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渗透传统文化,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渗透传统文化,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时间:2022-05-11 14:15:02 浏览量:

摘 要:传统初中语文课堂存在“重教轻学”、学生厌学、被动学等现象,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语文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模式,通过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3-023-001

传统文化是全民族共同创造并享受的文化,能促使民族成员形成凝聚力。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组织学生展开语文学习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到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中,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

一、阐释名人名言,汲取精神力量

随着时代的迁移,有不少名人名言流传了下来,这些名人名言中展现了古人的哲学和智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各类名人名言,然后围绕其展开分析和讨论。在学习《岳阳楼记》后,不少学生都对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有深刻的印象,不少学生都认为其中展现出了作者浓厚的爱国情怀。在教授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提出:“其实在古代有不少爱国之人,他们留下了不少爱国忧民的名人名言,大家可以尝试搜集一下这类名人名言,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很快找到了不少关于该主题的名人名言,如顾炎武曾经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迁曾经提出“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陆游曾经提出“位卑未敢忘忧国”……在此基础上,学生畅谈了自己的阅读感言。

二、开展诵读竞赛,铭记经典名篇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古诗词作品诵读活动,让学生拓展阅读量,形成一定的语感。在阅读了《水调歌头》等古诗词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苏轼诗词赏析大赛。教师鼓励学生先自主收集相关的古诗词,一人准备一首,然后展开诵读活动。学生不仅要展示自己的诵读才能,还要在诵读后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自己的收获。如有学生在比赛中深情地诵读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歌,在读到“应似飞鸿踏雪泥”时用拉长的语调表现出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在诵读完毕后,教师鼓励该学生说说自己为何如此诵读诗歌,并讲讲自己从诗歌中获得了怎样的收获。该学生提出:“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作者将雪泥鸿爪比喻人生,体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并非没有看到人生的无常,但是作者也正因为感受到了无常,所以才更加认为人生十分值得珍惜。”在这样的诵读活动中,学生不仅拓展了古诗词的积累量,更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化感悟,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能力。

教师除了组织竞赛活动以外,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编制校本教材,并设计与之有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给学生展示诵读示范,让学生了解该如何展开古诗词诵读,还可以给学生进行作家介绍,让学生能抱着知人论世的态度阅读古诗词作品。这样的竞赛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了解对联戏曲,体悟平仄美感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经典的传统文学作品,这其中以诗歌、散文、小说居多,很少涉及对联、戏曲等内容。但是实际上对联、戏曲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尝试阅读对联和戏曲作品,并总结其特点,感悟作品平仄押韵之美。

在學习《醉翁亭记》时,教师可以尝试将对联有关的知识融入到教学中,提出:“大家是否曾经在公园中看到过亭子呢?大家是否注意到,不少亭子上都有对联?”这样就很自然地将对联的主题融入到了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著名名胜古迹中的对联,如展示拙政园中的对联:“拙补以勤,问当年学士联吟;月下花前,留得几人诗酒”;“政余自暇,看此日名公雅集;辽东冀北,蔚成一代文章”等。其次则可以让学生尝试总结,说说对联的平仄和传统诗词的平仄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有学生总结提出:“一般上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字都是平声。”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对联的对偶有什么特点。除了介绍对联以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说说传统戏曲中的合辙押韵如何将语言和曲调融合在一起。

在了解对联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对对联的活动,在实际交流互动中,学生对于对联能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在了解戏曲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戏曲节目,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参与到表演中,这样也能让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促使学生进一步激发参与兴趣。

四、认识传统节日,传承民族精髓

中国传统的节日丰富多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民族传统活动的探索和发现中。教师首先鼓励学生通过搜索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如果能结合本地资源进行了解则更好。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节日期间参与到具体的民俗活动中,这样能让活动丰富多彩,也能让学生尝试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学习《端午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了解一下中国还有其他哪些传统节日,了解一下该民族节日中有什么传统的风俗习惯。学生首先总结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学生首先找到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比较重要的节日,而后又在教师的提醒下挖掘出了上巳节、寒衣节、腊八节等容易忽视的节日。此后教师又组织学生总结这些节日中有哪些著名的风俗活动。如有学生提出:“七夕节有乞巧的风俗,在活动中要对着月光用彩线穿针,如果能穿过七个大小不同的针眼,就说明心灵手巧。”最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参与到了乞巧等活动中,并尝试将自己的参与感言写下来。如有学生写道:“原来穿针引线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想从现在开始学习传统的刺绣,这样才能真正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风采。

在参与传统节日风俗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逐步感受到一种民族凝聚力,能体会到传承千年的节日中闪烁着民族的智慧和光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体会其中的精神影响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活动中,通过活动的方式,寓教于乐,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传承和理解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钟启泉.《课堂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推荐访问: 传统文化 渗透 语文学习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