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研究综述

时间:2022-04-29 16:45:02 浏览量:

摘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文章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对该领域的两大研究方法跨国回归和时间序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该领域今后将会广泛使用VAR及灰色关联等各种数理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金融发展理论在我国农村领域的应用,其焦点问题是如何真实的反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文章梳理了不同学者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设计背景、统计口径等相关研究,并对所设计指标的缺陷进行分析以后,提出该指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中国实际情况的观点,同时就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民收入的相互影响关系问题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0)03-0091-0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世界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增长。20世纪60年代末期,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罗纳德·I·麦金农和列文等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率先提出并推动了金融发展理论。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以金融规模占GDP的比重设计了金融发展指标,对1860~1963期间35个国家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很高的相关程度。麦金农则用M2占GDP的比重构建金融发展指标,在对7个国家实证分析后发现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而列文等则对Goldsmith的研究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在1993年用4个金融发展指标对80个国家进行分析,证实了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此后,各国的经济学家纷纷就金融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国外的研究

在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各国学者都致力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由于各国的学者研究角度不同,他们设计的金融发展指标也不同,且各个指标的统计口径也存在差异,使其结论不尽相同,但就研究结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Robert Lucas曾说过经济发展中金融的作用被过分强调了,内生的技术进步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持这一观点的这些学者认为经济和金融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不存在因果关系。②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Stiglitz、King和Levine都一致认为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King和Levine用80多个国家的数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跨国回归,验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正相关性,而且他们认为,金融体系通过储蓄动员、资源分配和金融服务等职能,促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以实现经济增长。③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Edward S.Show和Mckinnon的研究表明由于金融市场上供给及需求不足促使经济结构上的供求弹性较低,抑制了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对经济的抑制作用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表现尤为突出。④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经济学家WangEC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就说明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研究表明金融发展有利于长期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要求金融市场同步发展,以促进金融发展。

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中主要是用跨国回归和时间序列分析两大类。该领域的著名学者King和LevineTM在1993年就将80多个国家跨年度的指标进行回归。Robert.Lensink在i999年的论文中采用的方法与King andLevine的方法相类似。我国学者谈儒勇仿照King和Levine的分析方法,得出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显著正相关的结论。但是回归方法存在着数据量要求大、数据分布限制等缺陷。如果数据要求达不到条件而采用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有可能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目前许多专家学者采用协整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协整分析方法由Engle和Granger在1987年率先提出,目前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是Engle和Granger方法及Johansen和Juselius提出的JJ方法,JJ方法在研究协整的问题时,在多元变量分析的基础上不仅提供了一个估计的方法,还提出了检验协整向量个数及经济理论所设条件的显式方法。另外还有一些学者Hariis Dellas和Martin K.Hess使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相对于单方程模型而言,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二)国内的研究

我国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金融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因而相关研究大多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但由于指标的设计与数据采集的差异,对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有力支持经济的增长。谈儒勇就仿照King和Levine的方法,以金融深度指标(DEPTH)和衡量存款货币银行在国内信贷过程中相对于中央银行的重要性指标(BANK)作为金融中介指标,选取1993~1998年的季度数据,得出了中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的结论。但他的研究中忽略了动态序列数据存在的不稳定性问题,因此其实证研究的可靠性有所降低。赵振全则采用Greenwood-Jovanovic模型修正后的产出增长率模型,用国内信贷占GDP比重的增长率反映银行市场的水平,用股票市场的流通市值增量占GDP的比重表示股票市场的水平,选取1994年第一季度至2002年第四季度的数据,验证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有限。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韩廷春,他认为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其有限。他根据Goldsmith的思想,设计FIR作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发现1981~1991的十年间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没有因果关系。第三种观点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李广众、陈平在研究中构建了金融中介增长指标和金融中介效率指标,利用VAR方法以1952~1999的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中介效率指标之间则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在众多的研究中,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应该表现为经济增长带动了金融发展,持这一观点的是冉茂盛、张宗益与冯军,他们运用双向变量的格兰杰因果检验法证实了这一结论。

二、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新的研究分支,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

(一)国外的研究

1、金融发展的库兹涅茨效应

Greenwood和Jovanovic首先提出了建立动态模型,讨论了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和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扩大了收入分配差距,但长期而言,收入差距会随着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缩小,直至收敛到均衡水平。

2、金融发展扩大收入差距

而与Greenwood和Jovanovic结论相反,Galor和Zeira、Banerjee和Newman分别通过两部门且代际间存在遗赠的跨期模型与一个包含三部门的经济模型对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越低,金融中介的使用成本就越高,穷人就得不到金融支持,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贫富收入差距。上述理论模型拓展了收入分配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空间,为该领域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

3、金融发展缩小收入差距

Li etc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收入不平等。Holden和Prokopenko以部分发展中国家为样本,发现了金融发展与贫困之间的负相关关系。Clark、Xu和Zou运用多个国家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会显著抑制收入分配差距。Beck、Demirguc-Kunt和Levine利用跨国数据再次检验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来降低贫困水平,缩小贫富差距。Townsend和Ueda在GJ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和改进,也论证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遵循了库兹涅茨曲线。这些学者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

(二)国内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差距的现实问题上。向维国的研究发现在没有借贷市场时,收入不平等程度会收敛于绝对不平等;在不完善金融市场,收入不平等程度收敛于绝对不平等;在完善金融市场,收入不平等程度收敛于完全均等。章奇、刘明兴、陶然、Vineen和YuPor Che用银行信贷占GDP比例作为金融发展水平指标,银行信贷和城乡收入分配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信贷水平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是陆铭、陈钊采用同章奇等同样的指标进行分析,但结果却与章奇等人的不同,原因是他们没有考虑到数据的生成过程,造成了模型估计结果的偏误。沈坤荣、方文全利用中国1978~2003年的数据,分析中国的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存在相关关系,且服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我国学者在研究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研究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已经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特色。温涛、冉光和、熊德平用1952~2003年的数据,对中国整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楼裕胜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浙江省1982~2005年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等指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研究

(一)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

由于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成果也就比较多。众多成果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性对农村金融的作用进行探讨,学者何广文、温铁军等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很多的探讨。他们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在总结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抑制的方法。二是定量方法研究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关系。这些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董晓林和王娟、安翔,董晓林和王娟建立的内生增长模型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程度。安翔用滞后一期的实际利率、农业资本产值率指标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宋宏谋、陈鸿泉和刘勇以农村信用社为研究对象,分析1979~2000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张兵、朱建华和贾红刚运用金融资产相关率(FIR)指标证实了中国农村金融深化进程与落后全世界平均水平25年的差距。这些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代表。

(二)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指标的设计及述评

目前国际上衡量金融发展水平通常有戈氏和麦氏两种指标。戈氏指标是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了金融相关率的概念,通常为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以衡量一国的经济金融化程度。麦氏指标是麦金农(1973)用货币存量(M2)与GDP的比重这一指标衡量金融发展的程度。这二个指标的共性集中体现了金融发展水平与GDP的适应程度。

将金融发展理论应用到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准确衡量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由于中国缺乏农村金融资产和M2的统计数据,不能直接使用戈氏和麦氏指标衡量农村金融水平了。为此我国学者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研究。从文献来看我国在这一领域最早研究是徐笑波、邓英淘,他们提出了行社存款与农村国民收入之比计算我国农村金融相关率。张元红采用行社存款与农村GDP之比来计算农村金融相关率,但当时农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已经向城市拓展,所以张元红计算的农村FIR的计算值偏高。张兵、朱建华和贾红刚等对徐笑波、邓英淘和张元红的指标进行了改进,以农户存款、农业存款和农户手持现金作为农村金融资产数据。还有一种农村FIR计算方法就是以“农村金融资产”与“农村同期GDP”的比值,“农村金融资产”包括农村领域流通的现金、储蓄存款、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和保险等项目。这一问题的研究中,楼裕胜提出了关于设计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指标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范围应该是涵盖非正规金融。②农村金融以银行体系为主。③统计范围以存贷款为主。

(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自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以来,国内许多学者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支持调查,这类调查针对一个地区或县市金融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内容也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供给与需求为主。如章和杰、余文、梁晓和杨蔚对鄞州银行的调查等。这类文献一个不足是仅局限于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简单调查,大多文献没有将调查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二是关于农村金融机构如何通过自身改革、深化与创新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如兰虹提出了农村金融机构必须进行全面的系统性的改革以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要求。姜军松、谢宗藩、苏鹏针对中国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结构制度缺陷与环境制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与环境体系,加快与城市金融体系接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效金融服务。李劲松、柴浩放对制约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关于金融抑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诸如此类的研究还有很多,但总的来讲定性分析较多,政策建议较多,且政策建议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不强。

(四)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的占比较高,因此农民增收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问题。许多的研究都在探索农民收入与金融发展的联系。这些研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温涛等研究指出,中国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同时方金兵、张兵、曹阳认为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目前中国农村信贷分配效率非常之低。另外的研究属于理论与政策的分析,缺乏实证的有效支持,如一些学者提出了以农村信用社的模式选择替代农村金融模式,加快农村信用社自身的改革以实现金融支农的目的。

四、结语

笔者在对金融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过程中,发现了在这一领域研究中的一些现象,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①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有不少是理论创新,而国内文献多为实证分析,少有文献进行理论探讨。②研究方法仍有拘泥。由于跨国回归存在较大的缺陷,许多学者目前都在采用计量经济方法,但对于一些新方法如灰色关联分析,分形理论等在该领域的应用不够广泛和深入。③目前实证研究的结果是五花八门,其主要原因是样本选取、分析指标设定、指标统计口径以及分析方法等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产生的结论也存在众多的争议。④目前的文献对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的研究很多,但是对于经济增长影响金融发展的研究却不多,尤其是对于二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编辑:汪 晓]

推荐访问: 经济增长 综述 收入分配 金融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