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政府对临空经济的政策支持研究

政府对临空经济的政策支持研究

时间:2022-05-09 11:15:02 浏览量:

摘要:临空经济这种以航空运输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面临转型,“绿色经济”、高附加值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这给予了临空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临空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各地政府却没有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文章从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人才引进、区域合作四方面对各地政府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临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临空经济;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区域合作

0 引言

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要素流动速度的加快,以空间换时间理念的出现,催生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航空运输与公路、水运等传统的运输方式相比,时间更短、效率更高,以IT企业为代表的高新企业,利用航空运输这一优势推出“零库存”、企业工厂属地化等策略,这进一步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发展。而运输方式的变革,对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有更强的促进作用。随着机场功能的不断扩大,机场及周边区域产生的特殊经济活动区出现并日渐繁荣。这直接导致了以机场为核心,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航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向其周围聚集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临空经济的诞生,并且正逐渐演化为区域经济增长极。临空经济区充分利用了机场资源优势的同时,对城市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影响巨大,仅就就业一项来计,都市空港的旅客吞吐量每增加10%就会使区内服务业增长1%。[1]目前,国内除早期发展的北京顺义临空经济区、上海虹桥及浦东、广州白云等临空经济区外,双流机场、武汉等地也开始陆续打造临空经济区,长沙等省会城市纷纷进行临空经济发展规划。

应该说,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并且充分依托其积聚作用将对所在区域经济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对区域工业园的形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均GDP的增长都有显著作用。目前临空经济发展有很大潜力,但政府面对临空经济区产业发挥的作用却显得不足。

1 目前政府在临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足

1.1 产业布局缺乏科学规划,粗放经营使得规模效应不明显

目前各地临空经济所在区域,普遍存在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以成都双流为例:2011年双流县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5.4%,第二产业为53.30,第三产业为41.3%[2],显现出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畸高、第三产业不高的局面,即便是较为成熟的顺义,2011年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为2.4%,第二产业为43.50,第三产业为54.1%[3],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的情况还是没有根本解决。临空经济聚集了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应该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这说明了我国临空经济发展的层级还不是很高,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

另外,临空经济内部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也严重制约了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产业之间关联性不够,没有打造出特色产业,也没有形成特色产业链。比如,顺义临空经济区打造了汽车产业链,但仅引进了零部件,成都虽然引进了INTEL、富士康等企业,整个产业链的构建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诸如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研发等产业链的高端部分还较为欠缺;同时空港经济开发区、物流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板块之间缺乏分工与协作机制,产业间也缺乏协作机制,各个经济区成为一个孤岛。临空经济区缺乏主导产业,一般都是“机场+航空公司+物流企业”的产业模式,物流成为临空经济区的主要产业,但高新技术、电子产业等特色产业较少,产业示范作用不明显。

1.2 高端人才不足

目前各省均制定了相应了人才政策计划:如对高学历人才给予安家费,由政府发放生活津贴,为优秀人才以较低的价格或补贴的方式提供周转用房,对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准予落户,其子女入学、就业优先安排等政策。但此政策往往具有广泛性,缺乏针对临空经济区制定专门的人才政策。再加上临空经济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引进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研发、金融等其他领域,这使得人才也比较集中于航空、物流等人才,而难以吸引其他领域高端人才。

以双流临空为例,双流临空经济发展多年,企业仍以机场和航空公司为主,人才也主要为航空人才和物流人才,金融、研发、高端制造、咨询服务业等各类高端人才相对缺乏,这一方面由于航空企业缺乏转型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促进人才的引进。

1.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吸纳高端产业的能力较弱

纵观国内各临空经济区,均以航空运输、组装、加工、物流企业居多,而研发中心、总部却很少在临空经济区内,这使得临空经济区内产品附加值低、研发能力匮乏,加工制造业微薄的利润率难以使企业有资金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这使企业发展滞后,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加工、组装、物流服务为主的园区运营模式,也造成了即使存在高科技产业,其关联效应也不强,不利于形成临空产业集群。

1.4 临空经济区的选择与布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缺乏协调机制

各省市地区在规划临空经济区初始,均以机场为中心,形成一定的区域,进行物流、加工制造等产业布局,在园区内的设置较为合理。但临空经济的发展不止涉及到所在区县,与所在省市的发展有极大的关联度。目前各大机场一般均归省(直辖市)直接管辖,机场周边区域又隶属市、县、镇,这使得临空经济发展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或者有临时性的管理型机构(如四川省物流办),但也为临时性机构,缺乏对临空经济发展和临空经济区内外功能进行统一、详细的规划。这使得园区内部与园区外部产业之间的联动缺乏分工与协作,对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比如,双流临空经济区也为天府新区的一部分,紧邻成都金融城和出口加工区,但园区企业和相关区域企业并没有利用各自的优质,进行资源共享。政府在进行相关规划时也并没有完全考虑各产业区域的连动问题,造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复性、园区功能的趋同性,影响了临空经济区做大做强。

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特色临空经济区

政府在临空经济的发展过程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由贸易区政策、低关税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均需要政府通过制定政策的方式实施。从国外的经验可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发挥得越好,临空经济发展得越快。政府通过发挥统筹协调能力,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眼,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集群,引进人才,可促进临空经济的发展,实现临空经济与地方经济的有效融合。

2.1 明确临空经济发展目标,优化临空经济区产业结构

临空经济所在地区政府要按照国家、省、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内容,调整临空经济的产业布局,力求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按照国际惯例,打造城市化水平高、就业率高的临空经济,优化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以机场为核心,利用机场打造区域产业平台,打造临空经济区域。

在做好发展规划,确定区的产业政策和优势产业的前提下,做到有主有次,在项目引进、人才引进上有所侧重,做到以产业链为主导,培育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产业,重点发展航空研发、设计、制造、现代服务业和临空型高技术产业,共同支撑临空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制定城乡统筹、就业政策,进行教育培训等方式,促使临空经济产业的转型,提高技术含量,提高自发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

2.2 打造航空运输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航空产业为临空经济的核心产业,航空运输产业的发展,对临空经济布局结构的形成,经济国际化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而航空产业属于“高投入、公益性”的产业,对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形象,完善地面、空中立体交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航空运输可满足旅客出行,具有社会公益性,而航空产业对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的要求非常严格,航空公司的运作需要政府在资产、运行、土地、税收、人才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政府通过贴息、融资支持等方式,对航空产业、配套产业对购买飞机、设备以贴息补助。另外,由于银根紧缩和航空产业资金投入较大,航空企业的资金链相对脆弱,需要政府提供较为宽松的信贷环境,如安排国家政策性银行给予信贷支持,优先提供买方信贷和技术援助贷款等长期低息贷款。

在发展核心产业的同时,政府以航空产业为主导,以注资、参股等形式,向公司投入相关产业的优质股权,将旅游、维修、物流等企业的股权注入公司,丰富园区产业结构,降低外部成本;或其他有发展潜力的集商务、餐饮于一身的综合性写字楼以形成航空商务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通过资源支持的方式,形成空地互补的产业链条。

2.3 人才引进支持政策

人力资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资源,日益受到各国家和地区的的重视。在地区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的基础上,按照地区人才发展纲要的相关内容,重点做好海内外创业人才、高层次人才、研究团队的引进工作,鼓励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专业研发人员、高科技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员等专业人员是各公司的重要资源,也是打造、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为人才解决包括家庭户口问题、子女上学、就业问题,将其纳入经济适用房的范围之内,对其个人所得税进行减免等。

在政府直接制定政策给予专业人员的同时,对引进人才的各公司给予营业税等税种特别优惠。对有创新成果的企业给予知识产权保护,并给予奖励,争取通过集聚高端人才打造核心技术,提升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2.4 建立健全地区间合作机制

在现有政府职能部门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临空经济区进行专管,负责协调地区间政策的衔接,打造合理有序的竞争秩序,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吸引人、财、物的聚集,形成地区间产业可以互补,区域空间能够融合的临空经济,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在区域内部协调海关、检验检疫、民航管理局以及临空经济所在区域各镇的政策衔接,加强政府各部门与机场、航空公司、物流的工作衔接。转换政府职能,做服务型政府,形成发展合力,加快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速度,适应临空经济信息化、高效化的要求,促进临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勇,刘毅.都市航空港区域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11(6):127.

[2] 成都市双流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顺义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南交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交通战略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课题项目“临空经济助力区域经济腾飞对策研究——以四川双流临空经济区发展为例”(XJQ004)研究成果之一。

推荐访问: 政策 支持 政府 研究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