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中国共产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坚持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越是长期执政越要坚持群众路线

时间:2022-05-03 11:30:03 浏览量:

摘要: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为执政而争取选民的做法既有表面上的相似之处,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实践证明,党执政离不开群众路线,长期执政更离不开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对坚持群众路线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坚持群众路线,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群众路线的实现方式。以便更好地巩固长期执政的地位。

关键词:群众路线 长期执政 必要性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而且执政时间越长,越要坚持群众路线。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群众路线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争取选民的做法的分野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群众观,即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二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运用,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获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西方政党执政本质上都是人民(或选民)选择的结果,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和认可,都不可能上台执政或长期保持政权。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在获得政权和谋求保持政权的过程中也特别争取民众的支持,在这一点上,他们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存在着表面上的相似之处。但二者在表面上相似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在社会主义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中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与在竞争性政党体制中的西方资产阶级执政党争取选民的做法有本质区别。由于中国共产党身处社会主义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中,不存在西方执政党面临的在几年一次大选中失利就丧失政权的危险,不存在也根本不需要由同其它政党竞争执政地位而带来的坚持群众路线的强大的外来压力,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是由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性质以及其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提供稳定、持久的内在动力。所以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不仅具有高度自觉性的特点,而且从本质上讲,是为了维护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服务的。而西方资产阶级政党一般是通过赢得几年一次的总统大选或议会选举而执政的。为了赢得选举胜利,夺得政权或巩固政权,西方资产阶级政党都以选举为主轴极力加强政党的群众工作,扩大政党的社会基础,增强党的政治影响力。政党为获取选民支持,把民众的偏好作为自己的政策,这使得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往往以现实利益、物质利益来掩盖或取代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其他社会政治利益,以不断地注入“强心针”的方式维护自身的执政地位和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其争取选民的做法明显带有动力的外部性、动机的功利性和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阶级性等特点。

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第一,党在执政条件下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任何执政党的根基都在于民众的拥护和支持,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变为一个执掌全国政权的党,一条根本的历史经验,就是确立并严格贯彻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在执政初期,中国共产党就非常重视群众路线,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再加上由新中国的建立激发的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社会的冲天干劲,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群众对党的支持和理解,甚至使我们渡过了像三年自然灾害那样的难关。可惜,由于路线出现失误,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引到了错误的方向,以致出现了“大跃进”的错误和“文化大革命”的悲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首先提出的一个全党性任务,就是恢复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并且一再通过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阐发加强党群关系的重要性。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指出:“党如果脱离了群众而不坚决改正,就必然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而失败”。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

第二,执政时间越长,越要坚持群众路线。长期执政是世界上任何执政党的政治追求,也是世界上许多政党在努力研究和探讨的一项重大课题。一个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并不完全取决于执政党的主观意愿。对于任何政党或统治者来说,能不能始终赢得民众支持,是能否做到长期执政的重要条件,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纵观中外历史。“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是封建王朝的一个规律性现象。原因就在于封建统治者开始时往往是借助人民的力量上台的,或者对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有比较清醒的了解,因而采取一些符合或迎合人民群众要求的措施来励精图治,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一旦统治地位巩固以后,就容易忘乎所以,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就滋长蔓延开来,久而久之就导致人亡政息。人类社会进人政党政治时期以来,这种“历史周期律”仍然在发挥作用。一些在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很有作为的资产阶级政党,由于内部腐败等原因,不少已经丧失了长期执政的地位,甚至分崩离析。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这种“历史周期律”在执政的共产党中也体现出来,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背离了群众路线。1990年,苏联《西伯利亚报》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在回答“你认为苏共的政策代表谁的利益”时,回答代表苏共全体党员的占11%,回答代表全体人民的只占7%,回答代表工人阶级、农民、知识分子的均为2%,而回答苏共代表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竟高达85%,回答苏共代表除此之外“其它集团”的占13%。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的苏共被人民抛弃是历史的必然。这些政党兴衰存亡的实践证明,从一定意义上讲,执政时间长,意味着党有了更好的密切联系群众的条件,但同时也意味着党脱离群众、疏远群众的倾向有可能更为严重。中国共产党同样面临这种危险:执政后,在客观上缺乏来自党外的竞争威胁,在主观上又容易产生利用执政权力谋求个人私利的危险。长期执政时间越长,这种危险系数越大,越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在舒适安定的和平环境中,党掌握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可比拟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党群关系对党的生存的重要性不像抗战革命时期那样直接和紧迫,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因此而大大减弱,有些人还错误地认

为只有过去干革命才依靠群众冲锋陷阵,今天搞建设就得依靠权力和资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最终导致群众路线的丢失。所以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深刻指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在我们心里的份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份量就有多重。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长期执政的客观环境,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为党更好地领导人民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大化带来了新契机,更有利于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对党坚持群众路线也带来了冲击,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冲击,必然会对党长期执政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其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群众观受到了冲击。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按市场经济原则办事,一切为了群众的提法已经没有实际意义。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应当看到,市场经济的一些原则有其适用范围,如果任凭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侵入党内政治生活,忽视以至于放弃党的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立场和宗旨,其后果是严重的,也是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相违背的。对此,我们党有着清醒的认识,多次强调不允许将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引入政治领域和党的政治生活当中,更不能因此影响党的政治准则。其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决策方式发生了变化,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产生了冲击。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办公手段逐步进入领导机关;同时,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也被引进和借鉴过来,在领导决策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有些人却由此认为,决策手段逐步实现现代化之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已经过时。这是缺乏理论和实践根据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而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思想路线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贯穿党的决策过程中的灵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要科学决策,必须坚持这一根本的工作方法,才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情绪等方面不断变化的状态中,作出正确决策,掌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动权。

三、围绕长期执政而实现群众路线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政党的生命力所在。为了长期执政,我们不仅要坚持群众路线。还要根据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局面做到与时俱进,以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第一,将坚持群众路线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结合。民主政治是在党领导下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或者通过自己的代表,或者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基层事务的权利,包括制定法律法规,作出决策,对领导者实行监督。从理论上讲,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当家做主的过程,也就是党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二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不少偏差,特别是代替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错误观念和做法依然存在,使二者的高度统一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为此,有必要把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而加以提倡,使群众路线得以有效实施。我们在提倡党的群众路线时,必须注意不要陷入以领导干部为本位、自上而下的误区,而是要努力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不仅在法理上、而且在实践中真正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才能使他们的“仆人”——党员干部在强大而广泛的人民群众的监督、制约下“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加紧研究、实施在干部选拔中扩大民主、走群众路线的具体制度、措施和办法,如公开招考、竞争上岗、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试用制及任期制都要注意引入群众监督机制,改进做法。打消群众顾虑,扩大群众参与推荐、评议的范围,使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真正有发言权。在考察干部时,要扩大谈话的范围,既要了解领导干部的看法,也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此外,要重视信访工作,研究拓宽信访渠道的办法,如公开举报、信访电话、设立信访室、建立信访接待制度等等。总之,要在发展民主政治的基础上贯彻群众路线,用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规范和提升群众路线,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是把群众路线提高到时代新水平的关键,是保证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执政理念方面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党在长期执政经验的总结和继续长期执政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其本质要求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丰富和拓展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观的时代内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俯下身子为群众工作,用群众的观点看待发展,用群众的观点检验政绩,用群众的观点为群众造福。要坚持群众路线,还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掘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善于汲取群众的营养,提高领导素质和决策水平,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邓小平同志指出,今后主要的政治就是增加群众的实际利益。他还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为人民服务,不能光挂在嘴上,要落实到行动上,具体地说就是要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基本依据和标准。比如,为官一方,要想方设法如何把这个地方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解决好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另外还有维护社会治安问题、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对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管理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党员干部和各级党的组织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就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第三,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制度。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制度,可以为党长期赢得群众支持提供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要实现长期执政,就必须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主动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密切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而建立群众监督评价制度是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举措,是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形式,从体制层面来保证党“走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建立群众监督评价制度应着重体现在两个方面:1.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这是建立群众监督制度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我们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权利,增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以方便群众监督。2.拓宽群众的监督渠道。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具体要求,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等项制度,畅通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保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长期稳定和发展。我们要通过建立受理群众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的工作机制,来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即增强各级党委领导工作的透明度,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要由人民来评判党的工作,加强群众对党工作的监督,因为“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判者”。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群众离不开党,党更离不开群众。党能否长期执政,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相反,若离弃了人民群众,党就丧失了自身最本质的特性,所取得的执政地位也会失去。现在,我们正处于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更有必要长期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深化群众路线对党坚持和实现长期执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把二者完全统一起来,在党的领导下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郭渐翔

推荐访问: 中国共产党 要坚持 执政 群众路线 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