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尚善文档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读后感 发言稿 心得体会 申请书大全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尚善文档网>作文大全 > 基于SBM模型的我国出口部门环境效率评价研究

基于SBM模型的我国出口部门环境效率评价研究

时间:2022-05-12 16:35:03 浏览量:

zoޛ)j馔3m4m5]?3iv`5|߽^tM;NrК˥jا^zh*'ӆY-zȦXjם{ayilyhץ*gbi֧v^b颲ȨƧuޮ{.bxay߉Ȟ̞njب̬}ilyhazzj[-秾*g^}ʇƚ+ǜ~&M5Fȧ^iؚݞ'RɨuS޲mhZ(bjy֥r-)觵jبm^jwm秾*g^}ʇƚ+ǜw+yѩ繩eɻجإZZ+ޖ%zN/z^z{⮉z{Z߉Ȟ̨}ilyhay+)wb
h'计划的重要年份,国家加大了产业升级改造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落后低效产能的淘汰促进了我国产业部门环境效率的改善。2006年以后随着新“十一五”节能减排计划的实施,出口部门的整体环境效率持续提高。虽然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增速放缓,环境效率的改善势头有所减弱,但随着大量出口小企业清算破产,具有发展潜力的大中企业通过兼并、转型升级,出口竞争力进一步提高,2010年基于隐含废水、隐含废气、隐含固废测算的我国出口部门环境效率同比增长了23.1%、17.8%和37.9%,经历了10年里最大的一次涨幅。虽然出口部门的环境效率在这10年间不断改善,但整体效率水平仍相对较低,2001—2010年基于隐含废水测算的出口部门的环境效率均值仅为0.427,基于隐含废气测算均值为0.471,基于隐含固废测算的均值仅为0.398。2001—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总量虽然实现了386.6%的增长,但较低的环境效率意味着10年间激增的对外贸易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资源环境成本。

基于隐含“三废”测算的2001—2010年出口部门环境效率的平均值中,基于隐含废气得到的效率均值(0.471)最高,基于隐含废水测算的均值(0.427)次之,基于隐含固废测算得到的效率均值(0.398)最小,但三者的效率变化幅度排名却截然相反。2001—2010年基于隐含固废测算的出口部门环境效率提高了3.429倍,效率值由2001年0.224提升到2010年的0.768,是“三废”测算的环境效率提升幅度最大,这从侧面反映了部门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有效控制以及其回收处理率的提高。基于隐含废气测得的效率增长幅度却是三者中最小的,2001—2010年仅提高了2.467倍,年均增长速度也相对较小,这与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短期内难有改善。2001—2010年基于隐含废水测算的我国出口部门环境效率均值由0.240上升至0.743,提高了3.096倍。2001—2004年基于隐含废水测算的环境效率4年仅提高了0.070,但2004年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效率逐年改善,基于隐含废水测算的我国出口部门环境效率每年平均提升0.070。

2001—2010年我国出口部门中环境效率较高的部门可分两大类:第一,轻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第二,高新制造业,包括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环境效率较差的出口部门主要有煤炭和石油开采化工业、造纸文体印刷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行业4大类。2001—2010年出口份额占比较大的5个行业分别为纺织业(14.0%)、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制品业(4.6%)、化学工业(7.4%)、通用专用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8.9%)、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带电子设备制造业(23.4%),其中除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环境效率较高外,其他三部门的环境效率很低,在整体部门效率排名中靠后,但三部门贸易额却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的40.3%,这也导致出口部门的整体环境效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生产部门的整体环保工艺水平也显著提升,出口各部门的环境效率改善明显。2001—2010年基于隐含废水、隐含废气、隐含固废测算值的16个出口部门环境效率平均增长幅度为246.4%、184.2%、269.5%,而其中环境效率提高幅度最大的两个部门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我国出口部门环境效率的改善除源于环保工艺水平的提升,也得益于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改变,2001—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中,轻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由2001年的40.1%下降到2010年的24.7%,相反重工业出口份额不断攀升,仅通用、专用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两部门就占到出口贸易总额的44.3%,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等相对高效的高新制造业的大量出口,导致出口部门整体环境效率的稳步提升。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了2001—2010年相关数据,首先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我国出口部门的隐含“三废”排放量,并在基础上加入能源消费要素,利用SBM模型针对我国出口部门的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2001—2010年我国在对外贸易中承担了巨大的环境成本。出口贸易中隐含“三废”的排放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隐含废水前期排放增速较快,但金融危机以后回落趋势明显,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隐含废气除在危机影响的年份里排放量有所下降外,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长期增长的趋势不变;隐含固废排放量是三者中增速最慢的,2005年以后排放量逐年降低。

第二,我国出口部门环境效率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此快速的环境效率提升可以归咎于两方面的贡献:一是我国出口各部门环保工艺水平的提高;二是贸易结构的调整,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相对高效的高新制造业的大量出口,导致出口部门整体环境效率的改善。虽然环境效率增长幅度较大,但目前整体水平依旧偏低。

针对如何提高出口部门的环境效率,建议如下:

第一,调整各部门出口贸易方式,提升贸易核心竞争力。

1.出口轻工部门环境效率的改善,应坚持走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轻工企业的规模。规模的提升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升级改善技术设备水平,更新环保工艺,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加强自己的品牌竞争力。海外品牌实力的加强,意味着更少的污染可换取更大的利润,加速出口轻工企业结束代加工的低端制造模式,实现出口部门环境效率的提升。

2.低效的重化工业出口部门,应通过跨国产业转移,平稳实现升级改造。重化工业的传统高污染、高耗能产品直接出口贸易方式应向国外“就地取材就地生产销售”转变,通过跨国产业转移,平稳削减国内传统的落后产能,同时加大重化工业高端升级改造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加强与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提升我国出口重化工行业的环境效率。

3.通信、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制造业作为我国出口中环境效率较高的部门,是我国绿色贸易转型的主导性出口行业。政府应以产业政策鼓励扶持,高新制造行业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保持其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同时鼓励高新制造企业“走出去”,加强高新制造业的全球化产业布局。

第二,为提高出口部门的环境效率,遏制污染,出口政策应“有保有压”。

1.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的出口以及加工贸易取消退税优惠,缴纳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而对环境友好工艺项目,实施鼓励性的产业政策,予以信贷支持和税收鼓励,达到以环境保护倒逼技术升级、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目的。

2.编制出口部门环境保护综合名录,通过对产品、工艺、设备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论证,来反映其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有差别化的政策,将资源稀缺程度和生态价值内化为企业内部成本,强化出口企业的生态环境责任。

[参考文献]

Atakelty Hailu,Terrence S.Veeman.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the Canadian pulp industr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0,40:251-274.

Kaoru.Tone.Dealing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in DEA:a slack-based measure approach[R].GRIPS research report series,I-2003-0005.

Holger Scheel.Undesirable outputs in efficiency valu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1(2):400-410.

Lawrence M.Seiford,Joe Zhu. Modeling undesirable factors in efficiency evalu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16-20.

R Fare,S Grosskopf. Multilateral productivity comparisons when some outputs are undesirable: A Non-parametric[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9(1):90-98.

R Fare,S Grosskopf,M Norris,Z Zhang.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84):66-83.

Y H Chung,R Fare, S Grosskopf. Productivity and undesirable outputs: A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7(51):229-240.

杨俊,邵汉华.中国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49-55.

李胜文,李新春.中国的环境效率与环境管制[J].财经研究,2010(2):59-68.

胡鞍钢,郑京海.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J].经济学(季刊),2008(2):934-959.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2):93-105.

王兵,吴延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5):95-109.

张友国.中国出口部门的生态效率评价[J].财贸经济2009(05):74-78.

[责任编辑 张桂霞]

推荐访问: 模型 效率 部门 评价 出口