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谈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

谈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

时间:2022-05-12 11:55:03 浏览量:

摘要:为了提高素质教育评价的合理性程度,保证教育评价的严肃性、连续性、权威性、时效性,充分发挥素质教育评价的职能,需要把素质教育评价实践中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提炼,使之稳定化、常规化、制度化,形成教育评价制度,成为人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评价 目的 内容 合理性 科学性

素质教育既然是为了培养人的各方面素质、促进全面发展,那么就应建立与其相适配的多样灵活的学生评价制度。现行的新课程评价制度相较于应试教育下的评价制度,是更为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于评定学生也应是较为公平的。

一、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

与“应试教育”评价目的的单一性不同,素质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1.对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性状作出准确判断,促进其摆脱盲目被动而走向自觉主动。《决定》颁发以后,“素质教育”在一些地方成了任意张贴的标签,“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而判断一个地区或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不能仅仅听其声明,而要看其实质。素质教育评价首先是对一个地区或一所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总体评价,对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进行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分析评判,不仅要从基本倾向上,而且要对其在多大程度、多大有效性上实施了素质教育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从而帮助该地区或学校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2.通过评价学生来改进教育工作,确定新的教育措施,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具体学生而言,评价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扬长补短,长善救失。要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特殊的发展领域,在坚持统一的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宜的充分发展。同时要通过评价进行“诊断”。教育是一种改变受教育者的过程,每一个教育目标、教育方案都应导致学生的某些变化。素质教育评价,正是系统地收集证据以确定受教育者实际的发展情况,作出精细分析并使教师依据这些分析“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有效地防止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缺陷积累。

3.依托评价进行研究。素质教育评价的过程,同时是对素质教育进行实践研究、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的过程。实践研究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着重对现行教育措施的成效作出价值评价,为改进教育措施提供实际依据。

4.选择,即为高一级学校录取新生、为社会选拔人才以及决定社会职业分工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

从词义上看,“教育评价”原本是对“教育”的评价。它包括对教育条件(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者素质等)、教育过程(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措施的施行、教育者的施教活动和评价活动等)和教育效果(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等诸多方面的评价。但“应试教育”中的评价以学生为单一对象,这意味着把原因与结果都集于学生一身,让学生单独承担对教育效果的责任,这不仅缺乏公道,而且不合逻辑。就因果关系而言,教育条件和过程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为此,素质教育的评价应分为三个层次:侧重于社会环境的宏观评价,这是对地方政府领导素质教育的效能的评价;侧重于学校教育行为的中观评价,这是对学校实施的管理素质教育状况的评价;侧重于教育成果的微观评价。

三、素质教育评价活动的合理性

素质教育评价所合之“理”,不仅指事理、道理、科学原理和客观真理;而且应指情理、伦理,特别是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更应强调情理,更应富有“人情味”。素质教育评价的重要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评价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其健康发展。这样看来,素质教育评价活动的合理性内涵至少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对评价客体有关事实的把握必须全面、真实、准确,合乎实际。对评价中获得的不尽一致乃至相互矛盾的信息,能够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到合乎逻辑、合乎实际的解释。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第二,在对照评价标准时,必须讲求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尽可能地排除偏见、成见,以形成客观性评价结论。第三,合理的评价应该是有效的──能够有效地发挥素质教育评价的职能。

四、素质教育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教育评价方法是指进行教育评价所遵循的途径和程序,是完成评价任务实现评价目的的手段和桥梁,包括评价的思想方法和评价的实践方法两大类。思想方法是实践方法的方法论指导,而实践方法是思想方法的具体应用。这里着重阐述素质教育评价的思想方法科学性特点。素质教育评价思想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具体包含以下原则:

1.坚持两点论为指导,力求对评价对象作出全面而辩证的评价。即不仅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并注意到正反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在评价学生时,要认识到青少年处在成长过程之中,成熟与幼稚、长处与短处、优点与缺点总是并存于一身。评价过程出现的"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定势偏差、感情投射偏差、中心化偏差等均是评价者主观偏见表现,应予以克服。

2.坚持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从评价对象内部与外部的纵横交错联系中作出正确的评价。青少年学生既是先天与后天、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理性与情感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的完整个体,又是与他人、群体、集体、家庭和社会等外部环境有着广泛而密切联系的现实的人。因此在评价时,一方面应全面评价学生,切忌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的片面做法,另一方面应在广阔的背景下考察学生个体的发展,尽可能地区分出阻碍学生发展的各种负面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予以克服。

3.坚持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以往的评价以形而上学的静止而僵化的观点看待学生,常常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断定其今后的发展限度。素质教育评价虽从考察学生即时状态入手,但着眼于其今后的发展。相信学生发展的潜力,因此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发展评价多于静止评价;过程评价多于终结评价。最终目的是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达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总之,切实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才能使教育教学环境与我国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改革才能向纵深发展,建立符合规律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我国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

推荐访问: 素质教育 评价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