解决了问题就一定是因为改革,这是一种简单思维。回归教育的常理常态,做教育应做的事情,教育的很多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陈:你的班级德育工作,从理念、思路、策略到实践,都具有个性化的色彩,而个性的形成,得益于你大胆地改革和“肯做事,肯创造性地做事”。

孙:谢谢你的鼓励。“创造性地做事”,是必须的,但是,改革却未必。

陈:为什么?

孙:我的理解,改革是为了达成某种目标而对原实践策略和行为进行改进、调整与优化,有时甚至是另辟蹊径。如果,学校德育、班级德育中很多应该做的事却没有做,或者做得不好,现回过头来设法落实,设法做好,这在本质上是回归教育的正常轨道,而不是另辟蹊径的改革。

陈:“回归教育的正常轨道”,这种认识朴素而深刻。其实,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教育发展,都离不开改革,但需警惕改革崇拜导致的改革变味。例如,对改革过度依赖,认为凡是解决教育的问题必须借助于改革,凡是解决了问题就一定是因为改革,甚至将一些基本保底,应该做的事也称之为“改革”。这种将教育发展的全部希望寄托于改革,是一种简单的思维。这种思维导致改革的自我强迫症,生怕不改革就会落伍,没想清楚就大刀阔斧地干,以此显示先锋的气度。做教育,做德育,需要分清楚哪些事是我们应做而未做,哪些事是我们应做而没有做好,哪些事是我们做得不好甚至做错了并需要改革。正如前面所讨论的,需要清醒地确认和坚守教育的本体价值,老老实实地做好教育的事情。这样,教育就会朝着良性的方面发展。

孙:从发展的角度理解“改革”,我更倾向于认为,“改革”是唤起人们意识到“此路不通”需转身回归本质的托辞。简言之,改革是托辞,回归是才根本。只有理性回归,教育才有正确的行为,才有创新的举措和改革所追求的功效。但是,现在的教育偏偏很急躁,存在重改革手段,轻育人使命的倾向。无论你有没有基础,有没有条件,统统去设定一个高远的目标,采用一种新异的办法,追求不同凡响的改革效应。这种没站稳脚跟却要快跑,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的“常态班会课”从表面看是创新性改革,但其目标、内容与方式在实质上是回归德育的本真和常识。学校德育,本来就应该是日常化的。原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理论室副主任顾颉,曾在本课题研究的开题会上说:“主题班会像维生素,是人必需的营养物质,但不可天天吃,‘棠外’的常态班会如家常便饭,才是最养人的。所以,学校德育应以常态班会课为重点,以故事法为主要方法,重点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的评价使我们进一步坚信:学校德育,只有亲近常识,遵循规律,才能步入正常轨道,回到生活怀抱。

陈:在教育的问题上,“改革”与“回归”互为表里,或者说是手段与目的关系。面临当下德育困境,回归德育常识、常理和常道,仍需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气魄突围困境,告别歧途,抵达目的。

九、人做事未必秉承神圣的使命感,而更多的是跟着感觉走

现代人的世俗烦恼颇多,只有在职业责任感上,在职业成就上做加法,才能在世俗烦恼上做减法。当其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倾力投入,有所进展,并一点一滴地积攒成功感受,一切的世俗烦恼便被快慰稀释和取代。

陈:你以真实的付出将班级德育做得有声有色,成效斐然,是否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驱使你固守信念、振作精神、追寻理想?

孙:这是习惯性的逻辑推理。事实上,在很多时候,人在倾力做一件事情时,未必秉承某种神圣的使命感,而更多的是跟着感觉走,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做事才不会感到很累。我承担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还承担初中部“研培处”的工作,虽然事情很多,但是心不累。我带领的班级有由学生组成的“智囊团”,可以替代我处理班上的一些偶发事件,这是自主管理的一部分。从同学座位的调换、个别同学的谈话提醒,到自习课纪律的维护、课前预备的组织,“智囊团”都做得井井有条。有一次班会课,“智囊团”将我“赶”出教室(他们认为这节课让我回避更好),由他们独立主持活动,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临时参加一个紧急会议,语文科代表竟自行组织三位同学像模像样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令其他老师惊叹不已……

自主教育、自主管理取向的常态班会课逐渐得到全校老师的认可。现在,被学校推广到小学和高中段。但开始推广时,并不如想象的那样轻松。在初中部,我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介绍做法,指导操作。2013年5月,学校督导组逐一听、评初中班会课,结果三十六位班主任有三十五人都掌握了常态班会课的基本流程。最让人高兴的是,原来担心部分老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对操作方式难以接受,但结果表明,他们做起来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困难。

我的探索引起校外同行和专家的关注。2013年6月,我在宜宾翠屏区“借班”献课,顺利地上了一堂被认为是难度很大的“常态班会课”。上课的信息挂在“棠外”校园网上,一位老师看后发来一条短信:看完之后,除了惊叹只有佩服!多少年的举轻若重才有今天的举重若轻!经验沉淀为智慧与艺术,于有的人需要一生去践行,但于你却是这样娴熟完美!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委程克强主任在听了我的徒弟上的两节常态班会课后,感叹道:德育课原来可以这么上,班会课原来可以这么开,班主任原来可以这么当!他还说:你们的经验,比魏书生先生的好复制,既有个性,又有普适性。

另外,还有家长发短信给我,大意是:孙老师您好!我真切的感受到:对一个好老师的理解,不是社会的评价,也不是家长的评价,而最重要的是来自学生的评价。刚才您班的几个孩子在我们家玩儿时,在不经意之间的谈话中表露出以有您这样的老师而自豪,他们甚至有些炫耀!我好羡慕您,甚至有些嫉妒你……谢谢您!

对于来自各方面的鼓励,我心存感激。他们的热情关注增添了我继续探索的信心。与其说是某种使命感和信念在激励我探索,不如说是在被关注、被认可中获得精神能量的“加持”;与其说我是在付出精力,不如我是在收获快乐。正如金盛华教授所说:教师用什么让自己感觉良好?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找成就感和自信。我正是在职业生活中有了这种感觉,才不断维护这种感觉,使这种感觉源源不断地为我提供动力。

陈:你这样说,使我想到李希贵的一个观点:教师第一,学生第二。教育,没有教师自身心灵与生活的丰润,哪有对学生心灵的泽润与滋养?教师自生、自储心灵能量,改善职业生活感受与精神状态,才是对学生的发展高度负责。

孙:我赞同你的“改善”一词。教师这个职业,除了依靠各种外部环境的改善来增强职业的良好感受,还需要自我改善。现代人的世俗烦恼颇多,只有在职业责任感上,在职业成就上做加法,才能在世俗烦恼上做减法。当其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倾力投入,有所进展,并一点一滴地积攒成功感受,一切的世俗烦恼便被快慰稀释和取代。

陈:这么多年来,你乐此不疲地做班级德育工作,看来更多的是靠一颗平常心,靠内心的召唤和对成功体验的期待。这种态度,使你的追求进入生活化状态,使你在青春期湍流的引渡中举重若轻。

好,我们的对话超越了预设,从班级德育跨到教育,从工作跨到生活,散打似的碰撞出一些新的认识、新的观点。

推荐访问: 湍流 引渡 青春期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